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民出版社
怪谈:远野物语 豆瓣
作者: [日]柳田国男 译者: 王丹阳 2019 - 9
★女妖、山男、狼怪、蛇冢、蚕神、狐狸神使、座敷童子、红脸河童、千晚岳、风雨祭、定冢森……悠悠灵山,茫茫远野,隐藏着古老而原始的小秘密!
★妖怪研究专家、日本民族学之父柳田国男经典著作,传承百年而魅力不减,书中的很多形象,至今依然活跃在各大文学著作、动漫、影视作品中,广受好评。
★妖怪故事 × 乡野怪谈 × 精怪传说 × 离奇轶事……原始资料集锦,所有故事未经任何润笔、加工、修饰或者改写,高度保留着民间故事的原始形态,读来让人不寒而栗,回味无穷。
★周作人、三岛由纪夫、京极夏彦、水木茂……中外专家学者联名推荐,导演村野铁太郎电影作品《远野物语》原著小说,惊艳四座!
内容介绍:
>>>座敷童子
妇人独自一人在家做针线活,却听到隔壁房间传来纸张的沙沙声,推开门一看,却什么都没发现。等她再次坐回去,怪异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尸 变
夜间,一个路人在村中借宿。不巧,主人家里有老人刚刚去世。路人抽烟之时,无意间瞧见死去的老太太从停尸床上坐了起来。
>>>长者屋敷
离森有一个名叫长者屋敷的地方,荒无人烟,人迹罕至。一天,有人无意间在屋前看了两眼,结果在屋里发现一个女人,女人的头发很长,分成两股,垂在身后……
>>>雨风祭
每逢盂兰盆节,当地人们都要举行雨风祭。人们会一边吹笛一边唱歌,将稻草人护送至岔路口立好。
本书收录了柳田国男创作的作品集《远野物语》和《日本昔话》。《远野物语》是柳田国男最富盛名的作品,堪称日本民俗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日本昔话》记录的则是民间世代口头流传的传说故事,内容上与《远野物语》有相似之处,涵盖范围却不尽相同。这些故事虽然看起来质朴无华,却诡异离奇、张力十足,充满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读来余韵悠长。1982年,导演村野铁太郎将《远野物语》搬上了大荧幕,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了书中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界。
死屋手记 豆瓣
作者: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耿济之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7
2022年9月5日 已读
手感和读的感受一样折磨人。在开头和结束都很忐忑,一个是要将自己浸入,一个是要脱离,改变带来的是中性意义上的惶恐。由于基本没有剧情发展,读了和没读一样,那些絮絮叨叨的形容,甚至有种在读追的错觉,不过刻意了些。没有太好,并不坏。纸书复建第三本,4.5
a小说诗歌虚构 天津人民出版社
冰岛渔夫 豆瓣
作者: [法]皮埃尔·洛蒂 译者: 桂裕芳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 5
该书以法国古老的不列塔尼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与死亡的故事。作者以有超强画面感的文字描写了冰岛渔夫的生活状态。书中少女哥特爱上了渔夫杨恩,从此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与期待。渔夫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在海上,因此"在冰岛人的家乡,春天是没有爱情的",哥特至诚的爱得到了回应,相爱的人终成眷属,但杨恩却在婚后的第六天出海,一去不回......
2022年10月8日 已读
优美至极,怎样的影像都没法展现,唯有文字,叫人好像在梦里飘荡了一路,结局有些措手不及,但就连死亡都这样美。
a小说诗歌虚构 天津人民出版社
女性与权力 豆瓣 Goodreads
WOMEN & POWER:A MANIFESTO
8.6 (175 个评分) 作者: [英] 玛丽·比尔德 译者: 刘漪 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3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对性别议题的探讨
从文化叙事的角度揭示将女性排除在权力之外的深层文化结构
探寻“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
◎ 编辑推荐
“你无法将女性轻易置于一个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架构里,你必须改变架构本身。”
《女性与权力》收录了比尔德两篇关于女性与权力的演 讲稿。在这两篇演讲稿中,作者从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和现实情境中挑选了一些案例,来解释女性与权力的关系是如何在文化中被构建的,并指明权力的定义本身就已经将女性排除在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在政治、商业领域中成功的女性被视为女强人,她们在无意或有意地扮演一个男性化的角色,同时又排斥这种扮演。除了这少数精英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女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她们的声音总被忽略,社会对她们的容错率也更低。作者指出这一问题,并质问目前围绕权力的文化架构,以在更深的层面上引发人们的反思。
◎ 内容简介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以其睿智的头脑和辛辣的笔调重探性别议题,揭示有权势的女性是如何为历史所对待的。她选取了自古典世界直至今日的众多案例,探寻“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将讨论引向公共场域中的女性声音、社会文化对女性与权力之关系的预设,以及少数“成功”女性拒绝将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
比尔德本身也曾经历过针对女性的歧视和网络上的性别攻击,在对这些个人经验的反思中,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们的认知中,女性在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权力架构里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那么难道不是权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义吗?
