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1
intro 豆瓣
7.6 (15 个评分) 路壹 Lu1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7日 出版发行: 明堂唱片
回忆与温存
克制与失控
孤独与永恒
缄默与多言
失落与兴奋
冷静与热情
-
中文说唱指标人物Lu1全新音乐作品「intro」
-
屏蔽嘈杂,谱写隔离期间心境序言
探索自我,突破中文说唱音乐制式
——
「intro」—— 一张展示自我实验过程的音乐作品
嘻哈并不一定都是纸醉金迷或者情绪激烈,更多的是关于自我的表达。
Lu1一直以来都选择以更加克制与内省的方式进行着自我剖析。
-
在这张作品中Lu1尝试以不同角度的表述、不同主题的讨论,甚至不同的语言,进行别于过往的语言结构实验。
而音乐风格上,也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极简主义取向的电子乐、爵士乐、R&B甚至另类摇滚。
-
除了老搭档白天不亮、地磁卡、李丁丁 和MAJOR YAO进行通力合作,欣赏已久的DJ Mitsu The Beats与文智涌也被邀请参与他的全新风格实验中,将自己的内在情绪转化为全新的音乐风格。
-
原本计划于2020年内完成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也因为Lu1对新的音乐的探索与实验,正在不断修改与升级。
这张EP展示的正是Lu1在这场自我实验中的过程。
——
「intro」—— 一页隔离期书写的心境序言
-
久未有全新创作作品释出的Lu1,在2020疫情下,突然有了大量的时间来整理自己过往累积的众多创作素材,也因此有机会对过往的自己进行内心的观察,慢慢向自己开放回忆的禁区。
-
首次担当唱片美术指导的Lu1,实验性地以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笔触+胶片摄影的形式来传递着自己情绪的外部表达。
——
谱写中文说唱全新风格篇章
中文说唱指标人物Lu1全新创作
-
正式专辑到来前的前奏,
隔离期书写的心境序言。
-
白天不亮 x 地磁卡 x 李丁丁 x MAJOR YAO x DJ Mitsu The Beats x 文智涌
心电相通,谱写中文说唱全新风格篇章。
自己做决定 豆瓣
Lu1 / Cee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8日 出版发行: 明堂唱片
等待7年的中文嘻哈黄金名盘
华语说唱指标人物Lu1 x 上海地下说唱传奇Cee
合作专辑《午夜列车上的告别 / Farewell on a Midnight Train》
首支单曲《自己做决定》
全新制作,挥洒一样的金色回忆。
热情,让我们进化成更好的自己。
在机器人的世界里,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愉悦、兴奋、欢欣、骄傲,都可以通过预先设计的程式,逐一实现。
返修车间里,深深埋藏着焦虑、困惑、厌烦、气恼、憎恨。
至于好奇、勇敢、自在、满足,仅在率先进化而成的人身上被发现过。
传说,他们身上都一组叫做「热情」的代码,
而他们进化的标志性事件是:「自己做决定」。
全新制作,挥洒一样的金色回忆。
再次回到回忆里,我们遇见最初的热情。
7年前,当Lu1 和Cee公布合作计划,《自己做决定》作为最早曝光的单曲之一,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获得了过百万的试听量,让中文说唱乐迷甚至流行乐迷都大感惊喜。
然而,进入2010年,两人因为进入工作,不约而同的在网络消失了。
所有人都在翘首企盼着的两人合作专辑似乎成了传说。
时间来到2014年,明堂唱片通过制作人14?和Lu1展开接触,Lu1首张专辑《男孩》与这张尘封多年的合作专辑同步展开了企划与重新制作的工作。
制作人14?重新制作这首《自己做决定》时,也是满满回忆,悠扬的旋律激发起了Lu1和Cee的全新创作灵感,不但重新录唱,还邀请来好朋友Kiqs一同创作全新副歌。而Kiqs充满美好怀念感的嗓音,让工作人员听了也大叹感动。
全新版本的《自己做决定》勾勒出了闪烁着金色光芒的初心,挥洒着满满的感动。
无论过去了7年,还是14年,
回忆,让我们的感动常在;
回忆,让我们的热情永不到站。
午夜列车上的告别 豆瓣
7.8 (23 个评分) Lu1 & Cee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29日 出版发行: 明堂唱片
