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光影的魅力 (1992) 豆瓣 TMDB
Visions of Light: The Art of Cinematography
8.3 (12 个评分) 导演: Arnold Glassman / Todd McCarthy 演员: 厄内斯特·R·迪克森 / 迈克尔·查普曼
其它标题: Visions of Light / Visions of Light
  记录许多着名摄影师的访谈,畅谈他们对摄影的看法,以及他们在参与拍摄电影过程,与各个导演合作的经验。片中并穿插经典片段,对映摄影师的说法,让一般观眾能更了解摄影师的工作与贡献。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部电影,应该说是“关于电影的纪录片”更合适。在这部电影中 ,我们也能发现以上介绍过的多部影片。例如《梦断情天》的摄影师Nestor Almendros,他在临死之前接受了这部电影的短暂采访。还有《末代皇帝》的摄影师Storaro等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导演控制摄影师的拍摄手法。例如,《Rosemary's Baby》的导演Roman Polanski,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有时仅仅需要将摄像机多移动几个厘米,就能使影片的效果得到巨大提升。《In Cold Blood》的导演Conrad Hall,在1967年接受采访时,提到当年是如何选择并搭建了一个牢房,里面囚禁的是Robert Blake扮演的杀人犯,他即将走上绞刑架。雨水不停地打在铁窗上。Hall发现,如果摄像机放在某个特定的角度,雨滴的阴影看上去像Blake脸上的泪水。这个镜头后来成了影院中的催泪弹。
  这部电影由数百个电影片段组成。影片结束后,你一定会深深地被摄像机背后的灵感和魔法打动。而静态摄影师也将从中获益匪浅。这是一部摄影科教片,数百个片段将指导你如何用光,如何选择合适的色调,如何使你的片子成为经典。
  这部电影按年代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无声电影年代。第二部分是带旁白的黑白电影时期。第三部分是彩色电影时期。影片最后讨论了如何利用不同的色彩调动观众的情绪。
学会创造性观察 豆瓣
Learning to See Creatively: Design, Color & Composition in Photography
作者: 布赖恩·彼得森 译者: 汤亚竹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 - 8
《学会创造性观察:摄影中的设计色彩和构图》的要点,拓宽视野,如何观察,广角、全帧鱼眼、街景变焦、摄远镜头和超近摄影。构图的六元素:线条、轮廓、形状、质感、图案、色彩。怎样构图,取景、黄金分割和三分法则、地平线、斜线、画中画、横幅与直幅、布置场景、打破规律。光的有关知识,光的利用、光的方向、光的色彩、多云和雨天的光。数码摄影的有关知识:优缺点、图像处理软件。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职业要求、重要素质、挑战和超越、确定主题。
摄影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Photography
8.5 (10 个评分) 作者: Bruce Barnbau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2
巴恩博编著的《摄影的艺术》是经典之作《摄影的艺术》的最新修订版(原版于1994年出版),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最具可读性、最易理解和最全面的摄影教科书。现在,它已经更新了数码摄影的内容。这本书有超过100幅黑白和彩色摄影的插图,还有各种图表,可以帮助初学者、进阶者乃至高级摄影师找到自己的摄影表达方式。Bruce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进行论述,而是以清晰、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数码和传统摄影的创作技术。他还超越了技术层面,深入地讨论了有关摄影的哲学、表达方式以及创意的内容,这往往是其他摄影书避而不谈的内容。 Bruce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风景和建筑摄影师之一,同时又是摄影领域最优秀的导师之一。《摄影的艺术》是其摄影教材的化身,经过35年的发展、演变和提炼,它已成为一本在未来多年内仍将具有持久意义的、价值无可估量的摄影参考书。对于有想法的摄影师,这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册) 豆瓣 Goodreads
