科学
我的思想与观念 :爱因斯坦自选集 豆瓣
IDEAS AND OPINIONS
作者: [美] 爱因斯坦 译者: 张卜天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 - 10
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对话,一本书认识真实的爱因斯坦
★英语世界广为流传的爱因斯坦通俗著作集,畅销60余年
以1954年Ideas and Opinions为底本,收录爱因斯坦三个文集[英译本《我的世界观》(The World as I see it, 1934)《晚年集》(1950)《我的世界观》(Mein Weltbild, 1953)]中的重要篇目,及当时未出版的新文章,共计121篇,内容丰富详实,汇集爱因斯坦对人生、科学、文化、教育、战争、友谊及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显示了爱因斯坦豁达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挚关切。
★爱因斯坦亲自参与编选,汇集他从青年时代到去世前的文章精华,是认识和研究爱因斯坦的必读书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张卜天全新译作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豆瓣9.3分《大问题》9.1分《爱因斯坦传》译者张卜天忠实翻译,科学严谨,典雅流畅,重现真实的爱因斯坦
★你或许无法成为爱因斯坦,但可以像他一样独立而真诚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认识真实、完整的爱因斯坦,他不再是标签化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鲜活可爱的人。他既超然又悲悯,既尽责又幽默。从这一篇篇袒露心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天才首先是个独立而真诚的人,爱因斯坦是一个朴素的知识分子,一个深刻关心人类命运的世界公民。
★金句俯拾即是,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对话,近距离感受天才思想的深邃与浪漫
★耳目一新的炫酷设计,卡通形象突显爱因斯坦的睿智幽默,流动变幻的银增添科技时尚感,像爱因斯坦一样个性自由
提起爱因斯坦,我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天才”“科学家”“物理学家”等冷硬的标签,对他本人和他的精彩思想却知之甚少。爱因斯坦真实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他是如何规划人生,如何看待世界的?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他的科学灵感之源是什么?爱因斯坦是如何在动荡的时代里坚持自我的?他怎样评价牛顿、伽利略、居里夫人、弗洛伊德、圣雄甘地?爱因斯坦给5000年后的人类的信写了什么?什么是相对论?E=MC2是什么意思?种种问题,你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我的思想与观念:爱因斯坦自选集》可以说是我们真正了解爱因斯坦这个“人”的入门钥匙。
哲学·科学·常识 豆瓣 Goodreads
8.7 (64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2018 - 3
【内容简介】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的代表作,这本书既是对历史上人类求知之路的回顾,也是对人之本、知识之本的追问。
人类之所以不懈探求这个世界的究竟,正是因为我们相信,世界的答案是存在的。但是在求知之路上,我们又时常迷失,冒出“为什么要学这个?”之类的怀疑。难道果真如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们在科学或者人文的道路上探索,有时竟恍然不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在深入,还是在背离。
人类解释世界的努力,前有神话、巫术,后有哲学、科学。排除了千难万险,才抵达日心说、牛顿力学、进化论、量子物理,才使得科学成为“真理”的代言者。一方面人们常常反思,科学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人们经历着同样的世界,为什么只有欧洲产生了科学?另一方面,我们也为科学之成功付出了代价:用科学来逼近“真理”,却将人的心灵排除出真理的领域之外。用数学和实验思维树立的科学大厦里,没有人之善恶、悲喜的位置——科学果真是关于这个世界最好的答案吗?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站在人类认知发展前端的一次回望:请循其本,我们对真理的探求,究竟是要探索未知的领域,取得从前不为人知的发现?还是要理解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在纷繁的人世间消解困惑,更好地生活?

