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刺青 (2007)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刺青
5.7 (164 个评分) 导演: 周美玲 演员: 梁洛施 / 杨丞琳
其它标题: Mandala / Spider Lilies
小绿(杨丞琳饰)是个网络视讯女郎,作风大胆前卫。她在一间刺青店里认识了小竹(梁洛施饰),她所开的刺青店是为了纪念她的父亲。小竹的弟弟因为目睹自己父亲于地震中死去,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小竹深明是自己当年为了与情人见面而丢下了弟弟,以至悲剧的发生。因此面对小绿的强烈爱情的暗示,就算她也同样爱上了小绿,她也无法抛开自己深深的罪恶感,面对感情。手臂上的刺情成了她永远的伤。小绿对小竹的爱恋原来早就在她小时候开始,失去真挚亲情的她,早早对小竹倾注了所有的感情。
竹子的决定该如何呢?亲情与爱情的较量,该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Nuā Spotify
水源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3日 出版发行: 2020 水源 / 2020 水源
刺客聂隐娘 (201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刺客聶隱娘
7.8 (1071 个评分) 导演: 侯孝贤 演员: 舒淇 / 张震
其它标题: 刺客聶隱娘 / 聂隐娘
寂寞天宝后,巍巍大唐辉煌告终,朝廷的威严和向心力进一步削弱。此时藩镇林立,派系迭起,在四分五裂的乱象之下李氏帝国勉强维持着不堪一击的和平与威信。河北三镇之一的魏博镇,刚愎暴戾的节度使田季安(张震 饰)野心勃勃,相机而动。会朝廷派神策兵讨伐王承宗,魏博主从各执一词,纷争连 连。与此同时,田季安自幼被公主道姑带到山上修炼剑法的表妹聂隐娘(舒淇 饰)满师归来。她谨遵师父教诲,奉行杀一人以救万人的理念,接连手刃多位大僚,而此次归来则将狙击目标锁定在田季安身上。剑术已成,道心未坚,侠女聂隐娘捷若猿猱,隐迹红尘……
本片根据唐人裴刑的传奇小说《聂隐娘》改编,并荣获第68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8.4 (74 个评分) 作者: 吴晓乐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 - 11
在处女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鸣惊人之后,毕业于台大法律系,却走上作家之路的吴晓乐带来了她的第一本随笔集《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她以诚挚、洞察幽微的笔调,去揭示那些我们无比熟悉却视而不见的事物。她写女性之间隐藏的厌女情绪,体察女性潜移默化的“月经耻感”,也自陈母女两 代人的冲突与和解;她写自己曾为迎合男友病态节食的经历,回顾言情小说如何塑造了女孩最初的爱情观;写“女神”这个词背后隐藏的陷阱,也反思“年轻人一定要在大城市拼搏”这种论调。
由于下笔精准,简中版尚未上市,就有读者手敲其中篇目分享,获上千人共鸣。
那些很好很好,可非我所愿的,可不可以不要?能否任我们长齐个性,拥有不与人同的自由?
——————————————————————
《正果与它们的产地》
不想结婚的人们,应值得一次鼓励,他们对自己诚实,诚实地说,目前并无把握负担谁的逆境、贫穷、疾病与哀愁。在天灾满布的现世中,他们调节着人祸的比例。
《习得复忘掉》
世人常误解一件事:仅仅男性特别喜欢折抑女性。绝非如此,打自很小的年纪,我时时见闻,那些坐成一圆桌的女人,如何将一位不在场的女性给说得低进尘埃里。几乎每个女生都接受了一套完整且顺序俨然的厌女练习。
《我与我的血》
自那回起,我变得相当尊重自己的月事,部分是不想再挨针,部分是我终究经验到,当我厌恶着自己这规律地滴出鲜血的身体时,我的身体也以等量齐观的恶意回敬着我。
《圣母病再见》
圣母的存在,是为了让人崇拜或耍赖,不是为了相爱。……珍惜生命,具体的方案之一便是汝不可宠坏他人。不要硬生生剥夺别人实际感受生命的可能性,不要代人受过,更不能替人顶受生命的细小砾磨。
2022年5月18日 已读
一点也不说教,不叫你睁大眼睛去看,平平淡淡把父权制下的那些痛苦讲出来。写得也很容易懂,怪不得之前那么火(
台湾 随笔
反景入深林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黄应贵 商务出版社 2010
