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时代精神2 (2008) 豆瓣
Zeitgeist: Addendum
7.5 (17 个评分) 导演: 彼得·约瑟夫 演员: 雅克·法斯科 / Roxanne Meadows
其它标题: Zeitgeist: Addendum / 时代思潮:附录
影片从金融业和货币规则的形成入手,揭露了其存在与运行的本质,指出包括美联储、世界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吞噬财富、奴役人民的罪恶行径。并例举巴拿马、伊朗、伊拉克、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与以大财团为幕后指使的美国金融机构存在着密切联系。随后引申出当前广为关注的能源、民主等问题,而当今诸多棘手的问题的症结所在皆可追溯至现存的金融货币体制。
部分学者据此提出“维纳斯计划”,旨在引导人类追求一个无货币、共同珍惜并合理利用地球现有资源的后乌托邦社会。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彻底打破现有的金融体制。
人类的明天是天堂还是地狱?选择就在自己手中。
货币金融学(第11版) 豆瓣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作者: [美]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译者: 郑艳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 9
本书是货币银行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自十几年前引入中国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此次修订,作者除了把相关材料和数据尽可能更新到2014年之外,还增加了“证券化和影子银行体系”的讨论和“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变化”的介绍等相关章节。此外,还根据课程需要对一些章节进行了调整,把“金融危机”一章调整到“”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与“银行业:结构与竞争”这三章之后。虽然本版较前版做了较大的改动,但依然保留了其作为*畅销货币银行学教材的基本优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结构、外汇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以及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
本书适于货币金融学课程使用,同时,作为一部经典著作,也可供渴望了解货币金融知识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资本全球化 豆瓣
作者: (美)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 译者: 麻勇爱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 7
本书第 1 版出版于 1998 年,由于深刻细致地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对于国际经济的重要性,并更有助于读者了解国际经济的运作机制,而被经济学界誉为国际货币市场的经典。但本书绝对不是一本只写给经济学家的书,书中涵盖了大量历史、政治政策、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作者认为,只有在了解了货币系统的历史后,人们才能明白货币市场每日起伏背后所蕴含的逻辑。
在本书第 2 版中,作者加入了亚洲金融危机,欧元区的形成等近十几年来货币市场的新动向,对于对国际货币市场有浓厚兴趣的学者、投资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读物。
现代货币理论 豆瓣
作者: L.兰德尔·雷 中信出版社 2017 - 1
《现代货币理论》研究横跨数个经济学子学科,如经济学思想史、经济史、货币理论、失业与贫困、金融与金融机构、部门收支平衡、经济周期与危机以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大规模地更新、融合了诸多非主流的异端理论。
《现代货币理论》作为现代货币理论的入门读物,以新颖的视角解读宏观经济学,挑战传统思维,揭示货币如何在现代经济体中“运作”。本书根据现代货币理论的主要原则,阐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宏观会计、货币与财政政策、货币制度和汇率等问题。
《现代货币理论》特别分析了由于对货币性质的误解如何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并就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如何解决本国经济疲软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观点。
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 豆瓣
Money,Bank Credit and Economic Cycles
作者: [西] 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 译者: 秦传安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自本书第二版在2009年出版以来,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有越来越多的外文译本出版,譬如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荷兰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等13种译本在10个不同的国家出版。
本书主要在于考量在具体的经济和政治语境下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的对危机和改革原因的分析对于目前各个国家应对其经济形势衰退都极为重要,而要想防止这些原因在未来可以预期的再度出现,就必须把这些分析应用于当前的银行和货币体系。除了敏锐的分析,本书还针对经济危机开出了三个药方:一是把100%准备金的要求扩大到活期存款及其等价物,二是废除中央银行,三是回归古典金本位。这些药方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无论如何,这些改革建议得以在政治层面讨论,其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
货币、权力与人 豆瓣
作者: 翟东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 5
在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本书探讨了当前全球货币体系的构造、特点及其缺陷,并对与之伴随的美式全球化的兴衰,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解释。此外,本书分别从政治和人口角度探讨了利率曲线的短段和远端定价机理,并对货币国际化和汇率波动提出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货币份额幂律、债务定价币种、人口春秋比、汇率定价机理……书中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视角、新主张,将为读者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货币的教训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周其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
中国的货币老虎越养越大。是货币总要出来购物,是老虎总要出来吃肉。既然人们对货币之虎冲入市场并抬升物价有很大的意见,那么在左拦右截之余,不妨考虑,究竟喂多大一块肉,才足以让这只货币老虎乖乖地呆在笼子里,不跑到街上来作乱?
