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
大理寺日志 第一季 (2020) Bangumi 豆瓣
所属 电视剧集: 大理寺日志
8.2 (179 个评分) 导演: 槐佳佳 演员: 郭盛 / 翟昱霖
在唐朝武明空统治时期,以主管全国大案要案的大理寺为舞台,讲述大理寺众人,在白猫少卿李饼的带领下,展开各种惊心动魄的破案冒险,向命运反抗,坚守自己内心正义的故事。
2020年7月3日 看过
功课做得相当上心,剧情也在良好线以上。配角都是宝库,只是猫爷还是扁平的立体,一眼被人看穿冲突所在,不够丰富。
动画 战斗 隋唐
长安十二时辰 (2019) 豆瓣
长安十二时辰 所属 电视剧集: 长安十二时辰
7.5 (509 个评分) 导演: 曹盾 演员: 雷佳音 / 易烊千玺
上元节前夕,长安城混入可疑人员。身陷囹圄的张小敬临危受命,与少年天才李泌携手务必要在十二时辰内破除隐患。
2021年4月5日 看过
剧情虎头蛇尾,动机乱七八糟,一团烟花之下就剩个这?讲不好故事,就是一票否决。
长安 隋唐
目中无人 (2022)
7.0 (65 个评分) 导演: 杨秉佳 演员: 谢苗 / 高维蔓
其它标题: 盲侠 / Eye for an Eye: The Blind Swordsman
盲眼“捉刀人”成瞎子遇上惨遭灭门和凌辱的酒家女倪燕,原本不想插手的他逐渐被卷入一场势力庞大的暗黑纷争中。成瞎子开始踏上了寻求公道的复仇之路,他的真实身份也随之揭晓。
唐朝诡事录 豆瓣
6.2 (5 个评分) 作者: 魏风华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3 - 9
千年前的唐朝,万邦来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优越的物质生活,多样的文化融合,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用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幅华丽的大唐美卷;而穿行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则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在唐朝的夜幕中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甚至当朝的宰相,也会在入夜之后,关起房门,点上一盏烛灯,开始写鬼怪故事。
所以,当唐朝的夜幕降临,如果某一间屋内还闪烁着烛光,而且薄薄的窗户纸背后,时而私语窃窃,时而惊呼阵阵,那一定是有人正在分享今天刚听来的一段秘史、怪谈或是惊悚传闻。这些故事,被段成式、牛僧孺、李复言等人记录在《酉阳杂俎》《玄怪录》《集异记》《博异志》《甘泽谣》《杜阳杂编》《三水小牍》等数百部志怪笔记中,成为后世所有奇幻志怪故事的灵感来源和创作蓝本。
现在,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故纸堆,看看唐朝人华丽的想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奇画面;看看这些画面,又为我们记录下了怎样被湮没千年的秘密……
翻开本书,见证唐诗之外,唐朝人更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2017年5月6日 已读
当我喜欢志怪时,一定是因为现实了然无趣或挫折连连。但现在还在上升期就早早对这类题材感兴趣,不对劲呐。全书在《酉阳杂俎》基础上整理发散,但显得凌乱且流于表面,故事背后的故事挖掘少了。
志怪 隋唐
唐朝诡事录2 豆瓣
作者: 魏风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3
千年前的唐朝,万邦来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优越的物质生活,多样的文化融合,催生了唐朝人极致的想象力。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一代传奇诗人,用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幅华丽的大唐美卷;而穿行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则用他们更加不羁的想象力,在唐朝的夜幕中勾勒出神魔鬼怪的憧憧魅影;甚至当朝的宰相,也会在入夜之后,关起房门,点上一盏烛灯,开始写鬼怪故事。
