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
《从尿布到约会:家长指南之养育性健康的儿童(从婴儿期到初中)》 豆瓣
From Diapers to Dating
作者: 【美】黛布拉 ·W.哈夫纳 译者: 王震宇 / 张婕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 - 3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0-2岁、2-5岁、5-8岁、9岁以上)的性发育特征和身处的不同环境特点,本书为父母们提供了具体的性教育者指导。
本书共分五章,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是:
父母需要认真思考,您希望向孩子传递怎样的性价值观;
让孩子发现、懂得并欣赏身体与性的美好;
对孩子的性教育,需要及早、及时,在生活中随时寻找“可教时刻”,潜移默化;但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让孩子从小就学习说出性器官的正确名称,若发生了与性器官有关的问题时,孩子能够准确表达,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施救;
理解儿童性内容与成人性内容的区别,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认真聆听孩子的话语;
觉得不自在是正常的,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关键是积极回应,让孩子感觉到你愿意与他(她)交流性话题,你在这方面是值得信赖的;
性教育需要注意把心理和生理结合起来。
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包括以下维度:
价值观练习——帮助父母确定并向孩子传达自己的性价值观;
可教时刻——帮助父母发现与孩子交流性话题的时机或切入口;
特别话题——为解决孩子的性难题提供切实指导;
阶段要点——帮助父母总结各年龄段性教育主题的要点。
就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性教育难题,比如以下一些情景,我们如何进行科学、适宜、有效地处理?本书给出了建议。
看到婴儿在探索自己的生殖器时,怎样理解孩子的这一行为?可以怎样科学、适宜地处理?
面对孩子的疑问“为什么他有小鸡鸡,而我没有?”时,父母如何作答?
面对孩子提问“我是从哪儿来的?”,或者“宝宝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时,父母如何回答?
看到孩子们在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时,父母是否应该进行干预?
和伴侣亲密时,孩子突然闯进来,尴尬场面如何化解?
发现孩子浏览色情网站或手淫,父母该如何应对?
在引导孩子防止性侵时,父母可以怎么做?
在各类媒体中的性暗示无孔不入的今天,父母怎样与孩子谈论性?
如何为孩子的青春期做准备?
面对早发育或晚发育的孩子,父母需要怎样引导?
……
小狗钱钱 豆瓣 Goodreads
Ein Hund Namens Money
8.8 (233 个评分) 作者: [德] 博多·舍费尔 译者: 王钟欣 / 余茜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2
《小狗钱钱》主要内容:吉娅是一个普通的12岁女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狗,并给它取名叫“钱钱”。没想到,钱钱居然是一位深藏不露的理财高手,它彻底改变了吉娅一家人的财富命运……“欧洲第一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用生动的理财童话,教会你如何从小学会支配金钱,而不是受金钱的支配;如何像富人那样思考,正确地认识和使用金钱;如何进行理财投资,找到积累资产的方法,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海报:
DK博物大百科 豆瓣
Natural History
9.6 (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DK公司 [编著] 译者: 王敏洁 / 朱坤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8 - 9
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100周年纪念出版物。
本书的出版是史密森博物院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里程碑,本书展示了对地球自然历史的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清楚地概述了自然世界的分类。本书涵盖超过6000种博物学世界的物种,众多独家的照片,着眼于成干上万的标本和物种展示,观看本书就像行走在视觉画廊中,让读者踏上一段难以置信的旅程,从自然界最基本的板块,到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微生物,再到植物,真菌和动物。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豆瓣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9th ed.)
