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
黑暗中的舞者 豆瓣
8.2 (21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想象一幅末世纪景象:在萧瑟颓圮的街头,因寒冷而颤栗的人,还能否在角落里唱出一首歌?
在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里,一个劫犯拿出小刀逼迫路人听他念诗;念毕,帮路人捋好衣服向他道歉,“对不起,我不想伤害你,只是很久没有人愿意听我念完一首诗了。”
越是倔强的美丽,就越是散发出迷人的气息。像是身处悬崖仍开得狂野的花朵,如此令人屏息的生命,怎么可能会被视而不见?
艺术家们无法割舍这种充满冲突的美,仿若那是一道进入神秘殿堂的门,它与绝望难舍难分,又以倔强的生命诏示存在,它是泥潭里的玫瑰,也是备受岁月淘洗的美丽面容。
这同样也是曾轶可所体认的美学,又一次颠覆了人们对她的想象。她就像是那无畏的花朵,永远在以自己的姿态开放,用灵魂高歌,击碎藩篱。而这一次,她选择扮演的,是一位《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
钢琴低声哀诉的衷曲拉开序幕,似一个忧伤故事的开篇,还未来得及四下观望,已经被她轻浅的吟唱带走,逡巡在黑暗无光的街道,随处可见“下水道肮脏街角”、“漏雨的破旧屋顶”,在举目可望的孤绝里,她以空灵的吟唱希冀着“天使降临”。
紧密的鼓点突袭而来,骤入合成器铺垫的暗调氛围,但她在风暴中从未有半点胆怯也绝不甘沉沦,放声高歌着“无人知晓也要/无人聆听也要/无人赞美也要/在黑暗中舞蹈”。那声嘶喊而出的“舞蹈”,不知积淀着多大的勇气。
爱伦•坡曾给乌鸦赋予绝对的压抑和悲情,那声“Nevermore”给原本凄冷无望的环境又增添了无处遁匿的阴郁。但于黑暗中独舞的曾轶可,却不惮于和乌鸦作伴。乌鸦以对生死的觉悟拥抱起命运中的不幸,又在刹那间化为最有诗意的“同在”。它承担起苦痛的同时,也让生命的忧郁升华成为庄严。
还记得刚才的那个问题吗?末世纪的景象里,一个消瘦的身影正忘情舞蹈——这样的难言之美,只能歌以咏之。
情绪禁区 豆瓣
7.7 (59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4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很少去注意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自我情绪的流失。
世界日新月异,我们一如往常,在今天,当“内卷化”已经被塞入各种各样的讨论话题,卷入其中得不到一个恰当伸展的我们,始终还是无法看到出口究竟是在哪里。我们的情绪被放入一个个精美的罐子里,整齐排布,亦步 亦趋,时刻被提醒、被规训、被说服。网络舆论和社会规则都在无形中四立围墙,冲撞即是莽撞,而“情商”(EQ)尤其成为一个衡量标准,直白赤裸的表露情绪,无疑成为幼稚、逾矩、怪异甚至是疯狂的举动。
但总有人在做那个突破常规、拒绝定义的“疯子”。2018年,曾轶可从“人设”时代的货架上夺回自己,大胆彰显自己的创作才华和独特品味,以《Anti ! Yico》给当时的娱乐生态一记重拳。2020年,“破除人设”后的她,又以体内爆发的无限能量,用更为决绝、张扬的创作,冲撞进被外界隔绝的《情绪禁区》(Emotional Quarantine),在这疯狂又难以理喻的世界上,她正奋力划桨而来,向人们展示她音乐王国的蓝图。
身为华语乐坛的“异类”,曾轶可一直坚持用极为个人化的创作,不断突破大众的界定,恰如彩虹,把光色从单一的维度中,解析出无限宽阔的色域。与John Congleton再度合作的《彩虹》,以另类摇滚乐为基底,正是曾轶可用以打破华语流行音乐范式的武器。狂暴的噪音吉他引领全篇,失真沙哑的音色与疾行的强劲鼓点,宛如疾风骤雨肆虐在耳膜,曾轶可笃定的声线破开雨帘,在彩虹的另一端,坠落在《雌雄异体》的全新世界里。
