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赖声川剧作集:第二辑 豆瓣
作者: 赖声川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10
《赖声川剧作集:第二辑》收录了《曾经如是》《幺幺洞捌》《隐藏的宝藏》《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这一夜,Women说相声》《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台湾怪谭》七部话剧剧本。
————
幺幺洞捌(首演于2019年):2019年的作家舒彤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工作室通往1943年的世界,在那里,一场战役就要打响,一个名为“幺幺洞捌”的秘密行动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并置的空间,浪漫的邂逅,文学与艺术,音乐和雕塑,战争、密报和永恒的爱与勇气,正在上演。
曾经如是(首演于2019年):故事从一个淳朴的山村开始,那里的人们敬畏自然和大山,日子安静地流逝。一场突发的地震打破了宁静,他们前往纽约,却遭遇了“911”事件。在命运的洪流中,在接连而至的灾厄中,活下来的人们能如愿找到心中的那片“净土”吗?
隐藏的宝藏(首演于2018年):即将拆除的剧场迎来最后一批观众,古罗马戏剧研究学者王彩云在此举办学术研讨会,同时上演两场古罗马戏剧《一坛金》。然而演出过程中,这个临时组建的剧团成员竟在剧场发现了一堵塞满美金的墙!于是荒诞的闹剧展开,人性的欲望一层层被剥离,剧场中的“罗生门”正在上演……
台湾怪谭(首演于1991年):这是一出别有心裁的另类单口相声剧。在台上,一个经常散神、岔题的说书人正在说一个关于一个人格分裂的人的故事,描绘出当代台湾怪象与乱象。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演员,还有一台电视机播放提前录好的捧哏视频,在真人与影像的互动中,荒诞的感觉愈发强烈。
千禧夜,我们说相声(首演于2000年):本剧场景设在相声的发源北京,从1900年12月31日开始,借北京一家“千年茶园”的相声表演,串连起在现代上海的一个“良心会”的传销活动,全剧穿梭时空一百年,前呼后应,借今论古,借古讽今,展现了世纪末人们面对未来的期待、惶恐和一点不安全感。
这一夜,Women说相声(首演于2005年):在一场名为“Total Women”的产品公司酬宾大会上,两名超级业务员与一名误入的女子展开了对话,引出七个段子。这些段子涉及女人在容貌、身材、感情、婚姻等层面的状态和困惑,话题从缠足丰胸到骂街劈腿,辛辣有趣,勾勒出了不同时代的女人形象。
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首演于2011年):吕仁是追求极致享受的六星级旅客,程克则是位以迷路为目的的背包客,两人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相遇,随后遭遇变故被困住而相知。两位旅游达人以各自极端的旅行哲学,互相探讨旅行的意义和价值,在生命的旅途中回顾自己的足迹,展望未来的行程。
—————————
(一)“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赖声川,三部全新力作+四部经典相声剧大结集
赖声川被誉为“现 今最顶尖的中文剧作家”(BBC),“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中国日报》),由他编剧并导演的等话剧巡演数年,仍一票难求。《赖声川剧作集:第二辑》收录了他的七部经典剧作。
(二)赖声川亲自校阅,定本出版
赖声川本人臻选剧目版本,亲自逐字逐句审订,内容权威,适合大众阅读。
独家收藏各个剧目世界首演信息,包含原始演出阵容、演出年份及地点、时间,满足剧迷收藏需求。
剧本前有演出场景介绍,舞台设计细节,“年轻人拿在手里就可以排戏”;剧本后附有该剧每一版本的演出时间地点及演员和幕后阵容,超全演出资料首度公开。
(三)赖声川幕后工作剧照与导演手稿悉数纳入,首度亮相
创造性地在封面采用了赖声川历年来的幕后工作剧照元素和对应剧目的导演手稿,往常只在展览中才可以窥到的幕后资料,悉数奉献给读者,更具收藏价值!
