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音乐
夢幻精粹 豆瓣
9.8 (12 个评分) 久石让 Joe Hisaish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21日 出版发行: Decca Gold
• 日本配樂靈魂大師久石讓最新合輯 (2CD)!
• 一次集結多首經重寫&重新編曲的耳熟能詳電影動畫配樂及個人鋼琴作品
• 收錄曲包括歷年吉卜力動畫《神隱少女》《龍貓》及奧斯卡得獎作品《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以及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音樂獎《菊次郎之夏》、《花火》等動人深遠歷久彌新的電影配樂。
「要拿我以前的作品來做比較是件滿困難的事」久石讓曾如是說。從動畫電影「風之谷」開始,創作了無數動人心弦的配樂作品的他,回首至今的音樂創作人生,他表示自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創作的當下,而非回顧他那變化多端又出眾的創作生涯。「但是,像是在創作配樂時,我會確保自己已完全了解每個角色、故事跟畫面後才會開始著手進行,而且我的寫曲方式也會在動畫與電影之間跟著作變化。至於個人作品的話,主題本身就存在於我體內。」這充分說明了為何久石讓的音樂,能與每一部作品合為一體深植人心,並增添角色、故事的張力,讓久石讓獲獎無數,成為亞洲最負盛名備受推崇的配樂大師。
本作「Dream Songs: The Essential Joe Hisaishi」(夢幻精粹 久石讓)是第一張敘說「久石讓故事」的合輯。28首收錄曲皆經由大師親手重製,使不同時期的作品可以變成一張完整合輯,其中有些樂曲甚至不曾在日本之外的地區發行過。CD 1著重在交響樂作品,其中包括1984年的「風之谷」「魔女宅急便」「神隱少女」等多首與宮崎駿合作的動畫配樂,以及2008年曾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主題曲等等。CD 2則著重在鋼琴獨奏及小型合奏曲,收錄曲多來自早期與金獎導演北野武合作的電影配樂以及久石讓其個人專輯,另外也收錄了宮崎駿的「霍爾的移動城堡」「風之谷」「崖上的波妞」配樂。2CD藉由不同的形式演奏的呈現,完整展現久石讓每一首經典的不凡。
銀河鉄道の夜 豆瓣
9.7 (24 个评分) 久石让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6年7月20日 出版发行: コロムビアミュージック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宮澤賢治:童話集「銀河鉄道の夜」イメージ・アルバム
The Explorer 豆瓣
8.6 (32 个评分) The Half Open Sky Gives Us Hop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5日 出版发行: Team Fossil Records
The Half Open Sky Gives Us Hope is the creation of one man and his computer in his South East London flat.
Taking influence from many genres of music, the tracks, full of lilting strings and powerful percussion sound like the soundtrack to an as yet unwritten film.
The debut album 'The Explorer' is out now on Team Fossil Records as a Limited Edition Digipak and as a digital download on iTunes and Amazon.
More details can be found at
琴箫引 豆瓣
9.2 (5 个评分) 龚一 / 罗守诚
发布日期 1994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台湾风潮唱片
深夜寂静的百年老教堂中,龚一琴弦微拨,罗守诚箫声伴出,澹远、圆润的音韵,化作一股灵气往来其间。千古里,文人雅士飘逸疏放的心胸,尽付琴箫的一音一韵间。
录音大师Kaichandran Alexander所采用二轨类比录音,使本张专辑丝毫不差的保持一种声响上的真实性,及一种贯穿感情的连贯性,并将演奏的三度空间及层次感展现得钜细靡遗,听者将可以听到音韵之外的无限空间。
Free 豆瓣
9.1 (9 个评分) David Garrett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5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 Music/Decca