《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不是一般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导论书,而是以作者过去几十年的田野研究与人生经验为基础,对人类学这门外来知识所作的全面回顾与反省。因此,《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充满着一个非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对这门学问的憧憬、热忱、执着、质疑与创造等心路历程,更满怀着对于这片土地及土地上的人的未来之关怀与期盼。希望读者不仅能从此书了解人类学对日常生活各个层面有趣而生动,却又广泛而深入的知识内涵,更能体会人类学特有的全人类社会文化的整体视野、被研究者及比较的观点、处处可见的反省与挑战已有理论知识及研究者已身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偏见之观照,而有所创新的反思性。因此这也是一本以人为出发点,综合人类学导论、人类学史、人类学理论以及人类学田野研究经验与成果的综合著作。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cover) 豆瓣
8.7 (14 个评分) 蔡依林 Jolin Tsai / 田馥甄 Heb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7日 出版发行: 凌时差音乐
蔡依林 Jolin Tsai × 田馥甄 Hebe《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用歌声表达想念
忘记了时间这回事
你是否也有一个刻在心底的名字
将军族 豆瓣
8.6 (22 个评分) 作者: 陈映真 九州出版社 2020 - 6
“下一辈子罢。那时我们都像婴儿那么干净。”
《将军族》收录陈映真创作于1959-1967年间的24部中短篇小说,包含脍炙人口的名篇《面摊》《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剧》《第一件差事》等,描绘了一幅20世纪平凡人的命运群像:台北夜市摊贩和病孩子,细瘦苍白的“安那其”少年康雄,从远方战场归来的乡村教师吴锦翔,苹果树下富于浪漫幻想的青年林武治,沦落他乡的三角脸和小瘦丫的爱情悲剧,知识界的“弄潮儿”唐倩,虚无厌世的“航海人”胡心保……二十四个故事,饱含泪水的爱和温柔苦痛的同情,婉曲动人的灵魂剖白,忧郁怅然的诗性抒情,《将军族》宛如一首首浮世的哀歌,为平凡人留下永恒的生命见证,生发出感人至深的力量。
本书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唬烂三小 (2005) 豆瓣 TMDB
唬爛三小
7.9 (34 个评分) 导演: 黄信尧 演员: 黄信尧
其它标题: Bluffing / 唬爛三小
人生海海,一群進入前中年的死黨,三不五時去「自在軒」泡沫紅茶店打屁唬爛,這是他們過日子的方法。一部關於台客兄弟情的紀錄片,也是一則關於人生如何成長、如何失落、如何面對自我的深沈之作,嘻笑間映射出對未來的茫然或失焦。 拍攝時間橫跨十年,導演以戲謔、黑色幽默的方式描述每位主角不同的際遇,生命的厚度在片中悄然展現。
爱情的尽头 豆瓣
9.5 (209 个评分) 伍佰 / China Blu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6年6月26日 出版发行: 魔岩唱片
近一年来, 因为「伍佰的LIVE」专辑的成功, 盛名压力使伍佰重新思考音乐本质与创作的方向; 对外界习惯以音乐分类来标志他们的音乐 (从蓝调摇滚到新台语歌、老歌新编乃至台湾新音乐代表等的桂冠加身),他很清楚知道自己试图寻找的不过是音乐的各种可能罢了。「因为贪心, 才要什么都试。」伍佰说。创作时他是十分「自私」的, 能先满足感动自己的, 才有打动他人的可能。
「爱情的尽头」是伍佰1996年的最新作品, 在一片幡然成风的台语再兴声中, 何以推出一张全部都是国语创作的专辑? 面对长年久居台北都会造成环境语言的更变,无可避免地, 伍佰必须正视他每次创作阶段的不同语言媒介, 才能避开「泛文化」 的陷阱, 不让语言限制住音乐的无边国界。这未尝不是一种预告,藉以抛开live专辑带来的成功包袱, 将一切归零再重新出发。当你想进入这张全新的伍佰的世界时, 记得别被伍佰豪放的歌声或外表骗了:你若不能读出浪人歌中的淡漠其实有最火炽的挽留, 你就无法知道他遥指的爱情尽头 ,不是荒原, 是接近天际线的自由 ;如果说live 祭出一种骇人的群众力量,那么「爱情的尽头」要处理的则是一颗灵魂内在真实的喟赞; 倘若在浪人的情歌里我们听见对世界的愤怒与对抗,那么在「爱情的尽头」里头 ,我们看见了多一些的沉淀, 看见一个明亮、有希望的宽阔世界。
One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8.7 (94 个评分) 杨乃文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魔岩
