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rius - 标记
疾病的隐喻 豆瓣
Illness as Metaphor & AIDS and Its Metaphors
8.0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苏珊·桑塔格 译者: 程巍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7
本书是苏珊•桑塔格最负盛名的文论作品之一,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艾滋病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文章最初连载于《纽约书评》,由于反响巨大,此后数年中两篇文章被多次集结成册出版,成为社会批判的经典之作。
2021年6月6日 已读
对于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来说,援引结核病「是把它当作一种只要及早发现就可被治愈的疾病」,「对政体内发生的混乱来说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有关预见的隐喻,也是对预见的呼吁」。筛查、隔离、识别、删号……
紫与黑 豆瓣 谷歌图书
Purple and Black
8.9 (100 个评分) 作者: [英] K.J.帕克 译者: 沈恺宇 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 4
收录了作者K.J.帕克的八篇中短篇小说:《紫与黑》《蓝与金》《以爱之名》《借人以图》《胜者恒强》《婴儿与洗澡水》《艺术家的肖像》《最熟悉的魔鬼》
《紫与黑》:曾一同年少轻狂的大学同学,如今一人加冕为王,一人坐镇边疆,书信往来间暗藏怎样的玄机。
《授人以图》:学院里功成名就的学术权威,缘何在学术欺诈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婴儿与洗澡水》:魔灵附身的王子,祛魔为业的修士,双赢还是死斗,这是个问题。
《胜者恒强》:籍籍无名的铁匠铺,突然有访客到来,要求打造一把最好的长剑,是阴谋还是巧合。
《蓝与金》:拦路抢劫的蟊贼,谋杀妻子的炼金术士,著作等身的作家……无数身份之后,他究竟是谁?
……
2021年4月6日 已读
太好了
出云与大和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日〕村井康彦 译者: 吕灵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9
★一趟寻访磐座、神社、宫都和古坟的时空之旅
★村井康彦的“学术纪行”
★田野调查代表之作
★近百幅实地照片
【内容简介】
出云自古以来被称为“神话之国”,众神之首大国主神的“让国”开启了大和王权和天皇家的历史。拨开神话的迷雾,日本海文明圈诞生的出云系政权,随着制铁集团出云族的扩张,竟在大和之地建立了邪马台国。出云大社与伊势神宫如何创始,祭祀与信仰的两大体系怎样建立?“神武东征”是南九州岛的豪族对出云联盟的侵略?著名的桃太郎实际上或是打击弱者的强权人物?如何用历史解读神话,用神话填补历史,村井康彦将带你踏上一条寻访磐座、神社、宫都和古坟的时空之旅。
2021年3月3日 已读
表面上是作者为了还原日本神话时代到大和朝廷的历史建立体系,并提出了诸种假说。实际上是以纪记和魏志为纲,结合作者对出云系神社的田野调查,还原了出云国造家几代人以地方(兼被征服者)的视角,建构和重构大和朝廷建国神话的努力(《出云国风土记》与上奏神贺词)。从出云系诸神地位先扬后抑的变化,折射出大和王廷统一日本过程中“央地关系”变化。
女性主义法学 豆瓣
作者: 辛西娅•格兰特•鲍曼 / 於兴中 译者: 於兴中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8 - 11
第一部分的主要议题是女性主义法学理论,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关系女性主义、麦金农的宰制论、女同性恋者女性主义法学理论、批判种族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理论。每种理论都由对该理论发展作出主要贡献的学者进行撰写。
第二部分的主要议题是女性主义法学理论对法律的影响,不仅包括其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如家庭法、侵权法、生育权、刑法甚至国际法,还包括对法律教育与法律实践的作用。
城市规划概论 豆瓣
作者: [日]日笠端 / [日]日端康雄 译者: 祁至杰 / 陈昭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 4