(四)赖氏相声剧,让你在艰难的生活里大笑,更让你“大笑过后,一阵凄凉”
相声剧是赖声川独创的话剧形式,由一位或多位演员在台上,用单口、对口或群口相声的形式,对社会时事、人间百态进行描述和点评,嬉笑怒骂间皆是文章。本辑纳入的四部相声剧,在形式上包含了单口、对口、群口相声,在题材上涉及到社会时事、性别议题、历史领域等,展现了赖氏戏剧的另一面。同时,这也是大陆第一次有规模地出版赖声川的相声剧。
(五)延续第一辑的创意装帧:复古节目单,手工黏贴工艺,下沉式舞台设计,菲林印刷,可360°翻折
复古话剧节目单设计,颜色和版式都大胆、复古,内容饱满;采用手工黏贴工艺,
掀开节目单可看到下沉封面,更有看剧的仪式感。
邀请中央美术学院蒋华、严永亮进行字体设计,第一辑设计师艾藤继续操刀全部装帧设计,使7本大众熟知的话剧焕发出新的魅力,给人更多的遐想空间。
套装函套模切窗口,采用菲林印刷剧院图片,呈现《曾经如是》的经典演出场景,给读者沉浸舞台感。
书脊喷涂赖声川珍贵手稿,为《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的角色“玩意儿”,诙谐有趣。按照剧目的首演时间排列,即可拼出完整的手稿图像,增强趣味和收藏价值。
裸脊锁线装帧,不仅可180°平摊,还可360°翻折,单手持书无压力。
人生如梦 豆瓣
作者: 卡尔德隆 / Petro Calderón de la Barca 译者: 屠孟超 译林出版社 1991
《人生如梦》(1635)是卡尔德隆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主人公是波兰王子西吉斯蒙德。国王从天象中得知王子将是一个凶恶残暴的人,因此从小就把他囚禁在边塞的古塔里,过着半人半兽的生活。一天国王用药将他麻醉,送回宫中,等他醒来,给了他最高的地位和权利。西吉斯蒙德为了报复他所受的迫害,殴打朝臣,甚至威胁国王。国王认为他野性未驯,又将他麻醉,送回古塔。王子醒来,想起前事,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梦,人生也不过是一场梦,从此个性大变。不久,国内爆发起义,起义者攻入宫中,擒住国王,西吉斯蒙德被拥戴为首领。但是这一次他却贤明公正,宣布施行仁政,又将王冠归还父亲。
这个剧本像卡尔德隆的许多剧本一样,用寓意的手法阐述哲理。西吉斯蒙德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他最初是个性情暴烈的反抗者,他斥责国王不该既给他生命,又把他当野兽看待,实际上这是对天主教哲学的抗议。但是他随即认为人世一切无非是梦幻,希望只在来世,因而变成一个温顺的忏悔者。卡尔德隆通过这个形象提出一个抗议性的问题,而得出的却是宗教忏悔的结论。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豆瓣
Bertolt Brecht - Lebenskunst in finsteren Zeiten: Biografie
作者: [德] 雅恩·克诺普夫(Jan Knopf) 译者: 黄河清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10
布莱希特作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本人及其作品经受住了层层政治阻碍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他不属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
.
布莱希特是个具有超凡魅力又很难相处的人,一个天才而又分裂的艺术家,在1920年代获得引人注目的成功后被迫流亡,在好莱坞经历过失败,但随后又和东柏林剧团重 新取得成功。
.
克诺普夫多彩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布莱希特的生活,他的友谊及爱情,这些都与其作品的诞生有着密切关联。布莱希特的生平和作品构建了20世纪上半期市民批判性艺术家生存状况的范式。本书贯穿布莱希特传奇的一生,也穿插了对其作品和艺术理念的独到阐释,其中许多一手材料为德国布莱希特研究所首次整理问世。
.
“一部伟大的书籍。优秀传记的范本。具有批判性,但从不揭秘窥探;细致入微,但丝毫不呆板稚嫩。……这部传记充满了知识,而且将其与精辟的背景解析交织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那位自称‘色情文学作者与圣灵’的人物,正是从这些背景中创作了他伟大的作品。轻视布莱希特的人们,你们读一读这本书吧!”弗里茨•J•拉达茨(Fritz J. Raddatz),《时代周刊》(Die Zeit),2012年11月8日。
.
“我正在读雅恩•克诺普夫的布莱希特传……布莱希特的生平和作品能如此详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我甚是欣喜。克诺普夫为我展开了观察布莱希特其人其作的新视角,也让我重新审视那个他经历过并艰难幸存下来的时代。此外,雅恩•克诺普夫还让这些都自然而令人信服地与对今时今日的观察联系在了一起。”英戈•舒尔策(Ingo Schulze)《西德意志汇报》(Westdeutsche Allgemeine Zeitung),2013年4月12日。
.