作者: 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 译者: 邹泓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 - 1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介绍了从产前发育一直到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进程,系统阐述了关于生理、认知、智力、语言、情绪、人格、性别角色意识以及社会性等重要发展领域的各种理论观点和重要研究。第九版更是从家庭以及社会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发展的背景对儿童心理的重要影响。《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以其生动详尽的内容、对读者的疑问和关注点的精确把握、可供读者检验学习效果并激发思考的练习题目,成为广受欢迎和好评的发展心理学教材。
教育心理学(第10版) 豆瓣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作者: [美]罗伯特·斯莱文 译者: 吕红梅 / 姚梅林 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 8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罗伯特• 斯莱文撰写的《教育心理学》(第10版)是一部堪称典范的心理学教材,在内容体系的构架、事例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读性等方面广受赞誉。
本书不仅介绍了教育心理学领域内的主要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方法,而且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将理论与实践明确地联系起来,教会读者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到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成长为一名“有意识的教师”。作者秉承了理论知识与实用策略并举、多元教学理念与方法并存的特色,每一章都以一幕场景开始,阐释该章强调的实践问题,之后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和“有意识的教师”专栏则提供了进一步的具体策略,以供教师用来改善学生的学习。
第10版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增补了新实例,精炼了语言,删除了过时的或无关紧要的内容,补充了教育心理学近十年来的新进展及656 篇新的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10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供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教师、学生及研究者使用,也适合各类教育工作者参考阅读。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span,4e
作者: 劳拉·E·伯克 Laura E. Berk 译者: 陈会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1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是在美国及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科书,是发展心理学教学中最权威的教材之一,同时也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引用率极高的著作。作者劳拉•E•伯克既是美国一位颇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也是儿童事业的积极活动者。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青年到老年(第4版)》是《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后半部分的内容。它以真人真事为例,把生理与心理发展知识和理论融为一体,对个体的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以及死亡临终加以详细介绍。特别是对老年期、衰老、临终、死亡、丧亲的阐述,则会使中国读者耳目一新,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沉思。 最新的研究成果、鲜活的图文资料、简练流畅的表达风格,使本书将理论性、科学性和人文关怀融为一体。它既可以作为我国大学心理系的教学与学习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各种培训教材。而对于绝大多数不太懂专业心理学的普通读者,尤其是处于人生拐点的青年朋友以及关注生命健康的中老年朋友,它也有重要的阅读和参考价值。
人性火花 豆瓣
作者: [美]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 译者: 何子静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 3
发展心理学领域伟大先驱、哈佛大学教授 杰罗姆•凯根 凝聚60年研究经验
带你探索儿童认知、运动、情绪、信念和道德等各方面发展历程的波澜起伏
◆ 内容简介 ◆
我们在婴儿期充满着潜力,在一段短暂的时间里,我们似乎面对着无穷多的发展道路。但是,随着我们成为自己基因和经历的独特产物,我们就被限制于某些道路之上。然而——
什么因素能够解释人们在技能、人格和价值观上的差异?
个人经历又是如何塑造我们与生俱来的秉性的?
在《人性火花》一书中,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杰罗姆•凯根,对个体、道德和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凯根对那些塑造人类心理的因素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探索存在于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张力。
他回顾人类发展科学在过去30年里的主要进展,同时提出尖锐的评论,并做出重新整合。其中,他指出现代脑神经科学热潮的缺陷,展示为什么所谓的依恋理论是建立在对研究结果的误解之上,并且质疑学界把儿童行为病态化的条件反射倾向。更重要的是,他提醒我们,一个生命,无论它如何受到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仍然如同一个有待编织的花毯子,而并不是一个只得承受的固有结果。
《人性火花》一书深刻地探索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什么是跨文化普适的,什么是个体独有的。杰罗姆•凯根一生都在思考我们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写成了此书。