——摘自《货币的教训》,“货币老虎越养越大”
货币生产的伦理 豆瓣
The Ethics of Money Production
8.8 (5 个评分) 作者: [德] 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 译者: 董子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金融危机之后,为避免实体经济陷入低迷,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来恢复经济和信心。这些政策当中就包括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增加货币供应量。这样做可谓立竿见影,但可能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却不能不让人担忧,一旦猛虎出笼,为害更甚。那么通货膨胀的危害在哪里,根源又在何处呢?对此,本书给出了一个大胆然而彻底的解决方案。一般人们都关心货币取得和使用的伦理问题(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关心货币供应量是过多还是过少,但少有人会对国家发行货币、规定法定货币的行为本身产生怀疑,即货币生产的伦理问题。作者从奥地利学派主张私有产权和市场机制的基本观点出发,对国家垄断货币生产的伦理正当性提出质疑,指出法定货币才导致了法定或授权的通货膨胀(fiat inflation),这进而导致一系列在社会、文化乃至精神方面的严重后果。作者呼吁变革现有的货币体制,认为解决之道并不是要废弃纸币,而是要废除国家在货币生产上的一系列特权,允许公民自由选取货币。
货币未来:从金本位到区块链 豆瓣
作者: [黎] 赛费迪安·阿莫斯(Saifedean Ammous) 译者: 李志阔 / 张昕 无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 8
本书第一部分解释了货币,包括货币的功能和性质。作为一名工程学背景的经济学家,我理解一项技术总是从它试图解决的问题出发,这样我就能准确地抓住它的本质,而不会被其他偶然性和装饰性的东西干扰。厘清货币试图解决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明白健全货币和不健全货币的区别,进而使用这个概念框架去理解,为什么从古至今很多东西,如贝壳、玻璃珠、金属、政府发行的通货等,可以成为货币,又如何承担了货币职能,以及它们“如何”和“为什么”会失败,不能继续承担社会赋予的价值存储和交易中介的职能。
本书的第二部分讨论了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健全和不健全的货币形式对个人、国家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健全货币让人们着眼于长远,勤俭储蓄,投资未来。储蓄和长线投资是资本积累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货币是经济体的信息系统和度量系统,健全货币使贸易、投资和创业等经济活动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健全货币则将这些经济活动引向无序混乱。健全货币也为个人提供了抵抗暴政的有效屏障,是自由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
本书的第三部分解释了比特币网络的运行方式以及比特币最为突出的经济学特征。分析了将比特币作为一种健全货币形式的可能性,讨论了一些比特币尚不尽善尽美的案例,此外还澄清了一些围绕比特币的最常见的误解和迷思。
货币: 健全与非健全 豆瓣
作者: [美] 约瑟夫・萨勒诺 译者: 安佳 / 张涵 2021 - 3
本书收录的26篇论文是作者在不同时期为了不同读者而撰写的,但文章的主题相同。大体上,这一主题可以用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定义的“健全货币”进行概括。本书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货币理论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基于中央银行控制的非稳健不可兑换货币制度的背景,讨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萧条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关于金本位的讨论;第四部分是应用奥地利学派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并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替代货币政策做出评价;第五部分包括书评以及对当代经济事件和各种争论的评论和专业性较弱的文章。
數位貨幣烏托邦 豆瓣
Digital Cash: The Unknown History of the Anarchists, Utopians, and Technologists Who Created Cryptocurrency
作者: 芬恩・布倫頓(Finn Brunton) 译者: 許恬寧 八旗 2021 - 5
現在還能進場比特幣(以太幣、狗夠幣 ,etc.)嗎?該all in嗎?
