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
通三统 豆瓣
5.5 (15 个评分) 作者: 甘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本书体现了作者近年的主要关切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篇则提出,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
2019年8月18日 已读
甘阳真是披着“新左派”皮的精英主义者和贵族派。讲新三统时,还保留了左派一贯的犀利,考虑到讲于群魔乱舞的2005年,更难能可贵。讲绘画时有点犯了文人“不知所守”的毛病,且对平等化浪潮带来的所谓“庸俗化”认识不正。槽点最多的第三部分,嗯……甘阳没抓住问题根本:不是所谓纲目的问题,而是经史的问题。西方基本完成了古典和新教与当下接上,且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比如古典共和精神的式微)、留下了一些断裂;我们不过百年,意识形态怎么嫁接?马列绕不过的。
中华本位 左右 神棍 诸子 高校
美国精神的封闭 豆瓣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7.7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伦·布卢姆 译者: 战旭英 / 冯克利 译林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
2019年12月24日 已读
误打误撞在“美国革命”的主题下翻开这本书,对它和它的作者真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妙语连珠、犀利畅快,抛开对高等教育的反思,《两次革命和两种自然状态》和《卢梭的激进化与德国大学》两篇写得相当漂亮,其他散落在各篇中的诸如对启蒙、古典/现代、平等主义/贵族制的反思,对美国大学失去立国原则陷入多元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的批判等,也很过瘾;恨嘛——本以为是人民本位的左派,不想是没抛弃知识特权和矜持的精英主义者,因此带来不小的混乱。
国本 批判 政治哲学 美国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