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皮皮 - 标记
我的父亲母亲 豆瓣
Alfred and Emily
作者: [英国] 多丽丝·莱辛 译者: 匡咏梅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封笔之作
在本书中,莱辛给她的父母送上了一份最非凡的礼物:他们本可以拥有的人生。除却愤怒和不动感情的明晰,还奉上了她作品中不常显露的东西:宽容和慈悲。——《纽约时报》
通过让读者深切体味自传与虚构、形式与内容的关联,她再次肯定了小说的力量和可能性。——《华盛顿邮报》
细致入微的观察,充满嘲弄的机智……虚构和回忆的非凡联姻诞下的迷人、惆怅和悲伤之作。——《书单》
莱辛对于狼狈挫败的真实人生的偏爱一如既往地明显……和她以前的作品一样令人振奋,引人入胜。——《科克斯书评》
耄耋之年的莱辛回望父母,用笔墨为他们编织了一段如意人生。没有一战。父母未相恋,亦未结合。父亲如愿成为一名农场主,在太平富庶中度过了一生。母亲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跑去伦敦当了“给穷人洗屁股”的护士,职场顺遂,后觅得金龟婿,未几成为寡妇,最终重拾年轻时的风采,开创了一番事业。
而在真实的世界里,父亲在一战中失去了一条腿,于伤兵医院结识了做护士的母亲。怀着开创新生活的希望,他们先赴波斯,后又携儿带女到了非洲南部的罗得西亚,在那里度过了生命中的大半时光。没有板球比赛,没有风光的职业生涯,有的只是战后殖民地丛林中的荒蛮窘迫……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狂野之夜! 豆瓣
Wild Nights!: Stories About the Last Days of Poe, Dickinson, Twain, James, and Hemingway
8.7 (1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译者: 樊维娜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5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以犀利与悲悯之笔演绎大师亦真亦幻的人生收官时刻
这是一部大胆颠覆的短篇小说集,五个惊异绝伦的故事分别幻想五位大师级作家生前最后的时光,剧情根据传记史实编造,通过模拟个别作家的独特文风写成。故事深刻、诚挚、令人心痛又感动,作者用那最犀利的文笔刻划出最深沉的人类心理,读来让人屏息。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暴力夺取 豆瓣
The Violent Bear It Away
9.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 译者: 仲召明 新星出版社 2011 - 1
父母双亡的男孩塔沃特在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笃信基督的舅姥爷从他舅舅身边偷走,并在阿拉巴马州的荒林里被当做先知接班人而抚养长大。老人死后,十四岁的塔沃特来到城市,回到他舅舅的身边,在那里他努力否定着自己作为先知的命运,反抗着内心对上帝召唤的渴求,但是……
通过将宗教象征和圣经隐喻的写作手法结合起来,作者描绘了一幅上世纪50年代美国南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生活的骇人画面,并嘲笑了现代世俗思想的盲目自信。与此同时,该书还探讨了诸如宗教饥渴、灵魂挣扎、理性与信仰等深刻主题。像奥康纳其他的小说一样,该书也充满了宗教主题和阴暗的想象,使它成为了美国南方哥特文学的经典作品。
在这本书中,你还会不时地看到艾伦坡和威廉•福克纳的影子。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爱情半夜餐 豆瓣
Le médianoche amoureux
7.7 (1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米歇尔·图尼埃 译者: 姚梦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6
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米歇尔•图尼埃 经典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爱情半夜餐》出版于1989年,收录的二十个故事以薄伽丘《十日谈》的方式展开。第一篇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回顾了从相恋到结婚的温馨甜蜜,却在婚后数年后却变得越来越沉默,他们决定召集朋友们到海滩上进行一场通宵达旦的海鲜大餐,每个人都必须讲一个故事,到天亮时由丈夫向朋友们宣布两人分手的消息……于是,故事开始了。
这些故事,要么是童话故事,以神奇而传统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作为开头;要么是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生活中残忍而肮脏的片段。如果说刚开始,沉重伤感的短篇小说凭藉它的真实性使人们信服,那么随着夜深,童话则以它的美丽和力量取胜,最终散发出令人无法抵抗的光辉,魅力四射。
我自幼就喜欢读小说,并且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写小说,直到二十七八岁时,读到了图尼埃的一篇小说,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不知不觉之中,小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小说和古典小说的区别,就像汽车和马车的区别一样大。……现代小说的名篇总是包含了极多的信息,而且极端精美,让读小说的人狂喜,让打算写小说的人害怕。
——王小波
