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章鱼的心灵 豆瓣
Other Minds
作者: [澳] 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 Peter Godfrey-Smith 译者: 黄颖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1 - 3
做一只章鱼或乌贼是怎样的?
动物是否能意识到自身感觉到的一切?
完全不像人脑的大脑会如何看待世界?
哲学×演化 → 心灵×物质
主观经验的演化起源也许未必以“有类似人脑的复杂大脑”为前提
特别说明:乌贼也是本书的重要角色!
◎ 编辑推荐
☆写作层次丰富,拓展多元新知:这是一部视角多维的自然志和哲学分析笔记。作者作为一名哲学家,跳离扶手椅中的空想推论,一跃潜入海面之下,搜寻探究他心问题(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的信息拼图。他以人类的心灵,观察、跟踪和理解章鱼、乌贼等他者的心灵,让文字在哲学和科学之间无缝切换。
☆收录作者本人的潜水摄影:作者早年就通过博客记录下自己的潜水经历、与章鱼和乌贼相遇的种种趣闻,还有前沿的研究报道。本书不仅通过文字重现了这个哲学家对头足纲动物产生兴趣的过程,还穿插了作者和潜水同伴在水下(尤其在章鱼城邦架设GoPro相机)拍摄到的精彩照片和视频截图。书中还精选了部分彩插,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头足纲动物调色、摆造型和追赶打斗的细节。
☆从潜水爱好到学术研究,从专业探索到社会关怀:作者的写作和思考并不止步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研究旨趣。作者在书中还为我们展示了海洋环境变迁的一角历史,他本人同时积极投身澳大利亚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与海洋保护行动,并把这本书题献给每一个保护海洋的人。
☆已翻译成20多种语言版本,备受各界赞赏:《科学》《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金融时报》《卫报》《华尔街日报》《伦敦书评》等科学媒体、大众文化媒体和潜水专业杂志赞赏热评。本书还曾入围2017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终选。
◎ 内容简介
海洋是心灵(mind)的起源地,或者说,心灵最早期的模糊形式是在海洋中形成的。痴迷潜水的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研究者彼得·戈弗雷-史密斯,关注从演化角度探索意识是如何从生物体的身体基础上产生的、动物是如何演化出主观经验的,也就是动物身为这种动物的特别感受。当这位全身包裹着橡胶的哺乳动物代表和一只同样对他充满好奇的头足纲动物在海中相遇,物质和心灵既在物理层面互相牵引,也为身心关系的研究带来了不同于人类的、他者意义上的全新认识。
在大约6亿年前,哺乳动物与头足纲动物走上了各自的演化之路。头足纲动物从只能吸附着平移,到像齐柏林飞艇一样自由地游向高处,然后到彻底抛弃外壳、再无固定形状——在身体形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们的感官、行为和心灵也在输入和输出的反馈中演化出了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它们的大部分神经系统不在大脑,而是遍布全身;它们用触腕卷上你的时候,并不是在触摸你,而是在感觉你是否能吃;关于章鱼的高智力趣闻传得神乎其神,可是它们的寿命又令人费解的短暂……如何去理解这些接近外星智能生命的动物的心灵?这本既关于哲学也关于动物演化的小书或许能够带来启发。
◎ 媒体推荐
说这是一本哲学书是成立的,因为戈弗雷-史密斯是一个很少见的在现实世界中搜寻线索的哲学家。渊博且富有好奇心,他小心探索,又细细欣赏。他是充满善意的自然探索者。他从不教条,还惊人地敏锐。
——卡尔·萨菲那,《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令人入迷且意义深远……戈弗雷-史密斯潜入海洋,进行了一次非常独特的哲学之旅。我们跟着这位活力满满的潜水者,同时也是一位令人钦佩的作家,看他研究和思考头足纲动物的生命和意识的起源……从本书的书名,以及戈弗雷-史密斯对自己和章鱼相遇的描述,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相信,这些动物都有意识。
——史蒂芬·凯夫,《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在彼得·戈弗雷-史密斯看来,章鱼的异质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识的本质,而且它们这种有意识的状态不能通过简单类比人类的意识来理解。戈弗雷-史密斯从认为意识是演化的产物出发,再到承认意识有更原始的起源:动物的意识是连续过渡演化的。
——埃米娅·斯里尼瓦桑,《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
我爱这本书,它在书中娴熟地交织了自然志、哲学和好奇心。本书带我们潜入深海,不止潜入波浪之下,还近距离地接触了神秘且有高智力的章鱼,透过数亿年的演化史叩问意识的本质和起源。戈弗雷-史密斯通过生动、文雅的叙述为我们讲述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詹妮弗·阿克曼,《鸟类的天赋》(The Genius of Birds)作者
◎ 获奖信息
★《纽约时报·书评》年度编辑推荐
★《出版人周刊》2016年季度十佳科普著作
世界重启(修订版) 豆瓣
THE KNOWLEDGE: How to Rebuild our World from Scratch
作者: [英]刘易斯·达特内尔 译者: 秦鹏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 7
假如我们熟知的世界已经消亡,关键问题是:下面该怎么办?
