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九人
双枰记 豆瓣
8.6 (25 个评分) 类型: 话剧 编剧: 朱虹璇 / 叶紫铃
剧团: 话剧九人 导演: 朱虹璇 演员: 张巍 / 杨楠 / 包凯华 / 叶蓁 / 相安琪
民国二十二年春,南京江宁。
狱中的程无右明日就要被开庭审判,友人卢泊安深夜来访,为他带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辩护律师、昔日故交郎世飖。三人少年时曾是无话不谈的知己、棋友和对手,却在二十年间彼此疏离反目。
这一场特殊的辩护能否继续?棋盘之上,胜负难断;暗室幽微,火光分明。
2021年9月20日 看过
期待已久,但昨天看到阿苏老师的repo又被泼了冷水。好在过分阐释、论据单薄的缺点虽有,文人吵架还是好看。
《双枰记》其实让我想起港话的《原则》。同为争自由,同为坎坷时局下努力保全者遭遇的两面夹击。当权者的为难倒也咽得下这口气,亲友误解却最残忍伤人。
可温和包容者向来是要有跳出二元认知的视野和被同路人指责的心胸的,《双枰记》结局看似和解有过分浪漫之嫌,《原则》里的副校长最终主动卸任、女校长遭人百般敌视才更常见也更现实:为众人抱薪者总是要为人误解,也总是要冻毙于荒野的。无人可解的乱局并不因为人们抗争方式的不同而有任何改变,曲线救国也并非一定能成功。
不过这戏还是很好看,借古讽今骂了个痛快。缺点还是和《春逝》一样:故事单薄,成了金句合集。但璞玉还是玉,希望打磨之后能在线下看到更完整的《双枰记》。
2021年9月24日 评论 温和包容者向来要有跳出二元认知的视野,向来要有被同路人指责的心胸。 - 期待已久,却被首场观众repo泼了冷水。好在虽有主题拉杂点到即止、次要话题偏又点透嚼烂的缺点,文人吵架还是足够好看。 事先声明,吵架就是(脱离高级趣味的观众我本人的)guilty pleasure。纯吵架的文人戏就像纯理论的社科书:即便知道人不该只看这些东西,即便知道非虚构不是全部,文学的灵魂在于虚构,还是不由得被金句密布comfort food喂到心满意足打饱嗝。 模拟法庭里程郎二人辩词极为精彩,剧本借古讽今骂了个痛快。虽然囿于审查不能尽言,少了直白纯粹的快感,但思想还是表达到位了。 其实比起被频繁拿来对比的《蒋公的面子》,《双枰记》更容易让我想起港话的《原则》。同为争自由,同为鸡蛋对石头的舍命相搏,同为坎坷时局下努力保全者遭遇的两面夹击。 往往,面对明面上当权者的为难,人们倒也咽得下这口气,而亲友的误解却最残忍伤人。 程无右豁出一切坚守立场自然很勇敢,也很危险,这是他对自己良心的交代,无可厚非。但他的牺牲是看得见的,连远在他乡的学生听说他明日开庭也纷纷赶来声援;而郎世飖的委曲求全使自己腹背受敌,不仅遭到各方敌视,也要承受友人误解、妻子轻蔑。而要知道,周旋并非他本意,只是周旋作为手段,能让他保全更多他试图保全的人。看来,温和包容者向来要有跳出二元认知的视野,向来要有被同路人指责的心胸。 只是《双枰记》结局看似和解有过分浪漫之嫌,《原则》里的副校长主动辞职、女校长被怨憎才更常见也更现实:为众人抱薪者总是要为人误解,总要冻毙于荒野。无人可解的乱局并不因为人们抗争方式的不同而有任何改变,无论舍身相殉还是曲线救国,都并非一定能成功。 至于《双枰记》最明显的缺点,恐怕还和《春逝》一样:故事单薄,成了金句合集。不过程郎二人比《春逝》里瞿顾的感情线来得更自然、更细致入微,说明还是有进步的。 璞玉也是玉,希望打磨之后能在线下看到九人更完美的制作,到时巡演一定补票。
朱虹璇 话剧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