也许读者是一位第一次当家长的妈妈,正希望知道自己、自己的基因以及整个世界将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也许读者是一位渴望真正理解学生的教育者;
也许读者只是带着一颗好奇的心灵;……
无论如何,凯根既作为专家,也作为好友,向你提供真诚而科学的指导。
哲学与幼童 豆瓣
作者: 加雷斯·B·马修斯 著 译者: 陈国容 译 / 蒋永宜 校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0
"已被译成德、法、日等十余种语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广为人们所接受
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哲学家 周国平
事实上,就我所能够搜集到的材料来看,对于许多幼童和青少年来说,进行哲学思考是天生的本能,就与从事音乐和做游戏一样,这是人之成长为人的一个重要部分。
——儿童哲学家 加雷斯·B·马修斯
《哲学与幼童》是一本“大家小书”,收集了3—12 岁孩子提出的漂亮问题和三十来个有趣的生活故事。孩子对自身有着最为纯粹的好奇心,对自然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所提出的问题几乎是哲学式的: 宇宙有边际吗?午餐会长在树上吗?我有两只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两个你?……对孩子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成年人只有提升自我哲学修养,才能了解孩子、引导孩子,成为孩子够格的哲学玩伴,保护孩子的天真与烂漫。"
正念父母心 豆瓣
Everyday Blessings: The Inner Work of Mindful Parenting
作者: Jon Kabat-Zinn / Myla Kabat-Zinn 译者: 童慧琦 / 唐唐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 - 5
“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恩.卡巴金博士亲子疗愈力作。一本真正同时关照孩子和父母的成长书。养育是一面镜子,透过孩子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正念父母心》,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更好的人。4个正念修行+7个意图+12项练习,正念养育,意味着把觉知和意图融入养育的体验,找到为人父母遇到的各种难题的答案。
众多媒体推荐,胡因梦和张德芬亲荐。
为人父母是地球上最难、压力最大的工作,但它更是一个召唤,教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看见孩子,在每一刻都崭新地与世界相遇。风靡世界的“正念减压疗法”祖师爷卡巴金博士,常和妻子麦拉带领“带着正念做父母”工作坊,教导父母们将正念的觉知、专注、放松、接纳、慈悲和爱,带入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之中。卡巴金夫妇育有三个子女,他们如此比喻:生养一个孩子,就像进入一段长达18年的禅修营,而孩子就是最好的禅师,不断以各种难题来考验父母的智慧,刺激父母成长;孩子也像一面镜子,帮助父母照见真实的自己。
养育子女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正念父母心提醒我们,与孩子同在的每个时刻,保持醒觉、专注、开放、接纳、洞察。如此一来,即使在黑暗、绝望、心烦意乱的时刻,依然可以退一步,以新鲜的视角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开始?回到当下,活在当下,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的开始。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自己。带着正念做父母,让亲子关系变成美好的恩典,在每个日常相处的片刻,看见生命的奥秘与奇迹!
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专业指南 豆瓣
作者: 龙迪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 11
这是一部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的专业工具书。作者基于丰富的研究文献、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以儿童权利和性别公正为框架,破解关于儿童性侵犯的社会迷思,从预防、制止和专业支援服务三个方面,系统、深入探讨设计和落实多部门跨专业工作机制的专业理念和实务工作技巧。专业助人者(社工、心理咨询师)、儿童保护工作者、律师、警察、检察官、法官、学校老师、医生等儿童权利相关责任人都可从本书中得到保护儿童免受暴力伤害的专业指引。
本书撰写历经五年时间,基于近千篇该领域中外文献及国际经验的系统研究,以及丰富的本土实践,呕心创作真正适合中国的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伤害专业指南,还给中国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权利。
作者龙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研究服务中心主任。在儿童性侵犯领域一线潜心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本土经验和对中国儿童、对苦难的慈悲关怀。
本书由多家专业机构、多领域专业人士联合导读:
宋文珍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副主任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所长
赵旭东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副理事长
陈雪梅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儿童保护专员
郭瑞香 联合国妇女署 项目协调员
乔东平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刘文利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研究员
佟丽华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主任
马丽庄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 教授
本书拥有强大的专业顾问团队,他们均为香港心理学会注册临床心理学家或香港资深注册社工。他们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提供了香港地区儿童保护工作先进的理念与经验。
眼睛好,世界才明亮:给孩子的爱眼书 豆瓣
作者: 于刚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 5
你知道吗?
孩子视力不好,不仅仅是电子屏幕的锅——可能源自你意想不到的生活细节;
以为近视不可逆,过早让孩子戴上小眼镜——你可能错过了改善孩子视力的黄金时机!
