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
瓦合 豆瓣
7.0 (109 个评分) 草东没有派对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0日 出版发行: KH1黑皮国有限公司
草东2023年新专辑
2023年5月21日 听过
最喜欢缸
摇滚
擱淺的人 Spotify
康士坦的變化球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2016 海邊的卡夫卡 / 2016 海邊的卡夫卡
狀態 Spotify
當代電影大師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18日 出版发行: 2019 當代電影大師 Modern Cinema Master / 2019 當代電影大師 Modern Cinema Master
2022年7月10日 听过
“我不感到高尚或什么其他,那只是时间的行进,我不想变得跟大家一样。但没办法,有些事自然会发生。就像你现在比曾经想象的更在乎钱了。你没法改变啊,除非你疯狂些。但疯狂依旧是种顺从,只是形式不同。”“平凡就是一种幸福,平凡才是一种幸福。但你心里明白,你他妈心里明白,你只是在安慰自己。”
摇滚
1.0 豆瓣
amazarashi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30日 出版发行: (P) 2022 Sony Music Labels Inc.
amazarashi时隔2年最新原创专辑将于4月13日发行,单曲《1.0》先行配信发布!
摇滚之神 (200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enacious D in The Pick of Destiny
7.1 (24 个评分) 导演: 里亚姆·林奇 演员: 杰克·布莱克 / 凯尔·加斯
其它标题: Tenacious D in The Pick of Destiny / 顽强的D:宿命匹克
影片由“顽强的D”乐队两位主唱JB(杰克·布莱克 Jack Black饰)与KG(凯尔·加斯 Kyle Gass饰)亲自操刀上阵,讲述他们如何一步步“搞”成“世界上最伟大的乐队”的历程。JB出生在一个极为保守的家庭,父亲一直坚决反对JB玩儿摇滚乐——这种“魔鬼的声音”。但这并没有阻止JB成为一名摇滚乐的忠实信徒。于是小JB逃离了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向心中的摇滚之神——罗尼·詹姆斯·迪奥指引的“好莱坞”前行。一天,JB在街上被一段动人的旋律所吸引,而弹奏这段巴赫的“E小调协奏曲”的人正是KG。随之两人建立了震撼世界的组合“顽强的D”乐队,向着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继续前行。
本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体电影,很多桥段都是为了营造喜剧效果而设。可这并不妨碍你被这两位大胖子的恶搞乐翻天,以及在“顽强的D”的原声配乐中感受他们对摇滚乐的热爱。
2022年1月22日 想看 听说很多吉他梗ovo
摇滚
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 豆瓣
8.7 (232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Coldplay的首张专辑《Parachutes》是一张集直率、深刻、动人旋律的大作,以回归到音乐源头的作法,来表现其歌曲中内敛但原始的情绪,证明了并非靠着嘶声呐喊才能在乐坛上一鸣惊人。此辑全球销量直逼500万张、获得NME及Q杂志高度评价、2座2001全英音乐奖及2002葛莱美最佳另类专辑。一夜之间,Coldplay从小酒吧到苏格兰格拉斯哥公园、澳洲的Big Day Out活动,甚至屡登头条的美国巡回演唱。
2002年Coldplay推出第二张专辑《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他们再次起用Parachutes专辑原班人马-混音及制作拍文件Ken Nelson、电脑工程师Mark Phythain。专辑从2001年10月开始筹备,虽然还是一贯Coldplay的酷劲,比起前一张却更加丰富,有更多的快节奏及电子元素蕴含其中,而专辑的走向,基本上还是以个人情绪出发。
黄色 豆瓣
9.4 (218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7月3日 出版发行: EMI Int'l
Third single from UK indie act, follow-up to 'Shiver' and the 'Blue Room EP'. Tracks include 'Yellow', 'Help Is Around The Corner' and 'No More Keeping My Feet On The Ground'. 2000 release. Digipak.
X&Y 豆瓣 Spotify
8.5 (271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5年6月7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4座葛莱美奖、4座全英音乐奖和两张专辑累积全球销售1700万张!
Coldplay酷玩乐队最新大碟X&Y《XY密码》!