·
这是一场极富科学想象力的思维实验,写给假设中的世界末日幸存者,作者达特内尔不仅探讨了让我们如何在大灾难后的几周里活下去,更介绍了恢复人类文明所需的非常基础,却极其重要的知识精华:从如何重新发展农业、喂饱肚子,到怎样提炼矿物、制造药品和生产工具,再到铺设电网、发展交通等。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当遇到全球性的灾害、瘟疫,或沉浸于文明的便利时,我们也许更应思考一下,假如文明瞬间崩溃,我们该何去何从。"
怎樣製造一顆核子彈 豆瓣
作者: 法蘭克·巴納比 译者: 高嘉玲 商周 2004 - 7
「巴納比是揭示恐怖份子真正威脅的不二人選......。未來的發展的確令人擔憂」--《衛報》(Guardian)「一本適時出現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入門書。」--
《經濟學人》(Economist)「對無知的可怕後果提出警告......。一本直接了當又不歇斯底里的入門書。」--
《獨立報》(Independent)當一個社會可能受到核子、生物、化學武器攻擊時,必須要讓公眾充分瞭解他們所冒的風險與能夠保護他們的措施。錯誤消息的氾濫,增加了公眾的恐懼,更使得政府倉促地執行反恐政策。這不僅會降低反恐的效率,反倒利於恐怖組織,更會削弱民主制度。
《怎樣製造一顆核子彈》的目的,在於提供正確的資訊,讓人們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有正確的瞭解,從它們是什麼,誰擁有它們,使用哪種裝載砲彈,製造時所需的人員、設備和材料,到對政治人物、科學家、工業界、國防部官員和軍隊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中角色的分析。同時也論及某國進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時會對國際社會造成的衝擊,以及因應之道,並分析反恐政策及其成功可能性。
树的秘密生活 豆瓣
The Secret Life of Trees: How They Live and Why They Matter
作者: [英]科林·塔奇 译者: 姚玉枝 / 彭文 商务印书馆 2015 - 6
我们常以严肃甚至枯燥为特征看待科学著作,而本书不仅知识严谨,探究深刻,而且文笔抒情,发生在大自然间的小故事起伏跌宕,对自然的真爱流露笔尖,读起来既像科学论著又像浪漫诗文。——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
本书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追本溯源树的进化,以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描绘树的遥远过去和现今分布。不仅可供学者参考,更能满足普通读者的好奇心。——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整合生物学》杂志主编刘春明
一份写给大树的情书,文笔饱蘸激情和科学活力,读起来欣欣然。塔奇的作品总是充满温情和智慧。——英国《金融时报》
任何对自然界感兴趣的人都会喜爱《树的秘密生活》。我发现自己情不自禁地向朋友们朗读整段的内容。——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好书榜
精彩!无价而且及时。塔奇是令人梦寐以求的导师。——英国《每日邮报》
对于树,我们的浪漫性追求与我们的功利性追求常常将我们和它们的关系置于尴尬的处境。
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能指望的。还是让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中的朋友来了解它们,欣赏它们,并怀着息息相依的感情对待它们,因为这是我们持久相处,我们共同的家园持久存在的基础。有人心甘情愿写了一本关于树的书,告诉我们许多它们的,以及我们和它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翻开来阅读。
这是一本主要与树木科学相关的书,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告诉我们有关树木的知识。书中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树木是怎样诞生的、树木的种类、生长分布及其成因;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生存的,与周围的生物是怎样竞争与合作。在书的最后一章,是关于我们应当如何利用树木,以及树木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本书所讲述的科学不像通常的那样,对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大加歌颂,而是真正体现了一种尊重的精神。
了解宇宙如何运行 (了解宇宙是如何运行的 第一季) (2010) 豆瓣
How the Universe Work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了解宇宙如何运行