图尼埃是学哲学出身的,他能违反他固有的职业习惯,在文学中避免追求明确清晰的哲理,殊非易事,实乃明智之举,这样,他小说中哲理寓意的含混性与模糊性,就给他的小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刻意难求的妙处:哲理寓意的多重含义。他的作品往往可以使人感受到不止一种哲理寓意,就像读者面对着一颗棱形多面的钻石,它的每一面都发射出不同的色泽光彩。
——柳鸣九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绿帘 豆瓣
A Curtain of Green & Other Stories
作者: [美国] 尤多拉·韦尔蒂 译者: 吴新云 译林出版社 2012 - 10
《绿帘》是韦尔蒂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亦是作家的成名作,在文学界被誉为“美国南方文学中兴之作”。
她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美国南方她所熟悉的小镇生活,写尽人生之波诡云谲,有平淡庸常之人的乐事,有深渊绝境之客的苦情;或博人会心一笑,或令人心尖一颤;语言与主题珠联璧合,犀利入骨。
韦尔蒂素以客观世界的记录者自居,她的文字就像一部部摄影作品,精准无误地记录着当时当地的事件。但引起韦尔蒂更多兴趣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的景致。她善于捕捉人物短时间内的情绪波动以及在危机时刻的微妙心理变化,诚如她自己所言,“我想跳入他人的头脑里、内心世界,以及皮肤肌理之中。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惶然录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Livro do desassossego
8.9 (27 个评分) 作者: [葡]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韩少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 6
《惶然录》收集了佩索阿晚期的随笔作品,都是一些“仿日记”的片断体……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们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以及“杰出的经典作家”、 “最为动人的”、 “最能深化人们心是”的写作者等等。本书作为译者韩少功的作品集中的翻译随笔集出版。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炽焰燃烧 豆瓣
Burning Bright
8.8 (3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罗恩·拉什 译者: 姚人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10
《炽焰燃烧》精准地捕捉到了美国南方阿巴拉契亚山区的复杂特征。这是一片荒僻而野蛮的土地,却有着令人窒息的美丽,带给人无限的许诺与苦难,它是美国著名作家罗恩•拉什的缪斯女神。拉什的短篇小说背景从美国内战时期一直延伸至今时今日,十二个短篇合力编织出一幅摄人心魄、直击心灵的文学丽景,小说中的人物未经雕琢,令人难以忘却。
在《炽焰燃烧》中,拉什揭示了近在眼前,可从未被人探索过的领域——先是风景,继而是黑暗但狂热的心,忧伤却迷人的灵魂。
——————————————————
2010年度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桂冠作品
当代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
罗恩•拉什 最杰出的短篇小说集
——————————————————
罗恩•拉什是一位透着黑暗美感、悲伤而又真实的作家。
——普利策奖小说奖得主 理查德•拉索
《炽焰燃烧》对美国南方阿巴拉契亚山区荒野的残酷生活方式作了简洁而又险恶的描画,在雷蒙德•卡佛的极简主义和威廉•福克纳的哥特手法之间寻觅到了一个最佳施力点……拉什深入至南部山区居民的罕见心理和情绪特质之中,反映出他们的骄傲、迷信和突然暴力相向的习性。
——《华盛顿邮报》
罗恩•拉什构建故事的技艺在《炽焰燃烧》中更为显而易见……这些短篇小说让读者清楚地看到了拉什先生娴熟的写作技巧……优雅而老练的作品……拉什先生定然了解如何锁定读者的注意力。
——《纽约时报》
罗恩•拉什是一位文静而又有着惊人美感的作家……《炽焰燃烧》中的小说很有美感。每个故事都熠熠生辉,构架完美,文句既诗意十足又稳扎稳打。
——《赫芬顿邮报》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船讯 豆瓣
The Shipping News
作者: [美]安妮·普鲁 / Annie Proulx 译者: 马爱农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6
本书是普利策奖获奖作,讲述的是一个失败的中年男人重获新生的故事。
纽约三流记者奎尔·卑微地苟活到36岁还从未得到过这个世界一次的肯定,在生活和婚姻全线崩溃后,带着两个幼小的女儿,和年迈的姑妈一道,回到祖居的加拿大纽芬兰岛、四十余年无人居住海边老屋,在内心同样伤痕累累的当地众多小人物的帮助下,终于摆脱了因丑陋相貌和失败人生所造成的心理阴影,找到了自己微小的人生位置,以及相应的事业和不再迟疑的爱情;而在这生存环境严酷到了极点的不毛之地,面对吞噬生命的大海、巨浪、冰雪、疾风,这一群边缘小人物互相援手,各自获得了生命的救赎和重生的欢悦。
粗砺平淡的风格,压抑的深情如同潜流暗涌,全书仿佛是对那些被这世界唾弃却不自弃的边缘人、失意者内心褶皱和创伤的一次抚平与修复。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杀死一只知更鸟 豆瓣
To Kill a Mocking Bird
9.0 (26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珀·李 译者: 高红梅 译林出版社 2012 - 9
成长总是个让人烦恼的命题。成长有时会很缓慢,如小溪般唱着叮咚的歌曲趟过,有时却如此突如其来,如暴雨般劈头盖脸……三个孩子因为小镇上的几桩冤案经历了猝不及防的成长——痛苦与迷惑,悲伤与愤怒,也有温情与感动。这是爱与真知的成长经典。