9.1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译者: 中国摄影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0 - 8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最新修订版)(上册)》内容简介:一本经久实用的教材总是引导我们去把握摄影作品与影像之外的时空所形成的各种相互冲突和相互生成的关系,从而使得视觉的权力越来越具有主体性。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最新修订版)(上册)》实际而通俗的摄影入门书, 很好地解答了我对于摄影技术的疑惑,它会让你成为优秀的摄影匠,如果你继续深入阅读与实践,最终会成为优秀的摄影家。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下册)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译者: 中国摄影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0 - 8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下(最新修订版),ISBN:9787802363595,作者: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著,中国摄影出版社 译
拍出绝世美姿 豆瓣
Picture Perfect Posing:Practicing the Art of Posing for Photographers and Models
作者: Roberto Valenzuela 译者: 马雁翔 2015 - 1
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特,模特的视线方向、表情神态、摆姿站位等一系列元素都是展现人物情感、表现作品主题的关键,其次才是摄影师的摄影技术水平。
《拍出绝世美姿 摄影师与模特的完美摆姿技巧解密》是具有“全球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工作者和摄影教育工作者”称号的摄影畅销书作家Roberto Valenzuela的最新力作,书中结合他多年的拍摄和教学经验,以他自己总结的“完美摆姿体系(P3S)”为框架,围绕模特摆姿扩展出一系列模特摆姿要点与技巧。全书以影响摆姿的脊椎、重心和关节等元素为开篇,以面部、腰部、手肘、手臂为重点分析对象,分享不同的摆姿风格、表情表现方式、情侣摆姿诀窍等多方面的模特摆姿技巧。同时,本书还提供大量的人像摄影作品,提出问题,供读者思考练习。
《拍出绝世美姿 摄影师与模特的完美摆姿技巧解密》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专业师生、人像摄影师、专业与业余模特阅读。
美国电影摄影师手册 豆瓣
作者: 查尔斯·格·克拉克 / 斯瑞·伍·泰勒 译者: 王学林 / 顾岳迁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7
摄影师所扮演的角色绝对具有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电影的无声语言是属于摄影师的,他们以光线、空间、运动和色彩无声地说话,以这些语言释放出的威力和意义打动着人类的灵魂。
一本摄影书(第2版) 豆瓣
作者: 赵嘉 / 爱摄影公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 11
《一本摄影书(第2版)》的内容是由畅销书制作团队的十几名作者与编辑历时4年共同创作完成的。
这是一本真正从一线摄影师的视角向初级爱好者和有进阶需求的爱好者传授数码摄影技术、解答摄影疑问、提炼关键知识点的摄影书。本书的图片和文字来自全球200多位知名人文地理、新闻、婚礼、旅行摄影师,而更有吸引力的是他们从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拍摄思路、实拍技巧与重点提示。这本摄影书,无论是器材知识的介绍,还是摄影技术的阐述,都会使读者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了解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观察、思考方法。相信本书会给摄影爱好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本书适合大众摄影爱好者及摄影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一本摄影书2 豆瓣
作者: 赵嘉 / 爱摄影工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 10
《一本摄影书II》介绍了提升摄影水准所需的构图、技术相机、数码中后期流程、影室灯光等进阶技术。为了帮助大家突破“瓶颈期”,《一本摄影书II》里给了大家系统学习个人纪实、建筑、艺术风景、影室静物与人像等更加专业的摄影领域的相关内容。同时,里面还讲了很多如何向其他艺术形式借鉴、学习并获得突破,以及形成个人风格的经验,也为大家介绍更广泛和深入的摄影理念。
在他们消失以前 豆瓣
Before They Pass Away
9.4 (10 个评分) 作者: (英)吉米·纳尔逊(Jimmy Nelson) 译者: 张卉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3
在这本书中,英国摄影师吉米•纳尔逊用他的镜头带领我们,去寻找地球上最后未经污染的原始人性之美,为“他们”的存在留下最后的影像记录。
生活在后工业时代的我们,往往会忽略很多自然与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比如人类如何与身边的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比如人与人之间发自天性的爱与真诚,比如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理解……吉米相信,在这些关于生命和生存的鲜明案例中,我们能找回那些在所谓的文明世界里已经被遗忘的人性中至纯至美的东西。土著人在生活中所体现的乐观与希望、团结与友谊,会召唤着我们为更多的和谐与和平付出努力,从而找到一种与世界和解的可能性。