初听这张唱片的人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合适的字眼形容自己的感受,音乐中传递出的强烈悸动与深刻感情、兴奋之后的隽永与哀伤之后的明朗相互交替,在听者心中产生撞击。这是一次不同的音乐体验,它没有速食文化中的俗套包装,也并不挥霍女性歌曲中惯有的过度哀伤,而是一种来自作者与歌者内心深处对生命与音乐的渴望和梦想,表现出卓尔不群的强烈个性和原发的创造力。
杨乃文,1974年出生于台北,小学五年级时随家人移民澳大利亚。1996年毕业于悉尼大学,主修微生物及遗传学。杨乃文自幼对乐器极有兴趣,先后学习钢琴、三弦、琵琶,中学时期学习长笛,并有过演出音乐剧的经历。由于内心对音乐的强烈渴望,杨乃文在上大四前休学一年,回到留有童年美好回忆的地方寻找旧梦。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乃文认识了音乐人李雨寰和林伟哲,成为她音乐生涯的转折点。这期间她不仅听了大量音乐,还初次参与了录音演唱。只是由于必须完成大学学业,才忍痛返回澳大利亚,但仍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回台湾与制作人一起工作。制作人林伟哲绝对相信杨乃文是实力无穷的歌手,在他的引荐下杨乃文很快成为魔岩唱片的正式签约歌手,筹备两年有余的首张个人专辑也终于得以面世。整张专辑曲调舒缓自然、深刻动人、充满想象空间:歌词简捷直观而富有独特个性。杨乃文的演唱,真声与气声变换运用巧妙,高音浓烈缥缈,低音冷冽厚实,同时兼具力度与浓度的美感。专辑中《星星堆满天》、《一个人》、《你就是吃定我》等歌曲均值得反复听。
制作人林伟哲对音乐有一种近乎贪婪的执着,在杨乃文这张专辑中,林伟哲首次收录了自己的九首作品。对杨乃文声音中丰富迷离美感的迷恋、创造一种新的、属于时代的音乐的渴望和他自己生命中深刻的感情故事交织成这张专辑中最美妙动人的部分。在MUXDOWN完成后,林伟哲独自携带母带远赴美国,在首屈一指的BERNIEGRUNMANSTU DIO完成最后的母带处理,他严谨的态度与对作品质量的挑剔让美国的音乐人也不禁刮目相看。
对许多听完这张专辑的听众来说,他们必定可以感受到其中真挚的本质与强烈的新意。
2021年3月6日 听过
怎么满张都是林伟哲作曲作词,歌是好听,就这名字看着碍眼睛🙄
1997 ONE POP indie 台湾
你所不知道的杜振熙之内部整修 豆瓣 Spotify
9.0 (70 个评分) 蛋堡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31日 出版发行: 颜社企业有限公司
你们知道的蛋堡是寡言的媒体绝缘体,歌迷们仅能从这几年来发行的五张作品中去理解他。于是在你的印象里蛋堡可能是「关于小熊」里面的浪漫才子,可能是「少年维持着烦恼」那样的忧郁文青,亦可能是「经典」一曲里面能量满载的饶舌歌手,甚至是在巷弄里踩着脚踏车的街头观察家。而这些作品呈现的都只是蛋堡的一部分,却从来不能完整的让人理解他。射手座从来不喜欢被人误解的感觉,于是蛋堡决定写一张关于「杜振熙」这个人的专辑,用自己的名字作为一个大题目,好好讲清楚。
不管被喜欢/被讨厌/被期待/走在路上被认出来,成名的代价是私人空间逐渐被瓦解,时间和作息被起伏不定的躁期和郁期所绑架,创作成就了自己,也毁灭了自己。在这个计划里,他试图用最坦诚的态度,尽可能将你所不知道的他:那些在世人目光炬炬的照射下,产生的所有黑暗和自溺,毫不保留的一次释放出来。
这是一场赤裸裸血淋淋的“内部整修”工程记录,当我们都对生命如此失望,多数人选择吸食一种名为“小确幸”的毒品来麻醉自己,却暗自期待世界末日这次真的来临,也许我们都该面对那个别人不知道,你也从不愿去揭开的自己。
首波推荐: 屎王(充满诙谐有趣的肠胃之歌) / 我们都有问题 / 史诗 / 坠落 / 房间
其后 それから 豆瓣
8.4 (28 个评分) 作者: 赖香吟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9
破碎之后的重整,劫后余生的跋涉
台湾文学金典奖作品,赖香吟长篇小说
一部思辨情感与伦理的文学典范
● 编辑推荐
☆ 逝者远去,被留下的人如何继续前行?赖香吟以幸存者的角度展开细腻的思考,谈论创伤与治愈、生命与死亡。面对沉重的人生叩问,或许《其后 それから》是一声真挚的应答。
☆ 《其后 それから》是个人之作,也是时代之作。赖香吟从一名自我对话的叙事者,向外扩及同代人的生命处境,诉说台湾“五年级世代”(六零后)对种种信念的追寻与断裂。通过小说,我们见证深邃的时代风景。
☆ 创作本书,赖香吟秉持克制的书写伦理,谨慎选择内容的呈现,以“小说”这门文类避免消费现实的可能,保持必要的距离。阅读《其后 それから》,我们满怀敬意,并充分反省与思辨。
● 内容简介
“所以,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五月的书,而是关于我自己,其后与幸存之书。”