等待7年
华语说唱指标人物Lu1 联手 上海地下说唱传奇Cee
横跨Hip-hop、爵士、Future Beats、流行之全新合作专辑
《午夜列车上的告别 / Farewell on a Midnight Train》
氛围化的概念制作,以情绪为起点,去往回忆探索热情。
关于回忆与热情的全新合作专辑
《午夜列车上的告别 / Farewell on a Midnight Train》
回忆满满,给你一整夜的感动。

等待7年,
中文嘻哈黄金名盘终于祭出
蛋堡 x 14? x 白天不亮x Ceezy x Harikiri
SoundzImage x Octave 20 x Posheric
PeteNut x Eddie Beats x Snarelop
肥宝 x FatKit x Illmo x Manhand
超梦幻阵容一次到站。

2009年
从美国返回上海探亲的Lu1遇见了上海地下说唱传奇”竹游人””不可抗力”的灵魂人物Cee,
一见如故的两人,在录音棚里无拘无束地发挥着天马行空的创意,
一起录制了不少精彩的合作曲目。
彼时以“狠”著称的Cee早已凭借所在的“竹游人”团队以及其领导的“不可抗力”成为整个中文地下嘻哈圈的重要人物,
而Lu1也凭借言之有物的歌词与清爽迷人的爵士嘻哈曲风在StreetVoice与豆瓣上积攒了大量人气。
年中,两人公布了合作专辑的计划,14?、白天不亮、蛋堡、Ceezy等中文嘻哈圈的大名字确定会出现在专辑中。
在网络上接连放出《不能带你去》《自己做决定》等优质单曲,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便获得超过百万的试听,备受乐迷喜爱。

2010年
从UCLA毕业后的Lu1进入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进行咨询工作。
Cee则成为日本著名家居公司的设计师,闲暇为不少知名艺人与知名品牌操刀音乐制作。
就在乐迷翘首以盼这张专辑的发行时,两人不约而同的在网络上慢慢消失了。
时间来到2014年
明堂唱片通过制作人14?和Lu1展开接触,Lu1首张专辑《男孩》与这张尘封多年的合作专辑同步展开了企划与重新制作的工作。
2015年夏天,
Lu1发行首张专辑《男孩》,大获成功,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超级新人。
2016年初,
在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修改、推翻与重来后,专辑进入制作尾声。
专辑定名为《Farewell on a Midnight Train》,
Lu1和Cee他们说这是一张关于回忆的专辑:
关于2016年对2008年的回忆,
关于2008年对2008年以前的回忆。

这也是一列载满回忆的列车,穿梭在LA与上海两个时空,
记录了两个热爱生活、热爱hip-hop的男孩各自经历的7年心路,
在他们褪去青涩后,闪烁着金色光芒的初心任然清晰可见。

回忆,让热情用不到站。
男孩 (划破) / A Portrait in Time & Rifts 豆瓣
7.7 (14 个评分) Lu1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9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 明堂唱片
再一次,久等了!
终于等到Lu1首张专辑 「男孩/ A Portrait in Time」成长再版
「男孩(划破)/ A Portrait in Time & Rifts」!
一张随着时间的成长的自画像
2015年7月,Lu1首张专辑 「男孩/ A Portrait in Time」一经发行便引爆整个华语嘻哈圈,专辑首印抢购一空。
面对歌迷持续不下的再版呼声,一向完美主义到疑似处女座的的Lu1却希望能给歌迷一张诚意与惊喜满满的再版专辑。不满足于简单重印再版,Lu1找来一众爵士音乐家一起制作「男孩/ A Portrait in Time」升级内容,加收五首当时未能收录的精彩曲目:
●「划破气流的人」:穿过繁华,面对自己,「男孩」第四部曲。
●「爸爸的手表」:关于父爱与成长的思考。
●「Just Say So」:跨越时间,告别爱里面的那些遗憾。
●「Bonjour & Goodnight」:结束等待,重温爱的感动 。
●「很可爱的歌 (Swing Version)」:Ding!男孩优雅升级新派绅士!