在陌生世界的巨大齿轮前,在无边的冷漠和寂静弥散的混沌里,她推翻着性别与人格的二元理论,为拒绝再次陷入标签的陷阱与“既定规则”的修正,她化身难以被归类的外星来客,轻蔑地称自己为“怪物”,在合成气弦乐编织的序曲里开启星际漫游。异类也好,怪物也罢,所有格格不入的藏匿者们啊,从不惮于对世界抱有最大程度的善意与,爱。
在梦幻流行氛围里甘愿沉溺的《害羞》,无须背叛身体的本能反应,因爱而打乱的呼吸在小心试探的《初吻》后,如发酵后蓬松的面包,在无法察觉的间隙缓缓铺满整个心房。贪婪沉醉,迅速下坠,终于在《蝴蝶》里被冒进的噪音吉他打破克制,迸发出热烈又执着的渴慕,只为追逐你的心跳而《越界》。即便是要跨越荒芜,穿过皮肤血液,哪怕被疼痛割伤差点丢弃性命,只要终点有一朵盛放的玫瑰,又有什么禁忌可言,爱就是唯一的本性。
用《戏》向同样浓烈炙热的《霸王别姬》致敬的曾轶可,与“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一样,不求他人辨识真实或虚妄,只把这一池爱恨交织,都倒入略带复古质感的《水的记忆》中;又将胸腔郁积的回忆浸入融化了爱的盐分的深海,弥散在温润的混响空间,用已经沙哑的音色,为《昔日圣诞》的遗憾和失意的心送上一朵玫瑰。百转千回,渺远的钟磬弦音回荡在旷远的意识空间,如此漂流,只为说一句《Truly》爱你,在冰冷的脉冲声背景下,充溢在比46亿年还要漫长的岁月。
专辑中10首歌曲,皆是曾轶可在《情绪禁区》内的勇敢冒险。在外界看来,充满禁忌的拥抱、近乎偏执的追寻、脱离常态的炽烈,几乎都是不可理喻的“失控”,是被列入“禁区”的情绪。但身处其中,「情绪禁区」又是天真的情绪在野蛮生长的游乐场,被尼采称为“酒神艺术”的种子,就在这里发芽。
是“异类”吗?是“病态”吗,也许只是纯真的孩子,如Patti Smith在《只是孩子》里写:“我竭力压制着破坏性的冲动,不断以创造性的冲动取而代之。不过,那个憎恨规则的小我并没有死”,她们有一点相似,都毫无顾忌地做回了自己。
2021年1月4日 听过
宝贝我来了

蛮失望的,把单曲合在一起,专辑的概念都被消解了。不过打单的歌都很好听哦。

之前单曲已经都单独评论过了,就不啰嗦惹。另外🐑的唱功还有待提高嘤
2020 情绪 意境 摇滚 曾轶可
雌雄同体 豆瓣
8.8 (34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9年5月11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在浩瀚宇宙人们无法触及的黯淡里,会不会有着未知的生命体?
他们是否也像人类一样,迫切地渴望着爱情?
跨越宇宙,打破禁忌,曾轶可全新重磅单曲《雌雄同体》倔强上线,揭开星云的纱幕后的隐秘。
当《Anti! Yico》让曾轶可从「人设」那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解脱,一张崭新的空白画布,就在她和观众之间铺陈开来。面对全新的处境,她拒绝再一次让自己落入标签的陷阱;而是在这充满无限可能的空间中,彻底地化身为虚构的外星来客,邀请听众造访她悉心构建的幻想世界,调试灵魂的共振。
在合成气弦乐编织的序曲里,曾轶可化身的雌雄同体的外星生命,因好奇「听说地球区分人类为一男一女」而降临,开始了她的冒险。与既定规则格格不入的她,恰如在冷雨间穿行的主角,寻找一个可以交换目光的人类,一起对抗冷漠的规则。特雷门琴幽暗的线条,似乎又在暗示她与神秘博士的某种内在联系……男性和女性、孩童与成人、脆弱又坚毅这些冲突的字眼,同时附着在她的身上,推翻着性别与人格的二元理论;这位茕茕孑立的星河漫游者,又何尝不是曾轶可迷人特质的映射。
在陌生世界的巨大齿轮前,在无边的冷漠和寂静弥散的混沌里,她无法嵌入机器的模样被误解、被恐惧、被中伤;她因爱的渴望堕入混沌,饱受挫折,也因爱的信念,从未被世俗打败过。当她轻蔑地说出自己是“怪物”,你便知道,再没有什么能够让她挫折——「只要你爱我/只因为我是我」——在我的身边坐下吧,管他什么异类还是病态呢?我知道你爱的就是我原本的模样,所有在幽暗角落藏匿的格格不入者们啊,都会因这份巨大的信任而坚强!