◎ 媒体推荐
眼光犀利且机智幽默,这个自封的“吵吵嚷嚷的女人”证明了公共言说不再只掌握在男人的手中。愿她拥有更多的力量。
—— 劳拉·加梅森,《金融时报》
来自一位热诚女性主义者的衷心呼喊,“敢于在公共场合发言”的女性应真正被聆听,这一完全合情合理的吁求提得对极了。
—— 《科克斯评论》
特别让人开眼…… 解释了“厌女症”的机制及它为何如此富有活力。
—— 艾莉芙·夏法克
一份耀眼而有力的宣言。
——《纽约时报》
清晰,料足,颇具颠覆性且机智幽默。
——《旧金山纪事报》
三分钟漫画汽车史 豆瓣
6.0 (6 个评分) 作者: 赛雷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7
赛雷作品《三分钟漫画汽车史》,每篇3分钟,爆笑解读14个汽车品牌的百年人生:
◆为了实现造飞机的梦想,宝马不惜造过火车配件、木制家具、摩托车、水壶、杯子;
◆法国标致是很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大牌,却因为不懂国情而彻底玩儿砸了;
◆阿尔法·罗密欧成也赛车、败也赛车,它旗下曾有一名王牌车手——恩佐·法拉利!
◆保时捷早年打造过一款小巧的家用车,后来名满天下——大众甲壳虫!
◆以“开不坏”著称的丰田车,早年却在“山寨”上走了无数弯路;
◆布加迪曾在经济危机期间接过火车的订单,一不小心又刷新了火车的速度纪录……
小车迷入门神器!读懂百年车史,就读懂了百年科技史!
2020年10月26日 已读
历史太短,像是新型玩具,这大概是人们对汽车狂热的一个来源之一。KU会员里的,漫画有些梗很粗俗,介绍也是流水帐,不知道里面讲的对标和收购几天会忘。
a科普 天津人民出版社
海洋与文明 豆瓣 Goodreads
The Sea and Civilization: A Maritime History of the World
7.3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林肯·佩恩 译者: 陈建军 / 罗燚英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4
一部海洋视角的世界史,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
本书荣获美国《选择》杂志2014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
………………
※媒体推荐※
尽管地球表面的70%都被水覆盖,但历史叙述却一直是陆地中心论的。作者试图改变这一现状,将重心从陆地转向水域,带领读者通过海洋来纵观历史。无论对于资深的水手还是航海的门外汉来说,作者提供的资料都是十分宝贵的。
——《出版人周刊》星级推荐
有感于海洋世界的重要性在大众认知层面日益衰减,作者为我们带来了这部宏大的全球海洋史。这样一部内容全面而丰富的著作,必将构成海洋史研究领域的坚实基础。
——美国图书馆协会《书单》杂志
该书引人入胜,文采斐然,作者富有说服力地论证了海洋如何构成了一条通向现代世界的路径。
——美国《外交》杂志
该书包括丰富的史实与细节,从我们与海洋、湖泊、河流、运河之间关系的角度,讲述了人类历史的故事。
——《亚洲书评》
该书展现了出色的问题意识、优雅的文笔和百科全书式的视野。作者有力地提醒了我们,人类“乘船走向海洋”的冲动塑造了一切世代的全部文明。
——《华尔街日报》
毫无疑问,该书是目前为止最全面的一部海洋史。作者满怀激情地向我们讲述了海洋的故事,在当今的历史著作中,这种激情是十分少见的。
——《泰晤士报》
这是一部壮丽而全面的世界史,将我们从大洋洲的原始居民带入了集装箱时代。
——英国《每日电讯报》
这是一部最可读、最新鲜、最刺激、最全面、最敏锐、最富洞见而且最新的——简而言之是最好的——世界海洋史。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历史学教授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该书对全球史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借助关于船只、风帆、风向、海流、航海技术及海洋法的大量知识,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一部从吃水线视角观察的生动的世界史。
——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卡伦·魏根
这是一个视角崭新且严谨有据的故事,阅读该书仿佛亲历一段令人欣喜的旅程。
——《达拉斯晨报》
………………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海洋的视角出发,重新讲述世界历史,揭示人们如何通过海洋、河流与湖泊进行交流与互动,以及交换和传播商品、物产与文化。旨在揭示,各个人群、民族、国家与文明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水路通道,在塑造自身文明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历史。作者展现了文明的兴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引人入胜地叙述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谱写出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
2019年5月24日 已读
内容很丰富,信息量大到偏学术,对个人来说可读性不强,有点儿提不起兴趣,尤其是船的制作部分。大概看了看,主要感想就是世界之间存在着的连续性。
a各种史与神话 天津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