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摔跤吧!爸爸 (2016) I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Dangal
8.6 (1905 个评分) 导演: 涅提·蒂瓦里 演员: 阿米尔·汗 / 法缇玛·萨那·纱卡
其它标题: Dangal / Dangal
马哈维亚(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在放弃了职业生涯后,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马哈维亚将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儿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取名吉塔(法缇玛·萨那·纱卡 Fatima Sana Shaikh 饰)和巴比塔(桑亚·玛荷塔 Sanya Malhotra 饰)。让马哈维亚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姑娘展现出了杰出的摔跤天赋,让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够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赛场上,为了国家和她们自己赢得荣誉。
就这样,在马哈维亚的指导下,吉塔和巴比塔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两人进步神速,很快就因为在比赛中连连获胜而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吉塔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在那里,她将面对更大的诱惑和更多的选择。
Inside Out, India and China 豆瓣
作者: William Antholis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3 - 8
This is a candid attempt that delves into the ideas and perspectives at the local level in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global implications of the rise of China’s provinces and India’s states and what that means for Americans and Europeans doing business and conducting diplomacy.
最好的万寿菊涉外酒店 (2011) 豆瓣 TMDB Eggplant.place
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7.8 (184 个评分) 导演: 约翰·马登 演员: 玛吉·史密斯 / 朱迪·丹奇
其它标题: 最好的玛丽戈德涉外饭店 / 黄金花大酒店(港)
人生已至暮年的七位英国老人辗转前往印度斋浦尔度假。七人中,善解人意的伊芙琳(朱迪·丹奇 Judi Dench 饰)试图在丧夫后独立生活;患心脏疾病的大法官格雷厄姆(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 饰)怀揣着无法启齿的秘密;道格拉斯(比尔·奈伊 Bill Nighy 饰)和琼希望能改善僵化的夫妻关系;老顽童诺曼和老来俏玛琪则时刻期盼着艳遇;至于穆瑞尔(玛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 饰),等待手术的她总是显得有几分冷漠刻薄。
各怀心事的七人被异域风情广告吸引,不约而同下榻在玛丽戈德饭店。但是真实的饭店并不如广告宣扬的那般舒适,这趟印度心灵之旅也不似预想般尽如人意。在陌生的国度里,众人对余下的人生展开了新的思考,不希望抱憾终身的他们向着皆大欢喜的结局努力着。
影片改编自英国女作家Deborah Moggach的小说《These Foolish Things》。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豆瓣
Slumdog Millionaire
作者: [印度]维卡斯·史瓦卢普 译者: 于海生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4 - 11
我叫拉姆•穆罕默德•托马斯,是一个孟买的孤儿。
我被捕了,因为我在一个电视竞猜节目中赢了10亿卢比的巨奖,而他们都认为作弊了。理由很简单:一个贫民窟孩子的知识怎么可能可能如此渊博?就在我被残忍折磨的时候,一个美丽的女律师出现解救了我。我向她讲述了我的神奇经历,从孤儿院到妓院,从列车劫匪到丐帮头目,我所经历的每一种苦难,都成为了最宝贵的财富。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充满了纷繁芜杂的喜剧、惊心动魄的悲剧,以及现代印度催人泪下的迷乱气氛……这部作品不光节奏极快,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也异常丰富。
同名电影保留了小说的框架,却无法展现小说中深远的印度风情和复杂的情节、人物关系。只有看过了原著,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故事的内涵。
2015年4月14日 已读
作者出身印度精英阶层,却写出这么一本淋漓尽致地反应底层世界众生相的精彩故事。当然,也许这只是精英想象出来的底层,博得了全世界的喝彩,却未必能够得到现实世界中的真正穷人的共鸣和认同。故事构思很新颖,并不是一个穷小子奋发图强靠自学掌握渊博知识一朝登天的俗套,Thomas只是恰好被命运安排经历了这么多,又正好用这些经历兑现了梦想。主人公是一个单纯的人,善良的人,始终追随着自己的内心,这份单纯和善良恰是他最宝贵的东西。故事结构精巧,让我想起了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一流。翻译功力也很强,语言非常流畅,没有明显的硬伤,必须给个赞。
2015 上图 印度 小说
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豆瓣
作者: Katherine Boo Random House 2012 - 2
From Pulitzer Prize-winner Katherine Boo, a landmark work of narrative nonfiction that tells the dramatic and sometimes heartbreaking story of families striving toward a better life in on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 great, unequal cities.

In this brilliantly written, fast-paced book, based on three years of uncompromising reporting, a bewildering age of global change and inequality is made human.

Annawadi is a makeshift settlement in the shadow of luxury hotels near the Mumbai airport, and as India starts to prosper, Annawadians are electric with hope. Abdul, a reflective and enterprising Muslim teenager, sees “a fortune beyond counting” in the recyclable garbage that richer people throw away. Asha, a woman of formidable wit and deep scars from a childhood in rural poverty, has identified an alternate route to the middle class: political corruption. With a little luck, her sensitive, beautiful daughter—Annawadi’s “most-everything girl”—will soon become its first female college graduate. And even the poorest Annawadians, like Kalu, a fifteen-year-old scrap-metal thief, believe themselves inching closer to the good lives and good times they call “the full enjoy.”

But then Abdul the garbage sorter is falsely accused in a shocking tragedy; terror and a global recession rock the city; and suppressed tensions over religion, caste, sex, power and economic envy turn brutal. As the tenderest individual hopes intersect with the greatest global truths, the true contours of a competitive age are revealed. And so, too, are the imaginations and courage of the people of Annawadi.

