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荒原狼 豆瓣
9.1 (19 个评分) 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译者: 赵登荣 / 倪诚恩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5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创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
小说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巴女郎赫米纳,获得肉欲欢乐;经赫米纳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米纳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米纳杀死。
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2022年4月15日 已读
去年读了百分之70,实在读不下去,没想到长久铺垫后精彩的在后面。
黑塞和里尔克以相同的磁场吸引着我。从盛大的人群狂欢到细微的情绪波动,从现实滑向魔法,黑塞都能描述得那么生动。这样的语言,总让我感到自己仿佛在看一幅画。而这本书最后,和《悉达多》一样,都指向一种精神上的升华,虽然有宗教意味,但是个体性的。
我爱悄无声息由现实转向超现实的故事,每次都出乎意料却自然而然(这也是里尔克吸引我的地方)。
荒原狼可能是黑塞一战后所经历种种痛苦思索的产物,书中对不同处境中的人有多样的洞察,偶尔寥寥几句就道出了某些人生存的根本困境。几乎每读两三页,我就要记下一些段落。
文学 经典
国际法 豆瓣
International Law
作者: (英)马尔科姆·N.肖 译者: 白桂梅 / 高健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当我讲授国际法时,肖的国际法是我为学生选择的教科书。直至今日我仍然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有用并结构严谨的教科书。第六版仍然保持着其鲜活的时代气息,这真个好消息。新版又增加了新的章节,而且所有的方面都有了更新。 --国际法院院长罗莎琳·希金斯 "马尔科姆·肖的国际法自1977年以来一直是国际法学生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料。该教科书准确且均衡地反映国际法的发展和现状。关于最新的发展,国际刑法和国际法院的章节受到人们的欢迎。我向所有国际法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热烈推荐肖的书。" --剑桥大学劳特派特国际法中心詹姆斯·克劳福德
2020年4月28日 已读
看了序言和前三章,不是英语阻挡了我,而是2000页的厚度给我吓退了。以后买纸本读吧,电子版格外费力。
国际法 法学 经典 英文
倾城之恋 豆瓣
8.5 (289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花城出版社 1997 - 3
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张爱玲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怪人、异人而存在的。也许她将不仅仅属于现代文学史。遥想几十年、几百年后,她会像她欣赏的李清照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也说不定,而我们知道,那时候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现代作家肯定都将被忽略不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