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
导读齐泽克 豆瓣
Slavoj Zizek
8.4 (31 个评分) 作者: (英)托尼·迈尔斯 译者: 白轻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8
斯拉沃热·齐泽克不是一个普通的思想家。他把精神分析、哲学和政治引人注目地融为一体,他的方法总是新鲜而令人着迷的。他的话题范围同样令人振奋,从当代生活的政治冷漠,到一个认为自己会被鸡吃掉的疯子的笑话,从《生死时速》中基努·里维斯的道德英雄主义,到厕所设计对民族心理的揭示。
在这本书中,托尼·迈尔斯给出了齐泽克关键思想的一个清晰而迷人的指引,并解释了齐泽克思想的主要来源,包括他对拉康精神分析的重要参与。运用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例子,迈尔斯第一次概述了齐泽克作品所处理的主要问题,包括:
• 主体是什么并且它为何如此重要?
• 后现代性为何如此可怕?
• 我们如何区分现实和意识形态?
•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种族主义为何总是一种幻想?
《导读齐泽克》是任何一个想要理解这位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说的“近几十年来欧洲出现的在精神分析界,诚然也是一般文化理论界的最令人敬畏的杰出倡导者”——的思想的人的必要读物。
斜目而视 豆瓣
9.0 (27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季广茂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 3
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论,揭示“无意识的逻辑”,勾勒“欲望的原理”;另一方面借助拉康理论解读通俗作品,这既包括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大卫•林奇、赛乔尔•莱昂、弗里茨•朗、雷利•史考特、乔治.米勒等著名导演的电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小说,以及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雷蒙•钱德勒塑造的菲利普•马娄等人物形象。作者对通俗作品的解读,彰显了“通俗”作品的“非通俗”之维,展示了“通俗”作品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蕴味。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豆瓣
8.8 (16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季广茂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 7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二版)》介绍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到希区柯克的影片,从瓦格纳的歌剧到海因莱因的科幻,从拉康到福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从重大政治事件到犹太人的笑谈,从狗智主义到排犹主义,从排泄问题到神学思辨……齐泽克娓娓道来,令人尽享阅读的快感。在这部极具原创性和挑衅性的著作中,齐泽克概括了欲望的原理,把握了无意识的特质,解剖了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洞悉了“后现代”社会和主体的秘密。《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二版)》是斯拉沃热·齐泽克的开山之作、种子之作和奠基之作,是了解其全部思想的门户和索引。他后来的思想皆源于此,均为《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二版)》的扩展和注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北大学术讲演丛书之四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詹明信 译者: 唐小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6
1985年来,杰姆逊教授在北大开设了西方文化理论专题课,本书是这次讲课的翻译记录。
杰姆逊教授这次专题课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是一个过错全商品化了的、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产生了新的变化,历史的深度消失了。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等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后现代主义”是对这些特征的概括。本书的“引论”和第一至第四章是作者研究工作的理论框架,他在讨论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与叙事分析等问题时,对当代西方思想界的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做了评述,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运用到新的理论阐述中。第五章“后现代主义文化”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他结合对建筑、文学、绘画、摄影、广告等文化工业的精彩分析,对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做了理论的总结。
本书是杰姆逊教授学术著作中唯一没有英文版的作品。直到1991年,杰姆逊教授的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集大成的著作《后现代主义,或日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出版,名著中的理论分析和论断,其实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早已有所披露。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 豆瓣
For They Know Not What They Do: Enjoyment as a Political Factor
作者: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郭英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6
两年前作者的第一本书,英文版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很受欢迎,但他却始终以为,这本书的成就远远超过前者:因为这是一本理论性作品,不像《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的一系列逸闻趣事和电影脚本那样不系统。 每一位读者的反应对作者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如果有人说:“读过《意识形态的崇高 客体》的那些精彩内容之后,再读这本书令人感到有些乏味,有些失望,”那么,他显然没有理解这两本书的核心论点。迄今为止,作者的态度仍然是:不想谈论《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一书的读者,对《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同样应该缄口不语。
論信仰 豆瓣
On Belief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林靜秀 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012 - 7