所以,当唐朝的夜幕降临,如果某一间屋内还闪烁着烛光,而且薄薄的窗户纸背后,时而私语窃窃,时而惊呼阵阵,那一定是有人正在分享今天刚听来的一段秘史、怪谈或是惊悚传闻。
这些故事,被段成式、牛僧孺、李复言等人记录在《酉阳杂俎》《玄怪录》《集异记》《博异志》《甘泽谣》《杜阳杂编》《三水小牍》等数百部志怪笔记中,成为后世所有奇幻志怪故事的灵感来源和创作蓝本。
现在,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故纸堆,看看唐朝人华丽的想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奇画面;看看这些画面,又为我们记录下了怎样被湮没千年的秘密……
翻开本书,见证唐诗之外,唐朝人更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2018年3月6日 已读
去年扫完后居然忘了标记、忘了内容。依稀残存的故事片段,透露出唐小说的徜徉肆恣和稚嫩。第三部,就留给夜晚床头吧🤨
小说 志怪 隋唐
唐朝诡事录3 豆瓣
作者: 魏风华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6 - 9
荒野驿站中的暗影,史上最恐怖的壁画,唐人的盗梦空间,寺院中的时光隧道……如果把唐朝正史比作土黄色的官道的话,那么唐代志怪就是官道两旁的密林。本书以唐人志怪传奇为线索,解读和重写了那个时代的种种怪谈与珍闻,内容涉及神魔精怪、幻术道法、奇闻轶事、异域传说、珍禽异兽,以及众多在后世失传的偏僻隐秘的知识,集奇幻、悬疑、惊悚于一体,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明丽唐朝的传统印象。除了作为主打的魔幻元素外,在本书中,还有一条条通往历史真相的幽径,众多被正史拒载的秘闻在书中得到还原与解密。这种亦真亦幻的整体风格,给读者以透过时空观看影影绰绰而又寒气逼人的唐朝皮影戏的感觉,进而体验到一种不敢直视又极欲偷窥的阅读快感。
2018年3月21日 已读
相比前两部,故事挖掘和挖掘故事都枯竭了。原对第四卷及其后几章充满期待,希望能从志怪传奇中看到中晚唐的另一番图景,可惜作者让我失望了。权当消遣吧😶
小说 志怪 隋唐
夜阑话韩柳 豆瓣
作者: 金性尧 2015 - 9
韩愈、柳宗元为中唐文坛的两大巨擘,二人合作推动的古文运动、波澜壮阔、唯陈言之务去,一洗雕琢骈俪的六朝文风,文起八代之襄。 诗作方面,韩诗诡奇、跌宕、后世以为晦涩,然亦另辟蹊径,骨力尽现;柳诗清高、幽远,将山水诗发扬光大,成一代的风流,亦世无异议。 本书即以诗作为主,贯串韩、柳的生平事迹、升沉起落,以简短有力的篇幅,缕缕细述,力求重现诗人的人格面貌。
2018年5月14日 已读
原以为写文,没想到写诗,略失望;原想从中窥视中晚唐官僚心境,没想成了“唐诗鉴赏”,复失望。抛开尊敬等因素,不因人评书,这本书质量并不高。
诗歌词 隋唐
帝国强军:中国八大古战精锐 豆瓣
作者: 指文烽火工作室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6 - 1
生动的故事、严谨的考证以及多张原创手绘图,精细勾勒、深度还原精锐英姿。
秦咸阳卫戍军——“虎狼”中的“虎狼”,秦朝覆灭前的最后希望所在。
汉羽林骑兵——远征大漠,封狼居胥,良家子的高歌与沉寂。
东晋北府军——淝水之畔,一鸣惊人,称雄东晋南朝百余年的超级军团。
北齐百保鲜卑甲士——在乱世中,以摧枯拉朽的破坏力主宰着战场。
唐玄甲军——唐帝国的杀手锏,李世民麾下的“黑色死神”。
蒙古怯薛军——可汗的心腹,帝国中枢的掌控者。
明戚家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锐,明帝国中后期富有传奇色彩的捍卫者。
后金巴牙喇——明末清初横行东亚大陆的八旗精锐。
秦咸阳卫戍军、汉羽林骑兵、东晋北府军、北齐百保鲜卑甲骑、唐玄甲军、蒙古怯薛军、明戚家军、后金巴牙喇……他们是八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精锐部队,他们是一个王朝或者帝国军力和国力最大体现,是光辉战绩、传奇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帝国兴衰起伏的见证者。本书用生动的故事和严谨的考证,详细阐述这八支部队的建制体系、武器装备、战术运用,以及他们创造的著名战役和丰功伟绩!
