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饥饿的盛世 豆瓣 Goodreads
8.0 (41 个评分) 作者: 张宏杰 重庆出版社 2016 - 4
本书内容主要写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之前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毫不为过。乾隆时代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今天的版图。但是,作者从更深的层次看到,表面的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危机。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乾隆十三年(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论法的精神》。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乾隆皇帝沉浸在“盛世”的梦境中不能自拔,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他的封建统治。可以说,中国在这个时期,错失了与世界文明接触的机会,没有赶上世界发展的大潮。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接下来的持续衰落,甚至沦落为“东亚病夫”。
另外,本书还对乾隆的出身个人生活,性格等做了介绍。
2022年8月17日 已读
有点立场先行,借古讽今意味太浓,不过也确实因为本来就很相似吧。
2022 kindle ku 电子书
深奥的简洁 豆瓣
Deep Simplicity: Chaos Complex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Life
作者: [英] 约翰·格里宾 译者: 马自恒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
为什么科学能告诉我们关于星球内部的运行方式,却难以描述人类的行为?
为什么牛顿无法精确预测天体轨道的变化,而只能将其诉诸全能的上帝?
人类这样有秩序的系统,是如何从宇宙大爆炸之后几乎单调无序的状态中产生的?
从地震、物种灭绝到交通堵塞、股市震荡,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现象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某种关联?
……
复杂其实很简单,即使看起来完全随机的行为深处,遵循的依旧是简单的因果规律。作者约翰·格里宾通过对各种复杂与混沌案例的分析告诉我们,整个世界都建立在简单元素之上,它们经由互动与组织,便可造就出高度复杂的整体,而在一切深奥结构与和谐之下的简洁,才是我们生存的基石。
2022年7月24日 在读
决定性的科学理论,原来只是更加庞大的混沌世界的近似和简化。在极微观和极宏观两端的确定性,给了我们人类无所不能的幻觉。
2022 kindle ku 电子书 科普
筚路维艰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7 (54 个评分) 作者: 萧冬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 10 其它标题: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 筚路维艰
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了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途经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五次历史选择。
2022年7月24日 已读
墙内最大尺度党史。新民主主义过渡阶段的定位,决定了《历史的先声》这本书为啥会被禁。高中生和大学生都该读一读
2022 kindle ku 电子书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Goodreads
Deng Xioa
9.0 (5 个评分) 作者: Ezra F. Vogel Belknap Press 2011 - 9
No on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world history than Deng Xiaoping. And no scholar is better qualified than Ezra Vogel to disentangle the contradictions embodied in the life and legacy of China's boldest strategist--the pragmatic, disciplined force behind China's radic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南明史 豆瓣 Goodreads
8.7 (26 个评分) 作者: 顾诚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 - 8
本书特点是基本上以大顺军、大西军余部及郑成功等民众抗清斗争为主线;贯串全书的脉络是强调历时二十年的抗清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抗清势力内部矛盾重重,严重分散,抵销了抗清力量。南明的历史,包括了大顺军攻克北京及消军入关问鼎中原以来,直到康熙一年夔东抗清基地覆灭的各地地反清运动的历史。它是群雄争霸又是明朝的延续,也是清初历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称之为南明,是因为以北京为都城的明朝业已覆亡这段时期的战斗主要在南方展开,又是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而弘光、隆武、鲁监国 、永历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但是,抗击清朝的暴虐统治,并不仅限于南方,陕、甘、晋、冀、鲁、豫等地的抗清运动连绵不断。
秦制两千年 豆瓣 Goodreads
8.1 (102 个评分) 作者: 谌旭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1 - 7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力作,选取了16个历史横断面,着重探讨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背后,百姓生活的历史真相。作者直指封建王朝的核心理念“外儒内法”,将秦制帝国纷繁复杂的历史常态化、规律化,探索帝国运转的内在理路,揭示其延绵长达两千余年的奥秘;深入每一个截点,解读信史文献,用严密的逻辑掲开王朝治世的面纱,也颠覆了世人许多想当然的认知。
这些历史横断面关联起来再现了两千年来秦制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进化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审视王朝兴衰的视角。
2022年5月22日 已读
本书的主旨思想很简单,这一套核心逻辑运行2000年还有用,唉~
2022 kindle ku 电子书
血殇 豆瓣
CRISIS IN THE RED ZONE: The Story of the Deadliest Ebola Outbreak in History, and of the Outbreaks to Come
8.8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 ·普雷斯顿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5
世卫组织认为,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显示,“对于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世界并没有做好准备”。
埃博拉流行病更像是某种模式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新发病毒跳出生态系统后造成的震荡波。病毒在人群中自我增殖,吞噬生命,遭遇人类这个物种的反抗,最终偃旗息鼓。然而,下一个震荡波会是什么?