本书共收录了吉米•纳尔逊深入深山密林、极地冰原、沙漠腹地所拍摄的300余幅高清照片,记录了部落中最鲜活的人物形象与最生动的生活场景,恢弘壮丽,震撼人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身上留存的原汁原味、经久不衰的美。此外,书中还附有作者实地走访获得的第一手文字资料,详细介绍了每个部落的起源、习俗、信仰和饮食等,展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共6万余字,真实且珍贵,满足我们对原始部落的好奇心。
狗头拍牛片 豆瓣
作者: 张松涛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 2
《狗头拍牛片》作者根据十余年摄影经验,提出了照片的好坏不取决于摄影器材的贵贱,关键在于摄影者对手中镜头的合理使用。对于如何使用这些“平民”镜头,作者从了解自己的镜头说起,指出了常见镜头的优缺点和使用技巧,拍摄时的构图原则和要素,风光、人物、花卉、鸟类等不同场景中的摄影技巧,如何用好最便宜的套机镜头等。是每个希望快速提高摄影能力者必看的超级攻略!
电影摄影:理论与实践 豆瓣
Cinematography: Theory and Practice
作者: [美]布莱恩·布朗 译者: 丁亚琼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5 - 1
本书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电影摄影方面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实例的讲解,还有实例背后原理的详实说明。让摄影者明白规则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适当的打破它。通过大量的实例、插图、图表揭示了一个电影制作的真实世界。因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被业内人士誉为“摄影圣经”。
★ 为摄影师和导演进行影像制作。
★全彩、大开本,大量剧照及图表,生动展示摄影所需的方方面面技巧。
★内容丰富而全面,被业内人士誉为“电影摄影圣经”。
★摄影入门和专业学习者的经典必读。
摄影艺术一词由希腊语“编写动作”衍生而来,代表了电影创作的本质。无论你使用胶片、录像带、数码或高清拍摄,这一点都是相通的。它是摄影师和导演的工作指南,两者都有相同的基本任务:用摄像机讲故事。本书将讨论导演们必备的摄影知识,以及摄影师们必需的导演知识,为电影艺术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种拍摄方式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指南。
本书将从基础概念、摄影手法和技术问题入手,以大量图片和全彩印刷的形式,剖析电影摄制中的技术要求是如何转换为影片视觉表情的。本书旨在加强导演和摄影师之间的交流——这是任何一部伟大影片和感人故事的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电影摄影:理论与实践》中的技巧和知识,你将学会如何驾驭视觉媒介的力量。
论摄影 豆瓣
On Photography
8.9 (8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苏珊·桑塔格 译者: 黄灿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5
《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尽管有志于摄影者,应人手一册。它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作家和文化人。
桑塔格深入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
对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在于桑塔格得出什么结论,而在于她的论述过程和解剖方法。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庄严的文体著称,但她的挖苦和讽刺在这本著作中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论摄影》出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本版配以60余幅世界摄影史上的珍贵照片,推出极具艺术品位与收藏价值的“插图珍藏本”,使《论摄影》真正成为图文并茂的文化经典。
豆瓣 Goodreads
8.8 (48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南图片社 / 读库 编选 译者: 读库 新星出版社 2015 - 8
这本图册选取玛格南图片社以阅读为主题的历史图片百余幅,作为读库十周年特别纪念,与各位读友分享阅读之美。图片以时间排序,上限始于二战期间,下限终于二十世纪末。书中既有伦敦的流浪汉,又有巴黎的绅士,还有纽约的老者以及秘鲁的摊贩……虽然主人公种族、身份各异,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共同的情感和气质流淌在全书之间。书为圆脊精装,内封用的是红色牛津纹纸,并配了外封保护。
本书由读库出品,购买链接:http://t.im/reading
珍藏布列松 豆瓣