主打歌曲:《Speed Of Sound》首播后成为全世界15个电台频道的热点金曲榜首
《X&Y》是一张很大气的作品,歌曲的包容面很广,音乐有时安静沉潜,有时又营造出宏观且涵盖多重层次的声音,这样阔气的音乐架构为Coldplay开创出了新的畛域。歌词内容也涉及到一些范围较大的主题,像是生与死、爱与失去、拥抱世界等等主题,其中也谈到了要接受一些事情永远都没有完整答案的现实:“在数学的领域里,X和Y经常是答案的代号,但是在生活里没有人能有确实的答案。”Chris表示,“对我而言,这张专辑就是在讲那些无解的问题,还有你要怎么接受你不能解出所有未知变项的现实。”
这张唱片中的Coldplay也向人们展示了自己以前从未有过的进取精神,从“Talk”中Kraftwerk似的电子节拍,到“Swallowed In The Sea”中深受Pogues影响的曲风,整张专辑涉猎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向人们传递出一种厚重迷人、简约却又壮观的Coldplay之声。
Parachutes 豆瓣
9.2 (378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7月10日 出版发行: EMI
自2000年盛夏,一首满载少年浪漫情愫的情歌《Yellow》登上英国单曲排行第4名,红遍全英大街小巷开始;随后《Parachutes(降落伞)》专辑旋即空降英国金榜冠军宝座,98年正式成军于伦敦校园的Coldplay(酷玩乐团)已平地震雷一声响地迅速在全球乐坛窜起。
《Parachutes》是Coldplay在利物浦的Parr Street Studio录音室,与曾为Gomez、Badly drawn boy作嫁的Ken Nelson共同制作。纯净、美丽的中、慢板旋律加上主唱Chris Martin神似Thom Yorke(Radiohesd主唱)轻柔却极具戏剧张力的淳美歌声,10首慢流一致浪漫、迷美情绪的歌谣。
“Shiver”是一首绚烂美丽,关于单恋的故事的歌曲,令人感到颤栗的歌曲名称;以澎湃汹涌的吉他反复乐节,加上Chrir戏剧性嗓音,简单手法表现的畅销单曲“Yellow”;年少轻狂的“Spies”,伴随着彷复来自天堂的中八度圣音;赤裸,贝斯乐声轻抚的民谣“Sparks”简单、有力的生活宣言;“Trouble”以惊人、独特的轻柔钢琴尾曲开场,紧接着Jon和谐的吉他切入,瞬间整首歌曲彷复飞了起来;专辑最后一曲“Everything's Not Lost”结尾部分的低声吟唱,充满了轻柔爵士味,是酷玩乐团Coldplay自信展现实力的进一步证明。
聆听《Parachutes》像感受一次美丽,但又寂寞的坠落;一段远离每日烦嚣,但又可以更清楚观看的经验。
Death And All His Friends 豆瓣
8.8 (587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8年6月17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专辑的名字来自一位墨西哥艺术家Frida Kahlo给自己的一幅画的命名。
在这张专辑制作的早期,三名乐队成员各自把对新专辑的想法都写在一张白板上,每一个人的想法都很激进前卫,最后,Chris Martin收回了他的看法。他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游说他们。"我听到波诺曾经说过一句话,'乐队不应该为钱而分裂,他们应该只为了歌曲名单而分裂,'”他说,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比这更有针对性了。”
乐队聘请了传奇制片人Brian Eno做他们第4张专辑的制作人。并且,他们有针对性地试图排除一切外来影响。吉他手Johnny Buckland说: "我们感觉自己的头三张专辑是一个三部曲,我们已经完成了。因此,我们想要做一些不同的。" 乐队让记者听了一下他们正在制作的歌曲小样,大多数听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完全不同于他们以往的热门歌曲“Clocks”和“Speed Of Sound”。
好几首歌相当粗糙靠近边缘,伴随着扭曲的吉他和更加突出的敲击。歌词是暗色调的,反复出现了死亡和孤独的主题。其中有几首歌,Martin延长他的声带调色板,其表现大大超出了人们对他以往运用假声的理解,其音色低沉,性感,给人的感觉更个人,更真实。"不管这样好还是不好,我们已经开始在音乐里融入更多的色彩。”Martin说。 "取悦每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经历了这么长时间才体会到这一点。这样说让人觉得自由——可能没有一个人喜欢我们做的这些东西,但我们此时此刻就是想这样做,而且要把它做完为止。”
在新专辑里,乐队探索了各种声波的方向,其中一些来自制作人呢Brain Eno的启发和鼓励。"他不主观臆断,做出来的东西令人耳目一新。”Matin说。Buckland补充说, "他不仅仅是带来声音或其他东西,他带来了对一切事情的想法,甚至具体到,怎样构筑我们渡过的这一天。他的建议让我们停下来,仔细考虑很多问题。”
The Bends 豆瓣