成长中,每位父母都能够扶起摔倒的孩子,
却不知道该如何擦亮那双模糊看世界的眼睛。
关于孩子的视力,你了解多少?
原儿童医院眼科主任,现美和眼科顶级眼科专家于刚,集结42年临床和医学经验,用科学的理论和通俗的语言,解读儿童视力的前沿知识。
从如何打造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护眼环境、合理规划膳食,到陪孩子进行小小视力游戏、戴上前沿仪器延缓近视、室内模拟远眺……本书详细讲解了爱眼、护眼知识,教会父母们如何把握时机提升孩子视力,并系统介绍了儿童常见视力问题的相应策略,提醒家长们要把握孩子眼睛发育的关键期,为孩子打造一个明亮的世界。
矫正孩子的视力,父母能做到的,绝不只有带孩子去医院而已!
做个真父亲 豆瓣
The world needs a father
作者: [南非]卡西·卡西滕斯Cassie Carstens 译者: 高峡 吉林出版集团 2020 - 2
本书分为13章,包括以下6部分内容:
一、作者研究父亲缺失问题的前因后果。
起由:非洲十八九岁男孩屠杀妇孺老人。
结论:父亲缺席,是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
二、详述孩子7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和需要,把握生命的重要节奏。
三、揭开和治愈父亲造成的创伤。
四、真父亲的4项职责:
父亲建立道德权威
父亲赋予孩子正确的身份
父亲提供安全感
父亲肯定孩子的潜力
五、真父亲需要智慧的母亲,母亲的5项职责。
六、实践和社区互助。单亲妈妈如何寻找督导家庭,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父亲形象,架起希望与支持的桥梁。建立父亲实践社区,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童年的秘密 豆瓣
The Secret of Childhood
作者: [意]蒙台梭利 译者: 李依臻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
蒙氏教育法创始人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经典!
风靡全球80余年,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在全球百余个国家、千万所学校推行!
了解童年的秘密,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缺爱、亲密恐惧、抑郁症、暴力倾向……现代精神问题的根源,都能追溯到我们的童年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不,是成年人的错!
每个人长大成人之后,总会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并用对待成人的标准,去教育自己的小孩,让孩子常被爱的名义伤害。
儿童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自有一套规律,需要我们去发现,这就是童年的秘密。
只有了解了童年的秘密,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陪伴孩子好好长大。
与儿童对话 豆瓣
作者: 加雷斯·B·马修斯 译者: 陈鸿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0
已被译成德、法、日等十余种语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广为人们所接受
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哲学家 周国平
在这本小书里,马修斯教授提供了许多真实案例可以让成人思考与孩子说话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深入浅出地说明这些案例背后的哲学与心理学理论背景,让有兴趣的成人能更进一步自我学习,从而提升认知儿童思维发展的能力,是一本不错的书籍。
——台湾儿童哲学家 亲子阅读专家 陈鸿铭
《与儿童对话》记录了一位老师与八个小学生之间的十一次课堂对话。对话的主题有“植物会不会快乐”、“奶酪是草做的吗”、“时光旅行到底可不可能”,等等。每次讨论均以一小段原创故事做引子,激发孩子的兴趣,然后任孩子自由思维、天马行空般发言,最后融合所有孩子的讨论,将故事编完整。这样的课堂教,其实就是用故事启发儿童的思维,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倾听、思考和表达。
童年哲学 豆瓣
作者: 加雷斯·B·马修斯 著 译者: 刘晓东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0
"已被译成德、法、日等十余种语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广为人们所接受
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哲学家 周国平
《童年哲学》所致力于阐释的儿童观,不只是为了解放儿童,而且也是为了成人自身的解放。
——儿童哲学研究者 刘晓东
《童年哲学》是马修斯儿童哲学三部曲中最新的一部。作为专业哲学家,马修斯将哲学和童年联系起来,论述了哲学家的童年观、童年的理论与模型、儿童道德发展、儿童权利、童年健忘症、童年与死亡、儿童文学、儿童艺术等,为童年哲学建构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发展出“童年哲学”应作为一门学科的想法。马修斯认为,以哲学的方式阐述童年、认知儿童的哲学潜能、探索孩子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反思成人对孩子的观念,并能将童年与成年间的裂缝弥补起来。"
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 豆瓣
Marva Collins' Way
作者: (美)马文·柯林斯 / (美)希维娅·塔玛金 译者: 刘琳红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9 - 4
为什么一间教室发生的故事会引起全美媒体的报道以及全国范围对教育的讨论?