Lu1为升级版取名为「Rifts」,呼应他在「划破气流的人」中对于成长的再次思考。
什么是成长?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
而在Lu1看来,成长就如「男孩/ A Portrait in Time」专辑的英文标题所说,是一张在时间中不断变化的肖像,一个不断了解自我的过程,而「Rifts」就像经历成长的阵痛后对过去未竟遗憾的一次告别。
「男孩(划破)/ A Portrait in Time & Rifts」,
一张随着时间成长的自画像。
再次,献给在勾画着属于自己杰作的我们。
附录:
Lu1再版自序:感谢的话无需赘言
再一次阅读那些充满骄傲和自信的语言,不免感到一种小心思被人揭穿后的不好意思。
于是我想起了这张专辑名的由来,A portrait in time(时间中的肖像)。
当时的想法是我们一点点长大就像一张 stop motion picture 般成像的肖像,一帧一帧抹去稚气,获得,失去。拍拍自己的后背。
我人生第一张专辑的组装(也就是这张的初版)是在红坊On Stage沙发上的临时流水线手工完成的。
第一张专辑在最后一道工序上,贴纸贴反了180度,能嫩便顺理成章的收下了这张包装不合格的次品。
去吃宵夜的路上,我闻到了上海初夏刚出梅天气里独有的气味。我曾经就住在两条街外,那里平房面街二楼窗外即是法国梧桐树的树枝。
新华路上即将汹涌的蝉鸣声,此时此刻还有几分含蓄。
自2015年这张专辑的发行,我第一次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城市,也有几次在现场叫错了城市(抱歉)。
遇见了许多美丽的人,听了许多雄心壮志的故事。
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在记忆里小黑背光站在酒店落地窗前说:“因为只有我们在做音乐的时候才感觉自己真正的活着。”
可不是吗,我相信这一句话总结了很多音乐人做音乐的理由。
用我妈的话说,我是一个一生下来就很幸运的小孩。
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里的我,从小衣食无忧,偶尔过年也会缝个nike在羽绒服左胸口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也曾经因为故意不穿校服,被班主任点名讥讽。
但总体来说,从入学到出国不是一帆风顺,就是遇到贵人相助。
就像扫雷每一点都打开了一小片平原,我在这片开阔但有边界的平原里玩耍。
不过是从一个小围墙的空间转移到了更大的小天地罢了,但是我依然切身的感受到了自由的伸展并错以为这就是成长。
被突然宣布长大了的那一瞬间是一个初春的傍晚。
走出4年大学最后一门期末考,松树间的残阳只够点亮脚边水泥地的一小块。
我像是走到了麦田的边缘发现只是一堵没有纵深的白墙。这张专辑便以这一点为起点。
通过14认识小黑是在2013年吧。
在NASA烟雾缭绕的楼梯间里第一次看到他时,彼此明显很尴尬。
他问我“演出前需要喝什么吗?” 我想我当初应该不会相信自己几年后会去Abbey Road录音。只记得半瓶啤酒在空肚子里晃得很不舒服。之后每次路过我都会指给身边的朋友说这是我在国内首场演出后吃冰粉的地方。他们都不敢相信我竟然可以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一座这么没用的坐标。
这让我又记起了一些事情。
我记得广州的立交桥很矮,但独有南国的绿意。
我记得一位可以让我看到时间流动的姑娘。
我记得二巡杭州场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开演,爵姐和老夏给歌迷打了一晚上的退票电话。
我记得红领巾摄影团在武汉大学的樱花枯树林中立团,之后便名存实无。
我记得北京冬天天桥上空气的干爽和傍晚拂面风的温柔。
我记得杭州林隐寺回程在山里迷路时鼻腔里的水汽。
我记得每一场的你们。
我记得PA的声音消散在江面,和远处的天际线混在了一起。
你们千里迢迢来自全国各地,我真心希望你们都能从音乐里带点什么走。一点诚意。
感谢的话无需赘言。
谢谢你们。
真的。
Lu1,
2019年3月7日 凌晨
2020年9月30日 听过
和蔡健雅那首《Just Say So》是把互相喜欢的暧昧写得淋漓尽致了。“坦白不是我不想,表白不是我不讲,那种朦胧是最美,我想你懂的姑娘”。问题是!我一般都爱捅破窗户纸,which means我太入情的时候,别人可能还没入戏..
Hip-Hop JazzRap Lu1 说唱
划破气流的人 豆瓣
6.8 (5 个评分) Lu1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26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 明堂唱片
你是那个划破气流的人吗?
放弃太多了,忘记太多了。
瞻前太多了,顾后太多了。
怀昔太多了,惋惜太多了。
猜疑太多了,排挤太多了。 难言太多了,难念太多了。
难免太多了,要婉言的太多了。
你是那个划破气流的人吗?
划破犹豫不决的迷雾,
划破瞻前顾后的黑暗。
你是那个划破气流的人吗?
穿过繁华,面对自己。
中文说唱指标路壹Lu1,年度全“心”单曲「划破气流的人」
>「男孩」成长之诗,全“心”续篇,关于选择 —— 「划破气流的人」
七年前,路壹以近满分的成绩从美国名校UCLA毕业,顺利进入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工作,事业晋升迅速,到达了许多人争破头都想到达的位置。
“许多人的梦是否真的是自己的梦?”
“别人渴求的成功是否也是自己的渴求?”
