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版社
猎魔人(卷一) 豆瓣
Wiedźmin: Ostatnie życzenie
8.1 (16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安杰伊·萨普科夫斯基 译者: 乌兰 / 赵琳 2020 - 8
他骑马从北方来,一头白发,满面风霜;
他是异乡客,也是猎魔人,以斩妖除魔为己任,行走在现实与传说的迷雾之间。
脖子粗短,白牙锋利,以人类为食的“睡美人”;
头发参差,剑术超群,带领七个小矮人抢劫商贩的“白雪公主”;
眼球巨大,唇似鸟喙,将愿望变为死亡契约的“灯神”……
救世之旅遍布荆棘,诅咒、谎言、背叛,步步紧逼,只有逃到梦中才有片刻喘息。
待回首时,猎魔人猛然惊觉——自己也只不过是别人掌中的猎物!
魔物的鲜血终有洗净之日,人类的罪孽如何才有终结之时?
现在,你听到远处响起的马蹄声了吗?
杰洛特是一个身佩白狼徽章、流浪天下的猎魔人,从小就接受了严酷的训练,四海云游,狩猎和消灭怪物。他身处于道德领域模糊的世界中,但坚持个人一贯的处事风格,因为兼具愤世嫉俗、正直和傲慢的特色,杰洛特曾被比照为作家雷蒙·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笔下的著名侦探菲利浦·马罗。
“猎魔人系列”可以被视为是东欧的武侠故事,而作者安杰伊·萨普科夫斯基在中文幻想文学圈中也有“东欧金庸”的美誉。猎魔人世界的成形大量汲取了东欧的历史以及斯拉夫的神话集,将古老的传说进行再创造,兼具神秘的东方味道。
本套书包括:《白狼崛起》《命运之剑》《精灵之血》《轻蔑时代》《火之洗礼》《雨燕之塔》《湖中女士》。
2022年12月17日 已读
偏单元剧,莫名其妙就出现了女主角,全程都在出戏,犹豫要不要看下一部。精灵们说的,不知道是不是拉丁语,还是混合体。喜欢对风景的描绘和世界中的细节,3.5
“矫正腿型,修复长歪的骨头,治疗兔唇,移除伤疤、胎记和痘痕。女术士会让自己变得很有吸引力,因为她们的职业需要这个。结果往往是出现一个人造的美女,但还带着丑女孩儿那双愤怒冰冷的眼睛:女孩们无法原谅自己那张藏在魔法面具下的丑陋面庞。”
比较直的两段。
“猎魔人上了楼,全神贯注却又一言不发。他看到,她的左肩略高于右肩,她的鼻子有些太长,她的嘴唇太过纤薄,她的下颌有些后错,她的双眉太乱,她的眼睛……他看到太多细节,太多不必要的东西。”
a小说诗歌虚构 重庆出版社
鞑靼人沙漠 豆瓣
Il deserto dei Tartari
9.2 (5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迪诺·布扎蒂 译者: 刘儒庭 重庆出版社 2009 - 11
魔幻、玄妙、荒诞、奇异
他想要寻觅生命的意义
却只看到希望破碎的影子
《鞑靼人沙漠》=《城堡》+《等待戈多》
这部描写“期待”的卡夫卡式作品,展现了梦想的冷酷破灭,折射出人生的无谓与凄凉。
九月的一天早上,年轻的乔瓦尼•德罗戈从城里出发,前往巴斯蒂亚尼城堡服役。这个俯瞰着北方荒凉沙漠的古堡早已被世人忽视,生活空虚乏味。满腔热情的他渴望能够尽快与鞑靼人作战,建立功勋,证明自己和城堡的价值。然而鞑靼人却一直了无踪影。在漫漫无期的苦苦等待中,德罗戈的意志和生命被消磨殆尽。而此时,鞑靼人的进攻开始了……
布扎蒂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魔力、神秘奇异的世界,对于那些极富好奇心、希望一口气读完全书、在表象背后探寻真谛的读者,他的作品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意大利文学图书网
布扎蒂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当代作家之一。
——《纽约时报》
迪诺•布扎蒂是20世纪中期意大利先锋文学之翘楚,其名著《鞑靼人沙漠》毫无疑问会被世人列为现代经典。
——《纽约书评》
2018年12月15日 已读
氛围渲染得特别好,尤其喜欢开头朋友送他离开时的城中景象,黑夜登高看到的景象,四个月后离开时所见的周围未曾察觉到细节(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日常体验)……好吧,我喜欢这个故事,完完整整的全部的这个故事。安静,城市,沙漠,孤寂,沉闷,喧闹,水滴声,黑夜,高处,时间,期待,结束和离开……他在期待,但我想他依旧会离开。描写的景色仿佛是孤岛,或者说此处就是隔离于生活的一处,哪怕提到城市中的喧闹,也无法想象。真喜欢。不过我没记住人名,四个月后的故事来得太快,有些突兀。
a小说诗歌虚构 重庆出版社
阿特拉斯耸耸肩(上下) 豆瓣
Atlas Shrugged
8.1 (33 个评分) 作者: 安·兰德 译者: 杨格 重庆出版社 2007 - 10
