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十洲
豆瓣
La Propension des choses
作者: 朱利安 François Jullien 译者: 卓立 開學文化 2021 - 4
世間所有的布置都是必然的,不存在著因果、不存在任何假設,
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勢而行。
◆從西方人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化會呈現什麼樣的面貌?
朱利安追尋了中文裡「勢」這個字的足跡,帶領讀者穿越了戰略、權力、文藝美學、歷史和自然哲學等領域。
一路走來,我們將看到現實就如我們可以賴以運作的一個有效力的佈置,並且人的技巧和智慧就在於好好地利用該佈置所產生的趨勢,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從一個令人尷尬的字出發(因為「勢」只限於實際的應用並且拒絕所有的單一性的解釋),本書卻揭示了被中國文化視為理所當然的一種基本的直觀,並且同時反過來顯露了西方人在哲學上或「傳統」上的成見,尤其是那些導致人們安排了神或思考自由的成見。
◆中西方的文化間距,互相理解彼此未思的部分
西方哲學的傳統而是建立在假設和可能性之上,有目的、有終極。但中國的思維觀,是否也是同樣的方式呢?我們透過一位西方人朱利安的視角,來看中國的觀念,可以發現有別於西方思考邏輯,「勢」的緣由並非來自於外在的因果,所有的效力都在內部中形成、循環運作著。因此在初始之時就已經確定、必然會發生的一切,但它同時又勢不斷在變動著,而智者能夠掌握勢的脈動,從而順應勢、利用勢。
◆思想不是死物,它也可以活用於今!
一本企業老闆、傳產新生代、KOL行銷等各行各業菁英需要讀的一本「哲學新思維」
在朱利安的《勢》一書中,我們也可以來借鑑當今社會中的「趨勢」,『勢』其實勢的必然會發生的存在。以clubhouse 的興起為例,它的崛起並不是因為它的功能及介面。RC語音早已有相同功能,而是搭上了社會氛圍中的Podcast的「勢」。
而探究KOL們紛紛湧入clubhouse的原因?擁有clubhouse的帳號,是否真的會動搖KOL影響力?雖然不全然是,但他們也是為了迎合這波勢,必須維持他們的曝光度。不僅僅是新興產業,許多傳統產業力求轉型,亦是受到氛圍中的感染而勢而必行。而許多公司力求的「跟風經濟」亦是為了搭上當時的一波「勢」。勢隨時而變,但若能掌握勢、理解勢,你也可以運用勢。
◆一刀未剪完整版!
此書曾由中國出版社於中國地區出版,內容因應「當地民情」有大幅刪減修改。因此我們也同樣響應台灣「當地民情」,內容經朱利安親自撰筆、無任何修改刪減,將朱利安的哲學思辨「忠實完整」呈現。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 豆瓣
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7.8 (11 个评分) 作者: 芮沃寿 译者: 常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6
本书收录了芮沃寿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芝加哥大学的六篇讲演稿。作者试图展示从佛教进入中国至6世纪,佛教如何适应中国文化,减少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摩擦与碰撞,为儒释道三教合和打下统一的思想基础,作者还将研究视野进一步延伸至近代中国社会,检讨佛教如何在近代社会继续发挥其影响和作用,兼顾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思想、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拯救民主 ——扬长避短的新方案 谷歌图书
作者: 邓峰 Bouden House 2024 - 03
选举民主的高质量运行须以多数选民的理性为前提,因为只有多数选民 理性,对现实政治知情懂行,才不至于被忽悠和欺骗,才有希望选出无愧于 此的贤能政治家,才能让政府既公平又行之有效地协调多数普通人和少数强 者之间的矛盾,推行致力于化解深层次危机的结构性改革。然而这经常是一 场梦。寄希望于多数选民具有公民精神、对现实政治知情懂行,与寄希望于 清官、明主来拯救苍生,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对复杂人性和社会现实视而不 见的政治幻想,区别在于寄希望多数选民或多或少包含民主精神,而幻想清 官、明主来拯救苍生容易滑向威权主义。 ——邓峰(本书作者,民主理论研究者、香港媒体工作者)虽然我不看好历史上的“贤能制”,但鉴于美国民主暴露出来的危机,现 在是正视民主和贤能之间关系的时候了。本书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证明贤能和民主是可以兼得的,很具有启发性。 ——张千帆(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本世纪以来民主国家出现的种种问题,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但其所终结 的,可能是对自由民主制度的某种特定理解。邓峰的著作,超越对民主模式 的狭隘理解,在对不同层面与不同形式的民主考察的基础上,试图探寻一种 理想的政治模式,拯救民主。这一工作在理论探索上是重要的,在实践上也 是急迫的。 ——白彤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宗座社会科学院院士)
犬之力 (2021) 豆瓣 TMDB
The Power of the Dog
7.6 (639 个评分) 导演: 简·坎皮恩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克斯汀·邓斯特
其它标题: The Power of the Dog / 犬山记
富有魅力的牧场主菲尔·伯班克让他周围的人又敬又怕。当他的兄弟将新婚妻子以及她的儿子带回家时,菲尔百般折磨他们,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对爱也存有一丝渴望。
欲望与利益 豆瓣
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 Political Arguments for Capitalism before Its Triumph