世界各國推出數位法幣計畫,人民會被加強監管嗎?
科技、金融巨頭開放加密貨幣交易(買車、上太空、投資),資產價值即將大震盪?
虛擬數據憑什麼成為錢?!
★本書榮獲公理商業圖書獎(商業科技類)★
★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Bloomberg Markets等媒體好評推薦★
2020-2021年全球熱錢四竄,部份流入加密貨幣市場,
各類加密貨幣價格屢創新高,不只小菜雞們趨之若鶩,機溝投資人也來分一杯羹,
推升幣價的同時,也讓許多以往不為人知的故事公諸於世,
這些故事將解答:是什麼讓「虛擬數據變成可用、可儲備、可投資的錢」!
近期,我們遇到——
加密貨幣總市值突破2.6兆美元,市值超越國際儲備貨幣霸主美元
Paypal 開放加密貨幣支付服務;Visa允許穩定幣USDC 在其支付網路上進行交易結算
Microstrategy、特斯拉、Square 等公司開始將加密貨幣作為公司資產配置;
NFT(非同質化代幣)掀起熱潮,萬物皆可「幣」;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開放美國民眾用比特幣買百萬級電動車;
SpaceX衛星登月任務,以狗狗幣支付,太空領域首次出現虛擬貨幣……等等
為什麼虛擬貨幣漸成主流,甚至有取代黃金的態勢?
時間退回到2009年,比特幣看似是史無前例、異軍突起的數位貨幣,
但實際上只是近代一系列相仿的實驗中最出名的一種,一路可以回溯至一九七〇年代。
然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與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發表之前,相關故事大都不為人知,直到現在。
本書作者芬恩.布倫頓揭曉科技烏托邦人士、密碼龐克與政治激進派如何打造實驗性質的貨幣,以求讓心中的未來願景得以成真:他們嘗試保護隱私、摧毀政府、準備好迎接世界末日。有時則希望開啟太平盛世,靠爆發的創新能量讓創造者獲得永生。
加密貨幣先驅的奇妙故事,帶我們從公海上的自治區,前往全球價值最不菲的垃圾場;從銀行擠兌到預測券;從舊金山酒吧的時空旅人,到每張二十美元紙鈔上的防偽圖樣;從危險機密市場,到等著在未來重生的人頭冷凍槽;一路上,本書探索創新者面對的難題與挑戰,例如:我們如何學著信任與使用不同類型的貨幣?數位物件如何才能具備價值?貨幣如何向我們驗明正身?怎麼樣才能讓某種數位的東西等同於現金,可產生但無法偽造、可交換但無法複製,又不會洩露使用者的資訊?
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物、故事與概念交織成本書,
娓娓道來今日百花齊放的加密貨幣背後的奇特起源與驚人技術。
各界讚譽
「這本引人入勝的重要著作,探討加密貨幣的大哉問:什麼是錢?虛擬的事物如何能具備持久的價值?遍地開花的加密貨幣,對全球經濟來講的意義是什麼?我想不出談相關主題的書,有哪一本像這本一樣,以相當簡潔流暢的方式,同時點出這麼多的議題。」──奈森.恩門格(Nathan Ensmenger),《掌控世界的電腦男孩》(The Computer Boys Take Over)作者
「布倫頓筆下形形色色的歷史故事,揭曉了推動數位現金問世的反烏托邦願景。本書除了以簡明方式談到貨幣背後的技術,同時也是一場令人興奮的閱讀之旅,帶我們從神祕二戰年代的密碼簿,一路看到科幻小說中的超低溫人體保存。本書屬於最罕見的類型:引人入勝,富有哲學性,同時還相當具有時效性。」──胡童輝(Tung-Hui Hu,音譯),《雲端的史前史》(A Prehistory of the Cloud)作者
「本書是一部顛倒的網路史,故事裡五花八門的人物,繞著瘋狂的貨幣夢打轉,心中充滿熱切、誤導與烏托邦理念,帶有偏執精神。從公司發行的臨時憑證到比特幣,從防偽技術到弄丟的加密連結,布倫頓的這本著作是令人眼花撩亂的文化史。」──克里斯多福.M.凱爾地(Christopher M. Kelty),洛杉磯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你是否曾經納悶,為什麼有人會想要打造加密貨幣?作者布倫頓談帶來靈感的各種加密貨幣夢想。從讓政府垮台,一直到自發性的市場秩序,再到永生,布倫頓讓我們看見加密貨幣的背後,帶有同時既熟悉又陌生的科技萬能信念。本書揭曉這些走在時代尖端的願景如何形塑我們的日常現實。」──凱特琳.詹路(Caitlin Zaloom),紐約大學副教授
「文字精妙,研究詳實,將過去的多則故事,巧妙連結至數位價值、所有權與政治等關鍵的當代問題。」──瑞秋.歐當爾(Rachel O'Dwyer),《科學》(Science)
「這是一本好書,即便是熟悉加密貨幣空間的知情人士,也能從中獲得東西。作者布倫頓令人感到是深思熟慮的觀察家,十分認真地看待比特幣與使用者擁抱的概念。」──索尼亞.曼恩(Sonya Mann),《理性》(Reason)
「作者布倫頓替一個可能是全新的文明階段,留下相關概念與人士的重要記錄。」──S.安南森納拉亞楠(S. Ananthanarayanan),《政治家》(The Statesman)