“克诺普夫娓娓道来……在相当精简的各个章节中,他令人惊喜地将人物生平、社会历史和文本阐释交汇融合。”米夏埃尔•拉格斯(Michael Laages),《今日戏剧》(Theater heute),2012年12月。
.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读来舒顺,内容丰富,简言之:一本好书。”约尔格•施拜特尔(Jörg Später),《巴登日报》(Badische Zeitung),2012年12月8日
.
“一幅千姿百态、多彩纷呈的人物肖像!”克里斯多夫•弗拉茨(Christoph Vratz),《当代图书》(buch aktuell)2012年4月。
.
“这部传记……具有成为典范的特质。”君特•奥特(Günter Ott),《奥格斯堡汇报》(Augsburger Allgemeine Zeitung),2012年9月24日。
.
“克诺普夫的传记作品精确详实,细致入微,但又绝非索然无味。即使研究布莱希特的行家读这五百页的作品也是兴致盎然、趣味百生。”克劳斯•瓦尔特(Klaus Walther),《开姆尼兹自由报》(Freie Presse Chemnitz),2012年10月12日。
弗兰肯斯坦 (2011) IMDb 豆瓣 TMDB
National Theatre Live: Frankenstein
9.1 (135 个评分) 导演: 丹尼·博伊尔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约翰尼·李·米勒
其它标题: National Theatre Live: Frankenstein /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弗兰肯斯坦
由导演丹尼-波尔(Danny Boyle)担纲执导的剧作《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将于2011年在伦敦西区正式挂牌上演。英国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男星约翰尼-李-米勒(Jonny Lee Miller)将担任剧中主人公亮相英国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er)。
改编自由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同名科幻小说,由编剧尼克-蒂尔改编之后,舞台剧《弗兰肯斯坦》将从“怪物”的角度来讲述这个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科幻故事。BBC版“福尔摩斯”康伯巴奇将在其中饰演剧中“弗兰肯斯坦博士”,约翰尼-李-米勒则饰演由博士造出来的“怪物”。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戏剧舞台的表现赢得了剧迷与业内人气的广泛好评,由其主演的作品主要包括《城市》、《纵火犯》、《犀牛》、《调整时期(Period Of Adjustment)》、《海边来的女人(The Lady From The Sea)》、《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多么可爱的战争(Oh! What a Lovely War)》等,凭借正在奥利维尔剧场挂牌上演的《舞蹈之后(After The Dance)》,康伯巴奇获得伦敦晚间标准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在荧屏作品方面,出演BBC版热播英剧《福尔摩斯》为康伯巴奇赢得了奥利维亚大奖提名,不仅如此,他还参演了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战马(War Horse)》。
对于著名影星约翰尼-李-米勒来说,《弗兰肯斯坦》并不是他与导演丹尼-波尔的首次合作,两人首度“牵手”要追溯到1996年版的电影《迷幻列车(Trainspotting)》。之前,米勒出演的戏剧作品包括《愈爱愈美丽(Beautiful Thing)》、《The Play What I Wrote》、《家变(Festen)》以及斯特林堡的作品《朱丽小姐(Miss Julie)》等。
莎乐美 豆瓣
Salomé
8.9 (66 个评分) 作者: (英)王尔德 译者: 中译 吴刚 / 英译 道格拉斯 勋爵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1
英伦才子奥斯卡•王尔德一生中创作的最著名悲剧
一段唯美凄恻、超越时代的《圣经》故事
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只是唯美主义作品中的经典。故事取材于《圣经》里莎乐美为希律王跳舞换得施洗者约翰头颅的情节,这一圣经典故被王尔德的妙手挖掘出了最黑暗也最深 刻的内涵。欲望的纠缠,畸恋的爆发,诡异的氛围,都被他在这短短的篇幅里发展到极致。而同时代的早夭天才画家比亚兹莱,亦称得上王尔德恶魔般作品最佳的诠释者。
本书收入了英国著名插画大师比亚兹莱为《莎乐美》创作的多幅插图——被誉为“有史以来诗人和画家最成功的合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