本书为城市规划理论入门,系统讲解城市规划的理论发展史,以及日本现代的城市规划。全书分为8个章节,分别为:城市规划的发展、城市规划的意义、城市基本规划总论、城市基本规划分论、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制度、土地使用规划、城市设施与区域开发。系统介绍了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具体的日本城市规划制度、实践。每章节均配有大量插图和表格以辅助理解。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 豆瓣
作者: 索斯沃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 9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一书追溯了街道设计与规划的历史,批判了我们今天身处的现状,提出了关于较少受到僵化控制的、更灵活通融的、更适当地实际情况的替换方案的建议。《街道与城镇的形成》的初版于1997年出版,此次再版收录了经过修订更新的内容,着重介绍了当前时新的主题,新增了一些插图和一个关于狭窄街道图解的附录。
2021年1月7日 已读
激进市场 豆瓣 Goodreads
Radical Markets
作者: [美] 埃里克·A.波斯纳 / [美] E.格伦·韦尔 译者: 胡雨青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 8
21世纪的今天,资本主义再一次面对着历史的拷问。我们没有迎来历史终结,而是华盛顿共识破产,自由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平等与经济危机。长期的经济停滞与不平等困扰着主要西方国家,在财政干预与货币放水的手段都不能带来新的增长后,一些年轻的经济学家将思路转向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市场与产权制度本身。
产权是私有制的基础,但是它也造成了垄断与市场的失灵,资源配置的无效,也是不平等与。而当代经济学的主流观点认为,产权与市场机制是密不可分的。可两位作者却独辟蹊径,从19世纪的理论中找到了武器,重组设计一种没有产权的市场,以竞价机制破解垄断与集中。
这是一本讨论社会、政治、经济三者相互结合的书,作者以这套平等自由主义经济模型,针对当今经济制度的5大痛点,分别设计对应的模型。
地产税的竞拍模式。实现居者享其屋,告别高房价与地产投机。
赋予选举议题以权重,允许每个投票者以问题紧要权重投票,从而破解一人一票的“乌合之众”式选举。
允许劳动力的全球化自由流动。全球化带来了发达国家的失业,产业的转移,但问题的本质是只允许资本自由跨国移动,但不允许劳动者自由移动的现行体制,新的制度设计可以改变这一切。
金融机构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他们左右了美国的政治,并为普通民众带来了无数的经济灾难,需要以一种更为分散的方式来破解金融垄断。
大数据的兴起让互联网巨头可以窥视我们的隐私,并以此作为筹码来利用我们的弱点谋求高额利润。数据生产其实也是一种劳动,我们作为数据的产生者是有权利分享其带来的果实的。
2020年7月17日 已读
很吓人,被某些圈子的留学生捧上神坛,书评里常常包含「和中央近期的某某政策不谋而合」云云…
社会 经济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 豆瓣
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8.7 (89 个评分) 作者: [美] 特德·姜 译者: 张博然 / 李克勤 译林出版社 2015 - 5
你永远不可能挽救每一只数码体
人工智能时代的小人物大命运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结集特德·姜最新的六篇作品:《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赏心悦目》、《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呼吸——宇宙的毁灭》、《前路迢迢》及《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
安娜在蓝色伽马培育数码体,供喜爱之人购买当宠物。随着数码体市场的发展、壮大、冷淡和萧条,数码体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迁。
戴上“审美干扰镜”,人们就无法分辨一个人相貌的美丑。这一新技术的诞生是否可以彻底根除相貌歧视,让我们听听那些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穿越时空之门回到过去,能够对既定的事实带来改变吗?
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先把用完的肺换掉。来自地下的空气流源源不断,只可惜,我们耐以生存的似乎并不是空气。
当你的每一个决定都被他人精确预料,你是欣然接受,还是无助挣扎?
把孩子给保姆照料让人不放心,可如果这个保姆是个严格执行命令、百分百听指挥的机器人呢?
