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
饥饿 (2008) 豆瓣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IMDb
Hunger
8.0 (98 个评分) 导演: 史蒂夫·麦奎因 演员: 迈克尔·法斯宾德 / 斯图尔特·格雷厄姆
其它标题: 大絕食 / 飢餓宣言
北爱共和军领导人鲍比·桑兹(迈克尔·法斯宾德 饰)因领导反对当局的游行被抓捕入狱。在梅兹监狱中,他依然没有放弃斗争。监狱里都是六平方米的封闭牢房,这里关押着北爱共和军的囚犯,他们赤身裸体拒绝穿囚衣,以此对抗撒切尔夫人剥夺囚犯权利的法令。他们用污浊的食物和排泄物掩盖着变形门下的沟渠,以此传递消息。
通过一台蒙混过关的收音机,囚犯们得以及时了解共和军与英国政府斗争的消息。最后,在桑兹决定以绝食抗争的时候,他与神父多米尼克·莫朗(利亚姆·坎宁安 饰)有过一场精彩的辩论,然而结果却于事无补……
本片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血腥星期天 (200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Bloody Sunday
8.4 (38 个评分) 导演: 保罗·格林格拉斯 演员: 詹姆斯·内斯比特 / Gerard Crossan
其它标题: Bloody Sunday / 血色星期天
1972年,北爱人民因不满英国政府未经审讯便予以拘留的不人道做法,决定在1月30日这天举行一场游行。英国陆军将军福特(Tim Pigott-Smith 饰)同时发表声明,定义这是一次非法游行,并将进行镇压。双方的矛盾冲突在前一夜便凸显开来,形势一触即发。北爱温和派议员库普(James Nesbitt 饰)意识到形势严峻,四处奔波告诫人们要克制,千万不可使用暴力。而另一方面英国派来一队伞兵作为先锋部队,防止北爱共和军的人伺机作乱。游行在紧张的气氛下展开,前半段的有条不紊被随之而来的混乱彻底破坏。一群激动的年轻人偏离游行路线,向驻防的的英国军队抗议并投掷石块。英国方面用高压水龙头、催泪弹和橡皮子弹还击。接着事态愈演愈烈,英军开始用真枪实弹向百姓射击,连臂膀上扎了白色手帕(以示和平)的老人也不放过。惶恐的人们四散逃窜,许多人倒在了血泊中不再起来。暴乱结束后,军方对外声称只有三人丧生,而当晚库普从医院拿来的资料显示总共13人死亡,14人受伤。
风吹麦浪 (2006) TMDB Eggplant.place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8.2 (212 个评分) 导演: 肯·洛奇 演员: 基里安·墨菲 / 帕德莱克·德兰尼
其它标题: 吹動大麥的風 / 吹动大麦的风(台)
20世纪20代,英国和爱尔兰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爆发爱尔兰独立战争。原本拥有光明前途的医科大学生达米安(Cillian Murphy 饰)得知战争爆发,毅然投笔从戎。他回到家乡,与弟弟泰迪(Padraic Delaney 饰)、好友丹(Liam Cunningham 饰)一起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这群青年凭借满腔热血以及出色的战术,一次次挫败受雇于英国政府的“黑与棕”民兵部队。他们的反抗迫使英军同意签订条约,然而,这也成为昔日战友分道扬镳的岔路口……
本片荣获200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2006年欧洲电影节最佳摄影奖、2007年爱尔兰电视电影奖观众奖最佳爱尔兰影片和IFTA最佳男配角(Liam Cunningham)及最佳影片奖。
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 豆瓣 谷歌图书
8.3 (16 个评分) 作者: 包慧怡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 - 8
本书收录了青年学者、诗人包慧怡2005—2015年间的代表诗作,是作者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诗歌集。
包慧怡的诗具有一种罕见的女性气质,它不同于诗歌角色中的女性意识;某种意义上,它更近乎法国人德鲁兹指认的——在写作中成为女人的那种深刻而自觉的生命冲动。她的诗写得很大气,感受绵 密,体察细致,但又呈现了一种得体的心智之美。她的诗歌语调也很迷人,并且更可贵的,它几乎从不步于感性和装饰,而是总能借助语言自身的力量,将诗人的洞察推进到生命意识的深处。她的平衡能力也极其出色,不论多么细小的感受,她总能找到一种语言的方法,将它们像变魔术一般展现为一出小小的戏剧。
——臧棣
包慧怡的诗里有一种完美的融汇之力:神秘主义的思想源泉,以情人私语的方式流淌;异域文化的花式,编织进了旅途中的星空;繁复奇特的华彩背后,隐现古老的神话原型。在我和很多读者眼中,她早就是当代最杰出,最有活力的汉语诗人之一。
——王敖
复旦毕业、又从海外留学归来在复旦任教的青年女诗人包慧怡,学问渊博,才情卓异,而勤奋多产;学术研究与文学写作兼备,诗、文、译,三体俱佳,实属凤毛麟角。她的诗歌情态摇曳多姿,意识曲叠幽暗,既有知识女性优雅的审视,又含当代生活疼痛的感触。她的诗歌语言辨识度很高,修辞丰富,色彩斑斓;她诗歌中的声音尤其迷人,她每首诗的第一句几乎都是一种特别的声音破空而来,无中生有,她的诗歌就诞生在此音调上。她诗歌的发展也是在此音调的变幻中展开,它既有照各种复杂对位法构成的复调繁响,也有主调之下多声部的戏剧性冲突,也有纯粹单声的寂静抒情。她的诗可谓飘向远方又萦绕心间的音乐。
——雷武铃
都柏林人 豆瓣
DUBLINERS
8.8 (24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译者: 王逢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10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1914年出版,置景于乔伊斯的故乡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一个片刻一群人,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是上上之品。堪称20世纪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2021年1月30日 已读
喜欢阿拉比和死者。

乔伊斯故事的结尾有一种魔力

痛苦的事件,“但他的耳朵仍然听得见机车奋力的轰隆声,反复地奏出她的名字。”

死者,“他听着雪花隐隐约约地飘落,慢慢地睡着了,雪花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就像他们的结局似的,落到所有生者和死者身上。”
乔伊斯 外国文学 文学 爱尔兰 爱尔兰文学
蓝色吉他 豆瓣
The blue guitar
作者: [爱尔兰] 约翰·班维尔 译者: 戴从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3
一切爱的本质都是自恋。
爱尔兰国宝级作家、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新作。
奥利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而私下里,他还是一个从来没被抓过现行的小偷。他偷窃不为钱财,只求刺激。他尤其恶劣的偷窃行径,是从好朋友那里偷了他的妻子。如今,他的绘画生涯遇到瓶颈,已多日未曾拾起画笔;不巧的是,他的秘密恋情也被人发现,他只得仓皇出逃,逃离他的情人、妻子和他的家 。可最终,他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踏上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