2020年12月5日 听过
合成器键盘的音色很容易营造出梦幻感,还有宇宙的那种空茫。这首歌词很好啊,表面写性别认同的纠结和迷惘,内里依旧是自我挣扎渴求外界认同,还有对于爱的渴求。

“坚硬的外壳
柔软的内核
像是恶魔
拥有孩童的声音
成熟的身躯
像是禁果
里面藏着蕾丝
外面披着西装
像个怪物”
这一段是在写🐏自己吧

“地球的规则 性别的沟壑
只要你爱我 我就能跨过
世俗的冷漠 伤痕累累的活着
只要你爱我 没人能 打败我
只要你爱我 只因为我是我”
这段挺喜欢
曾轶可
初吻 豆瓣
7.5 (13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14日 出版发行: 北京摩登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曾轶可发布新单曲《初吻》
迷失在呼吸错乱的那一刻
在这世上,有一种呼吸是可以共享的。
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呼吸,一旦揉入爱情里,就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懂得如何描写爱情的人,不惜用最华丽的辞藻堆砌出爱情的各种模样。直到穷尽语言,留在嘴边的也许都不及那错乱几拍的呼吸。
《恋爱的犀牛》里,廖一梅写爱情“那是夏天,外面很安静,一切都很遥远,我就那么静静地沉醉于你的呼吸之间,心里想着这就是‘同呼吸’吧。人是可以以二氧化碳为生的,只要有爱情。”
廖一梅的爱情写的是沉醉。贪婪地呼吸着对方的呼吸,深沉凝视,迅速下坠,甘心沉沦。那是“坠入爱河”的模样,随即会引发炙热的相思或是锥心的痛苦。这也是曾轶可的上一支单曲《昔日圣诞》里抹不开的遗憾,只能留下一句“若可以再吻你/让我咬出痕迹”。
但在坠入之前,在爱情即将发生又未发生之前,爱情的初始模样,大都是源于小心翼翼的试探。回味过《昔日圣诞》里爱情的逝去后,曾轶可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在2020年的伊始,邀请我们回到爱情的起点——《初吻》。
也许在夜里,这因爱而打乱的呼吸才会如同发酵后蓬松的面包,在无法察觉的间隙缓缓铺满整个心房。于是,在我们在还未做好准备之时,曾轶可的声音已经在四周氤氲开来。无比恰当的游离在一根丝线上下,用小心翼翼的试探,迷失在爱情的入口。
“轻轻地/轻轻地触碰你/好像是今生唯一的唯一”如同珠落玉盘般落在合成器铺垫的玻璃镜面上,唤起钢琴叮咚,曾轶可用她的气息恰如其分的诠释了爱情发生最初的那一刻。呼吸错乱的节拍,唯用“触碰”才能形容的肌肤的敏锐触觉,因不安而轻微颤抖的双唇,等待一个情不自禁的“初吻”,都若即若离的游走在绵长的弦乐背景里,被曾轶可化解入她的“这一刻让我属于你”。
这一次,曾轶可没有用多么华丽的辞藻,她只用呼吸,就温柔道出了当爱情发生,那些毛细血管都慌乱舞蹈着的曼妙时分。
2020年11月8日 听过
“睁开你的眼睛看看我
看到我的不安了吗”
哇…………
单曲 曾轶可
昔日圣诞 豆瓣
8.3 (12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4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曾轶可发布全新单曲
送一朵玫瑰给昔日圣诞
人们习惯于情感投射,给物件、数字、符号甚至气候,然后这些被投射的所有就承载了特殊的意义,独一无二,比如小王子的那朵玫瑰。