洪水来客 豆瓣
Things from the Flood
7.7 (6 个评分) 作者: [瑞典]西蒙·斯塔伦海格 著绘 译者: 汪洋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11
梅拉岛的居民一觉醒来后发现他们的地下室被褐色的冰水淹没了。“环”泄漏了,那座巨大的装置里面每条隧道、每间屋子、每个孔洞、每根管道都在漏水。洪水过后,俄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穿过冰封的水面而来,在城镇边缘流浪。小镇人心惶惶,不喜欢那些装扮怪异的外来者。
洪水和骇人的生化现象先后 出现,据说是洪水里的什么东西渗入了地下水,也有传闻是“环”渗漏后受到核辐射的水。政府宣称这是神经润滑剂引起的“机械癌”,但是,天文学家说那是天马座51b星球上的水,因为“环”打开了时空传送门,外星文明发现了我们的坐标。 机器人焦躁不安地四处徘徊。它们嗅出了空气中不寻常的味道。 从地下深处被遗忘的封闭洞穴中传出了某种声音——仿佛有什么东西想要竭力逃出来,正在发出砰砰砰的沉闷撞击声。
◆ 瑞典视觉艺术家、插画师西蒙·斯塔伦海格开创的全新阅读体验
◆ 图像小说《电幻国度》设定原点,复古画风,硬核科幻
◆ 《怪奇物语》混搭《变形金刚》
◆ 知名流媒体斥巨资影视化,8集衍生剧2020年震撼上映
◆ 飞船、机器人和恐龙,你挚爱的童年幻想都在这里
2020年5月16日 已读
环形物语 豆瓣
Tales from the Loop
9.2 (10 个评分) 作者: [瑞典]西蒙·斯塔伦海格 著绘 译者: 汪洋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11
对于一些人来说,童年的记忆仿佛昨天那么清晰;对我来说,童年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 时间是八十年代,我们还只是小孩,听磁带、看烂片、糊里糊涂玩电子游戏。我在斯德哥尔摩外的乡村长大,附近是开阔的野地和森林,表面上看没什么特点,但是,我们的脚下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对撞机:“环” 。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就是国家最高机密的研究项目实验室。
我们忙着玩游戏、忙着追女生、忙着过无聊的生活,根本不关心其他的事。直到有一天,地面之下的实验发生了重大泄漏。怪事接二连三出现:附近的猫离家出走,奇怪的声音不时响起,一辆冰淇凌车凭空消失在森林之中。怪异的机器人在麦田里游荡,还有一个男人失踪了,最后只有半截尸体被找到。但是,最让我们着迷的是,传言有巨型爬行动物逍遥在外,不是一般的动物,是恐龙!大家都隐隐感到有事要发生。我们带上了手电筒、冰球棍和我最信任的步话机,一起走进了森林。
◆ 瑞典视觉艺术家、插画师西蒙·斯塔伦海格开创的全新阅读体验
◆ 图像小说《电幻国度》设定原点,复古画风,硬核科幻
◆ 《怪奇物语》混搭《变形金刚》
◆ 知名流媒体斥巨资影视化,8集衍生剧2020年震撼上映
◆ 飞船、机器人和恐龙,你挚爱的童年幻想都在这里
2020年5月16日 已读
电幻国度 豆瓣
The Electric State
8.0 (71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西蒙·斯塔伦海格 译者: 汪洋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10
直到战争结束后,人们才意识到,带来末日的并非战争。
「Sentre Stimulus TLE」头盔,这台原本将要引领人类走向伊甸园的虚幻装置,于1996年更新至Mode 6以后,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彻底摧毁了人类世界。
欢迎进入「电幻国度」的时代。
◆ 超一流瑞典视觉艺术大师的神级图像小说
◆ 虽说是图像小说,但感觉已经超越图像小说这一概念本身了
◆ 每个人都是先被这电影设定海报级的画面吸引,看完文字才发现剧情才是真正的神作
◆ 编辑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在读过2遍以内就看懂前因后果的
◆ 责编和译者反复讨论了3次才明白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 现在这本书的电影版权已经被《美国队长2》《复仇者联盟3》的导演罗素兄弟买走
◆ 同名电影正在筹拍
◆ 如果你还没看上面那个预告视频,务必点开感受一下
◆ 小女孩、机器人。末日后的朝圣之旅
◆ 隐藏的第三人、脑间智慧、谜之结局
◆ 可能是有点贵,但当你拿到的时候,就知道这钱花得值
2020年5月11日 已读
以图像小说的形式、仅仅一百多页的篇幅,能展现出如此复杂的层次、细腻的感情……细节已经很丰富了但相比故事的宏大来说还略显不够,希望未来能够有幸看到填坑作品吧
小说 漫画 科幻
故事与估值 豆瓣
Narrative and Numbers: The Value of Stories in Business
作者: [美] 阿斯沃斯·达摩达兰 译者: 廖鑫亚 / 艾红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8
