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豆瓣
所属 作品: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9.3 (6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许绮玲 / 林志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7
什么是'灵光'?
本雅明在书中为“灵光”下了个定义:它是“一种奇特的时空交织,一种独有的、无论离得多近都总是带有距离感的表象或外观”。作为具体体现,本雅明把它描绘为人参悟自然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夏日午后休息,对着天尽头的山峦或头顶上播撒树阴的枝条凝神追思,直至这个凝思的时刻与之所关照的事物的物象溶为一体——这就可谓吸纳了山峦或枝条的灵光”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辑录本雅明论艺散文四篇:《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全文讨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与量变,并讨论这种变化的过程如何渗透到文化的场域中,使文化场域中的权力重新被界定。
论语一百句 豆瓣
所属 作品: 论语一百句
作者: 傅杰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 5
经典无疑很庄重和伟大,不过,在一般生活世界中影响至深的,常常不总是学者皓首不能穷的元典,而是删繁就简加了解说的选本,就像《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通俗选本一方面给人省下了时间,让他在车上马下茶余饭后,很快能亲近那些高深的典册;一方面把经典再经典,经过选家披沙拣金,经由当下眼光锁定,经典被再度提炼浓缩。在现代生活世界里,人们常常没有从俗务中逃脱的机会,这时,精选的“一百句”或“三百旬”这样的随身册子,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快餐。也许很多人瞧不上“快餐”,可是,没有时间从容细细品味满汉全席的时候,快餐也不妨是一种补充体力和精神的选择。记得当年国门初开,《英语九百旬》也曾因为简便实用,成为热门读物,当了很多人看世界的拐杖和眼镜。
本书主要解读:学习之乐;交友之乐;自得之乐;一生何求;朝闻道 夕死可矣;君子不器;为己与为人;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温故知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