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
圣母 (2021)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Benedetta
7.8 (595 个评分) 导演: 保罗·范霍文 演员: 维尔日妮·埃菲拉 / 夏洛特·兰普林
其它标题: Benedetta / 圣欲(港/台)
改编17世纪意大利修女真实事迹。贝妮迪塔自小在修道院长大,在神的圣宠下,她不但能见神圣异象,身上更出现圣痕。一日,修道院收留了年轻野性的见习修女,贝妮迪塔在她的挑逗下初试肉体的欢愉,复感神圣的大爱。然而,小小的修道院无法容纳她日渐高涨的权欲和情欲,她声称的神迹也招来质疑,教廷派人远道前来调查,一场权力斗争在瘟疫阴霾下蓄势待发。《她》名导保罗·范霍汶挑动道德底线,赤裸地重现一个奇女子的情欲、信仰和胆识,大胆批判教会的贪欲和虚伪。
2021年11月18日 看过 噫,反抗者倒不至於,也不是什麼道德楷模,大家各退一步都別往臉上貼金了
NL
非凡夏日 (2019) 豆瓣
Mijn bijzonder rare week met Tess
7.6 (49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沃特卢德 演员: 桑尼·库普斯·范·乌特伦 / 约瑟芬·阿伦森
其它标题: Mijn bijzonder rare week met Tess / 非常夏天(港)
作为家庭中年纪最小的成员,萨姆因为害怕家人离开后的孤独,而在度假小岛上开始了自己秘密的“孤独训练”。而岛上古灵精怪的女孩苔丝则绞尽脑汁想要和素未谋面的生父见面。萨姆没想到这暑假的怦然心动不仅会打乱他培养自己适应孤独的训练安排,还会将他带入另一场冒险旅程中。在这个悠长的夏日假期里,两人相依为伴,收获了最美好的记忆,萨姆也意识到人生并非一座孤岛,相伴本身就是意义。
2019年12月22日 看过 欧盟影展2019@BJ 挺可爱真诚的小清新片
NL
施耐德对决巴克斯 (2015) 豆瓣
Schneider vs. Bax
7.7 (13 个评分) 导演: 亚历斯·冯·华麦丹 演员: 汤姆·德威斯布莱尔 / 亚历斯·冯·华麦丹
其它标题: Schneider vs. Bax / 施耐德大战巴克斯
施耐德(汤姆·德·威斯布莱尔 Tom De Wispelaere 饰)是一名杀手,今天是他的生日,他答应妻子会在家和她一起准备晚餐。此时,施耐德接到了上司梅尔滕斯(吉恩·伯沃依兹 Gene Bervoets 饰)打来的电话,梅尔滕斯委托施耐德去杀一个名叫巴克斯(亚历斯·冯·华麦丹 Alex van Warmerdam 饰)的男人,对于经验丰富的施耐德来说,这是一份十分轻松的工作,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他完成任务后甚至能够赶回家吃午餐。
巴克斯住在芦苇丛环绕的湖边小屋之中,每天依靠酒精和毒品自我麻痹,这一天和往常一样,他在昏昏沉沉中醒来,向其女儿弗兰西斯卡(玛丽亚·卡拉克曼 Maria Kraakman 饰)回来拜访,虽然巴克斯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向来不能算好,但他实际上十分期待此次会面,此时巴克斯并不知道的是,除了弗兰西斯卡外,今天还会有另一位不速之客。
2016年3月29日 看过 HKIFF2016 时间估计错误只看了一半,但华麦丹也不需要什么逻辑理解。。。13年把Borgman解读为阶级斗争的哥们儿!我终于能确定是被你坑了!!