清流文化与唐帝国 豆瓣
6.9 (7 个评分) 作者: 陆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3
本书由一系列有密切关联而又独立成篇的论文组成。论文通过结合心态史、文化史和制度史等诸多取径来重新观察唐后期到五代的政治文化,以唐后期的皇权政治和清流文化为考察重点,试图为唐五代的转型提供一个新的认识框架。本书强调从唐代特殊的政治心态和文化想象的角度去理解清流文化及其代表性群体在晚唐五代社会中的垄断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去捕捉促成这些现象的种种无形的力量,并解释唐代新政治文化的两个层面如何互动并产生新的政治格局,同时也使得唐帝国的政治文化理念在影响日益显著的同时也讽刺性地削弱了唐帝国自身的存在能力。
2020年10月11日 已读
因为职业和成长轨迹等因素,特别是自诩文字干部,对这本书所描述的唐五代文官产生了共情(甚至深夜阖书而叹),对“文”和“词臣”有了建设性新认识,也对宪宗朝事功型宦官的文官化有了破坏性理解,收获颇丰。萦绕心中的困惑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相似:即“文”如何跳脱现实成为一股仿佛有独立性的政治力量。作者给出的答案不够解渴,还是“秀才文章”,站在文人角度在观念中凌空蹈虚。个人认为,简而言之:作为制度的皇帝的权力扩张,在大方向上,导致主权和士族共享、治权向士族转让的空间愈来愈逼仄,词臣作为皇帝的延伸,和事功型宦官并无本质区别。而这背后的物质基础,就是治理客体原子化。至于词学和士人搞关门主义、神秘主义、内循环等等,不过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自得罢了。
官宦 文官制 权威 语言文字
长安与河北之间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8.3 (24 个评分) 作者: 仇鹿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11 其它标题: 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
布罗代尔认为,“在谈到各个帝国和它们的兴衰的时侯,也许应该注意到促使这些国家诞生的命运,也就是说,不要混淆时期,不要过早去察觉那些与日俱增后来变得强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势,也不要过早去预示那些随着岁月流逝后来不再强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之处便在于这是长达两个半世纪缓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带夸张地说将这一过程描述为“衰落”是后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本书的讨论虽仍集矢于唐廷与藩镇这一旧议题,但观察的角度力求与前人有所不同,尝试从政治的动态演变与藩镇内部的变迁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运作中的惯例与默契。作者熟练运用新出石刻资料,并与传世文献融会贯通,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勾勒与以往稍具不同的历史演进线索,推陈出新,别开生面。
2020年12月30日 已读
2020年最后一本书合上了。走出王府井站,满足感和苍凉感满满。满足感来自作者在书中表现出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嗅觉(特别是前者),也来自小的个案和地方视角延展出中晚唐的大画卷,用心用脑的作品令人愉悦。苍凉感来自寒潮下北京的朔风,也来自2019年站在西安灞水岸边,纠缠中晚唐的进取求索和放任堕落,唏嘘长安-范阳、西安-北京的乾坤倒置。“国朝大患,大略与宋同”,我们的大患何尝不与唐同?从元和、会昌和徒有虚名的大中,看着奋力又无力的唐廷和藩镇,身处那样的时代,真不知是该优化还是格式化。
央地 政治文化 隋唐
唐:日落九世纪 豆瓣
作者: 赵益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10
本系列从翔实的历史材料出发,以雄浑的构思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几个大的封建王朝兴衰的历史过程。在洞察世态人情毫末的基础上,探索了这些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原因,散发着智慧的炽热光焰。新颖的表现手法是本系列的一个重要尝试。它试图在史学家和小说家之间找到一条新路:吸取历史学的观点和成果,避免枯燥繁冗的叙述方式;借鉴文学的叙述与神采,但没有虚构的情节。从而赋予历史以活力,在历史的花岗岩中融入道德的激情和审美的诗意,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度和风范。在这里,历史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处于人类的理性思考、道德评判和审美观照的光亮之中。
2019年2月11日 已读
高中时和《宋:西风凋碧树》一起偷着看完。原先不熟悉中晚唐历史、不了解中古中华帝国的运行规则,十余年后再闲看,常常阖书而叹。特别是对原子化客体治理向垄断的转变、政治生态微妙变化、唐宋变革等问题,充满兴趣。
季世 隋唐
危机与重构 豆瓣 Goodreads
9.1 (30 个评分) 作者: 李碧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8
聂隐娘身处的时代与周遭具体如何?
诸侯割据怎样促成了大唐帝国的重建并走向了自身的终结?