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首次由兰登书屋出版。据说,这部小说当时已被12家出版社退稿,出版以后,恶评如潮但畅销无比,对美国大众的影响仅次于《圣经》,作者也因该书几乎激怒了整个成人世界:父亲、母亲、左派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他们贬低她:“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醉心于她的学说。”咒骂她:“她患上癌症完全是她在哲学上和精神上犯错的结果。”在政治上,兰德是一个失败者,自由主义者不喜欢她摆出的自我为中心的姿态;保守派不喜欢她的无神论;双方同时都反对她的个人主义。
然而,与青年马克思一样,兰德也是“不怕闪电、不怕霹雳、不怕天空中的惊雷”——或许,安·兰德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她提倡自私的美德,公开为资本家辩护,而且毫不掩饰她对庞大政府的憎恶。《阿特拉斯耸耸肩》在美国的销售已达千万,被称为“自私圣经”——在书中,与《资本论》对资本的批判一样,她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批驳:在20世纪发动机公司,实行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开始人们都欢欣鼓舞,觉得这样就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结果能干的人工作越来越多,懒惰的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工厂很快就倒闭了。看来,在对人性的缺点没有充分的了解时,在财富还没有达到无限充裕的时候,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显然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在《阿特拉斯耸耸肩》中,兰德试图解决这个矛盾,在她看来,财富是人类思想力的结晶,妨碍竞争、扼杀创意、执意维护既得垄断利益的资本家是可耻的;而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赚取的金钱则值得尊重。
作为一部乌托邦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描绘了一个由自私而精明的商人、科学家、艺术家等社会精英组成的世外桃源,有着田园诗般的诗意和现实社会中的欲望的满足。在这里,维系着一切的不是道德而是金钱,金钱被视作为崇拜的偶像,是自由交换和公平正义的象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创造者和思考者。小说结尾,由于强者罢工、抛弃了弱者,世界陷入了无边的黑暗,而乌托邦里则是一片和谐幸福。同时,兰德借书中主人公约翰·高尔特之口来说明了她的客观主义哲学:
财富观——财富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思想力的结晶。当你判断某人德性的时候,请听他对金钱的理解:诅咒金钱的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金钱,尊敬金钱的人则依自己的本事赚取金钱。金钱是社会美德的气压计,远离告诉你钱是万恶之源的人。
历史观——文明就是一个逐步将个人解放出来的过程。人天生便会思考,让那些叫嚣说人的思想自由在创建工业文明后便毫无用处的吃人者从大学的经济系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让他们拿起弓箭,穿起兽皮。每个独裁者都是神秘论者,每个神秘论者都是潜在的独裁者。
道德观——你生命中的道德的唯一目的是去获得幸福,让自己得到快乐便是他的最高道德目标。“牺牲”就是为了你并不在乎的东西而放弃你所看重的。人的生命是道德的标准,在生命里,快乐是成功的状态,痛苦则通向死亡。正如你不能对大自然进行伪装一样,你同样也不能对人的品格进行假造。武力与头脑是截然对立的;枪声一响,道德无存。
价值观——人类是真正的英雄:以自己的幸福作为生活的道德准则,以实质性的成就作为最高贵的行动,以理性为自己唯一的主宰。人不应该为他人而活,也不应该要求他人为自己而活。思考是人的唯一最根本的美德,其它的一切皆因它而生。自豪就是承认你是自己的最高价值,这和一个人所有的价值一样,需要去赢得。
哲学观——A就是A,一个东西就是它本身。存在是特性,意识是鉴明。存在是存在着的。每个问题都有两面,一面是正确,一面是错误,夹在对与错中间的则是邪恶。
2006年,好莱坞明星安吉妮亚·朱莉爆出希望出演即将拍摄的影片《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并自称是安·兰德(Ayn Rand,1905-1982)的粉丝,还希望男友布莱恩·匹特出演男主角,顿时吸引了不少眼球,也使得这部在半个世纪前出版的小说又一次回到了公众的视线之中,2007年,这条消息已经得到证实,影片《阿特拉斯耸耸肩》最后确定的男、女主角为布莱恩·匹特、安吉妮亚·朱莉。
对于所有发现了《源泉》,并且就进一步扩展它的思想向我提出许多问题的读者们,我想说,我是在这部小说中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源泉》只是《耸肩的阿特拉斯神》的序曲而已。
