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轩辕剑外传 苍之涛 豆瓣
8.9 (33 个评分) 其它标题: XuanYuan Sword:The Millennium Destiny / 苍之涛 2004年2月7日
类型: 角色扮演 平台: PC 开发者: Softstar Entertainment Inc. 出版发行: Unistar
《轩辕剑外传:苍之涛》是台湾大宇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DOMO小组制作出品的角色扮演游戏,是《轩辕剑》系列的第7款单机游戏,也是该系列第3款外传作品。故事发生于中国东周的春秋时代及一千年后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苍之涛”取意于“历史苍莽的波涛”,意在表达人相对于滚滚历史长河之时的渺小。
大秦帝国之裂变 (2009) TMDB 豆瓣
所属 电视剧集: 大秦帝国
8.5 (143 个评分) 导演: 黄健中 / 延艺 演员: 侯勇 / 王志飞
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场。时为西北边陲蕞尔小国的秦国饱受六国摧残挞伐,而今已在灭国边缘。秦献公身死战场,年纪轻轻的仲公子渠梁(侯勇 饰)在危难时刻即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国夹攻下苟延残喘,发誓变法崛起。秦孝公渠梁广招天下贤能之士,天不亡秦,曾在魏国并不得志的卫鞅(王志飞 饰)辗转来到秦国,并凭借一身才学和对天下局势的清醒认识而得到秦孝公重用。卫鞅在秦国掀起了影响深远且饱受争议的变法,一代强秦由此崛起……
本片根据孙皓晖的同名历史小说的第一部改编。
秦汉士史 豆瓣
作者: 于迎春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本书内容包括:秦朝的建立及与士人的尖锐冲突、汉初社会由武向文的转化及诸侯、士人文化思想在儒学基础上渐趋统一等。
2012年10月27日 已读
文笔异常精美,大一时阅读帮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先秦 诸子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豆瓣
作者: 范祥雍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10
从古代典籍中汇辑《竹书纪年》原本佚文编校而成,吸收了清代学者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近代学者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的学术成果,并加以校订增补。
2015年4月28日 已读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依稀记得大一时在鼓楼校区借阅室有一套用夹板固定的旧书,第一卷上古时期正是依据《竹书纪年》发散。
世系 先秦
商鞅评传 豆瓣
作者: 郑良树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商鞅是先秦法家中能够登上政治舞台,并且充分发挥自己才干及实现自己理想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精心策划及严厉推动之下,秦由一个半封建半游牧的落后国家,不出数年之间跃登为强国,威胁山东六国。在商法被严苛执行下,商鞅虽然殉法而终,然而,他的学派及徒属依然占据着秦国的要职,在政治上继续发挥影响力,以至于商学、商法成为秦国的政治文化和传统中的主要部分,鞭策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使命。
如果没有商学、商法,无疑,秦国不可能成为政治及军事强国,并且一统天下,但秦一统天下后,在面临新的文化及政治环境时,这股传统和文化意无法调适自己,终于把秦国带上了覆亡的道路。
2015年2月17日 已读
大学时偏左,对晋法家情有独钟。现在想想,很多地方值得商榷。这本书配合《商君书》效果更佳。
先秦 改革 文官制 月旦评 诸子
老子校释 豆瓣
作者: 朱谦之 中华书局 1984 - 11
本书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参考石本、敦煌本、旧抄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100余种,从事校勘。本书系据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重印。
2015年5月7日 已读
虽然很多人推崇陈鼓应版,但我认为朱谦之校订的这一版,质朴简练工整,与其他版本句读不同处,朱版大部分能说服我(“绝学无忧”归属待议),因此就选这版本背诵啦!我对待《道德经》的态度比较暧昧,一方面怀疑其中治国理念不适合日益复杂的工业社会和行政国家;另一方面希望能在行政膨胀、程序繁复的今天找到某种内心安置场所。
先秦 自由 诸子
中国神话史 豆瓣
作者: 袁珂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袁珂神话学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
国内唯一一部神话史
...................