9.0 (9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尔伯特·赫希曼 译者: 冯克利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 3
阿尔伯特•赫希曼代表作品,冯克利根据2013年英文版最新翻译
阿尔伯特•赫希曼是当代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的著作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发展、社会制度、人类行为的认识,也改变了我们对身份认同、忠诚、义务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解。把此书称为赫希曼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可谓实至名归。
——阿马蒂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阿尔伯特•赫希曼邀请我们穿过词义变化的迷宫,为反讽而开怀,为危途而担忧,但他不仅与读者对话,他也与古人对话。他一生都在让他的思想先辈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家庭,他习惯于回到它的成员那儿寻找安慰、论题和灵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阅读赫希曼的体验,让人觉得是在观察我们当代一位大思想家与古人的对话。……本书既是对古人之间论辩史的研究,同时也是与打开了通往我们今天道路的古人的论辩。
——杰里米•阿德尔曼(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赫希曼传记作者)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赫希曼通过对17和18世纪欧洲思想生态的田野式调查,就商业社会在兴起时如何获得道德合法性作出了新的阐释,为资本主义发生学提供了一个更加一般性的视角。
赫希曼发现,在资本主义兴起的过程中,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有关人性这一概念的战争,几百年来,“人被普遍视为一个舞台,上演着理性与欲望之间惨烈而无法预见的战斗,后来则是不同欲望之间的战斗” 。 揭示这场战斗的剧情,回顾有关人性的辩论,就是本书的核心。
赫希曼将这一漫长的战斗描述为一个内生的过程:17、18世纪的欧洲思想家们从欲望中分解出“利益”,使之成为一种不同于其他欲望的特殊欲望,以用这种温和、无害的欲望来平抑和驯化其他暴力、有害的欲望。从而,利益成为沟通、平衡欲望和理性的桥梁,使欲望变成融入“理性”的欲望,使理性成为替“欲望”服务的理性。这种从利益的角度处理欲望的方式,促成了古老的人性论的一次制度主义转折,使得商业社会与资本主义获得了正当性。
阅读本书,就像在观察当代一位大思想家与古人的对话。
人生难得是心安 豆瓣
作者: (法)吕克·费希 译者: 孙智绮 / 林长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4
从永恒的古希腊智慧到基督教、人文主义、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吕克·费希及时写就的这部经典之作,从“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我们如何与他人一起生活”“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去考察哲学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出色地阐释了哲学中那些经久不衰的教导,包括哲学与我们当下生活的深切相关性,以及哲学在帮助我们获得幸福和过上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趟与伟大哲学家同行的令人兴奋的趣味旅程,将会给每个读者都带来一种不一样的启发,不论他们是年轻人,还是已上岁数者
箭术与禅心 豆瓣 Eggplant.place
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
8.7 (24 个评分) 作者: [德] 奥根·赫立格尔 译者: 鲁宓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 - 10
一本奇妙的小书,用文字记述开悟的体验。在禅宗公案和传奇故事中,禅师们在面临无可解的矛盾时,似乎总有一种超越对错二元性的态度,能从中迸出一种全新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悟”。但禅宗不立文字,我们通常只看到“顿悟”的刹那,而看不到在开悟之前或之后的种种过程。
这本《箭术与禅心》的可贵之处在于:一位具有西方理性思想精髓的学者,以客观的态度,亲自深入探究东方的直观智慧,以平实的文字加以分析报道,没有夸大渲染。这种来自异国文化观点的第一手心得报告,没有经过时间或口耳相传的扭曲,也不用背负任何传统的包袱,具有参考价值。
为了追求生命的真义,德国哲学家赫立格尔远赴日本学禅。他追随弓圣阿波研造,修行箭术,但习箭的每一个阶段对他而言都是一个困境,仿佛一则则无解的公案。在师父的引导下,他逐渐放下自我的投射,体验了“当下的真心”,得以一睹那遥远的天际,禅所活生生存在并呼吸着的空间。
无穷的开始 豆瓣
The Beginning of Infinity: Explanations That Transform the World
作者: [英]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 译者: 王艳红 / 张韵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 11
《无穷的开始》是一次大胆的、包罗万象的智力探险。戴维·多伊奇探索那些使我们理解现实世界怎样运转的重大问题。《真实世界的脉络》描述了我们当前知识中最深刻的4条支线——进化、量子物理学、知识和运算,以及它们带来的世界观。《无穷的开始》将这种世界观应用于许多不同的话题和未解问题,涉及到自由意志、创造力与自然规律、人类的未来与起源、现实与表象、解释与无穷。