「偶爾會出現這樣的一本書,內容太奇妙,難以置信。或許是因為書中出現的人物、故事,或是當中激發思考的段落……本書掀起的疑問,將和書中回答的一樣多。你可能不時感到興奮、逗趣,甚至是沮喪。然而,所有好書都一樣,這本書會引發你進一步閱讀,接觸新概念,或許最終將識破天機。」──葛瑞格.戴伯斯(Gregory Dobbs),《優良閱讀》(Good Reading)
「本書高潮迭起,從密碼學專家大衛.喬姆(David Chaum)一九八九年出師未捷的DigiCash先導計畫,一直談到比特幣傳奇──故事從熔岩燈牆與人頭冷凍槽展開。」──芭芭拉.凱澤(Barbara Kiser),《自然》(Nature)
「本書作者妙筆生花,靠『數學』與『電子』兩個元素合成貨幣的那段歷史鮮活起來……書中充滿生動的人物……讀者偶爾會感到像是憑空掉進一場社交晚宴,一時摸不著頭緒,但很歡樂。」──凱文.韋巴赫(Kevin Werbach),《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作者布倫頓提出令人信服的論證,加密貨幣儘管熱鬧,無法也不該是貨幣的未來。」──西德哈斯.韋卡塔拉瑪施南(Siddharth Venkataramakrishnan),《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今年我讀過最好的一本書。」──喬.維森索(Joe Weisenthal),《彭博市場》( Bloomberg Markets)
「本書探索加密貨幣的歷史與哲學,一路挖掘令人難忘的人物。」──《快樂雜誌》(Happy Magazine)
「十分重要的著作。」──拉娜.史瓦茲(Lana Swartz),《付費》(Paid: Tales of Dongles, Checks, and Other Money Stuff)共同編輯
美国货币史 1867—1960 豆瓣 Goodreads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
作者: [美] 安娜·J·施瓦茨 / [美国] 米尔顿·弗里德曼 译者: 巴曙松 / 王劲松 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
《美国货币史(1867-1960)》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全书将繁杂详尽的历史统计材料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经济分析完美地融于一体。书中许多视角独特的分析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例如作者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分析和解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美国货币史(1867-1960)》被公认为是弗里德曼的影响最为深远和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20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是经济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参考文献,而且对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理解全球金融动荡及其政策走向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货币与信用理论 豆瓣
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
作者: [奥地利]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译者: 孔丹凤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9
本书把货币同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论证了货币的边际效用与其他商品的效用,以及货币的供给如何相互作用而最终决定货币价格。作者提出的“递归定理”解释了货币的起源。同时研究了货币的性质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们应当如何制定正确的信贷政策和银行业准则的问题。是货币动力学的经典著作。
货币制度理论 豆瓣
作者: [美国] 埃尔温·布鲁克斯·怀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4
货币制度理论,ISBN:9787300052922,作者:(美)劳伦斯·H.怀特(Lawrence H. White)著;李扬等译;李扬译
肮脏哲学 豆瓣
a philosophy of dirt
作者: [芬]奥利·拉格斯佩兹 译者: 沈敏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1 - 4