9.3 (338 个评分) Radiohea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Radiohead的处女作《Pablo Honey》虽然十分出色,但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乐队在为这一张更加舒展的经典《The Bends》所做的准备,热身。同《Pablo Honey》一样,这张唱片的整体音乐构架仍然是建立在不断回旋缭绕的吉他声音之上,三把吉他共同奏出的断断续续的旋律不仅仅是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同时也成为了Radiohead的音乐标志。这种用最传统的乐器所奏出来的不同声响在听觉上创造了一种有力的回馈,它将听者的欲望和痛苦共同挖掘了出来。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The Bends》又是一张深受前人影响的摇滚专辑,偶尔从唱片中你会发现U2,Pink Floyd,R.E.M甚至是The Pixies的影子,但是Radiohead将前人的音乐手法用不同的音乐气质进行了一个极为另类的演绎--专辑中的音乐极具空间感,却并不像Pink Floyd蒙胧缥缈,这就让歌曲听起来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富有执着的感情。Thom Yorke那些充满了反复的自问,纠缠,扭曲和欲望的歌词赋予了唱片另外一种忧郁的气质,在音乐之外,一股精神暗流通过他时而温柔时而神经质的演唱传达给了听众。Thom的嗓音应该是让人温暖的,但当感情爆发的时候,你依然能见到它高亢的一面,在汹涌的音乐下这病人般的声音实在令人无法自拔。等到这张唱片出现的时候,摇滚乐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路程,而《The Bends》却还是轻易的成为了经典,这正是因为Radiohead在努力创造独特的音乐情绪的同时也保留了摇滚乐的爆发力和极佳的旋律性,这使得这张唱片不仅仅得到了评论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直白的说,《The Bends》是一张让你第一次聆听就能被深深吸引,而在接下来的每一次听觉过程中又都能发现新的音乐细节和聆听乐趣的摇滚专辑。
OK Computer 豆瓣 DeaDvey's Reviews
9.3 (473 个评分) Radiohea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Radiohead on its top form. Hearty hearty britpop.
2021年3月17日 听过
神专,经典,写进历史的那种经典。“a heart that's full up like a landfill, a job that slowly kills you, bruises that won't heal. you look so tired-unhappy, bring down the government,they don't speak for us.”
Brit-Pop Radiohead Rock britpop 摇滚
爱情的尽头 豆瓣
9.5 (209 个评分) 伍佰 / China Blu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6年6月26日 出版发行: 魔岩唱片
近一年来, 因为「伍佰的LIVE」专辑的成功, 盛名压力使伍佰重新思考音乐本质与创作的方向; 对外界习惯以音乐分类来标志他们的音乐 (从蓝调摇滚到新台语歌、老歌新编乃至台湾新音乐代表等的桂冠加身),他很清楚知道自己试图寻找的不过是音乐的各种可能罢了。「因为贪心, 才要什么都试。」伍佰说。创作时他是十分「自私」的, 能先满足感动自己的, 才有打动他人的可能。
「爱情的尽头」是伍佰1996年的最新作品, 在一片幡然成风的台语再兴声中, 何以推出一张全部都是国语创作的专辑? 面对长年久居台北都会造成环境语言的更变,无可避免地, 伍佰必须正视他每次创作阶段的不同语言媒介, 才能避开「泛文化」 的陷阱, 不让语言限制住音乐的无边国界。这未尝不是一种预告,藉以抛开live专辑带来的成功包袱, 将一切归零再重新出发。当你想进入这张全新的伍佰的世界时, 记得别被伍佰豪放的歌声或外表骗了:你若不能读出浪人歌中的淡漠其实有最火炽的挽留, 你就无法知道他遥指的爱情尽头 ,不是荒原, 是接近天际线的自由 ;如果说live 祭出一种骇人的群众力量,那么「爱情的尽头」要处理的则是一颗灵魂内在真实的喟赞; 倘若在浪人的情歌里我们听见对世界的愤怒与对抗,那么在「爱情的尽头」里头 ,我们看见了多一些的沉淀, 看见一个明亮、有希望的宽阔世界。
别介意 豆瓣
9.3 (523 个评分) Nirvana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Geffen Records
乐队介绍:
90年代,美国的失业危机重新抬头,朋克乐在音乐界再度爆炸,西雅图的Grunge音乐风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轰动,Nirvana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乐队由Kurt Cobain和前The Melvins的成员 Krist Novoselic组建,Dave Grohl在录制第二张唱片(Nevermind)固定了的鼓手位置,Kurt Cobain负责主音和吉它, Chris负责低音吉它。
1988年11月Nirvana推出了第一张Single:Love Buzz/Big Cheese,1989年6月发行第一张专集"Bleach"。Nirvana的第一张专辑,Dale crover负责Floyd the Barder, Paper Cuts, Downer的鼓,其余由Chad Channing负责。唱片的录制费用是6.17,付钱的是Jason Everman,他在唱片里面连名字都未给提起。唱片的录制时间是30小时。 Downer只收录在CD版本里面。唱片由Sup Pop Records发行,92年4月Geffen公司Remaster发行。