—— 安· 兰德
2018年8月12日 已读
2018年8月12日 评论 08.12 - 第一部描写情感片段恰到好处融入小说又不会显得突兀,特喜欢达格妮在詹姆斯,母亲等人眼中形象的描写片段,和弗兰西斯科的青梅竹马感情看到令人心潮澎湃(后者哲学性质汤姆苏形象简直完美),安·兰德的文笔让情感波动与日常相处跃然纸上,都让我产生移情。结汉克登(沉迷工作的冷酷大佬金发和灰蓝色眼睛呜呜呜)线一举在前者之上攥住人心,就算情爱也是顺其自然完全没有刻意感。觉得天才弗兰西斯科或许会被塑造成悲剧式人物,令人怦然不已。看到学者说他有三个学生哪儿就觉得这是个关键情节,偶然在废弃工厂找到新式发动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竟也没让人觉得很假,整体内容带上了悬疑超棒!可以说第一部出场的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写出来了,这么多条线好不容易,特特想体验安·兰德创作时的脑洞和过程,下面还有很多谜题有待挖掘。决定买实体书!可以二刷的! 看第二部愈发激动,对这本书的简介毫无印象,目前似乎出现了科幻因素。弗兰西斯科和汉克发展出了基情路线,而两人中间有着一个共同的女人。在刚看完的第五章里高尔登终于“不负众望”迎来了喜闻乐见被基友(单相思60%)耍到订单失信的结局,弗兰西斯科还说他这辈子就爱过一个女人,而且还会继续爱下去……这是什么虐文啊???天啊???看得太激动了。带着标志的香烟,办公室内的人…… 特别好奇到底是什么让弗兰西斯科要做这些。他轻轻抛下去的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曾经以自己的信誉和能力作为基石建立起来的城堡,如今又要自己亲手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呢?感觉在他背后有一股更巨大的力量……他在詹姆斯结婚典礼上关于金钱的演说简直是西塞罗式的,后面在高尔登办公室里的观点读去倒是偏执了一些,有诡辩倾向。坐在黑暗里漫不经心的等待模样令人沉沦。被弗兰西斯科影响后的里尔登突然在法庭上说了他自出场以来最多的台词,以后提到“最想见到的人”时我以为是达格妮结果竟然是弗兰西斯科!这真是一本科幻小说?第三个人是谁?!我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去搜书名,安·兰德我们做朋友吧(笑)。 P.S.不想要剧透,要是有人给我剧透我会往绝交迈上一步(当然并没人知道我现在在读这本) 08.11 里尔登签字了……在长长的内心独白后……… 流浪汉叙述着的故事是否以大萧条为背景? 精英的山谷,玻璃球与雅典的学院,永恒的亚特兰蒂斯。不是科幻,是幻想,充满了浪漫主义(也意味着并不现实)!生活在其中,知道它的存在就已是一种幸福与痛苦。达格妮的爱带着一种非现实的梦幻色彩。她第一眼就爱上从未见过的高尔特,那是抽象的、是日日夜夜追逐着的深刻的爱。弗兰西斯科知道她爱上别人,却会永远爱他,这和之后的高尔登一样,二者的这种感情都使得达格妮身上出现了圣女(+30%玛丽苏)的特性。最有趣的是拉各斯,本来是冷酷盗贼,但他推开高尔特的家门,喊道“嗨,约翰”那刻成了天真的孩子般的角色,尔后知道他又结婚了,而山谷里的人无时不在为他担心时,忽然就成了团宠设定。 还有五章……休息休息。 08.11 第七章约翰讲了好多话好多话,猜到了艾迪的倾诉对象(那个工人)是约翰哈哈。 看完了!结尾部分很是纠结(又多余),为何要多一出达格妮去找约翰的戏剧性剧情由此引出之后三男一女特工救人的搞笑场景啊(扶 安·兰德是女性!在佩服她写出这样好且长的作品的同时终于知道为何达格妮身上有玛丽苏倾向了哈哈哈哈! In the end,all hail liberalism!
a小说诗歌虚构 重庆出版社
高能预警 豆瓣
Trigger Warning
7.0 (1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尼尔·盖曼 译者: 王予润 重庆出版社 2016 - 10
我第一次遇见“高能预警”这个词是在互联网上,意在警告人们以下的某些内容可能会令观看者失望、痛苦、焦虑或恐惧;它作为警示,至少能让观众先做好心理准备。
而在这本书里,有一些东西同样可能会令你心烦意乱。
这里有火星归来的“瘦白公爵”大卫•鲍伊,有鼎鼎大名的福尔摩斯的新结局,它甚至荣膺了银匕首奖提名;
书里也收录了我特别为《神秘博士》撰写的故事,它或许会令人有些不安,但就算没看过全剧,你仍能享受它的剧情;
当然,还有万众期待的《美国众神》外传。
它们包括死亡和伤痛,泪水和不适,有各式各样的奇谈怪论,但也有一些善良的东西,几个幸福的结局。
不过,不少故事的结局都不算完美。我已经提醒过你,你可要考虑好了。
——尼尔·盖曼
2017年9月16日 已读
翻译不太流畅。最喜欢的是珊德拉的故事(大众喜好),没想到会看到影子的番外和福尔摩斯后续!DW连一季都没看完,想问版权……(应该没问题吧?)
a小说诗歌虚构 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