嘉雷特有着天生反骨的血脉,也有着一般人苦练而无法达到的天才。生于MTV世代,嘉雷特除了钻研古典音乐,也喜欢聆听各种流行音乐,特别喜欢金属乐队。
可能会引发冲突的两种极端却在他自己主导的新专辑中达到了一种美丽又神秘的平衡,他尝试将更多音乐元素———流行、摇滚、蓝调等风格融合进古典音乐世界里。
二十六歲技藝超凡的David Garrett,既是音樂天才,亦是一位獨立自主的音樂家。他在小小年紀已一鳴驚人,有一次無意中拿起他哥哥的小提琴,無師自通開始拉奏,完全展露出他的音樂天份。David笑著表示:「我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拉小提琴,經過兩個月後,技巧已超越了當時正跟老師學習小提琴的哥哥。」(他的哥哥隨即捨棄小提琴,轉學鋼琴!)而David的父母亦發現他的天份,開始替他四出找尋小提琴老師。在家鄉德國得到最好的小提琴老師的悉心教導,David Garrett於四歲起便首次在觀眾前作公開演出。
自八歲起,David已有經理人公司為他不停安排獨奏以及與樂團合奏的音樂會,到世界各地演出。他曾與國際級樂團如倫敦愛樂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及俄羅斯國家樂團等同台演出,且與世界一級指揮家如Zubin Mehta、Claudio Abbado、Mikhail Pletnev等合作。更有機會在傳奇指揮家及小提琴家的指標棒下演出。「當我聽著小時候的錄音,自己也大吃一驚!」David說來沒帶半點虛榮,「雖然那個是自己,但以這小小年紀可以彈得這麼好,實在難以置信。」大家要知道的是,當時David 的朋友已是玩PlayStation專家的時候,David每天也乖乖地花七小時練琴。David Garrett曾經在教宗、皇室成員、總統等面前獻技。德國總統在David十一歲時看過他的演出,驚嘆不已,遂為David安排了一部無價的一七一八年的Stradivarius小提琴讓他日後演出拉奏。
David當律師的父親也是一位音樂家,更當上了David的私人教授,因為常常要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而不能上學,David亦因此成為了一個比較孤立的孩子,如他所說,「像一個怪物」。「在我十四歲以前,只可聽到古典音樂…所以,當我可以正常地到學校上學,有機會接觸到流行音樂、搖滾音樂的時候,那種感覺簡直就像是發現新大陸!」他特別對hard rock音樂有興趣。「在學校我是一個古怪的人。」他說「但我可是一個適應能力很高的人。形象和衣著變得重要,而我亦開始從網上下載Hendrix、Led Zeppelin…。」他對搖滾偶像仍然崇拜,並認為一定要像那些搖滾樂手一樣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樂器,才能像他們那樣成功。
David甚至懂得彈結他,雖然他認為從來也沒有把結他彈好(一齊也是相對的吧!)。但他成功地用結他作曲,這是小提琴無法做到的。縱使David終於不再要沉浸於一個百分百純古典音樂的世界,但當時的他還沒有學會反叛。直至他偷偷地參加美國紐約著名音樂學府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的試音,為的是要跟他的偶像國際小提琴巨星Itzhak Perlman學習。一如所料,憑著他過往的錄音以及豐富的巡迴演出經驗,他成功地被學校取錄了。有趣的是這次並不是他第一次入讀音樂學校;他曾經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學生,但後來因為常常缺席上課及偷偷地潛入導師的房間偷用他們的樂器而被逐出校門。「我的父母不希望我入讀茱莉亞音樂學院」David笑著說,承認入讀茱莉亞音樂學院是很多父母對他們子女的夢想。「他們就是認為我不須要。但我一定要脫離他們的影響。對我來說在茱莉亞的日子讓我可在音樂上得到潔淨;在這之前,我生活在一個殼裡,每天二十四小時對著那些大人。所以,能夠和同齡的音樂家一起以及不再被當作成為神童般看待,簡直是一個解脫。」他更發現他在十五歲時因要為Deutsche Grammophon灌錄24首《巴格尼尼隨想曲》而拉琴過度,傷及了他的背部和肩膀,而入讀茱莉亞正好讓他能好好停下來休息。
在讀書期間,David在一次派對上,被模特兒星探看中。跟著他便開展了他的兼職模特兒事業,為Vogue等時尚雜誌及名牌時裝Armani等擔任模特兒。事實上,David很享受他的讀書生活,除了到nightclubs和派對玩耍外,他更學會衝浪(surfing),「學到剛好能夠令女生著迷就是了。」 David說。他的紐約新居鄰近充滿文化氣息的林肯中心,亦和Chelsea 及West Village的酒吧區相距不遠。就是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再加上在茱莉亞的日子為他的天賦本錢重新注入新力量,為他的第一張大碟《Free》帶來靈感。(雖然他所灌錄過的唱片數量其實相當可觀。)
2014年8月2日 听过
小提琴界的马克西姆?听听看
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