1991年四月,Nirvana正式和Geffen Records 唱片公司签约。同年九月,专集"Nevermind"发行,刚推出5周销量就已达到50万张,并且在排行榜上势如破竹,节节上升, 92年1月11日成为美国销量第一的唱片,全球的销量超过一千万大关。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单曲“Smells Like Teen Spirit”在美国BILLBROAD公告排行榜上迅速攀升。(Nevermind)使Nirvana步向成功,同时也开始了一个神话和一场心灵的悲剧。
在「Nevermind」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NIRVANA把以前Singles的Side-B的和一些还没发行过的歌收集在一起,于1992年12月15日,推出专集「Incesticide」。这是一张典型的地下音乐专辑,他们表示推出这张唱片的目的是为了试试听众和电台DJ接受地下摇滚的极限。
Nirvana凭这次转入大唱片公司之后的强力出击在Billboard排行榜上取得了爆炸性的效果。他们的冲击力是如此的强劲,又是如此的出人意料之外,甚至连《纽约时报》的商业版都以他们做封面,当华尔街的分析家和工业巨头们都在时间关注那些身穿花格衬衫的破落音乐家们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Nirvana的确将伟大的音乐带给了更多的听众。
表面上,轰鸣扭曲的吉他声与愤怒的吉他声与愤怒而具侵略性的击鼓已成为成长中的Grunge一族的必修课,实际上,《Nevermind》是一张伟大的流行乐专辑,像“Smell Like Teen Spirits”就抓住了MTV时代人们的距离感和不满情绪,但却不失精彩的噱头和出色的旋律——并且编曲上的精致巧妙绝不输于任何一张Beatles的专辑。同时Kurt Cobain的演唱与歌曲创作洋溢着天才与灵感,就长那些与他齐名的人也很少有如此泉涌才思,有不少人认为Nirvana不过是“一招鲜,吃遍天”,但只此一招便已为他们在另类摇滚史上赢得无可置疑的一席之地。
其中,主打歌曲更被认为是颓废摇滚的坐标。Nirvana深深的影响一代西方青年,他们的衣着,发型和言行都受到人们的疯狂追逐。主唱Kurt Cobain的自杀更为乐队添上神秘的色彩。闲话少说,去买来听听吧。
专辑介绍:
“Smells Like Teen Spirit”集美妙旋律和狂暴情绪为一体,这首歌中最为人注目的特点是不把一切归咎于上一代人,它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自身的缺陷。这同样也是列侬的特质,既自由而潇洒地谈论和描述自己的困惑和梦想,毫无畏惧、毫无拘束。如果 Cobain 不曾写下这首歌,他的传奇和他艺术的成就就会打点折扣,因为正是这首歌,成为了所有对现代社会的异化感同身受的青年的共同呐喊,成了全世界那些精神上似乎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人们得到无限满足的欢叫,成了一切在残酷现实面前梦想破灭者的呻吟,成了依然保持最后理想者疲于奔命时的狂野呼告。“Polly ”是以一个1987年发生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写成的,Cobain 十分痛恨对女性的不公和不恭,他总是为他这一代人里也有歧视和蹂躏女性的人感到惭愧。“Something In Way”是 Cobain 在 Aberdeen 桥下凄凉经历的记录,他奇特的视角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毛骨悚然,而这就是 Kurt·Cobain 。专辑的封面照片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也成为媒体和听众注目的焦点,关于这幅封面照片的含义,也是众说纷纭。
健忘的平原 豆瓣
7.4 (49 个评分) 丢莱卡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9年5月31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健忘的平原》是丢莱卡的第一张正式录音室作品,由乐队独立创作、制作和发行,收录了四首创作于2017年至2018年的歌曲。由于各种青少年的胡思乱想和举棋不定,我们放弃了录制全长专辑的想法,转而选取了四首在音乐和表达上更接近的歌做成EP。
在我个人看来《健忘的平原》的主题是普遍茫然和微型暴躁。虽然所有词曲都由我们自己创作,但其中的反复交缠出现的无奈与渴望更像是他人的恩赐,仿佛鸟群飞过,从天空落进我头发里的种子。囿于能力、财力和耐心,《健忘的平原》当然只是一张粗劣的习作,但它的粗劣已足够让我们自己满意和喜爱。丢莱卡衷心希望你也喜欢它,或快或慢那是你个人的事情。祝你收听愉快。
用所有的爱与友谊感谢我们的前贝斯手、飞去来的主唱阿勇,感谢他为这张EP了不起的付出。感谢缺省的主唱屹然和sync studio,感谢他在制作的最后关头鼎力支持。感谢小王乐队的月兔和早早在几首歌曲中贡献的美丽和声。感谢曹政的画。感谢赵凯、我们的家人和伸出援手的朋友、所有在暗处唱歌的伙伴。感谢葱。
重于天堂 豆瓣
Heavier Than Heaven: A Biography of Kurt Cobain
9.2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查尔斯·R.克罗斯 (Charles R. Cross) 译者: 牛唯薇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4
★★★
一颗子弹
一声枪响
一段悲剧的童年时光
一份关于音乐与生命的真挚回忆
★★★
权威音乐记者查尔斯·R. 克罗斯历时四年写就的传记
再现科特·柯本短暂而炽烈的生命轨迹
亚马逊年度畅销书籍
~~~ ~~~
★《重于天堂》为所有音乐人物的写作设立了一个新的高度。——《滚石》