为什么一名中小学教师会连续被两任美国总统邀请担任教育部长?
为什么全美和欧洲各国的教师会来到这所学校观摩她的教学并参加培训与研讨?
为什么成千上万的家长会给她写信希望其帮助解答养育子女的困惑?
本书不仅讲述了当代传奇教师马文·柯林斯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的挣扎与成功——她在公立小学担任多年教师,之后创办了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并将其发展壮大,更包含其课堂教学的详尽实录,清晰地传达了她的教育理念、方式与方法。
马文的学生最初的学习水平远低于平均水平,有着各种“问题”。但在她的眼中,从来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她的信念、勇气、执着与奉献,帮助她的学生发生了奇迹般的转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超过其年龄的平均水平,单词都拼不对的孩子能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群没有自信、被所有人认为注定要失败的孩子根本性地转变了对学习的态度,取得了极高的学习成就与令人惊叹的成功。
在本书中,你将读到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
如何用赞美和鼓励建立孩子自信,释放他们无限潜能
如何用爱、耐心、高要求、严标准让后进生变得优秀,让优秀的学生变得卓越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校和学习、学会并爱上阅读
如何用提问、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如何拥有好的课堂纪律,如何对待公然与你敌对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努力,去争取
……
本书的两份附录,分别是写给家长与教师的,就如何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和为孩子创建更加美好成功的未来,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包括教师、校长、家长在内的所有教育者将因阅读此书而受益,进而让他们的孩子获益终生。
崔玉涛育儿百科 豆瓣
作者: 崔玉涛 中信出版社 2018
崔玉涛医生首部凝聚30余年儿科从医经验和16年科普经验的育儿大百科全书。
从准妈妈孕晚期到新生儿6岁,一本书提供全方位的科学育儿指导。
全书包含近200幅功能性照片和图表,近500个养育要点,上千个育儿知识点,33个专题知识,120个崔医生特别提醒;附赠崔玉涛医生亲自讲解的32个育儿技巧小视频;结合国际先进育儿理念,针对中国家长常见的日常养护误区、儿童常见疾病和意外问题,给宝爸宝妈简明易懂的科学指导和合理建议。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 豆瓣
Comment parler d'art aux enfants
作者: [法] 弗朗索瓦丝 • 芭布-高尔(Françoise Barbe-Gall)著 译者: 成砚 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8
★★★
孩子探寻艺术世界的种子,需要你亲手播撒!