随着过去渐渐变成未来,现在,我打算预测一场全球性爆发,由某种生物安全四级的新发病毒引起,它能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没有疫苗,用现代医药无法医治,用术语说,这是一起四级事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所有医院加起来一共只有142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出血热病毒(例如埃博拉)的患者,另有不到400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空气传播的高危病毒的患者。
因此,假如爆发四级事件,整个美国加起来也只有542张红区床位。
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假如一种四级新发病毒扩散到北美或任何一个大陆的百万级人群之中,医院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么多的患者并照护他们?假如感染人数超过百万,流行病学家是否有能力追踪并打破传染链?
现在,守护在病毒圈大门口的战士明白他们面对的敌人强大得可怕,这场战争势必旷日持久。他们的许多武器终将失效,但另一些会开始发挥作用。人类在这场战斗中占据一定的优势,拥有病毒所缺少的某些要素,其中包括自我意识、团队作战的能力和愿意牺牲的精神。
既然病毒可以突变,那么我们也能改变。
2022年1月23日 已读
人类文明最大敌人是病毒,全球化和现代交通会加速病毒传播,简直是自掘坟墓。ZMapp应用的伦理学纠结让读者揪心。下一场pandemic竟然与作者预计如此相似,仿佛是事先写好了剧本。
2022 kindle 电子书
三樓書記室的暗號 豆瓣
3층 서기실의 암호
7.1 (7 个评分) 作者: 太永浩 译者: 張琪惠 商周出版公司 2019 - 3
撼動北韓政權,使兩韓會談幾近破局的超級大書
度揭開近30年北韓權力結構的演變祕辛,直擊金氏家族統治內幕
★ 席捲韓國書店暢銷榜,銷售破二十萬冊
★ BBC、CNN、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半島電視台專訪,國際媒體追蹤注目
三樓書記室,輔佐北韓最高領導人的神祕單位。而由於太多事荒唐不堪,來自三樓書記室的指示,均以暗號形式發布,以防情資洩漏……
二○一五年三月,我接到一通來電,「太同志,外務省四樓面對廣場的辦公室,有位女員工的父親有事拜託你。收到電子郵件時,想一想你的名字和出國必備文件。」
我一一拼圖。首先,「外務省四樓面對廣場」,是黨委員會。而「女員工的父親」,則是三樓書記室的重要成員。因此這個「拜託」,正是從三樓書記室下達的,金正恩的指示。而要打開郵件中附件,得以「名字」和「出國必備文件」做為密碼。我輸入名字拼音和護照號碼,順利開啟了。文件中交代我回信。寄出時,必須再次設定密碼。來回數次後,那位女員工的父親親自來電,並指定了更複雜的密碼。
一連串隱密又複雜的過程後,我收到的指示是,「預購六張艾瑞克·克萊普頓演唱會門票,要是最好的座位」
就這樣,金正恩的祕書室——也就是三樓書記室——和我展開了聯繫……
——摘自《三樓書記室的暗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樓書記室的暗號》作者太永浩外交生涯歷經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代領導者,集結多年所見所聞,道出北韓問題專家也無從知曉的諸多內情。
→ 國家經濟崩潰的時期,金日成為何執著於發展核武的大夢?
→ 國內為飢荒問題所苦,高官幹部出國沒有尋求奧援,一心只為了採購丹麥啤酒?
→ 北韓高舉社會主義旗幟,卻執著世襲體制,從封建社會退化為奴隸社會?
→ 金正恩執政初期形象溫和親切,因何凶殘肅清家族成員、前朝高官?
→ 當前北韓對外宣稱同意棄核,竟是重演多年前的外交騙局?
→ 菁英階層的動搖,又如何預言著金正恩政權的未來?
→ 「三樓書記室」扮演著何種角色、掌握著何種權力,以鞏固金氏王朝政權?