一家从未盈利的公司为何能得到数十亿美元的估值?为什么有些初创企业能够吸引大量投资,而另一些不能?在“估值教父”、金融学教授、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阿斯沃斯·达摩达兰看来,正是故事的力量推升了企业价值,增加了数字的内涵,说服了那些谨小慎微的投资者去承担风险。在商业中,既有故事讲述者,讲述着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有数字处理者,构建着估值模型和计算公式。两者都是成功的关键,但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企业才能提升其价值并长盛不衰。达摩达兰研究了优步和阿里巴巴的首秀,以及叙事如何成为其获得不通估值的关键所在。他调查了推特和脸书这两家在IPO中估值数十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为什么一个停滞不前,而另一个发展迅速。他还着眼于更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如苹果和亚马逊,以展示公司的历史如何既能丰富也会制约其商业叙事。《故事与估值》揭示了围绕数字编织故事的益处、挑战和陷阱,以及测试故事可行性的有效方法。
我是这个世界的间谍 豆瓣
Vivian Maier: Street Photographer
9.3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薇薇安·迈尔 著 / [美] 约翰·马卢夫 编 译者: oneone 九州出版社 2018 - 5
《我是这个世界的间谍:薇薇安·迈尔街拍精选摄影集》收录了薇薇安108张从未被人发现的最棒作品。
从聚集在芝加哥波兰移民老城区的老人,到打扮华丽的贵妇,再到城里的美国黑人,都是薇薇安·迈尔的捕捉对象。此外,她也一再关注以及造访那些因发展所需而被拆掉的美国地标,那些没人在意的被践踏和遗弃的生命,以及一些芝加哥人最喜爱的场所。
她的拍摄不分美丑,没有善恶,不带脚注与评说,如实记录着身边存在的一切真实。对人们惯常忽视的细节投以深刻的注目礼。
作为一个全职保姆又喜爱拍照的她,似乎同时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充满矛盾性的日常生活以及一种私密兼创造性的生活。她对像她一样处于社会边缘的人,有强烈兴趣,而对于那华丽的世界,她在那里工作,却不属于那个世界。
本摄影集首次以精装大开本形式呈现,全方位还原了原版摄影集全貌。
2020年5月2日 已读
社会再平衡 豆瓣
作者: [加] 亨利·明茨伯格 译者: 陆维东 / 鲁强 东方出版社 2015 - 9
明茨伯格曾坦言:我虽然不是律师,但我觉得有必要质疑法律的失效;我也不算是经济学家,但我觉得有义务来挑战一切事物以经济为指标的标准;我也不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或者政治科学,更不是活动分子,但是在我的讨论中,文化、行为、权力、社会运动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是一个合成者,我最成功的书都囊括了不同来源的想法。
明茨伯格创作《社会再平衡》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关注身边的趋势:环境的恶化、民主的终结、自我诋毁以及像受到“崇高感召”般不断上涨的贪念。他指出,我们必须用更加开放的世界观来代替这个扭曲的教条,让我们能通过草根的行动来做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改变。很多人对这些现象忧心忡忡,但很少付诸行动。意愿是存在的,但对于目前发生了什么和怎么办却没有认识。我们深陷在各种不同的解释以及彼此不相关联的解决方案的泥沼之中。明茨伯格所做的就是把这些集齐到一个单独的框架中,为前路提供一个综合的方法。这也是本书的最大贡献所在:提供了一个基于我们大多数人的社会、政治、经济倾向的整合的框架,从而建议我们如何才能取得并保持社会的动态平衡。
2019年11月8日 已读
水得要死
科幻电影导论 豆瓣
Science Fiction Film:A Critical Introduction
作者: [英]凯斯•M.约翰斯顿 译者: 夏彤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 - 8
科幻电影在当今时代的影响日益增强,本书探索了科幻是如何从各种异质的元素中建构起来,从而成为一种杂交类型的。有别于传统的研究方法,作者采用了一种历史的和文化的方法来进行类型研究,涵盖了科幻电影的历史发展,并进行了跨国界的电影考察。
本书也挑战了人们对该类型边界的既定认知,涵盖了极大范围的影片,从《月球旅行记》《星球大战》《银翼杀手》等经典的科幻电影,到一些扩展和重塑了类型定义的作品,这种类型关注范围的扩大,既为电影研究的学生、也为科幻电影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认知方式。
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 豆瓣
Human Nature: Justice versus Power: The Chomsky-Foucault Debate
7.3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诺姆·乔姆斯基 / [法] 米歇尔·福柯 译者: 刘玉红 漓江出版社 2012 - 3
1971年,那个政治和经济都起着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诺阿姆•乔姆斯基和米歇尔•福柯,两位在世界知识分子界处于顶尖地位的人,完成了一次堪称“世纪辩论”的交锋。这场辩论从“人的天性”出发,很快就拓展到了更宽泛的领域,涉及了历史、创造力、自由以及为政治正义所作的斗争。这本小书已经行销九个国家,也早已超出了学术图书的范畴,而这两位作者的知名度也超出了学术领域。