作者于盘根错节之中抽丝剥笋,给人以读推理小说的奇妙感
“安史之乱”无疑是中国中古史上的大事关键,但相对于其重要性,既往的研究却还远远不够。本书从政治地理学切入,通过对唐代后半期 最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之一——藩镇的实证性考 察,对唐帝国得以成功度过“安史之乱”这一中古史上之剧变,并在由此创发的新兴的藩镇体制下,重建其政治权威与统治力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古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2021年3月2日 已读
终于磨磨唧唧、依依不舍地读完,特别是在浙西、宣歙池等故人故事的加持下更感亲切。中晚唐的政治生态和格局最令我着迷的两点,一是它可以与现实相照应,仿佛能暗示衰落的因子,并构筑一个盛衰变更的迷幻;二是它开始脱离中古时代的贵族话语体系,鲜活的中小人物与时舒卷、挣扎奔忙——在这里都得到了满足。回到本书,铺开4大区域的历史画卷,依着作者的文字顺流而下,河南朝叛双方复杂的博弈、河北三镇迥异的气质、关内代德两朝艰难的调适、江淮横跨半百的变迁,心潮澎湃又心生悲悯,仿佛高潮过后进入贤者时间。
央地 隋唐
撒马尔罕的金桃 豆瓣 Goodreads
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
9.1 (43 个评分) 作者: [美] 薛爱华 译者: 吴玉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4
本书是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最新修订译本,内含24页彩色图片,另保留原书风格20幅黑白题图。本书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余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本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在研究中国方面资料最翔实、最博学精深,并且写得最赏心悦目的著作。
——《亚洲研究杂志》
完全是赏心乐事……薛爱华先生几乎没有漏掉唐代生活的任何一个方 面,以至于一点一滴地为整个文明建立起一幅合情合理的全景画卷……谢弗先生文笔优雅,睿智。他喜欢这些 天方夜谭式的故事,而且把它们讲得非常好。
——《星期六评论》
对唐代文化一次令人着迷的考察,这可以从唐代对舶来品的使用和需要中反映出来……我们很难得看到这么一本令人愉快而内容丰富翔实的书。
——《美国东方学会会刊》
美国学者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著作。……从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外来物品是何等的丰富多彩,而这些外来物品对中国社会、中国原有的文化又发生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很多逐步溶入中国原有文化之中,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的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中国文化既包含汉族的,也包含其他兄弟民族的;既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成分。
——陈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余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2020年3月29日 已读
3星中有1星完全是给译者的苦劳。阅读前,曾想它带我领略中古中国的磅礴宏大、瑰丽奇幻和急剧转型,特别是器物层面的种种细节对上述的投射和体现,却失望地发现,这本不过是少儿百科式的简单汇集,跳不出段成式、陈藏器、正仓院,还苦煞了翻译人的“转内销”。没办法,自己标记的书,含泪也要读完。
器物 海外中国研究 隋唐
从胡地到戎墟 豆瓣
作者: 王炳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解析这一事件的维度主要有二,一个是政治史维度,一个是民族史维度,二者又有所交集。本书试图打通这两个维度,进行深度的讨论。著者细致地揭示了安史之乱前河北地区胡化问题,注意到安史之乱前幽营地区胡人的多元互动,把安史之乱之后的河北胡化,分成北部的幽营与南部的恒魏两个不同阶段,阐释其中意涵的差异。对于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借兵回纥,以及叛乱平定之际作为唐军统帅的仆固怀恩之叛,本书作了更为深入的梳理,尤其注意多种势力之间的角逐,呈现了更加繁复的历史风貌。
2023年8月4日 已读
书题把胃口吊得很高,但内容上很不解渴,既没有面上白描,也没有点上解剖,还有不少地方跑题走偏。
央地 隋唐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豆瓣
Tang China in Multi-Polar Asia: A History of Diplomacy and War
7.1 (7 个评分) 作者: [加]王贞平 译者: 贾永会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0 - 6
品大唐王朝三百年荣辱盛衰,看军事外交如何决定帝国兴亡成败
◎ 编辑推荐
☆国际知名唐史专家王贞平教授精彩解读大唐三百年军事外交,全面剖析决定国运盛衰、霸权更替的核心因素
☆唐代外交的实质是什么?强敌环伺之下,李渊、李世民如何通过韬光养晦之策使唐朝迅速崛起?灭突厥、征高句丽、平西域,强大的军事实力与明智的外交策略如何奠定大唐盛世?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唐史学者王贞平教授关于唐代军事外交的专著。这部著作旁征博引,将“多极”亚洲中唐与突厥、回鹘、朝鲜、南诏、吐蕃等周边政权的“互利”与“相互依存”的复杂多变的关系娓娓道来,并对唐朝对外关系的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体系,以及“德”“义”在对外政策思想中的作用做了精辟独到的分析。
◎ 名人推荐
这是一部我们将来很久也不会再看到的唐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它试图重新界定我们对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认识,既不颂扬朝贡制度,也不把它当成对韦斯特伐利亚原则的有意冒犯而不屑一顾。目前学术界正投入极大精力构建新的理论体系,以解读最近几个世纪中国对外政策的历史,王贞平教授的研究方法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描述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令人着迷的时代和地域。
