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中国是部金融史 豆瓣
6.7 (12 个评分) 作者: 陈雨露 / 杨忠恕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 - 3
《中国是部金融史》内容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全新力作,《世界是部金融史》姊妹篇,透过金融读懂中国三千年把金融那些事儿一次说清楚,三千年来谁著史——文明盛衰的密码是什么?人间沧桑的正道为何物?金权有着怎样的规则?贫富有着怎样的逻辑?
全书以时间为纲,以朝代、人物、事件为目,围绕金融实践这个核心,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条分缕析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盛衰密码和进退定律。无论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的海晏河清,还是“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的浑浊乱世,都有金钱的力量在背后驱动。在“皇权—封建官僚—小农”框架下分割社会财富,所谓盛世,不过是给大部分人一个公平赚钱的机会,而皇权和小农最后无论如何变招,都会被霸气外露的封建官僚逼入绝境。在盛世与乱世的循环交替中,以货币为工具的金融是那双看不见的手。
一部上下三千年的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金融史,透过《中国是部金融史》,你能将它看明白。
2021年2月25日 已读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把先秦到唐朝历史又捋了一遍,仔细看作者有很多对于今天的在位者说的话藏在了历史议论中。缺点是很多论点缺乏原理性的解释,直接丢结论,有点点不讲理的感觉。
2021 上图 中国 历史 经济史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朱鸿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7
本书选择日常生活的角度,用知识考古学的方式,就延安时期的某些历史关键问题或趣味敏感话题,作溯流探源与疏浚河道的工作,描述延安生活中的历史真实,借以考察改造塑造我们几代人精神人格的革命集体生活规则,探讨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革命精神。作者用严肃认真的学术态度,在查阅大量文献档案资料,多方采访延安革命老人,深入延安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展开对延安历史生活的研究。题材新颖,资料丰富,文情并茂,既是大众话题,又是学术研究,堪称近年来该学科领域的翘楚之作。
中国近代史 豆瓣 Goodreads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7.6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徐中约 译者: 计秋枫 / 朱庆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 1
《中国近代史》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这部近代史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作者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在书中想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望花 豆瓣
作者: 邓安庆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5
大学刚毕业的热血青年张云松,怀着对事业的一腔热血,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然而,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公司复杂的人际关系、微薄的薪水和生活的重压,一点点蚕食着他的少年意气,只有在出差前往小镇望花镇的时候,他才能收获一些难得的平静。
望花镇离市区不远,全镇的支柱企业望花酒厂是张云松所在广告公司的大客户,半个镇子的人都在酒厂工作。在这里,张云松遇到了赵娟,一个曾经也怀有梦想,却无奈家庭压力不得不进入酒厂工作的女孩。赵娟的细心、温柔,让张云松对她多了一份情愫,而张云松所处的环境,也让赵娟再次燃起了对离开镇子、出去闯一闯的渴望。两个人走得越来越近,但现实的残酷,却一再打击着他们……
赤脚医生 豆瓣
作者: 残雪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2
这是著名先锋作家残雪的最新长篇小说,小说写了关于山村赤脚医生的成长的故事。主人公亿嫂年轻时不甘平庸,出外闯荡,进入了县城的医疗培训班,成为一名学员——未来的赤脚医生。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解释“赤脚医生”的事业,赋予了这个称呼象征的、有点神秘的含义。实际上,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通灵者有可能凭直观知觉到的理想主义的事业。亿嫂凭着本能的激情冲动,成为了这个事业的追求者当中的一员。有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络,笼罩着亿嫂、米益、白芷等人所居住的几个山村。他们都是追求者,他们之间都有互动的沟通,他们一开口说话就感到了对方和自身的心灵之间的交流。作者通过对赤脚医生亿嫂、米益、灰句等人的成长过程和他们的行医事迹的描述,将大自然与人和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依存关系不断地加以披露,从一种崭新的角度来建构这种未来世界里的新型关系,其间有很多描述惊世骇俗。虽然是未来的世界风景,但情节的描述又决不脱离现实,是每一个普通读者都有可能从这种境界里找到共鸣,得到生活的力量。看到既接地气、又横空出世的真实的风景,自由的风景。这部小说再一次用文学的方法精炼而质朴地凸现出残雪的哲学观与自然观。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豆瓣