而节日能被赋予的意义则更为普遍。一些节日的存在,因为寄托了人们的期待,而浓缩成为温暖的想象,让我们无法在提到它的时候无动于衷。比如圣诞节,比如新年。
如果新年是一年的终结,理应被期待和怀缅。那为什么圣诞节会氤氲出一切温馨和浪漫的想象?因为它是关于爱的。寒冷的冬天无法阻止人们分享和接受爱。
又是一年圣诞时。
黑暗中的舞者曾轶可,从坍颓无人的角落走上明亮温暖的街头,发布全新单曲《昔日圣诞》,为这个特殊的节日献上了自己的玫瑰。
在这个被憧憬的日子里,常青树上装点着礼物,暖黄色的灯串辉映在孩子的眼睛里,红色的圣诞帽不知道从哪里穿过来,又在欢声笑语里离开。然后,看到恋人们互诉衷曲。没有任何一种悲伤值得被提起,一切苦涩和孤独都化解在欢乐里,像是水晶球里下的那场雪。
可曾轶可唯独想把这支玫瑰送给昔日的圣诞。
圣诞铃音叮当,轻盈里藏匿丝丝忧伤,随即坠入温润的混响空间中,为即将到来的思念准备一处栖息之所。沙哑的音色是唱给恋人的私密耳语,只有如此轻柔,才能将呼吸放进恋人的发丝。低沉的鼓点是胸腔重复徘徊的苦涩,思念它驻守在心房久久不肯离去,叮咚而起的钢琴音和远处的铃音,分明没有哀诉,但这纯净却化成思念里翻飞而起的泪珠,让这不断蔓延的空间更加湿润。
在一片欢乐的景象中,曾轶可唯独惦念往昔的恋人。她千万种形式的爱,酝酿出的千万种表达,其实都只有一个核心,就是爱得深沉。即使圣诞依旧,温暖常在,但“忘了准备玫瑰/忘了吻别/忘了留有余地”的昔日遗憾,却能填满今朝圣诞的忧伤,唯有浓烈的酒能忆起那日“有多么值得纪念”。
“Merry merry christmas to you”,送一朵玫瑰,给昔日的遗憾和失意的心,也提醒每一个沐浴当下的人记得今天应该有多么值得纪念。
2020年11月8日 听过
“忘了准备玫瑰
忘了吻别
忘了留有余地
酒好浓烈
忘了大雪已经纷飞
忘了列车几点
差点忘了今天是多么
值得纪念”
单曲 曾轶可 独立音乐
害羞 豆瓣
8.0 (18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14日 出版发行: 北京摩登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曾轶可发布新单曲《害羞》有一种无所适从是甘愿迷失。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被重复拿起。那句“病毒是可怕的,但爱情是可贵的”成为我们每日都能看到的真实。于是那些相隔着口罩和防护服的对视,混杂着泪水和深情,尤其令人慨叹:爱的无言竟是如此生动。
在某些语不能言的时分,人们仿佛懂得了世间的秘语。爱情成为一条激流,生生不息,不用依托任何修辞,就可以流淌入另一个人的眼底心里。我们的共情也串联成胸腔持久的嗡鸣声。
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情人节,曾轶可带来了她的全新单曲《害羞》,为暂时彼此隔离的我们,带来可能的心电感应。
人在害羞的时候,大脑皮质会刺激肾.上腺,分泌出少量肾.上腺素,继而脸红发热甚至心跳加速。在不少难以应对的场合里,由紧张而造成的窘迫,是害羞的一种表现一很多 人都想要“克制”这种害羞。
我们无法不承认,身体机能作出的反应有时会背叛我们。当处于无所适从的环境里,身体的局促不会保护我们的平静,不安感也因此产生。可是有一种无所适从,让不安也成为一种享受。
如果说在《初吻》里,曾轶可让我们知道了人是可以以二氧化碳为生的,那么在《害羞》里,她将两人的距离拉得更远,却让对方一个遥远的微笑都可以成为氧气。