8.9 (11 个评分) 作者: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基金会 译者: 刘莉 / 张晓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0 - 5
“对我而言,摄影是心智、直觉与身外世界在取景框中的一次相会。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本书是目前所有关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出版物中资料最丰富、最详实的,《珍藏布列松》一书首次汇集了以前从未被收集在一起的全套资料。。内容涵盖如此之广泛,除了摄影,还有电影及绘画作品,以及布列松的家人和朋友给他拍的生活照。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早期拍摄的照片,其中一些未曾发表过
•精心陈列的老照片
•构成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精华的精选照片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拍摄的影片,或者关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影片
•书籍、专题论文、故事、代表作品选,总而言之就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作品在印刷品领域所产生的一切,并首次收录了复制这些摄影作品的出版物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最近三十年创作的绘画作品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对童年和家人的回忆。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个在不经意间成为神话的人,到底是什么人?他从不停止工作,在摄影界留下了个人的印迹:严谨的分析,形式与本质的完美结合,如此完美,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描述日常生活或历史长河中的某一事件,才能描绘某一处风景,才能刻画某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声名显赫,举世公认,无论是在专家、专业人士还是大众眼中都是如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70岁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想要重新捡起自己最初的爱好,于是不再奔走于世界各地。从年轻时起,绘画和素描就是他最为关注的,自然而然地,他将一种活动与另一种活动相结合。很快,在那些最著名的展览馆,人们看到他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出现。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丰富,其动机也更加令人难以琢磨,尽管他的立场没有丝毫矛盾之处,他的选择没有任何犹豫不决,不论是在艺术上还是政治上。
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编写一部完整的作品集的想法令人难以抗拒。
因此,《珍藏布列松》一书首次汇集了以前从未被收集在一起的全套资料。
我们希望发挥自己的全部活力,对“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究竟是什么人?”这个问题做出回答,这样的活力曾经并且仍然伴随着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一个超越传统的人,摄影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观看之道 豆瓣
7.8 (58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伯格 译者: 戴行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7
编辑推荐
1.艺术入门经典,改变西方几代人的观看方式。1972年,由约翰•伯格主导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英国BBC播出,这个节目改变了西方一整个时代的观看方式,本书即是与之相配套的同名图文书。《观看之道》所普及的观念,是普通读者了解和观看西方艺术的重要手段,本书既是艺术欣赏入门经典,同时,它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部分的内容,亦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必读文本。
2.收录艺术史经典名作两百余幅,当代最伟大的艺术评论家权威解读。约翰•伯格是英国艺术史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画家,从1952年起,就开始为New Statesman撰稿,并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本书精选艺术经典名作两百余幅,由约翰•伯格权威解读,精装再版,值得收藏。
内容简介
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而当图像终于取代文字,充斥于视线所及的一切空间,我们又该如何观看而不致再度迷失?