本书囊括的主题和时代,涵盖了以弗所的克拉克利特,经由文艺复兴、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马丁·海德格尔和玛丽·道格拉斯,知道现代的卫生制品,并结束语卑贱物的当代艺术。拉格斯佩兹对肮脏这一主题的当代思想有所质疑,他根据我们与世界的物理关系,退出了一种关于肮脏的新观点。《肮脏哲学》是从事哲学研究学者和学生的必备读物,当然也适合一般想了解肮脏问题的读者。
欧元的思想之争 豆瓣
作者: (德)马库斯·布伦纳迈耶(Markus Brunnermeier) / (美)哈罗德·詹姆斯 (Harold James)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 - 10
希腊、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困境,让观察家们怀疑这个货币联盟能否渡过难关。本书提出,欧元的核心问题在于欧元区创始国在理念上的差异,尤其是德国和法国。但如果对这些不可调和的差异进行协调,能够确保欧洲的生存。
作者认为,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拥有强大的地方政府,它将确立欧元框架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视为一套可循的规则。而相比之下,政权相对集中的法国则将该条约视为受政府监督的灵活性规则。作者探讨了欧元问题为何导致其成员国更加关注国家反应,而非集体反应,并通过固定规则与自由选择、责任与团结、偿付能力与流动性、紧缩与刺激等经济思想之战的复苏来解释上述反应。
《欧元的思想之争》将经济分析与历史反思相结合,为欧洲的未来提供了辩论性研究和发展路线图。
货币文化史Ⅰ 豆瓣
A Cultural History of Money in Antiquity
作者: [美]比尔·莫勒 / [德]斯特凡·克姆尼切克 译者: 侯宇
公元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了最早的金银合金币,即琥珀金币。钱币的诞生,打破了希腊罗马时期王权、战争与宗教之间的界限。钱币意味着权力。
雅典银币是雅典的象征,钱币上的猫头鹰是雅典城邦的标志。钱币使希腊民主制度显影,精英男性公民参加集会时,能得到政府发放的报酬。
铸币使罗马 发动境外战争成为可能。公元前3世纪,罗马向意大利南部军事扩张,钱币主要用来支付军队的工资,而非满足平民的经济需求,罗马因此最终成为帝国。
当国王像神一样被崇拜,地中海世界的钱币上的图像开始由神祇,变为在世的统治者。
钱币是希腊文化与罗马帝国权力的象征,它使不同的价值和文化体系趋同。没有钱币的诞生,就没有希腊城邦的繁荣与罗马帝国的形成。
·
《货币文化史》全套共六卷,本书为第一卷。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
《货币文化史Ⅱ:中世纪黄金的盛宴与贸易兴起》
《货币文化史Ⅲ:文艺复兴时期假币盛行与信任危机》
《货币文化史Ⅳ:启蒙时代货币泡沫与价值反思》
《货币文化史Ⅴ:帝国时代殖民主义与货币大变革》
《货币文化史Ⅵ: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
☆ 国内首套世界货币文化史,全球40余位跨学科学者共同编写打造
《货币文化史》共六卷,囊括了从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启蒙时代、帝国时代和现代的全球货币文化史。由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社会科学院院长比尔·莫勒主编,钱币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领域的40余位权威学者共同编写打造,史料详实、内容权威、值得收藏。
☆ 跨领域专家联袂推荐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王忠孝、复旦大学宗教系教授刘平、华师大历史学系教授朱明、华师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周保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应用经济系主任王闻联袂推荐。
☆ 跨学科世界史,两种读法,看清货币与文化的螺旋式演进
不仅是货币史,也是文化史、经济史,更是一部公元前2500年至今的世界史。
纵向按单卷阅读,深入了解该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宗教思想、经济基础、时代事件及它们与货币的互作;
横向按章节阅读,每一卷固定的章节结构(技术、思想、宗教、生活、艺术、哲学、时代),透视货币从古至今在社会不同层面的发展。
☆ 丰富彩插,真实还原货币样貌
全套书包含300+幅彩色插图,不仅直观呈现货币在不同时期的视觉表达,更包含历史背景下的其他图像印记。
货币文化史VI 豆瓣
A Cultural History of Money in Antiquity