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
作者: 弗里曼 / 毕克伟 译者: 陶鹤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 3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以中国河北饶阳县五公村为个案,以其领头人耿长锁 的生活轨迹为线索,深入探讨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1960年间华北农村社会的变迁。作者集中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时期及革命胜利以后在农村社会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从减租减息到互助组、合作社,再到大跃进时的人民公社,分析了这先后进行的改革对农村社会及农民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战争及国家建设的作用,它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进而探讨国家与农村社会,国家领导与地方干部的关系。
本书作者分别为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教授,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来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美国学者,他们从1978年开始在五公村、饶阳、石家庄等地进行调查、访谈,查阅相关资料,先后与几百名农民及各级干部交谈,查阅了众多的有关档案等原始材料,从而搜集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整个研究工作建立在扎实的资料基础之上。同时,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资料,停留在一般的叙述介绍之上,而是将五公村作为华北农村社会近代变迁中的一个典型,将其放在变动中的历史中进行考察,运用各自学科的理论,探讨这一变动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现时与历史的互动关系,从而使本书既有一般叙事的可读性,又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本书对于我们了解、认识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尤其是华北农村社会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路,对于我们研究近代中国农村问题,极有参考价值。
读者对象:近代中国历史、社会史、农村问题等研究教学工作者,中共党党史教研工作者等。
年羹尧之死 豆瓣
6.8 (16 个评分) 作者: 郑小悠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3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着年羹尧与雍正君臣关系的演变历程,全面回顾了年羹尧一生从得意到失意的宦海浮沉:年少时科场高中,入仕后步步高升,在胤禛继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立下赫赫战功后位极人臣,但最终身死名裂。在此叙述之中,作品从新颖的角度,立体而真实地展现了年羹尧性格的复杂多面。
全书还依托奏章、信件、皇帝朱批等原始资料,立足于对史实的细致剖析,还原了雍正帝如何精心布下罗网,软硬兼施地分化甚至清洗年羹尧的军政势力集团,并最终下狠手诛杀年羹尧。此外,对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中的虚虚实实,细致地予以客观分析,并对其死因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
名家推荐:
历史普及读物不容易写,既要有趣,又要扎实,还要引发思考。小悠的作品,达到了这样的
要求。
——郭润涛(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雅俗共赏,神形俱备。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
春荣秋叶落,古语剪灯香。
妙手追前史,殷鉴念尤长。
《年羹尧之死》——一位轰动朝野的人物史话。
——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
编辑推荐:
◎雍正曾向年羹尧誓言,二人要做“千古君臣知遇榜样”,可仅仅一年多之后年羹尧便被处死。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二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权臣年羹尧之死,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深不可测的帝王之心。
◎君与臣无法化解的矛盾,既源于不同性格的碰撞,更因为私人情谊与公务职责的难以调和。
◎揭秘年羹尧的姻亲关系圈和家庭生活,还原一个真实的年羹尧。
◎年羹尧在帮胤禛夺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雍正如何步步为营、恩威并用地策划一场“倒年”运动?
◎为何说雍正具有“重度文字表演型人格”,而年羹尧具有“独立人格”?
◎年羹尧被定九十二款大罪,到底有几款属实?