With intelligence, humor, and deep insight into what connects human beings to one another in an era of tumultuous change, 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carries the reader headlong into on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 hidden worlds, and into the lives of people impossible to forget.
2013年6月12日 已读
一本让人震撼,发人深省的书。
2022年7月16日 评论 面对崩溃的底层,我们该做些什么 - 对我来说,Kathrine Boo的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看完之后记下了五百多个不认识的单词,这大概是自从我十多年前考完六级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词汇扩充了。不愧是普利策奖得主,文笔果然了得,这几百个生词多半是一些形容词和副词,光是描绘恶臭肮脏的意思的词恐怕就不下十个。我不是自吹词汇量多大,但这许也说明,这本书描绘的,是一个偏离在主流视野之外的世界,因此不得不用到很多主流世界里也不常用的词汇。 我曾经去过孟买五次,有四次住在机场附近的Saki Naka地区,就是书中的Abdul Husain卖废品的地方,曾住在俯瞰贫民窟的假日酒店,远远望过楼下和山坡上那一片灰蓝灰蓝的棚户区。这种联系,让我一下子觉得和Abdul很近。 这个故事,看完之后真的是让人胸闷,有那么一群人在过着那样的生活,却几乎看不到任何改善的希望,维持现状都成了问题。这是一个崩溃的底层,人退化为了动物,为了生存,日复一日地在垃圾堆为了一个瓶子、一小块铁皮而争斗,手停下来,嘴就得停下来,没有任何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想想未来。而即使是这样悲惨无力的一群弱者,除了要面对来自同类的算计和争斗,还有一群贪婪冷血的腐败官员像秃鹫一样持续盘旋于头顶上方,随时准备抓住机会进行无情的掠夺。人的价值、尊严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退化到几乎微乎其微的地步。人性恶的一面被淋漓尽致地展现,而善的一面则像风中之烛一般飘摇。腐败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在Boo的笔下读来那么让人气愤和郁闷,然而在那些孟买贫民看来,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每天都存在,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就像贫民窟里污浊脏乱的环境、限时供应的水一样,除了接受这样的现实,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但腐败对这个社会的腐蚀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相信勤劳致富,多劳多得。Abdul一家,如果是在另外一个不那么腐败的国家,也许就能够凭借自己的精明实干和勤俭节约,通过垃圾回收的小小生意一步步改进自己的处境,花上一代人的时间脱离贫民阶层。在书里,Abdul一家也曾经看到了这样的一丝希望。然而Fatima出于嫉妒的自焚,各色试图从中渔利的秃鹫和低效无能的司法系统彻底摧毁了Abdul一家的这一个小小梦想。到最后,遍体鳞伤,回到原点。而他们仍然在庆幸还没有被彻底摧毁,毕竟,人都还在。书中唯一显著改善了自己境遇的Asha,很明白自己要什么,也很清楚该怎么做去换她要的东西,她的原始动机也是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但她在这个追寻的过程中,抛开了道德和良知,成功把自己改造为一个新类型的“人”。如果一个社会中只有这样的“人”可以获得成功,那么这样的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价值轻如草芥,一个一个生命悄无声息地熄灭枯萎,不会激起一丝涟漪。 郁闷还有一个来源,就是不由自主地把印度和中国对比。而两个国家在道德沦丧和底层崩溃这个方面所展现出的惊人相似是很多国人都能够感同身受的。我们也许比印度拥有更加干净整洁的街道,更加高效率的政府。但我们同样有与恶势力的勾结构陷无辜的警察,有只知道收钱不管病人死活的医生,有伪造材料骗取政府资金的所谓慈善组织,有爱钱胜过爱学生的老师,有骗取为穷人建造的保障房的官员和商人。我们知道这些并不是偶尔发生的孤立事件,相反它们似乎正在这个社会中蔓延开来。这是让我们这个社会中弥漫的浮躁不安、缺乏信任的气氛的来源,而这种浮躁不安和缺乏信任反过来又助长了这些事件。于是,我们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那是我们所共有的这个社会滑向崩溃的危险信号。 该怎么做?一个清明、廉洁和高效的政府难道会从天而降么?一个充满友善、信任、强者不凌弱、弱者不绝望的社会会自动到来么?当然不会。贫穷问题不可能依靠财富的重新分配来彻底解决,而要依靠创造自由、公平的发展环境,让每个人有机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劳动创造并分享价值。印度是一个程序上的民主国家,然而这个国家的民主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主流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并没有发生相匹配的改变,中产阶级并没有建立起社会责任感,他们所控制的舆论也没有关注弱者的自觉。Annawadi第一次走进媒体的视野居然是因为动物保护主义者关心几匹马的生存状态,而没有人对近在咫尺的人道灾难有半点关心。公民社会(据说这个词现在是个禁忌,呜呼!)的建立,要靠相对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的发起,要靠每个人对于公平正义的理念的信任和坚持。从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开始,看住政府的腐败之手。中产阶级要关心底层社会的发展,否则,没有人能够安全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政府做不好底层的启蒙、教育和发展,那就由中产阶级组织起来自发地做,一点点改变。在还有人挨饿受冻的时候,奢谈猫狗的权利保护实在是一件很弱智的事情。在中国和印度的中产阶级现在还很弱小,但他们将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内核。 我们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在当下的中国,中产阶级似乎正在觉醒,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地参与到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各种事务中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政府和执政党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适应这样的形势。希望他们能早点想明白,否则,Boo笔下的Annawadi也许有一天也会出现在我们身边。
2013 上图 印度 社会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