2019年1月5日 已读
整场辩论鸡同鸭讲。除了映射出欧/美当年面对极为不同的历史问题和冲突环境以外,两人几乎是自说自话,更不用说碰撞出任何火花。中文版删除了提及苏联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键段落。
政治 文化
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 豆瓣
8.0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里夫 / [美国] 苏珊·桑塔格 译者: 姚君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4
桑塔格日记首次公开出版;一部宛如浓缩的欧美断代文化史的名人日记
自《反对阐释》开始,每一本桑塔格著作的问世,都是美国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甚至到桑塔格死后都在延续。许多有关她生平逸事的著作在她逝世后陆续出版,而所有这些在桑塔格身后出版的著作中,当属桑塔格日记的出版最令人期待与激动。苏珊•桑塔格身后留下了近100个日记、笔记本。
2008年12月,在她去世4年后,由其子戴维•里夫亲自整理的三卷本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出版,世人终于得以窥见私人日记中那个真我的女斗士。
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日记中的内容都是高密度的、省略性的、跳跃性的,有大量的摘抄、无穷无尽的书单、关于写作的想法、与不同时期友人的关系,以及详尽的自我分析。
2018年12月28日 已读
正义诸领域 豆瓣
Spheres of Justice
作者: [美] 迈克尔·沃尔泽 译者: 褚松燕 译林出版社 2009 - 6
迈克尔·沃尔泽(1937— ) 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著名政治哲学家,复合平等的倡导者,以对分配正义的研究著名。除了《正义诸领域》以外,沃尔泽还著有《圣徒的革命》、《义务》、《政治行动》、《弑君与革命》、《正义与非正义战争》、《激进原则》、《宽容》等。沃尔泽以其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以及对政治观念与原则的细致分析,参与当代重大政治与思想的讨论,他与泰勒、麦金太尔等人一道,在当代思想界复活共同体的价值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18年12月12日 已读
Walzer对正义的解释很乡土,geographer应该很喜欢
哲学 政治
文思泉涌 豆瓣
How to Write a Lot: A Practical Guide to Productive Academic Writing
8.1 (20 个评分) 作者: 保罗·J·席尔瓦 译者: 胡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 - 9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授,都需要写作。然而,写作让许多人感到头痛。拖延症,是学术圈的流行病,是学术生涯中的顽症……
心理学家席尔瓦的这本小册子,实用、励志而轻松。它告诉你写作不需要太多的天赋或特殊才能,而是需要策略、方法和行动。熟读此书,你不用熬夜,也能成为文思泉涌的学术牛人,既不耽误享受生活,又能获得高效率写作带来的成就感,走向学术生涯的高峰。
2018年11月18日 已读
蛮有用的小册子,对拖延症吐槽到位,速度翻完有点啰嗦
学术 方法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oodreads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Erving Goffman Anchor 1959 - 6
A notable contribu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ourselves. This book explores the realm of human behavior in social situations and the way that we appear to others. Dr. Goffman uses the metaphor of theatrical performance as a framework. Each person in everyday social intercourse presents himself and his activity to others, attempts to guide and control the impressions they form of him, and employs certain techniques in order to sustain his performance, just as an actor presents a character to an audience. The discussions of these social techniques offered here are based upon detailed research and observation of social customs in many reg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