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万千心理) 豆瓣
Psychoanalytic Case Formulation
9.5 (8 个评分) 作者: (美)麦克威廉斯(McWilliams, N.) 译者: 钟慧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 2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诊断》这三本南希·麦克威廉斯博士的经典著作,是本领域公认的、每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学习和执业者必备的参考书。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系统介绍初始访谈过程及理论依据的书籍,是从精神分析理论角度分析案例的不可多得的好书。全书共十章。第一、二章着重介绍了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对患者的理解在治疗各阶段的重要性,也介绍了作者本人作为一各执业治疗师的设置和访谈特点。之后的十八章中,分别介绍了案例分析的要素。通过丰富的临床例证,引导读者逐渐理解和认识动力学案例分析和方法,并进一步理解动力学分析指导下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目标的选择以及动力学分析与治疗关系的相互影响。显然,上述内容,对于初涉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园地的学习者是何等重要,正如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的乔治·阿特伍先生所言:该书将是领域最重要、“使用最广泛的书籍”。
你不知道的自己(新版) 豆瓣
你不知道的自己
作者: 曾奇峰 希望出版社
只要你不跟胆小的人一起去冒险,不和小气的人谈钱。不在好嫉妒的人面前自我表现,不和偏执的人发生争论,不跟老板比谁说了算,那就是很好的避开了别人的不美好了。这样的回避不是怯懦,也不是虚伪,而是大气和智慧。人际交流的目的,就是要预约别人和愉悦自己。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豆瓣 Goodreads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9.3 (56 个评分) 作者: (美) 亚隆 译者: 黄峥 / 张怡玲 商务印书馆 2015 - 5
存在主义治疗是每一个心理治疗师在其临床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都可能会采用到的一种精神取向,或者说是生活哲学。心理治疗的根本问题与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在这里相遇。
在本书中,亚隆教授从临床经验、实证性研究、哲学文献以及其他大量资料出发,围绕着四个“生命的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独和无意义——逐一进行深入的探讨,阐述每一个存在性关怀的意义,并论述治疗师应该如何通过对他们的理解来进行有效的临床工作。
本书不仅为那些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师提供了一部经典的教科书,同时也为所有流派的治疗师以及所有思考过人生意义的人提供了一个对生命和存在进行反思的空间。
家庭与家庭治疗 豆瓣
作者: 【美】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 译者: 谢晓健 商务印书馆 2009 - 6
本书是家庭治疗领域迄今最为重要的专著。作者在书中选录和分桥了大量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结构家庭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概念,展示了实施结构家庭治疗的具体步骤和实用技术,对结构家庭治疗方法作了清晰和全面的介绍。本书语言浅显生动,行文通俗易懂,不但可以让初学者大获裨益,也能给资深治疗师以相当大的启迪。
为家庭疗伤(上下) 豆瓣
作者: 李维榕 2010 - 1
《名家治疗笔记:为家庭疗伤(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很多人认为,心理治疗是教导别人怎样处理问题,这是过于简单的想法。心理治疗不是教学,它比教学有趣我了。这世上并无独立的人,我们人人都像电脑一样,被自己出征的家庭编好了程序,然后按钮行动。
过去有多重要,全视乎这对一个人现时的影响;将来有何机会,也全视乎现时能够打开哪一扇门。因此,“现在”是过去与将来的桥梁。
掌握家庭治疗 豆瓣 豆瓣
Mastering Family Therapy
作者: 萨尔瓦多·米纽庆 / 李维榕 译者: 高隽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 - 1
《掌握家庭治疗:家庭的成长与转变之路(第2版)》内容简介:十年临床案例经验基础上的最新版本!在家庭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中,很少有人的影响力会超过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正如—位评论家所说:“他对经典案例的回忆,已经成为治疗师用来对比自己最佳案例水平的标准.”《掌握家庭治疗:家庭的成长与转变之路(第2版)》就为初学者和有经验的治疗师提供了这样—个绝佳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位先锋式的临床工作者和导师的门下学习家庭治疗的科学与艺术。
米纽庆和他的同事李维榕(Wai—Yung Lee)、乔治·西蒙(George Simon),以及八位高徒—起,用—场优雅的临床共舞,为下列这些关键的问题提供了解答:
·怎样才能掌握家庭治疗这门技术?