新局长到来之前 (1956) 豆瓣
7.7 (29 个评分) 导演: 吕班 演员: 李景波 / 苏剑锋
其它标题: Before the Coming of A New Bureau Director
在中国的官场,自古就有溜须拍马的风气存在。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官的不受用这些,那么马屁精们又有什么市场呢?你看这就发生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某局老局长休养,新局长即将上任。在这个关口,总务科牛科长担负起迎接新局长的重任。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过表现出众的话自然不难取得新领导的欢心。牛科长深谙此道,他调动全科力量为新局长打造宽敞舒适的办公室,他事必躬亲,认真仔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也许你认为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可是与此相对的是,他对单身职工宿舍漏雨等事宜则能拖就拖。
未过多久,张局长走马上任,谁知阴差阳错被牛科长当成了张老板,由此上演了一出了“官场现形记”……
抚顺故事集 豆瓣
7.5 (15 个评分) 作者: 赵松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5 - 3
“有时候,某些理想,对于某些人来说,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结果。”
精心结构的短篇小说集,在虚构与非虚构间取得了巧妙平衡。赵松从自己的回忆出发,对抚顺——这座沧桑的东北工业老城的地理和物事,对亲人、小伙伴、师傅、同事……进行了细腻而克制的叙述。他解释了身边的人们,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自己,解释着这个时代。虽然结构上是短篇小说集,但可以被视为一部别样的长篇,并纳入悠久的成长小说传统。
活着 (1994) TMDB 豆瓣
活着
9.0 (1309 个评分) 导演: 张艺谋 演员: 葛优 / 巩俐
其它标题: 人生 / Lifetimes
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
富少福贵(葛优)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巩俐)屡劝无果后带着女儿凤霞离开了他,当夜,福贵输光所有家产气死父亲,被迫靠变卖母亲首饰租间破屋过活。一年后,家珍手拉凤霞怀抱刚出世的儿子有庆回到家中,福贵痛改前非,开始靠演皮影戏过起安份守己的日子。
但好景不常,内战时期,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劳工,一番辗转终回到家乡与一家人团圆后,凤霞因病变成哑巴,而在后来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他虽获某些小福,逆境却也一直与他如影相随。
Red Capitalism 豆瓣
作者: Carl E. Walter / Fraser J. T. Howie Wiley 2011 - 2
For many years now China's economy has seemed unstoppable. A slow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in 2007 brought wave upon wave of liquidity into China and allowed its companies and banks to raise hundreds of billions in dollars via stock market listings. State banks that had started the new century as bankrupt relics of a communist past became the darling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Even the collapse of Lehman Brothers in 2008 and the ensuing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eemed to have little impact on China as the government quickly responded with a huge stimulus package. But the Lehman collapse was a dramatic wake up call to the Chinese leadership. This model of bank and capital market reform had been studiously emulated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nd had brought great benefits to China. But now, although they believed it to be bankrup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ere bereft of new ideas. In the fac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government returned to what it knows best, massive state intervention via the banking system. Ten years of banking and capital market reforms were dead.
In Red Capitalism, Carl Walter and Fraser Howie detail how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formed and modeled its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30 years since it began its policy of engagement with the west. Instead of a stable series of policies producing steady growth, China's financial sector has boomed and gone bust with regularity in each decade. The latest decade is little different. Chinese banks have become objects of political struggle while they totter under balance sheets bloated by the excessive state-directed lending and bond issuance of 2009.
Looking forward, the government's response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created a banking system the stability of which can be maintained only behind the walls of a non-convertible currency, a myriad of off-balance sheet arrangements with non-public state entities and the strong support of its best borrowers--the politically potent National Champions--who are the greatest beneficiaries of the financial status quo.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is not a model for the west and, indeed, is not a sustainable arrangement for China itself as it seeks increasingly to assert its influence internationally. This is not a story of impending collapse, but of frustrated reforms that suggests that any full opening and meaningful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is not, indeed cannot be, on the government's agenda anytime soon.