法国资深艺术史学者讲述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多国认可的儿童艺术启蒙经典读物。
中文版附赠别册“艺术家小传”。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推荐。
……………… ……
◎ 编辑推荐
★ 多国认可的儿童艺术启蒙经典读物:作者为法国资深艺术史学者,卢浮宫学院当代艺术课程教师,曾在多所法国大学担任过艺术史讲师。多次受邀担任俄罗斯、美国等诸多博物馆的顾问,并被邀请至世界各地多所学校举办讲座。在法国艺术界颇受认可。
★ 5~13岁儿童的艺术素养,需要你亲自提升:本书前半部分收录63条务实指导,让大人了解孩子所想,设身处地地解决孩子遇到的艺术困惑。讲太多不耐烦,讲太少会误导,讲太深听不懂,泛泛而谈孩子没印象。讲好艺术得成为专家?对艺术一窍不通的大人也能激发孩子兴趣。带孩子的家长、艺术培训讲师、艺术馆讲解员都能通过本书收获与5~13岁儿童讨论艺术话题的有效方式。
★ 收录29件艺术大作,畅游辉煌艺术史:文艺复兴、印象派、当代艺术,毕加索、透纳、康定斯基……本书共收录29件艺术大作,涉及绘画、雕塑、摄影等多门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读者将深刻体会艺术发展趋势与细微变化,以及艺术品中包含的社会历史、背后故事,还有创作者经历等精彩丰富的信息。孩子也会随着看懂一件艺术品触类旁通,逐渐具备与更多艺术品心灵交互的能力。
★ 全彩印刷、高清配图、人性化排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学龄段儿童:书中配以29件艺术大作高清大图,边阅读边观察艺术品,切实提升品味艺术时尤为重要的观察力。作者将孩子划分为5~7岁、8~10岁、11~13岁三个学龄段,根据不同观察力和理解力,总结出孩子的高频提问,并给予通俗、日常化且风趣的解答,是向孩子讲解艺术的范本。
★ 本次中文版特别增加别册:书后附赠别册“艺术家小传”,以专业的艺术视角解读29件艺术大作创作者的生平,在原书基础上更好把握创作者风格与所处的时代背景。
…………………………
◎ 名人推荐
文化艺术跨越了不同的阶层、不同知识结构,它是人类不同时期的文明结晶。它的重要性在于画面为观众还原了一个时代,帮助每个人找到时代坐标;它的合法性在于象征着艺术史的历史演变,画面背后的真实足以让我们客观地看待世界。诸多类似“艺术家都是天才”的老生常谈并不真实,我们需要用适合孩子的语言,帮助他们建立批判性思维。这不仅仅关乎如何看待艺术,我们还要预测孩子未来会经历怎样的世界,可能充满不确定性,可能要受到身体、精神上的规训。艺术就是日常生活,是世间万物。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对孩子如何处理好日常生活、如何面对今后人生都大有裨益。
——尤洋,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
这是一本充满爱与美的书,细腻而又激情洋溢。孩子们沐浴在艺术的光辉中,健全身心,感受人类文明的趣味与多样性;拓展视野,发展创造性的思维。
——李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本献给家长的艺术启蒙书,它努力让所有阅读本书的家长都能成为孩子的第一位审美老师,全书以深入浅出的艺术史知识和故事为内容,配以名家名作分析,让家长与孩子通过艺术建立起精神的沟通。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 内容简介
文艺复兴、印象派、当代艺术,毕加索、透纳、康定斯基……每个孩子对艺术都有旺盛的好奇心,与他们同游艺术馆时,你是会束手无策,还是直接抛出你的知识积累?孩子愿意听你的讲解吗?他们的疑问你有妥善解答吗?
本书是法国资深艺术史学者写给大人的儿童艺术启蒙读本。第一部分收录63条小贴士,引导读者如何放下成年人的见解,以孩子的眼光、思维与行动展开艺术对话,并详尽解析孩子看待艺术的方式、恰当激发孩子艺术兴趣的方法;第二部分精心挑选29件风格鲜明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大作,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提问为引导,由浅至深剖析时代、风格、主题给艺术作品带来的不同影响。本版还特别增加了“艺术家别册”,帮助大人更好把握29位艺术家人生经历与其艺术风格的关联。
直观的体会与日常化的沟通是培养孩子艺术爱好的理想途径。只要施以真正适合的指导,孩子将通过艺术具备更敏锐的观察力、更自发的好奇心,并获得系统的艺术欣赏能力。大人也会同步获得艺术上的启发,并与孩子建立更好的对话。
幼儿数学核心概念 豆瓣
作者: 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生院 / 早期数学教育项目组 译者: 张银娜 / 侯宇岚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6
该书集中反映了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生院团队长达七年的研究成果。该团队发展了一组幼儿数学核心概念,并以此依据指导了多种类型的幼儿教师培训。七年来,该中心以幼儿数学核心概念为指导的幼儿教师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幼儿教师的数学教学和儿童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