《杀死一只知更鸟》获1961年普利策奖。
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美国中学推荐课外读物。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第25届奥斯卡三项大奖。
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名银幕英雄与恶人”中,派克主演的芬奇律师名列英雄第一位。
作为史上最受喜爱的小说之一,《杀死一只知更鸟》已获得显赫声誉。它赢得过普利策奖,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三千万册,并曾被拍成,备受欢迎的电影。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
斯塔尔六月对北卡罗来纳州律师协会发表演说时,自比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勇敢的南方白人律师阿蒂克斯•芬奇。斯塔尔凭着他的道德优越感,不把规则、秩序和正直放在眼里,这样一个人居然自比为芬奇,实在令我和比尔难以忍受。
——希拉里•克林顿
年轻时看过《梅岗城故事》(即《杀死一只知更鸟》),对片中法律人为弱势者争取权益奋斗,为恶法非法或恶法亦法辩论的故事感到澎湃不已,更加确定要成为法律人的心愿。
——许宗力(台大法学院院长)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七卷(修订版) 豆瓣
作者: 萨克文·伯科维奇 编 译者: 孙宏 2012 - 1
《剑桥美国文学史:散文作品(戏剧和小说)(第7卷修订版)(1940年-1990年)》从全新角度展示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文学。五位作者从历史上对现代与后现代文学进行了探讨。比格斯比通过对美国主要戏剧家如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等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其作品的主题。而莫里斯通过对作者及其剧作中角色独立不羁的社会身份的分析,试图说明文化上的脱离恰恰征明了历史对于个人意识的影响力。伯特则集中研究了后文艺复兴时代南方文学。斯坦纳对后现代派文学进行了文体方面的创新。帕尔特肯定了印第安人作者、墨西哥裔美国人作者、亚裔美国人作者、男女同性恋美国人作者在近期美国文学史上的作用。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六卷) 豆瓣
作者: (美)萨克文·伯科维奇|译者 2009 - 2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6卷)》对涉及美国文学所有分支里新兴的和业已确立的种种趋势的广泛范围进行了探讨,并且涵盖了一些学者和批评家的论述。正是在这些学者及批评家的努力下,这一领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文学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者的作品集30年美国文学批评之大成,既代表了世代学术成就之间的分歧,也代表了学术成就之间的连续性。鸿篇巨制的叙述文字使《剑桥美国文学史(第6卷)》与以前的版本所能做到的相比,其对美国文学史的探讨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磅礴的气势。与此同时,传统文学批评的声音虽然构成了这些叙述文字的背景,但这种声音也和当代文学研究的兴趣多样性特点并驾齐驱。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6卷)》对美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进行了广泛地跨学科描述。美国文学资料得以拓展的部分原因是以往被忽略的文本最近被发掘出来,另一个原因是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的方法的数量和种类的急剧增加。《剑桥美国文学史(第6卷)》里所体现的多层面学术研究和批评研究探索的就是这些多重性——社会、文化、理智和审美的多重性——并展示了文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比先前的叙述更加丰富的权威观念。
第六卷文学史探究了现代主义在美国非同寻常的萌芽和繁荣。戴维·明特描述了从抒情年代到一战、从战后迷惘幻灭的一代到因经济陷入大萧条的泥潭而使左翼势力得以巩固的这一阶段的美国现代小说文化史。他涉猎的范围包括亨利·亚当斯和后来的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以及斯泰因、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福克纳等现代主义者的经典作品。拉菲娅·扎法尔则讲述了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故事,详述了佐拉·尼尔·赫斯顿、W.E.B.杜波伊斯、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内勒·拉森、理查德·赖特等几位先驱者的艺术成就。她向我们展示,非裔美国人文艺复兴的创造力和政治影响力不仅构成了美国文学现代主义的巨大成就之一,而且带来了现代美国彻底的社会和政治转变。维尔纳·索洛斯把他的叙述放在一个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给我们讲述了美国主流社会对现代主义缓慢的、勉强的但最终欣然接受,以及伴随而来的非盎格鲁——撒克逊移民在美国同化的故事。他对正规文本以及通俗杂志和迄今为止无人知道的移民作品进行了同样的研究。本卷文学史覆盖了20世纪前半叶散文写作的整个范畴。在对文本与语境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关注方面,三位作者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一个文学史范本。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五卷) 豆瓣