“如今,我航过那个郁闷的赤道无风带了吗?我即将出发去哪里?抑或,我从何处归来?写作的船帆下垂搁置了非常久,水天一色,雾气茫茫,记忆的魔山,五月,想来不只是我陪她走过一段性别认同之路,她也伴我熬过一段非常漫长的写作认同之旅,即便是她已经不存在的岁月里,她的形象及其书写,对我是一种抚慰,也是一种刺痛,我们曾经彼此反对,却又同时扮演倾听者的角色,无论是不断攀高追寻,或是不断挖深内化,我们争执,终致谅解,了悟彼此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 名人推荐
☆ 《其后 それから》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以细致耐烦的态度,开启了反省伦理与情感的平台(platform)——这个平台是读者也可以参与思辨的空间。这种平台在现有的台湾文学中罕见,尤其珍贵。
——纪大伟(台湾小说家)
☆ 在功能上,《其后 それから》显然有它不得不被视为小说的理由。它单纯地需要读者对小说之为虚构的期待。它需要被视为虚构、在阅读里被虚构化,以制造主体与事件之间的想象距离。
——黄锦树(马华文学作家)
☆ 太浪漫的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一定得死过一次。那样的死过之后,再回头,看见的都会不一样了……为你终须拿回属于你书写权利的毅然感到骄傲,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是关于你如何活下来,而不是关于某人为何而死的故事。
——郭强生(台湾作家)
☆ 这是用时间慢慢堆积起来的一本书,有些地方写得惊人地好,她文笔的成熟以及这个作品能去解答很多问题,包括五年级世代的早逝与断裂;它能去回答一个女性作家怎么样走过情感、创伤和死亡,或是如何去经历一个同志朋友的死亡,然后从否定书写回到书写的过程。
——周芬伶(台湾散文家)
☆ 小说《其后 それから》,不是秘辛,不是自传,不是内幕,也不是告解或忏悔,更不只是告白,而是在小说的文字共和国里才能有嘉年华与众声喧哗成立的意义。我们卸下偏执、成见、既定印象的武装,循小说家的思路前行,恍兮惚兮,召唤不语的死者,一起完成内在的逆旅。我要说,赖香吟写完《其后 それから》,走出来,是生者仗义承担的勇气,是“季札挂剑”的用心如日月。
——林俊颖(台湾小说家)
● 获奖记录
☆《其后 それから》荣获 2012 年“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长篇小说金典奖。
2021年2月21日 已读
啊,读到第二章就明显感觉到这是台湾人写的。有关五月的情感,就像书封颜色一样,淡到不能再淡的蓝,参杂着一点墨。两个人之间青涩的试探,让人很难不共情啊。一边做着自我认同,一边用不成熟的方式宣泄着心中的情绪。整本更像是她在讲自己与死亡的关系,五月不过是一个引子,把她从边界拉过来,狠狠地让她直视那些痛苦以及死亡,然后让她独自与这些东西和解。赖香吟太温柔了,故事里淡漠和痛苦的情感都被柔化了。“人之真诚与变貌,社会之吞噬与新生,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一回合一回合地在发生,我何不把自己丢进时间的洪流,把自己变成小写?”
台湾 后浪 小说 文化 文学
愛像太平洋 豆瓣
8.4 (43 个评分) 任賢齊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8年8月28日 出版发行: 滾石唱片
刮掉鬍子 慶功第二版 CD1+1 再追加
前任後任 波濤洶湧 一齊漲潮
小蟲 負責任 音樂講座 跨海三部曲
1998「任逍遙」 1997「很受傷」 1996「心太軟」
小齊情歌史 整齊一次送
亞洲鐵人任賢齊 98好歌大滿貫
小蟲、陳昇、劉志宏、劉思銘、陳子鴻、賈敏恕、許經綸
天王製作人七管齊下 鋼鐵陣容全力護盤
齊齊 BOON BOON HIT
2021年2月20日 听过
下午听着这张专心甘情愿做了很多家务(。),俺现在宣布任贤齐是我们巨蟹座代表。“爱我就在这一刻,不停地爱我,爱我 爱我,不要什么承诺,就让快乐着火。”和莫文蔚的这首也忒好听了。《我是一只鱼》还是原味的好吃,是经典的味道!(?
1998 pop 任贤齐 华语 台湾
我是一隻魚 豆瓣 Spotify Spotify
7.7 (99 个评分) 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4日 出版发行: 2019 夕陽音樂產業有限公司 / 2019 夕陽音樂產業有限公司
-【透支】2020年的浪漫-
这是 2019年的彩蛋,给大家的礼物
在你需要的世界里游走,我是一只鱼
鱷魚手記 豆瓣 Goodreads
9.3 (26 个评分) 作者: 邱妙津 印刻出版有限公司INK 2006 - 9
時隔十二年,太早棄世的青年作家邱妙津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全新改版推出!