多伊奇秉持坚定的理性和乐观态度,对人类选择、科学解释和文化进化的性质得出了惊人的新结论。他的立场并非来自充满希望的格言,而来自关于现实世界怎样运转的事实。他的核心结论是,“解释”在宇宙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解释的范围和造成改变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它们唯一的创造者——诸如人类这样能够思考的生物——是宇宙万物中最重要的实体。一切事物都在理性的延伸范围内,不仅是科学和数学,还有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美学。在通用物理规律允许的情况下,进步没有限制。
性与性格 豆瓣
作者: [奥地利]奥托·魏宁格(Otto Wengier) 译者: 肖聿 雅众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7 - 11
《性与性格》是奥地利哲学家魏宁格的成名作,也是他在世出版的唯一著作。此书以悖论警句式言论和惊世骇俗的另类见解,从生物、心理、伦理、哲学等多角度,旁征博引,破除既定规范,对性别与性格问题进行了反传统探讨,进而谈及犹太主义和女性解放问题。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性与性格》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思想者,如斯特林堡、维特根斯坦、卡夫卡、劳伦斯、乔伊斯、拉康、齐泽克等。其中,有关女性主义的讨论直接刺激了波伏娃写作《第二性》,而有关天才和性格的论断,更是影响了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生。
在世纪之交的维也纳,《性与性格》引发热议,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形成“魏宁格崇拜”。在这部著作问世百年以来,其思想内涵依然发人深省,引领人们重新审视自身性格与性别的关系。
表象与本质 豆瓣
Surfaces and Essences: Analogy as the Fuel and Fire of Thinking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侯世达 / [法] 桑德尔 译者: 刘健 / 胡海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闻名世界的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凭借独特的智慧与天赋,联合法国心理学家桑德尔,终于向世人展示了这部极具开创性的著作,一解人类认知之谜。
一如之前的《集异璧》,《表象与本质》深刻地丰富了我们对心智的理解,它带领读者进入语言、思想和记忆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去,逐步揭示出完全隐藏的认知机制,这些机制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在这些认知机制里还发现了一个不变的核心——我们总是无意识地联系过往经验去做类比。本书对我们的思考提出了一个彻底而且令人震惊的新解释。
人类大脑中的每个概念都源于多年来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这些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充实这些概念。大脑无时无刻都在作类比。类比,就是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谓的类比到底是什么?我们是怎么在截然不同的情景间建立起联系的?类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过程中,类比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哲学与幼童 豆瓣
作者: 加雷斯·B·马修斯 著 译者: 陈国容 译 / 蒋永宜 校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0
"已被译成德、法、日等十余种语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广为人们所接受
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哲学家 周国平
事实上,就我所能够搜集到的材料来看,对于许多幼童和青少年来说,进行哲学思考是天生的本能,就与从事音乐和做游戏一样,这是人之成长为人的一个重要部分。
——儿童哲学家 加雷斯·B·马修斯
《哲学与幼童》是一本“大家小书”,收集了3—12 岁孩子提出的漂亮问题和三十来个有趣的生活故事。孩子对自身有着最为纯粹的好奇心,对自然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所提出的问题几乎是哲学式的: 宇宙有边际吗?午餐会长在树上吗?我有两只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两个你?……对孩子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成年人只有提升自我哲学修养,才能了解孩子、引导孩子,成为孩子够格的哲学玩伴,保护孩子的天真与烂漫。"
一味 豆瓣
作者: [美] 肯·威尔伯 译者: 胡因梦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10 - 8
本书为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1997年至1998年一年间的日记,其中不仅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他与美国心理学界以及灵修圈的交往,美国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基本面貌,更以大量篇幅阐释了他对意识领域的研究,并厘清了“转译”式的修行与真正具有“转化”意义的修行之不同。因此,本书可称为意识研究领域的巅峰之作,以及身心灵成长的最佳指导手册。