作者: 萨克文·伯科维奇 编 2009 - 10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5卷:诗歌与批评(1910-1950年)》对涵盖美国文学所有分支、涉及新兴的和业已确立的种种趋势的广阔范围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一些学者以及批评家的论述,正是在这些学者以及批评家的努力下,这一领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文学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者的作品集近三十年来美国文学批评之大成,因此既代表两代学术成就之间存在的分歧讲话,也代表两代学术成就之间保持的连续性发言。叙述部分在书中占了很大比例,使《剑桥美国文学史.第5卷:诗歌与批评(1910-1950年)》和以前的版本所能做到的相比,对于美国文学史的探讨既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又有了磅礴的气势。与此同时,传统文学批评的声音虽然构成了这些叙述部分的背景,但是这个声音也与形成当代文学研究特色的多样化兴趣共同发挥着作用。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5卷:诗歌与批评(1910-1950年)》对美国多种文学流派以及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广泛的、跨学科的论述。美国文学材料的扩大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有些作品以前曾被忽视,最近才被重新发掘出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在美国文学材料扩大的同时,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的方法,无论就其数量还足多样性而言,都在急剧增长。《剑桥美国文学史.第5卷:诗歌与批评(1910-1950年)》中所体现的这个涉及许多方面的学术和批评事业探讨了包括社会、文化、理智以及审美在内的多样性;同时,和以往的论述相比,也显示了一种在文学研究方面更加丰富的权威概念。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八卷) 豆瓣
作者: (美国)萨克文·伯科维奇主编 译者: 杨仁敬 2008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8卷):诗歌和文学批评1940年-1995年》对涵盖美国文学所有分支、涉及新兴的和业已确立的种种趋势的广阔范围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一些学者以及批评家的论述,正是在这些学者以及批评家的努力下,这一领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文学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者在作品集近三十年来美国文学批评之大成,因此即代表两代学术成就之间存在的分歧讲话,也代表两代学术成就之间保持的连续性发言。叙述部分在书中战友了很大比例,使《剑桥美国文学史(第8卷):诗歌和文学批评1940年-1995年》和以前的版本所能做到的相比,对于美国文学史的探讨既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又有了磅礴的气势。与此同时,传统文学批评的声音虽然构成了这些叙述部分的背景,但是这个声音也与形成当代文学研究特色的多样化兴趣共同发挥着作用。
《剑桥美国文学史》对美国多种文学流派以及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广泛的、跨学科的论述。美国文学材料的扩大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有些作品以前曾被忽视,最近才被重新发掘出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在美国文学材料扩大的同时,这些材料进行研究的方法,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多样性面言,都在急剧增长。《剑桥美国文学史》中所体现的这个涉及许多方面的学术和批评事业探讨了包括社会、文化、理智以及审美在内的多样性;同时,和以往的论述相比,也显示了一种在文学研究方面更加丰富的权威概念。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Eggplant.place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ore
9.1 (159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萧天佑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用小说搭起迷宫,与读者你一起做文字和思想的游戏,正如情欲开放了男人和女人的时空,阅读,也让读者、作者和作品碎成万花筒里的玻璃,自由变幻着世界。繁华镜像之间,你是否看见了卡尔维诺的狡黠?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黛茜·密勒 豆瓣
Daisy Miller and Other Novellas