“Lost in your smile | Lost in your eyes” ,迷失在弦乐里的笑容和眼睛,又坠入梦幻流行的缥缈氛围里,搅动搅动,倒入一杯度数刚好的酒里,完成一个恰到好处的微醺。
一场甘愿沉溺的迷失,一次无所适从的相见,一段“心里越是汹涌/嘴.上越是词穷”的沉默独白,全都迷醉在歌曲层叠的音色里。如梦似幻的空间中,曾轶可将“害羞”发酵成一杯酒,倒入所爱之人颤抖的心室。
在无所适从的情境下,我们无法忘记,爱情是甘愿迷失。希望当至暗时分过去,我们可以不再害羞,一起畅快地呼吸,热烈地拥抱彼此。
北京到台北 豆瓣
8.3 (7 个评分) 曾轶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1月29日 出版发行: 天娱传媒
《北京到台北》这首歌是曾轶可在一年前创作的,表达了曾轶可很爱的这两个城市,北京和台北的美好与浪漫。轶可想通过这首歌唱出自己的愿望:“世界是美好的,在爱的指引下,我们可以看见互相的美好与浪漫,并一同欣赏彼此的美好和浪漫。”
别祝我生日快乐 豆瓣
8.4 (10 个评分) 曾轶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14日 出版发行: 天娱传媒
这是一首自己唱给自己的生日歌,这是一首名字带快乐,曲中却暗藏悲伤的歌。我们始终都是贪念快乐,却又终究逃不开寂寞。别给我一时的快乐,我想要的是一世的温暖。
迷恋温柔却残忍拒绝 绝美的烟花燃烧后只剩落寞
《别祝我生日快乐》这首歌曲是台湾音乐才女范晓萱继《Can I kiss you》后为曾轶可新唱片倾力制作的第二支单曲,而歌曲本身也是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曾轶可的特有风格,每一个音符都带有独特的音乐视角和味道。《别祝我生日快乐》就在三句温柔而抚慰的轻声歌唱“生日快乐”中铺叙而来,曾轶可在音乐中慢慢叙述着自己25岁生日的心情日记:害怕被提起又怕被忘记,不想要祝福又想要温暖。是谁说的,繁华后的落寞大抵是这世上最寂寞的事情。歌曲中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生日的落寞以及渴望,矛盾着、冲撞着。
这首歌的编曲意境别致,有一种朦胧的美。尤其是歌曲前面几十秒空旷的环境音,让不论身在何处的你都会慢慢安静下来,也许是在伦敦的街头,或者是在纽约的广场,抑或者是在巴黎的咖啡店,营造出一个只属于你的场面。轻轻的吉他、轻轻的留白,轻到可以听见歌者的每一个呼吸和表情,忍不住惊叹却又害怕打扰了这份落寞。孤独而轻描淡写地唱着不被读懂的心境,用直白的陈述语气混合着淡淡的吉他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景象:生日那天我们呆坐在家中,看着窗外北京的初雪一片片飘落,想要去抚慰雪花的冰冷却又害怕一不小心融化掉它们。当生日的夜晚慢慢来临,歌声进入转折,感情慢慢起伏起来。连续的别祝我、别为我、别送我,一句句的否定那些生日应该得到的礼物与祝福,一句比一句强烈,让人情不自禁的想,为什么拒绝得如此决绝。随着歌声的继续,拒绝的原因娓娓道来,“别送我花,因为明天就枯萎了;别让温柔的人靠近我,因为我会贪图短暂的快活;别让烟火绚烂后剩不下什么,别让狂欢后只剩我一个。”这几句感情强烈而深沉,甚至带有一丝倔强的哭腔。原来害怕是那些瞬间的快乐在零点过后灰飞烟灭:这些短暂易逝的快乐,留下的是难以消逝的落寞。
画作勾勒刺青的唯美 挣扎在不舍与决绝的边缘