带着别人眼中光环的路壹在内心寻找着答案。这一期间,路壹陆陆续续写下了关于成长的「男孩」,关于疑问的「伸手摘下了」以及关于未来的「起舞吧」所组成的「男孩三部曲」。
三年前,路壹从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离职,跳出了自己的安全区,卸下了别人眼中代表着成功的光环。
两年前,收录了「男孩三部曲」的首张专辑「男孩/ a portrait in time」面世,给予了众多乐迷以心灵的感动,不同于大部分说唱歌手纸醉金迷与充满戾气的表达,更具文学性表达与舒畅听觉的路壹成为了当年最受瞩目的新人,接连拿下众多奖项。
「划破气流的人」正是来自跳脱安全区前后的心境,它关于的是选择。
选择成为心里那个自己。
你是那个划破气流的人吗?
划破犹豫不决的迷雾,
划破瞻前顾后的黑暗。
你是那个划破气流的人吗?
穿过繁华,面对自己。
献给成长 —— 「男孩」第四部曲,关于选择 ——「划破气流的人」
>「男孩/ a portrait in time」全新升级版「划破版Rifted Edition」现已展开预售!
预售提前获赠「划破气流的人」单曲唱片,包含:
1. 路壹中英文创作之一分钟小说「Through rifts,in the air」
2. 「蒙上眼睛的正是你自己的手,不是吗? —— 创作手札」
3. 「划破气流的人」主题书签1套3款
4. 独占收录「划破气流的人」器乐版
5. 韩国插画家Soon Easy创作之艺术封面,进口环保特种纸印刷
> 附录:「蒙上眼睛的正是你自己的手,不是吗? —— 创作手札」by Lu1
三年前写「划破气流的人」的时候也是现在写这篇心迹的这个点,晚上8、9点左右,刚吃过晚饭,还是还没吃?不太记得了。爸妈在客厅估计是在看电视,隐约能听到一些低频串音。汉堡,德国,12月早开始供暖了。
几个礼拜前,我刚从德勤咨询顾问事务所辞职。本做为毕业后落个脚、骑驴找马的地方我一呆就是四年。我像是在犹豫不决的高速公路匝道口使劲踩下了刹车。我以为我是那种可以从容继续,等下个出口的人。现在显得有点矛盾了。
我不喜欢在大海裡游泳。海面的浪让我呼吸急促。
潜泳的我,突然浮出水面。这到底在哪。至少可以喘口气了。
高中的时候我看了 「The Animatrix」,对裡面一个短跑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的小故事印象深刻。在短跑运动员打破Matrix世界极限的最后一秒,他的手指划破了空气。这让我想到了在潜泳的人,在埋头奔跑的人,在自己的跑道上奋力一搏的人。
我不知道脚底的跑道是谁的。
这四年我看著慢慢错开的描图纸。时间越长我越害怕做出选择,越无法从头开始。好像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否定了自己这四年的一切。这一路上积累的期待,循规蹈矩获得的安全感,让自己不再是一个轻便的旅客。赚著丰厚的薪资,过著许多人向往的生活。
"You're living someone else’s dream" ,曾经读到这句话。
回头看,我真的做著别人的梦。
打算去报考MBA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当时想暂时开下匝道,在这个高速运转的轨迹上按下暂停键,可以让我自己看得更加清晰吧。我报考了前七名的商学院,拿了五个面试,得到四个waitlist,一个都没有录取。但是我感到庆幸,报考的经历是一个强行自我剖析的过程,让我具体的看到了如果继续走下去,自己未来十年的面貌。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你为什么要报考MBA呢?”
当我开始复述自己准备好的答案时,真实的体会到了自己内心强烈的反弹。
“原来我在说服的不是面试官,是我自己啊。”
我曾经以为良药苦口。可是苦口的不一定都是良药。不是吗?
于是我体会到了孤独。
“这一切都是你的错!”
我自私的希望自己可以对谁说出这句话。嫁祸于他,给自己开脱。可是事实上,我能责怪的只有自己。
这四年做出的决定、没有做出的决定,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关上车灯的正是你自己的手,不是吗?
蒙上眼睛的正是你自己的手,不是吗?
浮潜望著海底,看不到层次,没有对焦点,只有一片蓝色的孤独和恐惧。
这首歌我想讲述的是我自己的经历。我认为创作本身是自私的。
很多采访问我:“嘻哈音乐不是应该有所批判,有愤怒感情的宣泄吗?”
这就是我的愤怒啊,只是指向的是自己的不争气。
这是一首副歌录到我自己泪目的歌。
后续:
有朋友问我,如果一首歌的创作是真实的。那演唱本身不就是让自己重新经历一次当时的痛苦吗?
我不记得当时怎么回答的了,酒吧的音乐有点吵。
它带给我的是感情上的宣泄,就像是分手之后大哭一场,平衡我情绪上的波动。
2017年12月2日22:11,于洛杉矶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