本書帶領讀者思考: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和跨國企業成為新興宗教的時代,什麼是信仰的基礎?紀傑克發現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是沒有信仰的社會,存在著的是物化的信仰,我們以這種外在的物化信仰支持生活的幻象,以幻象調節社會現實,所以過去我們追求的意識型態不論如何的崇高,並不能真正為我們提供解放。從「網路空間的理性」到「西方佛教」矛盾的討論,《論信仰》重申宗教信仰的真誠性,說服心中存有理性與情感的人放棄理性論證,皈依信仰。
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和跨國企業成為新興宗教的時代,什麼是信仰的基礎?紀傑克作為知名的哲學家和才氣縱橫的文化評論學者,就上述問題提出令人摒息的見解。紀傑克發現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社會,是沒有信仰的社會,存在著的是物化的信仰,我們以這種外在的物化信仰支持我們生活的幻象,以幻象調節社會現實,所以過去我們追求的意識型態不論如何的崇高,並不真的在為我們提供解放,反倒是發展了現實。因此他說服心中存有理性與情感的人皈依信仰,放棄理性論證,這樣信仰會自然而然地到來。
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穆青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
希区柯克的电影一直广受世界影迷的热爱,对其电影的研究现已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拉康是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他在思想界的影响也是世界性的。看起来他们之间谁和谁都挂不上关系,怎么作者会把他们强行拉到一起呢?而且有这样一个说法——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
齐泽克是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的教授,是近年来国际上非常活跃的学者,他因为对拉康理论的精深阐释、准确使用而知名,同时,他对大众文化现象也很有研究,尤其是对希区柯克的电影也有着深入的研究。本书就是他对拉康理论和希区柯克电影的双重研究互证,从立意到编纂结构都颇有后现代风格,既具有理论的洞察力和前沿性,又不枯燥,从阅读角度讲,还可以算一部可读性和趣味性均有的作品。
本书是对拉康理论和希区柯克电影的双重研究互证,从立意到编纂结构都颇有后现代风格,既具有理论的洞察力和前沿性,又具有丰富生动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和一篇导言,共17篇文章。第一部分为普遍性的论题,从悬疑风格、对象处理、空间体系和视觉结构等方面对希区柯克的电影进行了总体性的关照。第二部分为对特定影片的具体分析,不同作者对希区柯克的多部影片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第三部分为编者齐泽克撰写的长文,从个人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作者最感兴趣的体现在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凝视”问题。
图绘意识形态 豆瓣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方杰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 6
本书作者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斯拉沃热·齐泽克被誉为闯人西方学术界的一匹“黑马”。本书正是由他选取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四位西方学者有关意识形态的论述,经过节选编排而成。正如书的标题所表明的那样,齐泽克旨在通过这种努力,绘制出一幅自阿多尔诺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图画。除“引言”部分是新写的以外,本书其余所选文字都是原来发表过且可以独立成章的,但选编者显然希望读者将它们放在一起阅读,别出心裁地将它们以“章”的形式编排,实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斯拉沃热·齐泽克被誉为闯入西方学术界的一匹“黑马”。《图绘意识形态》是由他选取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四位西方学者有关意识形态的论述,经过节选编排而成。正如书的标题所表明的那样,齐泽克旨在通过这种努力,绘制出一幅自阿多尔诺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图画。除“引言”部分是新写的以外,本书其余所选文字都是原来发表过且可以独立成章的,但选编者显然希望读者将它们放在一起阅读,别出心裁地将它们以“章”的形式编排,实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齐泽克将他的成名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第一章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这是不是试图再一次强调他从拉康那里借来的“真理来自误认”的命题呢?相信读者在读完全书之后,自然会得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 豆瓣 Goodreads
Welcome to the Desert of the Real
作者: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 季广茂 译林出版社 2015 - 4
哲学不仅是精神求索的工具,也是解剖现实的利器。齐泽克惯于将高深的哲学同琐碎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哲学透彻分析生活,用寻常生活丰富哲学,本书即是他的代表作品。“9•11”之后,各界学者纷纷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角度做出分析,齐泽克则从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后现代主义和生命政治等角度对这些事实和见解予以回应,视角新颖,见解独特,通俗易懂。
齐泽克发出了一种不寻常的声音,我们将在今后数年内反复聆听。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判家 费雷德里克•詹姆逊
他是欧洲数十年来精神分析,更确切地说是普通文化理论方面最杰出的代表。
——英国文学理论家 泰瑞•伊格尔顿
空无与行动 豆瓣
作者: 林哲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8
左翼激进政治理论是斯洛文尼亚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整体思想的重心。齐泽克政治理论以拉康精神分析学为根基,以拉康精神分析学“空无”概念解读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进行现实政治批判。当代全球资本主义是专家管理和多元利益协调的“治理”,是缺乏真正歧义性“政治”的“后政治”。“后政治”时代的主导意识形态是“自由-民主”霸权,以及作为必要补充的现代犬儒主义。
齐泽克精神分析学文论 豆瓣
作者: 赵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 5
在整合西方学界之里程碑式的著名学者——拉康、弗洛伊德、马克思、黑格尔、康德、海德格尔、德里达、福柯,等等——的相关学术要点的基础之上,本课题力图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视域出发,将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i?ek)的数十部理论专著中所包含的相关理论节点置于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西方人文思想平台上,以齐泽克的五个虽晦涩难懂、频遭误读,却又广为流传的基本术语——这些术语很多都源自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如原质(the Thing)、幻象(fantasy)、快感(jouissance)、视差(parallax)和意义(meaning)为切入口,追根溯源、条分缕析,对齐泽克文学观做全面的梳理、阐释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