邱妙津人生中最熾熱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台灣20世紀末不應忽視的同志文學收穫。宛如從來都遭刻意視而不見的暗綠色地心燐火,一隻披著人皮的鱷魚,在校園生活與情慾關係的冰必底層,悄然地、孤絕地滑動著感覺逐漸消失的四肢.....

不要再相互靠近,毀滅不會終止的。

在你的未來,我想告訴你:
打破任何我讓你產生的想像,努力去愛一個人,
但不要過份愛一個人,適度地愛,也不能完全不愛,
那種愛足夠讓你知道現實裡怎樣作對他才是好的,
那種愛足夠讓你有動力竭盡所能善待對方。
即使你因而不愛我了,
但沒有關係,我希望你現在和未來活得好,
那就是努力去愛別人,
雖然我可能無法完全免於悲傷

從前,我相信每個男人一生中在深處都會有一個關於女人的「原型」,他最愛的就是那個像他「原型」的女人。雖然我是個女人,但是我深處的「原型」也是關於女人。一個「原型」的女人,如高峰冰寒地凍瀕死之際升起最美的幻覺般,潛進我的現實又逸出。我相信這就是人生絕美的「原型」,如此相信四年。花去全部對生命最勇敢也最誠實的大學時代,只相信這件事……。

邊緣的生命地帶;糾結的同性情慾,在冷、冷、冷的灰域之間,傾聽邱妙津--一隻寂寞鱷魚的真摯告白……。本書也台灣在二十世紀末以來,極為重要的同性戀小說。「鱷魚」可以說是作者自己的化身,是披著人皮的「偽裝的人類」──這件人皮是鱷魚的束縛,是邱妙津的束縛,也是所有同性戀者的束縛,書中單數章節以七個男女主角的同性戀、雙性戀的情欲、精神世界為主軸,通過解放的性及性別觀點,企圖為八○年代新生代青年作全新的精神分析。雙數章節則以一擬人化鱷魚的獨白,另組合成獨立於單數章節之外的寓言,諷刺、影射「鱷魚╱性異常者」在人類社會孤獨、受壓迫的命運。單數、雙數章節以不同材料、敘述手法的雙結構牽動出同一主題的心理及政治層面。
天桥上的魔术师 (2021) 豆瓣
天橋上的魔術師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天桥上的魔术师
8.6 (91 个评分) 导演: 杨雅喆 演员: 庄凯勋 / 孙淑媚
你的梦想是什么?如果真心想要,就会成真。有一天,西门町天桥上出现一名魔术师,从此商场里每个角落都出现了神秘魔幻的变化。
改编自吴明益同名小说,金马得奖导演杨雅喆指导。2月20日起,周周上线。
鳄鱼手记 豆瓣 Goodreads
8.0 (134 个评分) 作者: 邱妙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8
邱妙津长篇小说处女作
震动整个台湾的同性爱情物语
开启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
蒋勋 骆以军 陈雪 推荐
生命地带的边缘,同性情欲的纠结,在冷冷而又无助的人生旷野,倾听邱妙津——一只寂寞鳄鱼的真挚告白,一曲狂暴热烈的绝望恋歌……
对于这仿佛与生俱来、无法选择更无以更改的同性恋身份,是勇敢面对,还是纠结抗争?直面内心深处的爱和无处放置、无人理解的悲哀到底有多艰难,而再绝望创痛的故事,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刻,都会绽放出令人讶异的温情与美……
“尽管我要再受多大的痛苦与折磨,我还是要述说爱是不灭的。”
《鳄鱼手记》是邱妙津完成的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台湾20世纪末大学生迷惘与困顿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其中大部分章节以大学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七个男女主人公的同性、双性恋的情感生活和心路历程,通过解放的性及性别观点,描绘了当时大学生全新的精神世界和得不到认同的感情经历给彼此的成长过程带来的痛苦和收获。其他章节则以一只拟人化鳄鱼的独白,另组合成独立于主要情节之外的寓言,讽刺、影射“鳄鱼╱性异常者”在人类社会孤独、受压迫的命运。这些彼此穿插的叙事线索以复调双声的结构牵动出同一主题的心理及政治层面。