科恰里特山下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董夏青青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5
这部小说集由十一个内容相对独立,又不乏勾连的短篇组成。故事均以世界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所在之地,广袤荒凉的西域边疆为背景,讲述戍边军人与边民卓尔不群的生命传奇。全书仿佛一本当代的边塞诗,闪着冰川的光泽,泛着边地的寒气。

《科恰里特山下》写当代军人在极限环境中的艰辛与坚忍,在死亡的恐惧中坚持内心正确;《垄堆与长夜》写高原退伍军人虽无法穿越迷雾,却愿意始终凝视生活之渊;《近况》写在戈壁构成的简单生活中,一个内心矛盾、脆弱、敏感又坚强的人群……书中每一个被写到的人都有一段独特的光影,每一个置身粗粝世界里让人心痛的人,都收束在作者精悍、诗意的表述之中。
2018年10月14日 已读
新疆戍边的军人,无论是否成家,时间久了都会变成一种不太正常的状态,真苦。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境线要是也可以变成欧盟或者美加之间那种状态,那可以节省多少无谓的开支和人生的蹉跎。
2018 上图 中国 小说 边疆
梁光正的光 豆瓣
作者: 梁鸿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梁光正的世界,梁光正的儿女们知道得并不多。
他在一个充满饥饿、批斗和动乱的年代里,拥有瘫痪在床的妻子、年幼的四子、一两个情人、四五个继子和用不完的热情。他一厢情愿地将这些“家人”捏合在一起,并全力爱他们,在养家糊口的路上意气风发地狂奔、头破血流地栽倒、不知 休止地反复。
故事以他老年执意寻亲报恩为起点,子女们得以回顾父亲如西西弗般屡战屡败、永不言弃的奋斗史和爱情史。随着记忆的深入,一件尘封多年的可怕往事浮出水面,子女们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的良心和对父亲爱恨难明的情感纠葛。
梁光正是从不害怕的,他内心自有“道理”,世间一切事必得循此发生,否则难逃他的檄文。他随时随地的不识时务令儿女们厌烦,但他从不迷茫,即使撒泼打滚、做小伏低也要贯彻自己的“道理”。梁光正的世界就像一团孤独的乱麻,热情地席卷过所有人,留下一地慌乱。
他是一个农民,也是个斗士,他的一生就这么愚蒙而固执、仁厚而浪漫、自大而狂热地战斗着,像一条无理取闹的“老狗”。直到他棺材落地,人们才突然发觉,这世界过于空旷。
2018年9月7日 已读
现实主义作品现在是稀缺物种,“梁光正的光”这部小说的寓意还是比较明白易懂的,梁光正是一个中国农民,但是他的性格却和这片土地和集体对他的期望完全不同。他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不是逆来顺受默默承受苦难的,他不是老实本分安心种田的,他甚至不是从一而终忠于伴侣的。他的这种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性格,叠加到1950年代至今的60年世事变迁中,让他的人生苦多甜少,也让他和子女的关系一言难尽。梁光正的光,是人性的光亮,是追求自由的光。
2018 上图 中国 小说
我的凉山兄弟 豆瓣
Passage to Manhood:Youth Migration,Heroin,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8.6 (76 个评分) 作者: 刘绍华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 - 9
“这是一个关于探 险 玩 耍、为 非 作 歹、吸 毒 勒 戒、艾 滋 茫 然、世 代 差 异、文 化 冲 击 和兄 弟 情 谊的故事。”人类学者刘绍华详细记录了诺苏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口述历史,呈现出现代化转型时期一个边缘群体的遭遇、认知、思索、接受与挑战。作者更深层的关 注,在于透过表面的社会问题,洞见当代中国卷入的全球化变迁中人的行为与福祉,并试图理解一个非主流群体在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中脆弱性形成的时代过程,以及未来何去何从。这正是医疗民族志的精髓。
◆(刘博士)的分析将贯时性研究与现时性研究两种方法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完整图像,让我们了解诺苏人所面临的时代动荡与困境。本书应会成为人类学经典著作。