※编辑推荐※
★ 作为国内唯一一部神话史,《中国神话史》是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对中国神话进行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他秉持广义神话学理论对中国神话的发展进行梳理,构建出中国神话相对完整的 系统。
★ 袁珂先生以严谨的文献考据为基础,旁征博引,追溯神话的源头和演变,寻找、分析神话形象的流传、衍化,带我们把握中国古神话的发展脉络。
★ 本书延续了袁珂先生的一贯文风,以清晰透彻的语言、开阔的学术视野,让读者体会到中国神话的丰富多彩、枝繁叶茂。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袁珂先生阐述广义神话思想以解决神话研究考察对象范围问题的专著,是研究中国神话基础理论的一部开山之作。袁珂先生在数十年整理和研究中国神话的过程中,逐渐认为中国神话的范围要从狭隘的圈子里跳出来,扩大视野,才能见到中国神话的真正丰美。在本书中,他以广义神话思想为基本认识,引经据典,考察了中国神话在流传中的演变,和它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以及历代神话整理者、研究者在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是对中国神话发展形成整体概念的必读经典。
2017年8月22日 已读
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明晰“神话”的定义,靠几个“要素”来界定边界,书中立靶子随意攻击和辩驳,显然站不住脚。问题之二在于守着这么大的神话素材库,居然能挖得这么浅,无言以对。问题之三在于我读此书是为了增加些情趣,能把生动的神话写得这么无趣,也是需要“功力”的。
先秦 神话
古史新探 豆瓣
作者: 杨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7
《古史新探》收录了14篇论文,主要探索了西周、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特别看重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结构方面,其撰述着眼于西周和春秋社会性质的研究,推动古史分期问题的解决,上半部为各种制度研究,下半部为各种“礼”的研究,特别是通过用出土文献印证传世文献的方法,精研“礼”,包括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飨礼、射礼、贽见礼等,得出很多精彩结论。
2018年5月8日 已读
不知旧,焉知新?不是历史科班出身,对其中的部分论述和结论茫茫然不知新在何处。但是作者不掉书袋、不缚于意识形态、不被儒家政治哲学逻辑起点所迷惑的清醒状态,令人十分钦佩,有大家风范。乡遂、大学、籍礼、大蒐礼、射礼等内容印象深刻,丰厚了吹牛逼的资本。希望今后再看这本书,不再只是记忆型,而是推导型。
井田 先秦 宗法 考古
闲坐说诗经 豆瓣
作者: 金性尧 北京出版社 2016 - 7
编辑推荐
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欣赏古典诗歌、探寻诗意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诗经》生发的主题,从小切口入手,时或穿插对上古典章制度的疏解,时或拈来后世之作以为纵向联系,由此及彼,小题大做,推导中国古典诗词悠远缠绵的韵味意境。
2019年8月7日 已读
第二本,这个系列真是连厕所读物都不及。要么扣“说”字,把上古贵族祀戎时借诗喻事、旁征博引道清楚,扯住历史的线头;要么扣“闲”字,把先秦的质朴描摹明白,文辞优美些。结果弄出这么个垃圾。
先秦 诗歌词
美人谶:《诗经》中那些不可方物的爱情 豆瓣
作者: 邱颜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7 - 5
《诗经》是我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诗经》中的诗句脍炙人口,尤其是爱情诗句更是传承广泛。那些美得不可方物的诗句,让暗自成殇的情愫得以慰藉,萦绕于心的相思有了寄托。《诗经》留给世人的不仅于此,它展现了当时上自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的鲜明生活,我们可以从中知晓那个时代的权力更迭、告庙祭祖、社会疾苦、婚嫁礼俗,乃至当时的建筑构造、品味情趣。 本书以《诗经》为主线,将《诗经》所在年代的婚姻伦理常识,结合那个年代那些经久不衰的爱情,用《诗经》中不可方物的诗句娓娓道来。 婚姻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原始社会以群婚为主,原始群婚时代的婚姻形态,依次主要有:血缘婚、亚血缘婚、对偶婚。血缘婚即族内同胞同辈兄弟姐妹相互结合,男女之间无固定夫妻关系。亚血缘婚是指一族兄弟与外族姐妹相互结合的婚姻形态,它跨越了氏族界限,但仍然男女混杂同居。对偶婚是指一男一女有较为固定的结合。通常,一个男子从众多女子中择一与其形成固定关系,或者一女子从众多男子中择一与其形成固定关系,这种关系不受任何制度约束,仅凭个人喜好,随时可能破裂。 原始群婚时代,虽有婚姻的雏形,但并未形成婚嫁之礼仪。西周时期是婚嫁礼俗发展形成之时,周礼继承殷礼,对婚嫁礼俗规定较为详细。周礼重宗族礼法,摒弃原始血缘婚,严厉禁止同姓而婚。婚嫁礼俗制定的初衷是为整治社会风气,规范世人行为。《礼记·经解》记载:“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婚嫁礼俗,约束男女关系,是礼之始端,男女之礼废,则内乱。 中国古代婚嫁礼俗,以“六礼”为重。《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西周时期,已有“六礼”之详细记载,《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纳吉用雁,如纳采礼。纳征:玄束帛,俪皮。如纳吉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后代婚嫁礼仪形式虽与西周时期略有不同,但大体相差不大。不论是伦理观念还是婚嫁礼俗,周礼对后世的影响甚为深远。 