此次封面是曾轶可2015新唱片在每月14号情人节发布了《星星月亮》《黑天鹅》《胆小鬼》《Can I kiss you》四幅艺术性与内核兼具的画作后曝光的第五幅由曾轶可亲手绘制的封面画作,然而这次不再是抽象的画风,而是精细的勾勒出每一个线条。据悉,这副作品也是曾轶可耗时较长的一幅作品。画中唯美的刺青华丽而低调,手与脚来自同一个原型muse的身体,图中用手微微前伸好像在挽留前方的脚步,代表了同一个灵魂的矛盾冲突。手代表不舍,不舍绚烂的瞬间;而脚代表决绝的迈步,拒绝烟火的诱惑。整幅画背景为黑色,调色深沉,而手与脚在画面中十分灵动,刺青也像是要跳出来诉说着什么,带观者进入一个感性而矛盾的世界。
超脱却又隐含不舍的心灵独白 快乐与痛苦交织的残缺之美
歌曲中间的独白,也是如此孤独。我们本来就没有多少时间,还没爱上就开始快乐,还没快乐就开始痛苦,还没别离就开始想念。每段缘分到来时是多么的奇妙,而结束时是多么的不舍。就像一场午夜的狂欢派对,没有预料的快乐,没有预料的结束,没有预料的陷入不舍,没有预料的回到孤独。这段独白是在曾轶可所写的多段独白中挑选而出的,它在情感表达上也许没有其他的那么撕心裂肺,但这段独白却是众多中最超脱的,最符合这首歌气质的。这段独白是曾轶可在台北写下的,也表达了她自己当时当下的感悟。经过了那些孤独日子的洗礼,一切都淡然而深刻的提醒着,安然若素便是最好的回答。如果不能留住每一刻相遇的美好、每一份心动、每一次绚烂,那就活在那一刻、留在那一刻,而过了那一刻便不再留恋,即便那一刻已是粉身碎骨的深刻。独白的洒脱与歌曲的情感形成对比,真真假假的感受混合在其中,就像一个最平凡的人,遇见令自己动容的事物,又想再爱哪怕倾其所有,又怕再失去所有的恐惧。面对爱上灵魂的灿烂和刚刚沉醉就要分别的场景,洒脱是真,还是不舍是真?
生日当晚快乐更快乐 生日过后寂寞更寂寞
歌曲在轻柔的几句“生日快乐”声中结束,如果说开头的生日快乐是party上众人的祝福,那么结尾便是自己给自己的安慰。这个生日结束了,一切的喧嚣又回归到寂寥。宾客都各自散去,礼物拆完也静静躺在柜子里,而那些因生日而起伏的情感都被保留在心底。害怕孤独的人害怕过生日,害怕受伤的人只怕再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只怕错的时间爱上了该爱的人,只怕拥有了不属于自己的快乐,只怕众人捧起的热闹场景依然是一个人的落幕,只怕生日过后平静的心再次撩动,我的寂寞变得更寂寞。祝我生日快乐。
Can I Kiss You 豆瓣
8.1 (16 个评分) 曾轶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5年8月20日 出版发行: 天娱传媒
疯狂的盛夏,艳阳高照下热烈的吻!
浪漫的月下,幽幽暗暗中柔情的吻!
此刻不必多说一句话!
我,可以吻你吗?can I kiss you?!
即便你懂什么是爱,不一定懂什么是吻
轻轻的吻,美好的吻,带有呼吸的吻,缠绵悱恻的吻,温柔的吻,狂热的吻,疯狂的吻,不羁的吻。这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亲吻动作,吻在手上代表尊敬和爱慕,吻在额头代表宠爱,吻在颈间代表迷恋。孩子和父母之间,恋人之间,姐妹之间,主人和宠物之间,这些吻的含义又都不一样!如果你懂什么是喜欢,那么害羞轻轻的吻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如果你懂什么是美好,那么阳光下突如其来的一个吻是经典;如果你懂什么是不舍,那么欲吻还休的表情是最好的诠释。吻瞬间带走一切陌生的距离,吻,是美好而充满爱意,令人遐想无限的一个字。Kiss,in your heart.