如今我已四十五岁,距我和邱妙津相识,或我们那么年轻(而两眼发光、头顶长角),几次争辩但又同侪友好,脚朝上踮想象可以、“应该”写出怎样怎样的小说,已经二十年了。我仍在不同时期,遇见那些小我五岁、十岁、十五岁、二十岁的拉子,仍和我虔诚地谈论邱妙津……我感觉她已成为台湾女同志“拉子共和国”、某张隐秘时光货币上的一幅肖像。 ——骆以军
她的作品被大家传颂、引用、讨论、研究,她的生平、事迹甚至她阅读欣赏的小说、作家、电影导演,所有一切都成为女同志世界里一座无论在何处都可以眺望的高山,成为那一代文艺青年效仿参照的对象,甚至有人直接就说,“邱妙津是我的神。”
——陈雪
憂鬱的文化政治 豆瓣
作者: Emily Martin / Christopher Lane 译者: 林家瑄 / 洪凌 蜃樓 2010 - 3
書介part I
《憂鬱的文化政治》的跨界視野,讓憂鬱重新解放。
這裡沒有對憂鬱的定論,沒有對理論的定論,也沒有更燦爛的憂鬱,更沒有一定要走向光明未來的答案。哀悼殘存 / 持續,在拒絕結束的憂鬱裡,開啟失落的意義。
給精神病患者:愛密麗.馬汀的〈我現在宣布,你是個躁鬱症患者〉,讓精神病院的的喘息與腳步聲可以被聽見,讓田野筆記中的人告訴你他們服藥與看診的故事。
給失語的詩人:麥克思.潘斯基〈憂鬱的辯證.序〉告訴你怎麼珍惜荒蕪的話。
給運動分子:海澀.愛〈拒絕的政治〉會告訴你為什麼總有人不陽光,走不出去,不敢參加遊行。
給左派與懷疑左派的人:溫蒂.布朗的〈抗拒左派憂鬱〉,以憂鬱症作為一種政治修辭,詮釋了左派的情感結構。
給期待快樂的人:在嘆逝與追憶之外,凱莉.漢彌爾頓在〈快樂的回憶〉裡重讀了但丁的話,「最巨大的悲傷,莫過於在悲慘中回想起快樂的時光」。
給不想不分的女同志:海澀.愛〈壞毀的身分認同〉裡有最驕傲、最不堪、最不被容許、最不應該被忘記的身分記憶。
給總覺得自己理論讀得太少的人:伊芙.可索夫斯基.賽菊蔻的〈梅蘭尼.克萊茵與情感造成的差異〉,從她小時候一個無法買到的大娃娃談克萊茵,讓理論成為一種互相了解的溫柔語意。
給groupies:愛密麗.馬汀的〈躁鬱簡史〉會告訴你為什麼我們會隨著樂團吶喊。
給當代的好孩子們:這個世紀要當活潑、快樂的小朋友才能上電視,能夠開朗、大方才會推甄得上不會讓爸爸媽媽失望的學校,克里斯多夫.連恩的〈不能再靦腆了〉會告訴你害羞是怎麼不見的。
給失落的人:朱帝斯.巴特勒在〈失去之後,然後怎樣?〉從歷史的尖叫聲裡告訴你哀悼的意義。
書介part II
憂鬱(症)的討論,常溯及佛洛依德的〈憂鬱與哀悼〉,在早期的精神分析中,哀悼是對失落的摯愛,或對某種抽象體所經歷的一種「成功」的心理過程,而憂鬱症則是這種轉化的失敗;但晚近討論這些語詞,已走向非單純的個人性或精神分析脈絡,《憂鬱的文化政治》主張哀悼、憂鬱症、懷舊、哀感、創傷、沮喪,不再只是一種失敗性的病態,憂鬱(症)或憂鬱書寫,其實是政治的──「情感」不只是精神分析論述處理的內容,而是一種社會、政治、法律、美學關係的建構,同時也漸漸形成一種情感政治。
伍德堯和大衛.卡贊堅在〈哀悼殘存 / 持續〉(“Mourning Remains”)所言:「失落」是一種「理論性的虛構」,“remains”不只是一種殘留,只是剩下的、得丟掉的殘渣般的過去,哀悼歷經著歷史、文化的政治性過程,而憂鬱具有它自己的意義。
當代人類學家愛密麗.馬汀《雙極探險》其中的〈躁鬱簡史〉,將藝術品味、流行文化視為一分析對象,敘述躁狂在美國如何成為一種病癥,以及躁狂如何成為當代被擁戴的文化現象。〈躁鬱簡史〉提到了許多中文讀者所熟悉的藝術家,紀德、梵谷、馬勒、普拉絲……在1980年代以後,他們因為憂鬱與躁狂而被認證為更「真誠」、「真實」的藝術家──憂鬱症的建構與行銷並不只建立在藥廠與醫院的消費關係,在一個躁狂歷史脈絡中,憂鬱被戴上花冠,輕躁狂是最受享譽的成功人格,這讓人看不清憂鬱所帶來的難捱與苦痛。
而愛密麗.馬汀在她的另一篇文章〈我現在宣布,你是個躁鬱症患者〉中,做了令人敬佩與感動的田野,她記錄了精神病院中的八個故事,所謂的譫妄、躁狂、情緒週期、思考障礙……等等病徵,是怎麼真實地發生在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權力關係,她批判性地讓讀者知道「病」是怎麼被宣稱、運作。而文中提到的藥物,全部都是台灣的藥單上看得見的,這份田野的中文化非常重要,它提供了病例書寫的中文視野,更拓寬了服用這些藥物的在地讀者能夠說出自己感受的可能性。
