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z
远走高飞 豆瓣
8.6 (159 个评分) Norah Jones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Blue Note Records
It is not just the timbre of Norah Jones's voice that is mature beyond her 22 years. Her assured phrasing and precise time are more often found in older singers as well. She is instantly recognizable, blending shades of Billie Holiday and Nina Simone without sounding like anyone but herself. Any way you slice it, she is a singer to be reckoned with. Her readings of the Hank Williams classic "Cold Cold Heart" and Hoagy Carmichael's "The Nearness of You" alone are worth the price of the CD. Jones's own material, while not bad, pales a bit next to such masterpieces. They might have fared better had she and producer Arif Mardin opted for some livelier arrangements, taking better advantage of brilliant sidemen such as Bill Frisell, Kevin Breit, and Brian Blade; or if the tunes had simply been given less laconic performances. Jones has all the tools; what will come with experience and some careful listening to artists like J.J. Cale and Shirley Horn is the knack of remaining low-key without sounding sleepy--sometimes less is not, in fact, more. --Michael Ross
2008年4月8日 听过
Jazz
真情剪影 豆瓣
8.6 (26 个评分) Katie Melua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Dramatico
2005年Katie发行了她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Piece By Piece"。首支单曲主打Nine Million Bicycles融合着爵士的流行味道慢版的抒情小调扑面而来。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她讲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故事。一般来说,专辑的前三支单曲都是抓人耳朵的。所以,从Shy boy,Nine Million Bicycles,再到专辑同名歌曲Piece By Piece,我们听到的是基于流行和接近平淡的Katie的声音和演唱。甚至对我来说,Piece By Piece最后的抒情有太多的矫柔造作。当三支流行单曲过后,Katie才开始展现她的才华。于是我们听到了跳跃的Halfway Up The Hindu Kush。低沉的爵士鼓,轻盈的打击乐器。
2007年12月1日 听过
Jazz
蓝调咖啡馆 / 蓝调咖啡屋 豆瓣
Patricia Barber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Premonition
你是否曾经策划过这么一个夜晚:给她一份烛光晚餐,一朵玫瑰花,一个轻柔的蜜吻,一张温暖的床铺,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当然,你少不了一段罗曼蒂克的音乐——古典?民乐?摇滚?不,它们要么太谨严,要么太沉静,要么太嘈杂,会毁掉这个温馨的夜晚,葬送你们的好心情。最好的选择当然是爵士乐!从无数的爵士歌碟中,你可选择这张《蓝调咖啡馆》作为这幕爱情剧的背景音乐!

很少有一张唱片能同时获得这么多的荣誉和褒奖:
● 被国际著名《Downbeat》杂志在1995—1997年连续推荐为最有价值音乐人才——爵士女声。
● 美国《Stereophile》发烧天书1996年“拼死以求”(R2D4)最佳录音之一。
●《CD Review》杂志“十大长青女歌手”之一。
● 美国《Billboard》杂志1994年最佳年度爵士唱片。
●《Code》杂志1994年度十大唱片之一。
●《Jazziz》杂志1994年度十大唱片之一。
●《Village Voice》杂志1994年最佳年度爵士唱片。

......

这足够令人惊讶了吧。而且,《蓝调咖啡馆》是由主唱歌手帕特里科亚.芭芭拉(Patricia Barber)一人担纲制作、创作、弹奏钢琴、演唱的处女专辑,一经推出,便以一鸣惊人的态势立刻红透了半边天。

芭芭拉的爵士天赋也许来自于他的父亲--著名的“格兰·米勒”乐团中的萨克斯手。她六岁学琴,大学时代便开始在夜总会表演。1988年,芝加哥爵土音乐节打开了芭芭拉的事业之门。从此,她游历巴黎,并在纽约崭露头角。都市夜归人的慵懒、放纵与迷惑,在她颇具颓废之美的歌声中得到了极致的舒展与安慰。芭芭拉的长处在于,她知道如何酿造使人心醉的氛围。再简单不过的钢琴、贝司与几件打击乐器,还有她天赋的一条好嗓子,被她组合成致命的武器,对准了人们脆弱的心坎,一击即中!

《蓝调咖啡馆》的名字,是缘于芭芭拉当年驻唱并发迹的地方就叫Cafe Blue。这张谁也没想到会成为天碟的唱片当年在芝加哥一间录音室完成,前后只花了四天时间。由于歌手当初的默默无闻,唱片初出之际负责发行的也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待到走红之时,这张唱片便被以注重音响效果的FIM唱片公司抢先买断了重发版权。FIM在重新制版时,邀请原片的制作人专程飞往他们在旧金山的录音室,利用当年录音界最高的制版技术24Bit、88.2Khz的数码技术重新进行Mastering,并加入在重版当年属于最高规格的HDCD编码,最后以24K镀金方式精心压片制成。

整张唱片的乐队编制相当简洁,只有钢琴、贝司、鼓与打击乐器,但表现出的音色之变幻丰富,却可让听者心神荡漾,喝彩不迭。纯正地道的蓝调节奏似醉迷离,女歌手的唱腔磁性而性感,艾艾怨怨,跌跌撞撞,粘粘糊糊。晶莹光滑的钢琴、弹性十足的贝司,绝佳的录音效果还原出了极为自然的空间效果。

在选曲时,是要费点心思的。因为,整张大碟的气氛还是有一点点的冷调,其中效果优异的乐段是第二首“A Taste Of Honey”,甜腻的气氛,配上歌手迷离慵懒的唱腔,绝对是可以数得上的“绝妙佳品”。

第四首《Romanesque》是最富有罗曼蒂克的情调小品,不妨一再Repeat。

第八首《Ode to Billy Joe》令人仿佛看到了女主唱在迷朦烟雾中打着响指,踩着猫步,款款而来。

如果你的器材够档次,可以直接播放最后一首《Manha de Carnaval》,向人炫耀一下发烧的魅力,只有拍击身体的节奏与不带歌词的吟唱,却制造出梦一般的意境,妖惑巫极。

当然,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你不必在乎许多。当帕特里科亚.芭芭拉的歌声如同轻柔的鹅毛,戏弄着你的热情,撩拨着你的欲望;当她的眼中充满了雾的迷惘,她的唇边溢出了酒的芬芳;无可否认,这张唱片中的音乐明显属于这样的氛围。当你日后再次听到《蓝调咖啡馆》,重新陷入甜蜜的缅想时,你将会由衷地感谢,感谢我今天为你所做的推荐。
2007年11月3日 听过
Ja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