★有史以来关于摇滚明星最为动人和坦诚的书籍之一。——《洛杉矶时报》
~~~ ~~~
★★★
本书是美国著名音乐记者查尔斯·R. 克罗斯写就的权威科特·柯本传记。作者通过4年的调查、400多次采访以及对柯本未出版的日记、歌词和家庭照片等珍贵资料的抽丝剥茧,生动再现了这个传奇摇滚巨星短暂而炽烈的生命足迹——从悲惨的童年到孤苦的青春期,再到在阿伯丁进行音乐探索的日子,直至最终成名后在公众和媒体的巨大压力下自杀身亡。《重于天堂》不仅为读者呈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地下摇滚乐的辉煌群像,更将其中心人物科特·柯本不为人知的一面重新发掘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音乐巨星的故事,更是一个始终渴望爱的、孤独的孩子的故事。
这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吗? 豆瓣
8.9 (40 个评分) Roger Water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6月2日 出版发行: Columbia
◎入列「摇滚名人殿堂」和英国「音乐名人堂」伟大前卫摇滚乐团Pink Floyd灵魂传奇最新大碟
◎继《Amused to Death》之后睽违近25年推出回归摇滚的概念大碟,探讨下一代的孩童安危问题,也触及现今社会乱象、充斥暴力恐惧的氛围
◎耗时七年之久的筹备录音,再度力邀曾与Paul McCartney、U2、Radiohead合作的天王製作人Nigel Godrich掌舵,同时招揽Atoms For Peace的Joey Waronker等独立乐团好手助阵
Roger Waters, the creative power and songwriting force behind Pink Floyd, presents Is Thi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 ?, his first rock al bum in 25 years. The album is produced and mixed by Nigel Godrich (Radiohead, Paul McCartney, Beck, U2, "From the Basement"), and includes 12 new Roger Waters musical compositions and studio performances.
Roger Waters' last studio album, 1992's Amused To Death, was a prescient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 exploring the power of television in the era of the First Gulf War. This long-awaited follow-up, Is Thi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 ?, is an unflinching commentary on the modern world and uncertain times, and a natural successor to such classic Pink Floyd albums as Animals and The Wall.
Tracks on Is Thi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 ? include: "When We Were Young," "Déjà vu," "The Last Refugee," "Picture That," "Broken Bone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 "A Bird In A Gale,"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ld," "Smell the Roses," "Wait For Her," "Oceans Apart," and "Part of Me Died." The lyrics for Wait for Her were written by Roger Waters and inspired by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an unknown author of "Lesson from the Kama Sutra (Wait for Her)," by Mahmoud Darwish.
The musicians on Is Thi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 are: Roger Waters (vocals, acoustic, bass), Nigel Godrich (arrangement, sound collages, keyboards, guitar), Gus Seyffert (bass, guitar, keyboards), Jonathan Wilson (guitar, keyboards), Joey Waronker (drums), Roger Mannning (keyboards), Lee Pardini (keyboards) and Lucius (vocals) with Jessica Wolfe and Holly Pr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