西方神秘学指津 豆瓣
8.6 (40 个评分) 作者: 乌特•哈内赫拉夫 译者: 张卜天 商务印书馆 2018 - 1
《西方神秘学指津》是一部导论性的著作,本书将西方神秘学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着重考察了神秘学领域中的定义和划界问题,梳理了该领域主要的历史潮流、关于神秘学的重要争论、神秘学的世界观、神秘学关于知识的观点、神秘学实践,神秘学对现代化的影响以及这一领域的跨学科性。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失败/美国经济新观察丛书 豆瓣
作者: 保罗·克雷格·罗伯茨 译者: 秦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5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失败》主要说了三件事:1.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金融去监管化和工作离岸外包的印象下,美国经济如何走向崩溃;2、西方经济学理论存在的缺陷导致我们采用了错误的生产成本计算方法,令我们错误的教授给学生经济增长没有生态限制的理论;3、全球化是美国金融帝国主义以及掠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工具。
我是谁,或什么 豆瓣 博客來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Mind's I: Fantasies And Reflections On Self & Soul
9.0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侯世达 / [美] 丹尼尔·丹尼特 译者: 舒文 / 马健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7
“心灵/心智(mind)是什么?我是谁?纯粹的物质能思考或感受吗?灵魂(soul)在哪里?面对这些问题时,人人都会陷入困惑之中。我们编纂此书,为的是尝试展示这些困惑,让它们变得生动鲜明。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直接回答这些大问题,而是要动摇世人的思维:既包括那些有着严肃坚定的科学世界观的人,也包括那些对人类灵魂怀有宗教或者灵性主义想象的人。我们认为,目前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我们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根本反思,然后才能期望人们在‘我’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上达成共识。因此,本书旨在刺激、扰乱和迷惑读者,让显而易见的东西变得奇异起来,也许还会让奇异的东西变得显而易见。”
出于上述动机,二位主编为本书选文27篇,包含了从科幻小说、戏剧对话到哲学论文多种文体,除两位编者的作品外,更有图灵、博尔赫斯、道金斯、内格尔等重要人物的代表作。各篇文章围绕自我感、精神是否存在及有否特性、身心关系、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自我”特性等经典问题分类编排,每篇结尾均附主编者的评论反思。选文、反思及二者间的隔空对话,各有精彩与妙趣,对理解相关哲学认知问题、生物问题、人工智能问题等应大有助益。
活出生命的意义(新版) 豆瓣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作者: 维克多·E.弗兰克尔 译者: 吕娜 华夏出版社 2018 - 1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过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辽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富光彩的见证。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他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探索潜意识 豆瓣
作者: 乔治·弗兰克尔 译者: 华微风 国际文化 2006
《探索潜意识》一书阐述了乔治·弗兰克尔自己开发的临床治疗方法。读者被邀请进入诊疗室,去见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见证——病人是如何被引导着将他潜意识心理的秘密展现到他自己和分析师面前的。弗兰克尔的治疗方法让病人能够回忆起那些以前被隐藏起来的、幼儿时期的经历,以及他们的身体反应的形成过程,让病人实际地去重新经历那些导致他们神经症状和精神症状的创伤性事件。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探索许多身体疾病的起源,并采用精神疗法来治疗这些疾病的新的前景。
情感堵塞 豆瓣 Goodreads
Der Gefühlsstau. Ein Psychogramm der DDR
8.3 (17 个评分) 作者: (德)马茨 译者: 徐珺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 11
本书是一位民主德国心理治疗医师对民主德国民众心理故事的记述,也是作者本人的在民主德国的生活和情感史。作者详尽地分析了民主德国压力性体制对民众造成的心理后果,产生的社会角 色代偿行为,转折期民主德国民众的心理,以及两德统一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他的分析建立在数千个病人心理治疗的基础上。作者强调,转型期的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物质的富足、环境的宽松,更重要的是“心理革命”,并提倡一种鼓励健康生活的“治疗文化”。
2021年1月2日 想读 这本书谈论了分娩创伤问题。很值得一看。
如果让我推荐书的话,《情感堵塞》是我推荐list的第一本书。
心理学 政治学 社会学 韩十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