NL
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 (2015) 豆瓣
Eisenstein in Guanajuato
7.6 (36 个评分) 导演: 彼得·格林纳威 演员: 斯特里奥·萨万特 / 埃尔默·拜克
其它标题: Eisenstein in Guanajuato / 爱森斯坦万万岁(港)
《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讲述的是世界蒙太奇之父谢尔盖·爱森斯坦在墨西哥度过的一段奇特岁月。影片实验性颇足,并极具视觉冲击力,是英国导演彼得·格林纳威的巅峰之作,入围2015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31年,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埃尔默·拜克 Elmer Bäck 饰) 到瓜纳华托拍摄他的新片《墨西哥万岁》。在那里,他接触到全新的文化以及当地文明对死亡的态度,也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在兼具欢乐和危险的异国他乡,他开始重新评估他的祖国和斯大林统治下的社会制度。“震撼爱森斯坦的十天”,片中的爱森斯坦这样描述自己在瓜纳华托的经历,这句总结来自爱森斯坦的经典电影《震撼世界的十天》,一部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默片。在本片中观众可以感受到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经历像十月革命那样跌宕疯狂的冒险。虽然只有十天故事,影片却通过夸张的剪辑处理整理出爱森斯坦的电影成就和个人经历,串联出大师的传奇一生,无疑是人物传记电影里大胆而先锋的影像尝试。
2015年4月11日 看过 Greenaway这人,精神分析症候群,过分执着于性与死。你给他一只猫他也能对着讲两小时吧。。。但猫听他讲的时候一定会想:愚蠢的人类,然后挠他的。挠他,挠他挠他 @HKIFF
MX NL UK
The New Rijksmuseum (2008) 豆瓣
导演: Oeke Hoogendijk
其它标题: Het nieuwe Rijksmuseum
Until April of this year, the Rijksmuseum in Amsterdam, a peer of the Louvre, the Prado and the Hermitage, was mostly closed for almost a decade, thanks to an extensive, expensive and frequently controversial renovation. That hiatus, during which some of the finest Rembrandts, Vermeers and other masterpieces of Dutch art vanished from public view, would most likely be forgotten if not for “The New Rijksmuseum,” Oeke Hoogendijk’s eye-opening, patience-testing new documentary. The film dwells on the logistical and bureaucratic details of the process, and if it does not exactly write a fresh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art, it stands as an exemplary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art administration.
2015年4月11日 看过 太好看的博物馆纪录片,中间数次笑抽。自行车撕逼够了!其实这也是甲方原罪之一呢~以及没有钱好心酸好愁苦!他们Director of Collections都从小帅哥愁成地中海了!法国人民开会睡觉点赞!@HKIFF 2015 ending
NL documentary
单车少年之死 (2013) 豆瓣
Violet
导演: 巴斯·德沃斯 演员: César De Sutter / Raf Walschaerts
其它标题: Violet / 单车少年之死(港)
那年初夏宁静的街,暴力突如其来,单车少年约拿被刺身亡,闭路电视冷眼旁观,同行少年谢西成为现场唯一目击者。朋友追问事发经过,凝重目光如泰山压顶,犹有余悸的谢西只觉残酷一刀好像也刺向了他,言语失效,心灵失救,留下巨大无形的伤口。无论怎样散心,怎样结伴游玩,都感到孤立无援,灵魂早被放逐到天涯海角。偷窥遇害者父母起居寻找安慰,获赠约拿遗下的单车,始发现重游血案现场才有可能找到离开哀伤的出口。巴斯德夫斯首拍长片,即勇夺柏林影展新世代大奖。
2014年4月7日 看过 与其说是片,镜头调度手法合辑可能更恰当。调度还是可圈可点啦,但全片超暗滤镜+近景不对焦看得都要瞎了,还有club里长达几分钟的噪音+交替闪光真怕当场有人癫痫阿…不过,还是很我的菜~ HKIFF2014
BE NL
博格曼 (201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Borgman
8.4 (11 个评分) 导演: 亚历斯·冯·华麦丹 演员: 扬·贝弗特 / 哈德维奇·米尼斯
其它标题: Borgman / 玩残玩谢玩到底(港)
Camiel Borgman突然出现在某个富有的郊区,敲响了一户小康之家的大门。他是谁?他代表梦想、魔鬼、讽喻,还是代表了我们的恐惧?
