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怎样在太空中敲钉子 豆瓣
作者: [俄]谢尔盖·梁赞斯基 译者: 陈广秋 2021
这本《怎样在太空中敲钉子》诞生于Bombora出版社的读者发给谢尔盖·梁赞斯基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千奇百怪,天真又不乏诙谐,简单又不失睿智。将这些问题的答案汇集到一起,最终就有了这本关于宇航员生活的书——透过国际空间站的舷窗,一位宇航员一边欣赏着我们这个星球,一边在给我们讲述着太空的故事。谢尔盖·梁赞斯基用他那简洁、幽默、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他讲到了火箭、国际空间站和联盟号的构造,与我们分享他太空飞行的体验。
2022年1月7日 已读
1.严谨且有趣的科普多来点。
2.一方面说大多数问题浪费了向航天员了解知识的机会,另一方面说这些问题基础可让多数人涨见识。
2022年1月9日 评论 科普,多来点 - “居高临下”写的一本科普,我们知道外国人爱写科普,而国内还停留在三十多年前的普及方式,近些年兼具有趣和严谨的科普凤毛麟角,我觉得最好的一本曹天元所著的科普也有相当高的门槛。这一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我说的“居高临下”我在做科普的时候常常高估了受众的知识储备水平,站的越高越觉得很多东西理所当然,越难向下科普;其二是丘成桐所说国内“名教授”不带本科生,不踏实做学问,挂名几十个研究生,让这些人去做吃力不赚钱的科普就是个笑话。 17+29+22+124+25+15 共232个问题的回答,和前几天看的三分钟科普系列同样优秀,虽然大半问题对我来说比较常识(像宇宙速度,失重等等),仍然有不少让我耳目一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多数人会浪费掉珍贵的答疑解惑的机会,像是之前b站up主与库克的对话一样。 一切问题的前提就是有人质疑国家把钱投入虚无缥缈的地方不如给百姓,作者告诉我们航天关乎于未来,带给我们的除了各种实验成果,还有最息息相关的通信! https://spinoff.nasa.gov/ 这个网站介绍了太空技术与生活相关的例子且大陆也能直接看。 我要当太空人——可能曾是很多孩子的梦想,那么如何成为宇航员,作者没有打击孩子积极性也没有虚假的鼓励,而是详细的讲述了一名宇航员的全能,包括且不限于医疗语言健身等方面。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可能蛰伏数十年,就像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护航篇章一样,如果不是热爱,谁能甘愿籍籍无名呢。 最关心的书名的问题是能否而不是怎样,答案是能敲钉子,因为惯性是存在的。在空中的各种物资都是由货运飞船送来的,像水、空气等等。最令人惊喜的是灰色胶带,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简直是万能的。在失重条件下做物理化学实验很有趣,期待外星人存在但没有天使?有互联网但很慢。(你们都在关心什么问题啊!)可以看电影,有二十多本书,而且可以拍照,这么看来还是有娱乐方式的,那……如果到一座孤岛上你会带哪三本书呢,我想《什么是数学》一定要带上。 那整个太空站什么最贵重——当然是宇航员啦。
科普 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