9.8 (14 个评分) 导演: Lorne Townend / Peter Chinn 演员: 加来道雄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宇宙是怎样运行的?这些都是人类经常提出的问题。作为宇宙的一分子,我们都希望可以对这个神秘国度有更深入的认识。《解读宇宙》将为天文爱好者拆解种种谜团,节目将会探究宇宙的基本要素,发掘连串迷人的天文现象,以及解释其成因。节目旁述Mike Rowe将带领观众了解宇宙的结构、太阳系、银河系等。《解读宇宙》与观众一同探索这个奥妙神秘、浩瀚无边的宇宙国度。
具身认知 豆瓣
作者: [美]西恩·贝洛克(Sian Beilock) 译者: 李盼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 7
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
我们的身体在塑造精神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
但是,这种能力被极大地忽视了。
过去几年中,"具身认知"这门新科学快速发展,
说明了身体和环境如何影响我们的想法、情绪、决策和行动。
本书会向你介绍关于身心如何相互作用的新知识,
也将教你使用身体和环境:
↘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更好的表现;
↘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大应用领域
用身体让自己感觉更好
当你微笑时,你会感到更快乐,
也能更快地从痛苦中恢复。
用"有力姿势"站立,只要几分钟,就能增加心理力量感和冒险的意愿。
用身体帮助自己思考
约束身体会让你的想法受到束缚,在房间内随意走动能带给你新的联想。
短时间的有氧运动,就能帮助你以崭新且不同寻常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用身体培养孩子的头脑
手写字母可以将儿童负责阅读的脑区发动起来。
练习钢琴可以提高儿童手指灵活度、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技巧。
用身体理解他人的感受
亲自打过比赛会让你在预测别人传球或射门是否成功时更加准确。
身体的距离会导致心理的距离,所以面对面更有利于敏感重要的交流。
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 豆瓣
The Soul of the Night: An Astronomical Pilgrimage
8.9 (15 个评分) 作者: 切特·雷莫(Chet Raymo) 译者: 高爽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科普版《瓦尔登湖》,让天文学浪漫如诗
美国30年经典科学美文首度引进
科学家切特·雷莫在本书中探寻到科学与信仰的深处,探究天文学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性及其意义的奥秘。通过天上繁星的排列以及几千年来人类口口相传的关于它们的故事与神话,雷莫带领读者踏上了一场“追寻黑夜的灵魂的朝圣之旅”。
小灵通漫游未来 豆瓣
8.5 (22 个评分) 作者: 叶永烈 著 / 杜建国 插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8
记者小灵通无意中登上了一艘开往未来市的气垫船,在船上结识了小虎子和小燕兄妹俩。
气垫船直接开上未来市的码头,小虎子的爸爸妈妈开着水滴形状、没有轮子的汽车来接他们。这种汽车与气垫船一样,靠喷气发动机喷出向下向后的两股气流推动汽车前进。它跑起来就象在地面上飘行,所以又叫飘行车。乘飘行车非常安全,它安有自动避撞和自动紧急刹车装置。
在小虎子家里,小虎子的曾祖父正和机器人铁蛋下棋。老人虽然曾在67岁、96岁、108岁时生过三次大病,但是依次换上了人造肺、人造肝脏、人造心脏以后,身体非常结实,凭借装在耳朵里的助听器、嵌在眼睛里的老花镜,他耳不聋眼不花。
小虎子家招待小灵通吃了一顿非常稀奇的中饭:人造大米饭的饭粒象珍珠;五香酱蛋有小西瓜那么大,里面全是蛋白没有蛋黄,原来它是将人造蛋白灌进椭圆形的塑料袋,再用开水煮熟的;清蒸肉丸由人造肉酱制成;萝卜炒黄瓜用的是蔬菜新品种“萝瓜”,它由萝卜与黄瓜杂交而成,上面长黄瓜,下面长萝卜。
晚上,小灵通出来散步,街道上没有路灯,但到处发出彩色的光芒。原来未来市许多房屋的墙壁涂上了夜光颜料,有的墙壁干脆采用夜光塑料,人们的衣服也由夜光染料染成。
未来市的上空挂着两个月亮,那弯弯的银钩月,是真正的月亮;而那明亮的圆月,是一盏小太阳灯,它装在一颗人造卫星上,这颗卫星始终停在未来市的上空。
第二天清晨,从香烟盒似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里,小灵通听到了当日“天气协商结果”。小虎子解释,在未来市。人们已经能够控制天气,飞机喷洒“消云剂”、“降雨剂”的方法简便易行。各个单位对天气的不同要求也可通过天气协商办公室协商解决。
小灵通又参观了人造粮食厂和农场。未来市的人们用二氧化碳和水做原料,在阳光和人造叶绿素的作用下生产人造淀粉,经成型机制成珍珠般的大米。他们还研制出植物生长刺激剂,使庄稼不仅长得高大,而且生长速度非常快。
几天以后,小灵通乘坐火箭离开了未来市。回到家,他一口气把自己在未来市的见闻写下来,成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