2014年3月31日 看过 上一场听talk入迷导致迟到15min,于是觉得彻底没看懂。回来一查影评发现原来看懂了。无需感受只需见证的片。HKIFF2014
NL
永远 (2006) IMDb 豆瓣
Forever
8.6 (28 个评分) 导演: 赫蒂·霍尼格曼 演员: 木村佳乃 / Bertrand Beyern
其它标题: Forever / 跟永恒照面 (港)
本部纪录片主要围绕世界上最美丽、最知名的公墓之一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展开。拉雪兹神父公墓是来自世界各地极富才华的艺术家们的安葬地。他们生处在不同时期,可至今仍受世人景仰。本片记录下了慕名而来的很多祭拜者,他们有的在墓前留下自己的书信,有的则是放置一束鲜花。镜头跟随着这些虔诚的敬慕者,一起谈论着艺术带给他们的生活馈赠。
《永远》以其宁静优美的视角,让我们讲述着爱与死亡交融生辉的不朽艺术。本片荣获2006年荷兰乌特勒支纪录片节最佳纪录长片、最佳剪辑提名等,又在2007年美国Full Frame纪录片节灵感奖等多项大奖。
2011年5月14日 看过 说起似水年华,马德琳小甜饼是当之无愧的top3场景 | 打工的kebab的老板,伊朗人,每周去jazz club,某个礼拜天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跟他说起Persepolis那部片,问他为什么离开伊朗,得到的反应和片子里的伊朗人如出一辙 | 好想要那个去浇水扫墓的老婆婆一样的奶奶
FR NL documentary
父与女 (200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Father and Daughter
9.0 (409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度德威特
其它标题: Father and Daughter / 岸辺のふたり
秋日温暖的傍晚,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
父亲抱抱女儿,登上了小船。女儿在湖边静静的等待,等到船在视线里变模糊,等到太阳就要落山。父亲迟迟不归,女儿一个人骑着小小的脚踏车回去了。从那以后女儿每天都来湖边等候,她一个人骑着单车来来返返,风雨无阻。多年过去,小女孩为人妇,为人母,转眼老去。
已然老去的她日日来到湖边,直到湖水干涸,化为滩涂。她来到沉睡在湖底的小船边,躺在小船里,就像躺在父亲暖暖的臂弯。
穿裘皮的维纳斯 (1994) 豆瓣
Venus in Furs
6.8 (8 个评分) 导演: 马赫杰·西费荷特 / 维克多·尼温修维斯 演员: 安德烈·范·诺德 / Claire Mijnals
其它标题: Venus in Furs / 毛皮里的维纳斯
◎ 分  级:法国:-16
影片根据奥地利作家萨克.莫索克(Sacher-Masoch)最具代表性的同名小说(Venus in furs)改编,讲述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子塞万宁(Severin)签署契约自愿成为一位女士旺达(Wanda)的奴隶,并受其驱使、奴役、惩罚的故事。
莫索克是SM疟恋文学的鼻祖之一,另一位则是闻名天下的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而施虐(sadism)与受虐(masochism)这两个概念正是心理学家艾宾(KrafftEbing)从两人的名字中演化出来,以形容渴望通过施加痛苦或寻求痛苦而获得性快感的症候和倾向。因而,这部电影也算是全面表现SM疟恋亚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
电影主要通过现实和回忆两条线索展开。男主角塞万宁似乎是一个丧失了灵感的艺术家,他迷上了美丽的旺达,并有些一厢情愿地认为接受她的奴役和蹂躏是最为理想的表达方式。旺达在整个过程中显得比较勉强,但还是签署了塞万宁提出的成为她的财产、一切受其支配的合约。女主角无论到哪总是用一件黑白相间的裘皮大衣包裹着自己诱人的胴体。在小说的开始部分,大理石雕像的维纳斯曾作为一个隐喻出现在梦境中,而旺达在塞万宁眼中的形象也是冷酷庄重,“总是用裘皮大衣包裹着大理石般硬冷的躯体……”“像猫一样颤抖着蜷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炉旁”“任由红色的火焰照耀着苍白的脸庞”。我想这大概就是小说和影片名字的由来,也有传说认为莫索克本人有毛皮类衣饰的恋物癖,而身着裘衣,手持皮鞭的性感女性则是他最长幻想的理想疟恋对象。
尽管片中也对塞万宁小时候受同性恋姨妈及其朋友虐待的剧情交待,但影片主要还是描绘“做什么”而非“是什么”。情节主要集中在塞万宁对于痛苦折磨的求取上,SM场面的描绘缓慢并相对温和,昏暗光线下黑白图像的肉体展现也颇具艺术性。但是,由于改编基本终于原著,因而在人物心理及主题深度的延拓方面较为缺乏。
影片结尾,旺达“背叛”了原来的主奴协议,另结新欢,并从施疟者的角色一跃转变为受疟者,也算是平淡无奇中最后的一点波澜。不管怎样,作为SM亚文化中较为重要的一部改编作品,它对于想深入了解“莫索克主义”的人来讲依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008年3月1日 看过
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