【编辑推荐】
1. 此次《哲学•科学•常识》新版,由陈老师重新构思最后一章,全新校读,重磅回归!《哲学•科学•常识》初版于2005年,是让陈嘉映走入大众智识读者视野的开创之作。出版十余年来,好评不断。
2. 这本书主题虽是科学哲学,但却是陈嘉映对于人类知识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理论和现实之争”给出的回答。对于一代青年读者来说,《科学•哲学•常识》是他们世界观和学习生涯的一本指路之书。
3. 用深刻的思维和广博的学识,讲平白、中肯的哲理,点中普通智识读者的迷津。科学就代表着真理吗?为什么人们学得越多,却越不能理解这个世界?哲学在现代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陈嘉映观照的问题,很多是我们在求知之路上自然困惑的。
4. 《哲学•科学•常识》也是一本亲民的科学哲学入门书。“科学哲学”是对科学思维和逻辑的批判性思考,在科学进步的今天尤其重要。什么样的科学概念,才有颠覆观念、引发变革的力量?引力波、暗物质“在理论上存在”和“在现实中存在”有什么不同? ……这都是本书十分关切的话题。
2020年8月30日 已读
鞭辟入里,平白如话,是读起来非常舒服的中文。陈老师真的是在把科学,哲学,常识揉碎了讲,我看得似懂非懂,却实实在在体会到自己每天挂在嘴边的science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值得重读。
2018 历史 哲学 思想 思维
最佳可能的世界 豆瓣
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作者: [法] Ivar Ekeland 译者: 冯国苹 / 张端智 科学出版社 2012 - 6
乐观主义者认为当今世界是较佳可能的世界,悲观主义者却认为未必尽然。但什么是较佳可能的世界呢?我们怎样定义它呢?是那个以最有效的方式运转的世界吗?还是那个生活于其中的大多数人感到舒适和满足的世界?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某个时间,科学家们感到他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这本书就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伊瓦尔·埃克朗带领读者踏上了一个用科学方法展望很好可能世界的旅程。他从法国数学家莫培督开始,莫培督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断言自然界中的万物以需要最小作用量的方式发生。埃克朗说明这一思想是科学上的一个关键突破,因为这是对优化概念或最有效和最起作用系统的设计的第1次表述,尽管后来最小作用量原理被细化并作了很大修改,但是从中产生的优化概念几乎触及到今天的每一门科学学科。
沿着优化的深刻影响以及它影响数学、生物学、经济学甚至政治学研究的出入意料的方式,埃克朗从头到尾展示了优化思想是如何推动我们较大的智力突破的。其结果是一个迷人的故事——一个科普爱好者和科学史学家必不可少的读物。
古今数学思想(一) 豆瓣 Goodreads
9.0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莫里斯·克莱因 译者: 张理京 / 张锦炎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7
《古今数学思想》论述了从古代一直到20世纪头几十年,这数千年中数学大部分分支的历史发展,阐述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的来源、数学之间与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力学、物理学的关系。
第一册的内容有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埃及的数学、古典希腊数学的产生等。
神奇的费曼先生 (2013) 豆瓣
The Fantastic Mr Feynman
9.2 (33 个评分) 导演: Christopher Riley 演员: Richard Feynman
其它标题: The Fantastic Mr Feynman
Richard Feynman is one of the most iconic, influential and inspiring scient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He helped design the atomic bomb, solved the mystery of the Challenger Shuttle catastrophe and won a Nobel Prize. Now, 25 years after his death - in his own words and those of his friends and family - this is the story of the most captivating communicator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粒子狂热 (2013) 豆瓣
Particle Fever
9.1 (36 个评分) 导演: 马克·列文森 演员: Martin Aleksa / Nima Arkani-Hamed
其它标题: Particle Fever / 粒子烧
Imagine being able to watch as Edison turned on the first light bulb, or as Franklin received his first jolt of electricity.
For the first time, a film gives audiences a front row seat to a significant and inspiring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as it happens. Particle Fever follows six brilliant scientists during the launch of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marking the start-up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expensive experi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planet, pushing the edge of human innovation.
As they seek to unravel the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10,000 scientists from over 100 countries joined forces in pursuit of a single goal: to recreate conditions that existed just moments after the Big Bang and find the Higgs boson, potentially explaining the origin of all matter. But our heroes confront an even bigger challenge: have we reached our limit in understanding why we exist?
Directed by Mark Levinson, a physicist turned filmmaker, from the inspiration and initiative of producer David Kaplan and masterfully edited by Walter Murch (Apocalypse Now, The English Patient, The Godfather trilogy), Particle Fever is a celebration of discovery, revealing the very human stories behind this epic machine.
最远的地方 (2017) 豆瓣
The Farthest
9.3 (26 个评分) 导演: 埃默·雷诺兹 演员: Frank Drake / Carolyn Porco
其它标题: The Farthest
Is it humankind's greatest achievement? 12 billion miles away a tiny spaceship is leaving our Solar System and entering the void of deep space. It is the first human-made object ever to do so. Slowly dying within its heart is a plutonium generator that will beat for perhaps another decade before the lights on Voyager finally go out. But this little craft will travel on for millions of years, carrying a Golden Record bearing recordings and images of life on Earth. In all likelihood Voyager will outlive humanity and all our creations. It could be the only thing to mark our existence. Perhaps some day an alien will find it and wonder. The story of Voyager is an epic of human achievement, personal drama and almost miraculous success. Launched 16 days apart in Autumn 1977, the twin Voyager space probes have defied all the odds, survived countless near misses and almost 40 years later continue to beam revolutionary information across unimaginable distances. With less computing power tha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