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制礼作乐,确立严苛的宗法lun理制度,宗法礼制重血缘、等级,建立了一套森严的礼仪制度。周礼作为主流道德标准在许多诸侯国得到推崇,一些较为正统的王孙贵族对周礼更是敬畏不疑。存续数百年的周礼,对世人生活起居有潜移默化之用,诸如贞节观、男女有别、从一而终、夫权为大等约束婚姻伦理的观念在当时已深入人心。 春秋,战事繁多,政治冲突频繁。在文化领域,诸子著说,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受到挑战,男女关系也逐渐挣脱周礼的束缚,日渐随意。在那个时代,守身如玉的清纯女子、放荡不羁的声色尤物都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正是因为春秋时期的旖旎妖娆,才会产生那么多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字字珠玑,生动刻画出那个年代的爱与哀愁。 春秋既传承了西周的婚姻伦理制度,又有因烽火连天而雕琢出的乱世佳人,正因如此,让春秋的爱情充满了遥远的迷人气息,给人以好奇,诱人去探索。研究春秋时期的婚姻爱情,可谓一管窥豹,对了解中国古代婚姻举足轻重。因此,本书采用以点概面的方式,将春秋时期的婚姻伦理作为写作焦点,以期对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婚姻起到一叶知秋的效果,也期以笔者芜浅之笔为读者勾勒一幅春秋水墨山水,共画不老情思。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豆瓣
作者: 郭静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 10
该书运用不同的史料,从各种角度观察夏商周神话所隐藏及不予刊载的史实。作者着重于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将出土资料和传世史料相互对照,重新思考早期国家形成的历程。上编“多元文明与集权之滥觞”,由考古事实贪求中国集权政体的形成,包括殷商之前的中国记忆殷商建国的情形,并分析殷商王族的属性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中编“政权承前启后:殷周王室的关系”,从考古与传世文献探讨商周王室和两国历史阶段之间的关系;下编“商周文献中历史观念形成脉络考”,着重讨论古代历史观念的形成脉络。
老子注译及评介 豆瓣 Goodreads
9.3 (23 个评分) 作者: Lao Tzu / 陈鼓应 中华书局 2009 - 2
著名学者陈鼓应的这部《老子注译及评介》自198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大陆版本以来,一直不断印行。本书不但是文献整理的杰作,也是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吸取历代研究“老子”的成果,尤其是帛书《老子》出土以来的诸家成果,参以己见,从而成为新时期诸子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西周的灭亡 豆瓣 谷歌图书
Landscape and Power in Early China: The Crisis and Fall of the Western Zhou 1045-771 BC
9.0 (7 个评分) 作者: 李峰 译者: 徐峰 / 汤惠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 10 其它标题: 西周的灭亡
本书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
作者通过探讨西周国家的衰弱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史和地理过程中,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联系地表形态的特征,分析和说明了西周的政治体系是如何并且为何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而最终导致了西周国家的解体和王畿的崩溃。
循法成德 豆瓣
作者: 宋洪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0
本书主要内容涉及韩非子思想内涵的重新理解以及当代价值的发掘,核心观点在于:韩非子思想重在阐释社会规则体系的运作机制。道德养成离不开外在规则的引导与约束,仅仅靠内在的道德自觉,无法真正使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社会规则体系是否完善以及是否落实到位;如果一个社会盛行例外规则,那么这个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必然很低,个人德性的养成无补于整体社会道德水平的低落;确立并最终落实正当且合理的社会规则体系,必须从政治领域入手,而政治领域的规则体系的真正落实,又必须从反对政治腐败及潜规则入手,这取决于执政者贯彻正当且合理社会规则体系的决心与意志。
古史探微 豆瓣
作者: 杨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7
本书所录皆为作者关于古史研究方面学术价值较高、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涉及先秦及秦汉政治、经济、学术等诸多方面;尤其是作者对古史神话传说的研究,被日本学者高度评价为从疑古派中出现,充分摄取释古派的方法和成果,努力开拓“新释古派”的“新境地”。同时,作者博征历史文献和青铜铭文,与考古材料相印证,详考西周列国及部族170多个,在当时具有开创性。
《古史探微》收录了杨宽主要的散篇论著,从土地制度到行政制度,从年代到文献,从神话到诸子,论题亦甚丰富。所录皆作者关于古史研究方面学术价值较高、著有代表性的论文,涉及先秦及秦汉政治、经济、学术等诸多方面;尤其是他对古史神话传说的研究,被日本学者高度评价为从疑古派中出现,充分摄取释古派的方法和成果,努力开拓“新释古派”的“新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