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文学
世代相传 豆瓣
Running in the Family
作者: [加拿大] 迈克尔·翁达杰 译者: 姚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8
布克奖得主、《英国病人》迈克尔・翁达杰 Michael Ondaatje
写给他从不了解的父亲和故土的一封深情书信
心碎的岛屿 失落的历史 封藏的家族往事
青春被挥霍,被毫无意义地燃尽了。他们很清楚这一点,也原谅了这一点。
*****
《世代相传》是翁达杰风格 极为特殊的传记式小说。作家以1970年代末的返乡之旅为线索, 试图抵达自己并不了解的童年,还原父母婚姻失败和家族没落的轨迹。
默文•翁达杰,一个放荡无稽藐视世俗的阔公子,一个擅长自我毁灭的父亲,最后守着山上的养鸡场萧条度日,死于酗酒造成的脑出血。狂野而美丽的多丽丝,化妆舞会上耀眼的冠军,热爱丁尼生和叶芝,最终只身远遁英国,艰难抚养子女。翁达杰笔下的父母,曾拥有势均力敌的激情和戏剧感,但随着默文一步步毁掉自己作为丈夫、父亲的权威,那个曾经喧闹而传奇的家庭也在混乱中走向瓦解。
《世代相传》既是对一个长久缺席的父亲一厢情愿的寻找,也是对一个已经终结的殖民时代的深情凝视。
*****
靠猜测去接近真实的他,根据爱他的人告诉我的这些零星的事去了解他,然而他仍然是那些我们渴望阅读而书页仍未切边的书中的一本。
翁达杰对于脆弱、生活的偶得的幸福的理解如此清晰。他的行文如此优雅、独特。
——《纽约客》
色调明亮。甜蜜、痛苦、残忍,超凡脱俗。这本书自身就是传奇。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亲爱的生活 豆瓣
Dear Life
7.8 (42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 译者: 姚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 - 5
★ 《亲爱的生活》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最新作品,讲述了别离与开始、意外与危险、离家与返乡的故事,被认为是门罗最丰富、最完美、最具个性的“集大成之作”。
★ 我希望读者从《亲爱的生活》开始读我的小说,这是我最好的作品。——艾丽丝•门罗
★ 艾丽丝•门罗是非常稳定的作家,所有作品都很出色,但我还是向读者推荐《亲爱的生活》。这是一部最具门罗个性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
★ 她的小说有种独一无二的现实感。——村上春树
★ 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A.S.拜厄特
------------------------
这是关于生活,你能说出的一切。
在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生。但到最后,这些都不要紧。我们终将原谅这个世界,原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一直以如此善意对待的生活,终将以善意回馈你我。
亲爱的,生活。
------------------------
门罗迄今最棒的作品。——《费城问询报》
近乎完美……再也没有一位作家能用这么短的文字表达这么多的东西。——《芝加哥论坛报》
《亲爱的生活》的故事破坏了既定的写作规则,再一次展示出了门罗短篇小说中心理感受的锋利感、脆弱感以及门罗的大师技艺。——《华盛顿邮报》
充满智慧,令人难以忘怀。《亲爱的生活》是一个精彩的礼物,提醒着我们门罗为什么可以青史留名。——《波士顿环球报》
艾丽丝•门罗是公认的加拿大文学财富。这一部新作,有历史的投射、自传性的素材、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境、偶尔的怀旧和愉悦的讽喻,再一次证明她名不虚传。——《华盛顿时报》
艾丽丝•门罗不只应该被敬重,更应该被珍惜……《亲爱的生活》与她的前作相比,更丰富、更震撼。——《纽约书评》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不只是在我们的时代,而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遥望 豆瓣
Divisadero
8.8 (8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迈克尔·翁达杰 译者: 张芸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7
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农场里生活着一位父亲和女儿安娜、养女克莱尔和养子库珀。安娜和库珀在山上木屋里的情事被父亲发现,库珀离开了农场,成了西部的赌场牌手,多年后,他遇到了克莱尔。
安娜也离开了农场,后来到了法国乡村,研究已故作家塞古拉的生平,而库珀、克莱尔和安娜的故事成了一个谜。
当塞古拉的故事一层层展开,情节越来越细微,这是否映射着叙述者安娜那个无法真正离开的过往?过去与现在交错,空间与时间碰撞,关于激情,关于失去,关于爱和记忆……
2021年2月8日 已读
故事与故事的延伸,感觉每一个角色以及背后的故事都被详细地阐述了,这也是对角色的尊重。翁达杰的性爱描写一点都不露骨,但就是很戳人。翻译很好,电影镜头感,which是翁达杰的特色,很强烈。

“梵语诗学里有个词,Gotraskhalana,形容叫错爱人的名字。它字面的意思是‘不期而遇一个名字’。”这一段初开时完全不懂,到库珀失忆,把克莱尔当成安娜那一刻,完全感受到了空气里的两极氛围,他的天真无意识和她不知所措的沉默。

另外的一个故事里,人物轻飘飘地以文本形式死亡,却很难不想象另一个把ta看得很重要的人心中有何种沉重的痛苦。做个类比,屏幕里一个人在大哭,而字幕是[no audio],荒谬与悲伤的并存感立马就溢出来了。
加拿大 加拿大文学 外国文学 小说 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