——卜正民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佛中国史》主编
王贞平的著作表现出了令人称羡的学术洞察力。它从“多极”这个概念入手,帮助读者摆脱‘对外关系即朝贡’这个单调的理论模式。作者运用多极、相互依存、软实力、硬实力等世界历史的术语、概念,论述了唐与多个周边国家、政体的关系,加深了我们对“从世界看中国”和“从中国看世界”的认识。
——郭颖颐,夏威夷大学荣休教授,《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作者
王贞平的新专著是对唐与四邻关系的全面而有益的研究。这本翔实的著作将成为唐史学者的必备参考书,研究其他朝代的历史学家也可以通过本书方便地对了解唐代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
——谭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作者
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为建立一个深入理解唐朝对外关系的新框架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提出的“双重管理体系”和“合宜性”都值得专书讨论。
——史怀梅,伯明翰大学教授,《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作者
2021年3月21日 已读
就这?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有二:一是史料用得非常浅薄,毫无挖掘动作,近乎堆砌;二是论点和论据有一定割裂,后者不能完全撑起“去中心化”、四夷自主的观点。但是,书中观点对审视10年、20年后可能狂妄自大的民众和“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的我们,将很有价值,拭目以待。
东亚 纵横 隋唐
长安与洛阳 豆瓣
作者: 谢昆芩 2013 - 11
汉唐时代,中国文化走向成熟,形成了"天下为一,万里同风"的盛世,产生了强大的生命活力;汉唐时代,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被称为"汉唐盛世"。而盛世辉煌,则又集中体现在王朝的帝都上,汉唐帝都孕育并集中体现了恢宏阔大的"汉唐雄风"和"汉唐气象"。本书以汉唐帝都长安和洛阳为切入点,以汉赋、唐诗、唐代小说和笔记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探讨汉唐两代帝都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汉唐帝都文化影响下的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以及这些文学活动和现象所展示的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帝都意象。
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豆瓣
絢爛たる世界帝国 隋唐時代
7.9 (23 个评分) 作者: 【日】气贺泽 保规 译者: 石晓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2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隋唐”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一般教科书对隋代的历史总是匆匆带过。气贺泽先生对于隋朝的历史,则颇为重视,有些看法颇为新颖。作者特别肯定隋朝初年在制度建设上的成就,认为高熲、苏威几个人合作,短短几年时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从而奠定了隋朝开皇之治的基础。作者特别强调佛教对于巩固隋朝统治的意义。就全书的侧重点而言,作者对于贞观之治评价不高,论述简略;对于武则天的掌权,则与同时期日本等东亚其他地域的女主政权做出联想。与一般中国教科书或者断代史不同,作者对于唐代花街柳巷世界、长安和洛阳的城市景观、五代山及房山云居寺等地的佛教文化都要专门的叙述。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和当代日本隋唐历史研究综合性成果,体现了日本学者观察隋唐历史的独特视角。
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 豆瓣
Power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in Imperial China:Civil and Military Power from Late Tang to Early Song Dynasties (A.D.875-1063)
作者: 方震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4
【内容简介】
本书从描述文官与武官政治权力自唐末至北宋中期的消长过程入手,分析导致双方在文化认同上由模糊转变为严重对立的因素。权力争夺是导致文、武官之间关系紧张的主因。为了争取君主的重视,文士将武人描述为贪婪无知,而强调自身具有学养、道德的重要性。随着文官权力自后周、北宋逐步扩张,文士对武官的歧视日益加深,并透过制度的规范,阻止文、武官身份的转换。文、武官对立因而成为宋代政治上无解的难题。
【编辑推荐】
作者用法国年鉴学派的方法论,对安史之乱后唐代文、武势力的消长,以及文士对军队、战争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做了深入分析。
神策军与中晚唐宦官政治 豆瓣
作者: 黄楼 中华书局 2019 - 10
中晚唐宦官政治是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课题。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入而新颖的探讨。
本书以神策军为逻辑切入点,分别以神策军的创建及其演进、宦官集团与内廷皇位之争、宦官集团与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团与地方政局为四个逻辑层面,逐层讨论中晚唐宦官政治的诸多表现。中晚唐“宦官政治”是继东晋“门阀政治”之后,皇权政治的另一种变态形式,也是永贞革新、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演进发展的逻辑主线。它由皇权政治中来,最终又回归到皇权政治中去,对五代及宋初政治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