作者: [美]比尔·莫勒 / [美]泰勒·C.内尔姆斯 译者: 陈佳钼 文汇出版社 2022 - 11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现代社会被视为货币转型时期。国家货币与经济政策成为这一时期的见证者,多样化的科技支付手段开始出现,新的金融工具诞生。货币一次又一次被揭示为文化与实践的想象与公众和政治的斗争。现代货币——作为流通形式和财富的象征,仍然保持者不确定性,吸引了个人和大众的视线,但社会基础价值和财富分配结果的矛盾时刻都在上演。本书展示了现代科技理念、礼制、宗教文化的发展,以及货币在这些方面带来的影响与其相互作用。
·
《货币文化史》全套共六卷,收官之作。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
《货币文化史Ⅱ:中世纪黄金的盛宴与贸易兴起》
《货币文化史Ⅲ:文艺复兴时期假币盛行与信任危机》
《货币文化史Ⅳ:启蒙时代货币泡沫与价值反思》
《货币文化史Ⅴ:帝国时代殖民主义与货币大变革》
《货币文化史Ⅵ: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国内首套世界货币文化史,全球40余位跨学科学者共同编写打造
《货币文化史》共六卷,囊括了从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启蒙时代、帝国时代和现代的全球货币文化史。由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社会科学院院长比尔·莫勒主编,钱币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领域的40余位权威学者共同编写打造,史料详实、内容权威、值得收藏。
跨领域专家联袂推荐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王忠孝、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平、华师大历史学系教授朱明、华师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周保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应用经济系主任王闻联袂推荐。
跨学科世界史,两种读法,看清货币与文化的螺旋式演进
不仅是货币史,也是文化史、经济史,更是一部公元前2500年至今的世界史。
纵向按单卷阅读,深入了解该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宗教思想、经济基础、时代事件及它们与货币的互作;
横向按章节阅读,每一卷固定的章节结构(技术、思想、宗教、生活、艺术、哲学、时代),透视货币从古至今在社会不同层面的发展。
丰富彩插,真实还原货币样貌
全套书包含300+幅彩色插图,不仅直观呈现货币在不同时期的视觉表达,更包含历史背景下的其他图像印记。
货币从哪里来? 豆瓣
Where Does Money Come From?: A Guide to the UK Monetary and Banking System
作者: [英] 乔希·瑞安-柯林斯 / [英] 理查德·沃纳 译者: 朱太辉 / 颜慧 中信出版集团 2022
货币体系的运行对普通大众的生活、金融体系的稳定、货币政策的效果都至关重要。但货币究竟是如何被创造和分配的,中央银行能否精准调控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到底在货币创造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对此,普通大众不清楚,业界众说纷纭,理论上也一直存在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外生主导和信贷需求内生主导的争议。
本书围绕“货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一重大问题,基于一线资料以及专家访谈,在梳理货币银行理论以及相关历史争论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了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各国政府在货币创造中的作用。基于翔实的分析,本书提出了颠覆传统认知的观点,即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大部分是由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投放创造出来并进行分配的,并指出货币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因为银行信贷的发放规模、是用于生产性活动还是投机性目的,都难以得到有效监管。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全面理解货币体系运转、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提高金融监管效力,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