引爆在地的閱讀意義一直是《憂鬱的文化政治》的初衷。克里斯多夫.連恩的〈不能再靦腆了〉收於他的《害羞》一書,除了甫發行的英文版,在三、四年內間已譯有日文、韓文、法文等不同版本。希望連恩的作品第一次的中文化,能夠讓台灣很少被討論的「害羞」爭取一些發言空間。文中論述的是「害羞」、「靦腆」等詞彙所形容的人格特質,漸漸地在1980年代成為了一種需要被定名與治療的疾病。扭捏、內向、古怪、拘謹等等與害羞相關的氣質,漸漸成為了「社交恐懼症」、「逃避型人格障礙」等等病徵。「害羞」的修辭內涵與其所指徹底的轉化了,面對「社交焦慮」的疾病與威脅,只能夠「不再靦腆」。
盡力想讓「憂鬱」能展現出最大張力,《憂鬱的文化政治》選譯了溫蒂.布朗的〈抗拒左派憂鬱〉,布朗以「憂鬱症」作為一種政治修辭,她所批評的左派,總眷戀著過去,總凝視著過往的政治依附,不願意卸下悲傷,也不憧憬復元,於是自戀 / 戀物的憂鬱症結構,讓政治只能朝向一種永遠失落的哀痛;抱緊過去的耽溺慾望,超越了任何現今對於政治動員、結盟,或是轉變的投資的可能性。
當代最重要的理論家之一朱帝斯.巴特勒,她在〈失去之後,然後怎樣?〉一文,鄭重地面對憂鬱,以哀悼的特殊位置,回應了「時間」與「歷史」的複雜性,她認為正是在「失去」裡,銘刻了所受的磨難、暴力、汙名,而早期精神分析中「癱瘓業已麻木」的狀態,其實正賦予了歷史的新的創造性,哀悼可以賦予主體戰鬥力、能動性。哀悼的暴露與「由內翻外」,正是她「然後怎樣?」的問題,哀悼的「時間」、「歷史」,就是身體性地、肉體地與物質相遇的政治。
《憂鬱的文化政治》透過麥克思.潘斯基在〈憂鬱的辯證.序〉試圖延伸對憂鬱書寫的關注,在台灣已經擁有了中文化的傅柯關於「自反性語言」的思想資源,提供了許多關於沈默、空白的話語的政治,而克里斯德瓦的《黑太陽》可以說是做了一種失語的重要標誌,她試著將語言的解構與作者的情感狀態做出連結,《黑太陽》裡誠懇的告訴讀者,書寫憂鬱的意義,正是因為遭受憂鬱折磨的人所書寫的每一個文字都是來自憂鬱──而麥克思.潘斯基接著說,這是「以書寫填滿了『蒼白的倦怠』,那空白的一頁」。麥克思.潘斯基藉班雅明對歷史主義者的批判,對憂鬱書寫作出了進一步的解釋,他認為正是憂鬱書寫可以抵抗這收編的歷史體系,而「那空白的一頁」就是憂鬱書寫。凱莉.漢彌爾頓在〈快樂的回憶〉一文裡圍繞著雷納多.阿里納斯的自傳《在夜幕降臨前》展開分析,她強調了「快樂」在政治中如何地得來不易,更告訴讀者書寫「快樂」背後的重要與艱難。「快樂的政治」絕非是企圖擦拭掉壓迫與悲傷的記憶,也不是要把所有的事都看成快樂,更不可能是對悲傷與憂鬱的「超克」或是「放手」。〈憂鬱的辯證.序〉與〈快樂的回憶〉分別回應了中文語境裡對「失語」的寫作語言狀態的認知,以及對文學史中「嘆逝」的追憶傳統,企圖讓文學中的憂鬱能夠更深的問題化。
瑞克里芙.霍爾的《寂寞之井》在英語世界有著曖昧性的崇高地位,它既是最被廣泛閱讀的同志文本,同時也是讓拉子困擾、憎恨的作品。書中主角史蒂芬太過時、太逕渭分明的陽剛認同,在訴求流動、進步、拋下悲情的當代論述中,實在太不政治正確,並且滿溢的絕望、自恨,讓理論家們想要從中找正面的可能性都無法辦到。在〈壞毀的身分認同〉裡,海澀.愛認為史蒂芬之所以受爭議,正因為她受苦、自厭、愛的挫敗與絕望,都恰恰為近代同志形象的相反典型,她批判性認為越是閃避、跳躍、轉化甚至是誤讀史蒂芬的困境,反而越顯示出造就同志困境的社會規範的有效性;但正是要回頭看待自身的厭惡、羞慚又難以切割的拉鋸,才有可能接納並且開始處理酷兒歷史的艱難性。〈拒絕的政治〉裡,海澀.愛延續了她的關懷,把命題放在美國酷兒運動裡常被拒絕、抹拭的壞情感。她認為情感裡不論好的與壞的,兩者都構成了運動的可能;她追認這些沮喪、不正確的情感,試圖為這幾乎是羞恥的秘密的長遠歷史作些辯護。雖然這些壞情感看似根本就是對行動無益,更甚者就任何傳統意義上的能動性而言,它們會使得那些如此感受的人喪失資格。但海澀.愛的訴求,正是期待一種政治能動性的視野,而它所處理的政治性,是可以將所經歷的壞情感,納入希望修復的傷害之中;因為,能夠認可這些苦難的存在,並藉此發展出的相關論述,才是能夠處理酷兒經驗的運動。