——黄树民,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者的媒体经验和人类学知识一并融合在其细腻的文笔之中,展示了诺苏人面临内外政经巨变之时的艰难选择,他们的刚烈与信奉、悲情与踯躅均一览无余。
——庄孔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授
◆作者聚焦于彝族男性青年到城里打工与凉山地区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她没有忘记将艾滋病问题在凉山地区的出现纳入历史文化以及全球化的维度加以分析。在优美细腻的叙述中,读者不仅看到人类苦痛,还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自尊。本书完全可被视为一部医学人类学经典著作。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松塆纪事 豆瓣
作者: 蔡家园 2016
《松塆纪事》是作家、文学评论家蔡家园的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聚焦一个古老的村子松塆,以大量口述实录和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细致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转型时期的农村发展问题、农民精神裂变问题,完成了对于故乡的多维重塑。全书采用了内叙事视角,以“疯爷”、致远、汉明、曲英等人物的视角现身说法,以亲历者的姿态讲述历史,同时穿插着作家“我”作为采访记录者的个人情感,多声部还原历史。
莫让年华付水流 (1981) 豆瓣
导演: 陈光忠
ISRC:CN-A03-06-0048-0/V.K
出版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纪录电影——《莫让年华付水流》,这部著名的纪录电影与影片的插曲曾红遍大江南北,激励了当年改革开放后的整整一代年轻人。
《莫让年华付水流》通过拍摄上海青年人的生活动态和精神风貌,以真实生动的形象,引人深思、催人奋进。他选取了当年上海市十位身处逆境、奋发向上的青年,他们有工厂工人,医院杂工、公共汽车司机、动物园饲养员、舞蹈演员和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光辉在他们的生命中闪耀。
青春的脚步,似行云流水,生活的道路,靠自己采寻,莫叹息、莫停留,莫让年华付水流。
时光中有一种年华,她的逝去换取了我们的成熟,那就是我们的青春。《莫让年华付水流》的岁月已是昨日的记忆,但它成为了八十年代的时代缩影。
2018年2月1日 看过
有为青年都是有自我驱动力有天赋的,任何年代都一样
2018 IPTV 中国 纪录片
异种入侵 豆瓣
作者: 王晋康 等 2017 - 6
“异种入侵”是好莱坞科幻电影反复表达的主题,这一主题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科幻作家的创作。在王晋康著的《异种入侵(精)/虫科幻中国》中,科幻作家张冉的真菌入侵创意让人类失去内脏,面临巨大恐慌;王晋康则让“汪星人”(狗)拥有了与人类相似的智商,并以狗的视角反观人类;赵海虹和阿缺则赋予了植物思考和拥有爱憎的能力……在这些作者所创造的奇特世界里,科幻小说被展现得更加多姿多彩。
2018年1月8日 已读
中国科幻作家擅长在点上的开脑洞,可以驾驭短篇和中篇,但在世界观塑造方面,还是缺乏阿西莫夫或者克拉克这样的人。还有一个问题是洗不掉的民族主义情结,不管是刘慈欣还是王晋康,总是流露出亚洲落后民族奋起直追报仇雪恨的情绪。即使是未来的故事,仍然脱不开20世纪民族和国家矛盾的投影,而很少有上升到人类整体层面的思考。
2018 上图 中国 小说 科幻
老屯旧事 豆瓣
作者: 刘维学 2017 - 5
扎麻棵著的《老屯旧事》以“我”的成长经历为线索,适当穿插祖先闯关东、父辈在东北谋生的故事,形象生动地描摹了那个时期,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的生活场景、人物命运、社会变迁及民风民俗等。作品文笔流畅,细致入微,将一幅幅平民视角下的乡村生活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车记 豆瓣
作者: 李安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 3
这本书恐怕是国内第一部中国轿车史,却不是官史。轿车业三十余年的创业历程中,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和被曲解的史实,作者并不认可,他在书中棱角分明地写下第一手的真实记录和理性的诠释,特别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