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
前朝梦忆 豆瓣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7.5 (4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史景迁 译者: 温洽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张岱是公认的明代散文大家,其传世名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堪称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无忧,性喜游山玩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但四十九岁那年,清兵入关,张岱的人生遭逢重大转折。他带着幸存的家人逸隐于绍兴龙山,务农为生,余生力修明史,八十八岁方成,是为《石匮书》,书成后不久亡故。
个人历史与家国历史相互映照、无法切割。面对挡不住的历史洪流,还归龙山是张岱的一个选择,能自主画下的一条人生界线。不论是怀志一生纂修的《石匮书》,还是《陶庵梦忆》里一幅幅简约、多情善感的前朝旧事,镶框着家族轶事与大时代的层层跌宕与悲喜交错──张岱一生的浮华与苍凉,在梦与忆的交错摆荡之间,隐隐浮现。
史景迁认为张岱不仅是史家,也是热爱历史的文人。他书写张岱的一生、内心转折及过往追忆的同时,更深层探讨张岱身为知识分子,是如何借由回忆以及修史确立自身的存在价值。在得与失之间,唯有捕捉消逝的回忆,以书写对抗遗忘,才能坦然面对、甚或抵抗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这一点,无疑反映了历史与书写的本质与关系。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豆瓣
Bertolt Brecht - Lebenskunst in finsteren Zeiten: Biografie
作者: [德] 雅恩·克诺普夫(Jan Knopf) 译者: 黄河清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10
布莱希特作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本人及其作品经受住了层层政治阻碍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他不属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
.
布莱希特是个具有超凡魅力又很难相处的人,一个天才而又分裂的艺术家,在1920年代获得引人注目的成功后被迫流亡,在好莱坞经历过失败,但随后又和东柏林剧团重 新取得成功。
.
克诺普夫多彩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布莱希特的生活,他的友谊及爱情,这些都与其作品的诞生有着密切关联。布莱希特的生平和作品构建了20世纪上半期市民批判性艺术家生存状况的范式。本书贯穿布莱希特传奇的一生,也穿插了对其作品和艺术理念的独到阐释,其中许多一手材料为德国布莱希特研究所首次整理问世。
.
“一部伟大的书籍。优秀传记的范本。具有批判性,但从不揭秘窥探;细致入微,但丝毫不呆板稚嫩。……这部传记充满了知识,而且将其与精辟的背景解析交织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那位自称‘色情文学作者与圣灵’的人物,正是从这些背景中创作了他伟大的作品。轻视布莱希特的人们,你们读一读这本书吧!”弗里茨•J•拉达茨(Fritz J. Raddatz),《时代周刊》(Die Zeit),2012年11月8日。
.
“我正在读雅恩•克诺普夫的布莱希特传……布莱希特的生平和作品能如此详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我甚是欣喜。克诺普夫为我展开了观察布莱希特其人其作的新视角,也让我重新审视那个他经历过并艰难幸存下来的时代。此外,雅恩•克诺普夫还让这些都自然而令人信服地与对今时今日的观察联系在了一起。”英戈•舒尔策(Ingo Schulze)《西德意志汇报》(Westdeutsche Allgemeine Zeitung),2013年4月12日。
.
“克诺普夫娓娓道来……在相当精简的各个章节中,他令人惊喜地将人物生平、社会历史和文本阐释交汇融合。”米夏埃尔•拉格斯(Michael Laages),《今日戏剧》(Theater heute),2012年12月。
.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读来舒顺,内容丰富,简言之:一本好书。”约尔格•施拜特尔(Jörg Später),《巴登日报》(Badische Zeitung),2012年12月8日
.
“一幅千姿百态、多彩纷呈的人物肖像!”克里斯多夫•弗拉茨(Christoph Vratz),《当代图书》(buch aktuell)2012年4月。
.
“这部传记……具有成为典范的特质。”君特•奥特(Günter Ott),《奥格斯堡汇报》(Augsburger Allgemeine Zeitung),2012年9月24日。
.
“克诺普夫的传记作品精确详实,细致入微,但又绝非索然无味。即使研究布莱希特的行家读这五百页的作品也是兴致盎然、趣味百生。”克劳斯•瓦尔特(Klaus Walther),《开姆尼兹自由报》(Freie Presse Chemnitz),2012年10月12日。
为什么读经典 豆瓣
Perché leggere i classici
8.6 (23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黄灿然 / 李桂蜜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本书36篇文章,论及31位经典作家及其作品,是进入经典世界最好的入门书。在这里,卡尔维诺向我们开放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秘密书架,娓娓道来他的理想藏书。凭着热枕和智慧,卡尔维诺让文学作品在读者面前呈现千姿百态的魅力。没有学院术语和新闻报道的油嘴滑舌,博学而非炫学,充满了对文学真正的热情。正因为此,这本书打动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无论他们是首次阅读,还是以一种新的方式重读。
作为方法的“乡愁” 豆瓣
作者: 梁鸿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7
本书试图从语文学的角度,通过对《受活》核心词语和象征符号背后所涉及的词义变迁、历史语境和种种社会生活冲突性存在的分析,进入言语的语言系统,去寻找它的起源,它背后所可能蕴含的文化心理机制,以及被我们自己和时代所遮蔽的东西。
借此,探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想象逻辑和当代话语暗喻结构的特点,进而考察文学以何种通道达到对它所描述的生活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