當代酷兒與女性主義運動中重要的推動者伊芙.可索夫斯基.賽菊蔻,在逝世前完成了〈梅蘭尼.克萊茵與情感造成的差異〉,她在罹患乳癌多年後,想到了從年幼時就經常幻想能夠抱著的、卻一直沒能買到的大娃娃,並且以這個大娃娃替克萊茵的理論做了一個巧妙、溫暖而厚實的譬喻。賽菊蔻從情感層面來理解理論,直接靠近讀者的真實人生,在「抑鬱型位態」的概念中,她看見「憂鬱」能動性與創造力的可能,在「妄想型—分裂型位態」中,她充滿同理心地試圖解釋1980、90年代初期面對愛滋恐懼時,酷兒理論所衍發出來的動能,及其後續發展的疲態及限制,她的文字並不是為了批判運動路線的正確與否,更像是期盼著讓參與運動的人可以減少一些生活中的困頓與煎熬。在這篇文章中讀到的是賽菊寇理解理論的溫暖、寬大的大格局,雖然她小時候沒有買到合意的大娃娃,但閱讀她的文字,正如抱著一個她給讀者的大娃娃。
希望《憂鬱的文化政治》也會是讀者手中的棉花糖與大娃娃,希望在這本書的盡頭,不論是不是藥效的副作用,不論酒精與政治正確的比例,不論我們的身體毀壞與不宜人居的程度,我們都可以靠近一點。
水门的洞口 豆瓣
8.3 (26 个评分) 作者: 黄国峻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人对爱情的渴求是天性,在灵性、欲望、现实的拉扯之中,我们照见自己干枯而空虚的灵魂。
过早陨灭的小说家 黄国峻未完成遗作
◎编辑推荐
★黄国峻在台湾新锐作家中可谓备受期待,张大春说要靠他“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杨牧则表示“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黄锦树曾提出台湾文学“内向世代”的概念:“从那些样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关于写作自身的危机形态,脆弱的、濒临分裂的“自我”成为写作的真正主体,世界和语言都是问题。内向,向内崩塌,甚至对死亡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迷恋。”黄国峻即此“内向世代”代表人物之一。
★《水门的洞口》是黄国峻的未完成遗作,也是他唯一一篇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爱情为主题,塑造分别代表着灵性、欲望、现实三个向度的女性,描绘男主人公与他人心灵之间的隔绝、无法相通,以及充盈于他心中的各种想象、思辨与失落感。
★《水门的洞口》是黄国峻以熟练的“度外者”叙事技巧,清晰构筑的一则关于爱情本质的深沉寓言,也是作者在经过了《度外》《盲目地注视》《是或一点也不》等作品的“文体”实验、探索之后,风格成型的一篇集大成杰作。
◎内容简介
林建铭性情木讷,年届四十才开始认真追寻爱情,家具店店员陈怡君这时走入了他的视野。他们结合得非常自然,但彼此之间不管是灵性还是欲望,都得不到完全的满足。在主人公追寻爱情的过程中,作者不断回顾其平凡人生的一些似乎无足轻重的片段,对生命的矛盾:灵与肉、改变与因循、建立关系或安于孤独等问题进行了真诚而深刻的描绘。
◎名人推荐
●我内心大喊:“国峻是未来的小说家!”
但随即想起,国峻已不在这世界上。
——作家 骆以军
●二十一世纪撑起小说江山,起码会有这两位(黄国峻、袁哲生)在。
——作家 张大春
●我读他的小说和别的东西,觉得他是那一代作者当中最使我感到亲近,同意,或者疼惜的人,许多地方都让我想说: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此不但针对他文字处理的题材,更直接对他的文字所构成的风格,已经出现的“文体”而言。
——作家 杨牧
●我心中的国峻是一个文学的苦行僧,勇猛精进令人汗颜。
——作家 袁哲生
●黄国峻的作品确实让我看到一个特别的、年轻的、易感的,可是非常有创造力跟幻想、想象力的一个心灵。
——作家 郭强生
获奖记录
☆作者曾获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