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
清流文化与唐帝国 豆瓣
6.9 (7 个评分) 作者: 陆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3
本书由一系列有密切关联而又独立成篇的论文组成。论文通过结合心态史、文化史和制度史等诸多取径来重新观察唐后期到五代的政治文化,以唐后期的皇权政治和清流文化为考察重点,试图为唐五代的转型提供一个新的认识框架。本书强调从唐代特殊的政治心态和文化想象的角度去理解清流文化及其代表性群体在晚唐五代社会中的垄断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去捕捉促成这些现象的种种无形的力量,并解释唐代新政治文化的两个层面如何互动并产生新的政治格局,同时也使得唐帝国的政治文化理念在影响日益显著的同时也讽刺性地削弱了唐帝国自身的存在能力。
2020年10月11日 已读
因为职业和成长轨迹等因素,特别是自诩文字干部,对这本书所描述的唐五代文官产生了共情(甚至深夜阖书而叹),对“文”和“词臣”有了建设性新认识,也对宪宗朝事功型宦官的文官化有了破坏性理解,收获颇丰。萦绕心中的困惑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相似:即“文”如何跳脱现实成为一股仿佛有独立性的政治力量。作者给出的答案不够解渴,还是“秀才文章”,站在文人角度在观念中凌空蹈虚。个人认为,简而言之:作为制度的皇帝的权力扩张,在大方向上,导致主权和士族共享、治权向士族转让的空间愈来愈逼仄,词臣作为皇帝的延伸,和事功型宦官并无本质区别。而这背后的物质基础,就是治理客体原子化。至于词学和士人搞关门主义、神秘主义、内循环等等,不过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自得罢了。
官宦 文官制 权威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