真实累积真实,独特更添独特
两个音乐灵魂的首次碰撞
随着曾轶可新专辑主打歌一首首的曝光,专辑的另一位制作人也浮出水面。范晓萱,一个有着独特魅力色彩的音乐人,此次也是轶可第一次和女性制作人合作,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两个风格迥异的女子将两种不同的色块混搭在一起,使得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与温柔特质在编曲与整体构架上更显突出。令人中毒的吉他solo旋律,有力的鼓点以及星星点点的灵动电音点缀开场,就像一个坚实广阔的夜空洒满星星点点的光亮,狂野又柔和,界限分明又稍显暧昧。制作人范晓萱再三衡量后摒弃了很多复杂的编曲,选择简明而不简单的编曲,真实就是这首歌曲编曲的主要特点。而轶可此次也是收起了一贯常用的气声唱法,使用了比较扎实的唱法,也是体现了真实这一特点,因此听者的听觉感观也更感真实。
在以技术流为主的年代,这次的舍弃和尝试实属不易,代表了制作人和歌手最真实最朴实的音乐心声,他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大家呈现出一个最自然最灵动的歌曲。歌曲录制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这首歌曲最后一个吻竟是在大家“教唆”下轶可尝试怎么表现亲吻的声音的时候,录音老师和制作人“偷偷”录下来的,让轶可害羞不已。和范晓萱的合作,轶可颇有感触。在录制过程中,范晓萱的认真负责和对音乐的执着打动了轶可,与此同时也给出了很多音乐上的宝贵建议让轶可受益匪浅,轶可也表示在台北录歌的音乐时光也是她从英国游学回来这段时间最快乐的日子。
我可以吻你吗,在浪漫的月下
我可以吻你吗,在疯狂的盛夏
这次的歌曲不同于以往的小心翼翼的少女情怀,更添加了一些勇敢和大胆的元素。在这个以矜持为美,以沉默为美的年代,人们都学会了带上成熟的面具。即便是遇上美好的事物也会吝啬夸奖,害怕表现得轻浮;而即便是遇上心动的人大多都藏在心里,纠结翻滚,最后不得无疾而终。而这首《can I kiss you》就是像灰色尘雾中的一抹蓝,唱出了最简单的道理,“爱不需要言语夜多珍贵,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告诉大家即便这世间有多少的规则,有多少的不可行,也需要为真正的心动真正的爱去付诸行动,不再畏畏缩缩或是委曲求全。在这个害怕主动就是输了的年纪,也唱出如童真一般美好的情愫,我喜欢你,我想吻你,我可以吻你吗?爱就是如此简单!喜欢就是如此纯净!不需要思前想后!
轶可自画像,用一个吻俘获你
胸前爱字刺青,化身爱的使者
一如既往,《can I kiss you》的单曲封面还是轶可亲自手绘的油画。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轶可不再描绘它物而是画下了镜子里的自己。画作中轶可蓝色的头发梦幻飘逸,绿色的皮肤自然诡异,像是另一个地球走来的孩子,口中含着一把像剑一样的信物,好像要交给谁。双手交叉姿势安稳而祥和,与世无争的感觉。最显眼的一个繁体的爱字被“刺”在了轶可的胸前,就像一个超脱的怪孩在向世人展示被刻在身上的坦荡荡的爱。整幅画的色彩怪异,偏向明亮,却又怪得很美,在虚与实之间述说着一个不现实的故事。也许轶可眼中希望的自己就是对爱如此坦荡,却看待世俗的眼光如此平静吧。这幅画和这首歌一样,坦荡勇敢充满灵气,诉说着一种特别的感觉,这感觉也许只有看到这幅画和听到这首歌的人才会深有体会吧。就是这幅画上的怪小孩,好像柔柔的轻轻的在唱着,can I kiss you,can I kiss you,can I kiss you。唱着唱着,她的爱字也愈发明亮,胸口愈炙热发烫。
25岁的晴和雨 豆瓣
9.0 (44 个评分) 曾轶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17日 出版发行: 天娱传媒
曾轶可首张数字专辑,个人第四张专辑《25岁的晴和雨》
25岁前,“晴”对我来说是明媚,“雨”对我来说是忧伤。而现在,晴和雨不再是单纯的晴和雨。晴:温暖、兴奋、张扬……也许还有失落。雨:灌溉、生长、隐忍……也许还有期待。25岁,我开始期待风雨过后的彩虹,时长也会在满溢的阳光下居安思危;25岁,在坚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同时,也走进了新的领域,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关于曾轶可、关于成长,关于音乐、关于其他,浪漫的、忧伤的、美好的、苦闷的……我想说的都在这张《25岁的晴和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