作者: [美] 亨利·詹姆斯 译者: 赵萝蕤 / 巫宁坤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亨利·詹姆斯(1843-1916)是最伟大的现代小说大师之一。他精雕细琢的《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金碗》等长篇巨著使他成为公认的所有时代中运用小说艺术最为精妙的大师之一。中篇小说是詹姆斯偏爱的一种“优美无比的”艺术形式,他认为把丰富多彩的内容纳入少而精的形式是对作家的一种挑战,他满怀激情地接受了这个挑战,把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提高到一个前无古人的水平。本书精选詹姆斯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中篇佳作《黛茜·密勒》等凡五篇,另附詹姆斯小说美学的纲领性论文《小说的艺术》及英国作家C·P·斯诺的评传文章《亨利·詹姆斯》,称得上了解认识这位小说大师的上佳入门书。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 豆瓣
Historias de cronopios y de famas
9.1 (81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范晔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是一部顽皮的、文体上难以归类的作品,也是科塔萨尔最受喜爱的一部短篇集。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南手册”以说明手册的形式解剖了一些司空见惯的人类日常行为,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形上的视角。第二部分“奇特职业”记录了“我”那特立独行的一家人的偏执而古怪的行径,不无卡夫卡色彩。“塑性材料”是全书最散漫多变的一部分,充满了奇想与荒谬元素。最后一部分“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富于喜剧色彩,构思了一个由作者随性拈来的模糊法则界定的三类人构成的社会,其中,克罗诺皮奥显然是诗人或艺术家群体的别称,用富恩特斯的话说,他们是自大、僵化和浮名的敌人。
透过这些荒诞、有趣、蕴涵讽刺的篇什,科塔萨尔巧妙触及了人性的中心、存在的本质。
~~~~~~~~~~~~~~~~~~~~~~~~~~~~~~~
没有人能够为科尔塔萨的作品做出内容简介,当我们试图概括的时候,那些精彩的要素就会悄悄溜走。
——博尔赫斯
偶像令人尊敬,仰慕,喜爱,当然,还引发强烈的嫉妒。极少数的作家能像科塔萨尔这样激发上述的一切情感……
——马尔克斯
任何不读科塔萨尔的人命运都已注定。那是一种看不见的重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好像从没尝过桃子的滋味,人会在无声中变得阴郁,愈渐苍白,而且还非常可能一点点掉光所有的头发。
——聂鲁达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伟大的书 豆瓣
Great Books: My Adventures with Homer, Rousseau, Woolf, and Other Indestructible Writers of the Western World
作者: [美] 大卫·丹比 译者: 曹雅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 9
伟大的著作犹如一座巨大的堡垒,它正遭到相对主义,商业文化,大众媒体,女权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围攻,而大卫·丹比就是这座堡垒的守门人。
作者还原了伟大的书作为强有力的故事或革命性的思想的角色,再现了它们在感性和理性上的巨大渗透力,展示了它们能够扰乱人,真动人,给予人快乐的力量。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炼金术士 豆瓣
O Alquimista
9.0 (14 个评分) 作者: [巴西] 保罗·柯艾略 译者: 孙成敖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7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又译为“炼金术士”。这是一个凝聚着质朴和力量的故事。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做了一个梦: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藏着一笔珠宝,男孩决定追寻他的梦。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圣地亚哥遇到了种种神秘事物……在这个充满冒险和奇迹的精神旅行中作者带领读者愉快地前行,他讲述的是整个世界文学领域共同的主题:人类超越自我去追寻近在身边的东西。小说还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被认为是人类最古老、最神秘的一种技艺——炼金术。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失败之书 豆瓣
8.2 (35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 10
《失败之书》是诗人北岛的散文集,这本散文是诗人在流浪的路上的一些采撷。诗人北岛说,散文和漂泊之间,按时髦的说法,有一种互文关系:散文是文字中的漂泊,而漂泊是地理与社会意义上的书写。在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三四年间,他曾住过七个国家,搬了十五次家,这就是一种散文语境。北岛自80年代末移居国外后,就开始了其漂泊的一生,在流浪中不断进行创作……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
食指的诗 豆瓣
7.6 (10 个评分) 作者: 食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食指的诗》: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相信未来!
2019年8月21日 已读 #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