本书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方面,配以两百余幅经典图像,与BBC同名纪录片一起,改变了西方一整个世代的观看方式,也必将适用于如今大大小小的手机屏幕和街边广告牌。从对视觉文化的深入探索和普及的角度而言,本书亦可与贡布里希爵士最杰出的著作互为补充。
名人推荐
我尊崇并热爱约翰•伯格的作品。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而非随性所至。在当代英语作家中,我奉他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论诗意,他或许稍逊劳伦斯;但他更机敏、更关注公共价值,风度气节亦胜一筹。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
——苏珊•桑塔格
他不倦的窥探并非仅仅指向摄影与绘画,而是“观看”的诡谲。在我们可能涉及的有关观看的文献中,很难找到如此引人入胜的文字,这些文字有效化解了古典绘画被专业史论设置的高贵藩篱,也使照片摆脱过多的影像理论,还原为亲切的视觉读物。阅读伯格,会随时触动读者内心极为相似的诧异与经验,并使我们的同情心提升为良知。
——陈丹青
撇开意识形态立场不谈,伯格目前在几个领域里都是不可不读的大家。例如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你能不看《观看之道》和《毕加索的成败》吗?假如你研究摄影,你能不读他的《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吗?假如你喜欢当代英语文学,你一定会在主要的书评刊物读到其他人评介他的新小说。更妙的是,他随便写一篇谈动物的文章,也被人认为是新兴的文化研究领域“动物研究”的奠基文献之一。综合起来看,他就和苏珊•桑塔格一样,是那种最有原创力也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不在学院,也不按学院的格式写作,却创造出了很多名牌大学教授一辈子也弄不出来的观念。而且他还要写得那么美,拥有那么多读者。反过来说,今天我们中国也很流行讲“公共知识分子”,但很惭愧,我们似乎还没有人及得上伯格这一流,还没有谁会有这样的知识上的创造力。
——梁文道
理解一张照片 豆瓣
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
8.8 (1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伯格 译者: 任悦 理想国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8 - 3
约翰·伯格被誉为20世纪摄影领域最有原创性的评论家之一。他的文章,如同瓦尔特·本雅明的《摄影小史》、珊·桑塔格的《论摄影》和罗兰·巴特的《明室》一样,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爱好摄影的普通读者、摄影师和像他一样“写摄影”的人。
《理解一张照片:约翰·伯格论摄影》是伯格过去五十年“写摄影”的文章精华,由英国国宝级作家杰夫·戴尔悉心编选。本书以时间为序,不仅全面收录了伯格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名篇,如《摄影的使用》《外观》《故事》等,也将此前未见收录的、他为展览或图册撰写的评论纳入其中,其中涉及的人物极其广泛,从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尤金·史密斯,到至今仍在活跃的摄影师伊特卡·汉泽洛娃、阿拉姆·谢卜利。很大程度上,这24篇文章代表了约翰·伯格有关摄影之写作的最高水准。
摄影理论 豆瓣
Photography theor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作者: [比利时]希尔达·凡·吉尔德 Hilde Van Gelder / [荷兰]海伦·维斯特杰斯特, Helen Westgeest 译者: 毛卫东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5 - 6
本书以媒介比较研究的方法为基础,讨论摄影常被人提及的特征。有关摄影的特性的大部分文本都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照了视觉艺术中的其他媒介——主要是绘画和电影——从而证明这一媒介所特有的属性,或者说明了界定其独特性有多么困难。不过这样的比较很少有从历史脉络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或者与再现、时间、地点和功能等等核心概念联系起来。而本书恰恰是从这几个主要领域出发,对摄影术诞生以来的摄影理论,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了细致、严谨的梳理。
基于目前有关摄影的争论,本书涉及到五个主要领域:摄影与绘画的比较;摄影是一种时基艺术(与电影和行为艺术比较);摄影与虚拟现场以及空间艺术的关系(与特定现场空间艺术之类媒介比较);摄影是社会批判的视觉化工具;以及摄影是一种自我映现的媒介。这几个领域都同有关摄影本身媒介特性的争论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有关再现、时间、地点和功能的问题。这使得我们把再现理论同摄影与绘画的比较研究、时间理论同摄影与电影的比较研究、地点概念同摄影与空间艺术的比较研究,以及功能论与作为社会批判视觉工具的摄影联系起来。
摄影是一个太具有多样性的领域,并不存在包罗一切的单一理论模式。本书的目的是通过从当代艺术的摄影实践中选取的不同案例分析,促使人们理解摄影媒介多样而复杂的特性,全书通过摄影术诞生170多年来有关摄影的观点和理论这一语境展开讨论。对摄影媒介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强调当代有关摄影的争论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历史的根源究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