·如何才能创造—种有效的个人风格?
·如何成为促使受困扰的家庭成长的“工具”?
《掌握家庭治疗:家庭的成长与转变之路(第2版)》的特色:
·对本领域的新流派和模式进行回顾和点评,尤其是实证取向的家庭治疗流派和模式。
·增加了新的临床材料以凸显社会背景对家庭所造成的影响.
·米纽庆提出了家庭评估四步过程模型,其中包括历史如何对家庭的现有功能造成影响。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rporate Universities: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Developing People and Expanding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家庭与夫妻治疗 豆瓣
Assessing families and couples : from symptom to system
作者: [美] Salvador Minuchin / [美] Michael P. Nichols 译者: 李维榕 / 胡赤怡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 11
作为夫妻与家庭治疗的步骤指南,本书通过对具有不同背景的家庭案例资料的详细说明,清晰地描绘了家庭治疗的过程。
学生和辅导者都会发现,对于家庭治疗评估的学习和辅导,本书都将是极为宝贵的工具。
评论者说
基于本书的几位作者在家庭治疗历史上的声誉和地位,我毫无疑问地会关注这本新书。首先,能够真正地与Minuchin博士共处一室并进行互动,这样的机会极为宝贵。其次,本书借助在治疗的各个阶段,对于家庭治疗的各种重要概念的展示,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机会。
家庭与夫妻治疗的四步模式,对于训练家庭社会工作领域的新人的教学方法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家庭案例的色彩纷呈,以及理论与技巧的活灵活现。
——Chrystal Barranti (加州大学萨克拉曼多校区)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豆瓣
Changer avec la psychothérapie
8.8 (8 个评分) 作者: [加] 莫妮卡·布里永 译者: 鲍轶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
每个人都曾经历生命中的艰难时刻,当我们感到难以独自面对和承受时,我们会想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但很少有人知道心理治疗是如何运作并促成来访者的改变的。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定期见面,我们如何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改善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走出抑郁减少焦虑?简单来说,我们如何通过心理咨询,变成一个活得更自在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又以何种方式发挥着作用?
心理学博士莫妮卡·布里永根据她40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在神经科学和心理治疗领域最新的调查研究成果,回答了关于“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个深刻而有意义的问题。她不仅以中立的角度介绍了不同的流派和技术,更分析了来访者的感受及改变,同时也展示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性质及对来访者心理干预措施的目的和效果。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从各个角度回答了关于心理咨询的问题,对于新手咨询师和想要通过心理咨询改变自己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全面、实用的入门书。
莫妮卡·布里永Monique Brillon 博士,有40年临床工作经验,近20年出版过多本心理自助类书籍。
心理咨询在国内逐渐普及,很多人会有想要尝试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人生问题的念头,那么这本书正好可以作为一本入门书,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咨询可以如何帮助自己,咨询师有什么专业的技术和干预方法。
因为心理学流派太多,主题点太散,细分太严重,多数时候都忽略了一个人作为一个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而《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突破了这层障碍,从多个角度去探讨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实现心灵的成长的。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基础读本第2版) 豆瓣
Long-term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 basic text(Second Edition)
作者: 格伦·O. 加伯德(Glen O. Gabbard) 译者: 徐勇 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 - 8
本书对长程动力学治疗中的原则,如共情、治疗联盟、潜意识意义、移情、阻抗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本书第二版中新增了3个治疗案例视频,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治疗原则。本书非常适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以及精神科医生阅读使用。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豆瓣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8.6 (201 个评分) 作者: [美]洛莉·戈特利布 译者: 张含笑 果麦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1 - 7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她是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为何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由曾出演《绝望主妇》的知名演员伊娃·朗格利亚担纲主演。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这本书写下推荐语:“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为这本书担任专业审校,并写下推荐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