全書詳實記載了作者任職於政府機關的第一手觀察,一幕幕事件現場,讀來如同歷史紀錄片般,令人意想不到、大呼過癮。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81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Does the 21st Century Belong to China? 豆瓣
作者: Henry Kissinger / Niall Ferguson House of Anansi Press 2011 - 11
Is China's rise unstoppable? Powered by the human capital of 1.3 billion citizens, the lates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a comparatively efficient system of state-directed capitalism, China seems poised to become the global superpower this century. But the Middle Kingdom also faces a series of challenges. From energy scarcity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o political unrest and growing global security burdens, a host of factors could derail China's global ascent.
In this edition of The Munk Debates — Canada's premier international debate series — former U.S. Secretary of State Henry Kissinger and CNN's Fareed Zakaria square off against leading historian Niall Ferguson and world-renowned economist David Daokui Li to debate the biggest geopolitical issue of our time: Does the 21st century belong to China?
Highly electrifying and thoroughly engrossing, the Munk Debate on China is the first formal public debate Dr. Kissinger has participated in on China's future, and includes exclusive interviews with Henry Kissinger and David Daokui Li.
Lights Out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Thomas Gryta / Ted Man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 2020 - 7
Review
“A gripping and deeply reported account of the devastating disintegration of one of the most iconic firms ever to exist. To all of us shocked by GE’s seemingly abrupt fall from grace, this book lays out in painful detail how such a thing could have happened.”—Rita McGrath,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author of Seeing Around Corners: How to Spot Inflection Points in Business Before They Happen
“Gryta and Mann tell a bracing tale of corporate venality, incompetence, and shortsighted deal-making. It's a parable with no heroes, but many lessons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know how 21st Century corporate management, which venerates stock price above all other measures of value, has gone so disastrously awry.” —Andrew Rice, New York Magazine
"Lights Out is the definitive story of an American business powerhouse losing its way. Gryta and Mann's meticulous reporting puts us in the rooms—and on the private jets—where GE's leaders struggled over the company's fate, with billions of dollars in the balance. More than just an intimate profile of one company, this book is a captivating tale of human complexity, greed, and hubris." —Evan Ratliff, author of The Mastermind: Drugs. Murder. Empire. Betrayal
"This vital history of an American institution warns us of what happens when a company pursues growth for growth’s sake, and its leaders struggle to understand what they can and cannot control." —David Gura, Anchor and Correspondent, MSNBC
"Possessing all the suspense of a true-crime account, Gryta and Mann’s riveting look at GE’s previous two decades underlines the harsh facts of survival in 21st-century business." —Publishers Weekly
"Gryta and Mann expand on their Wall Street Journal reporting to create a compelling narrative of a giant’s spectacular fall in this powerful and fascinating read." —Booklist
"This revealing and accessible postmortem of GE’s downward spiral will be important reading for a wide audience, including customers, employees, former employees, and investors, as well as anyone interested in 21st-century corporate management." —Library Journal
柏林谍影 豆瓣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8.2 (5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勒卡雷 译者: 刘险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10
当了一辈子的间谍,利玛斯深知自己在东德一手经营起来的情报网被清剿殆尽。他不甘心就此隐退。英国情报机构策划的最新行动似乎是利玛斯挽回颜面、击败他此生劲敌的最后机会。然而,利玛斯本以为可以从寒冷处归来,却一脚踏进了刺骨的严冬,而要想熬过来这场严冬,除了必须燃烧自己滚烫的鲜血,还有爱情与他最宝贵的信任……
2021年8月7日 已读
从忽左忽右那边引流过来的,悲剧结局显出作者的对于两大阵营夹缝中工具人遭遇的愤怒和厌倦
2021 kindle 小说 电子书 英国
会评会校金瓶梅(全五册)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Rong Zhang 译者: 吳敢,劉輝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10 - 5
中國古代小說名著《金瓶梅》,貫穿朝野,網羅百家,傍摭二氏,博奧宏深,自問世四百年來,在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影響,為研究者所矚目。《金瓶梅》語涉俚俗,切口聲嗽,多有不明其意者,加之不少版刻粗劣,文字訛誤,甚而漫漶,亟需認真校讎。二十世紀以來雖有《金瓶梅》的多種版本、譯本相繼付諸剞劂,而該《會評會校金瓶梅》實為第一部《金瓶梅》的會評會校本。由著名《金瓶梅》研究專家、原中國《金瓶梅》學會會長劉輝教授,和著名張竹坡與《金瓶梅》研究專家、原中國《金瓶梅》學會與中國《金瓶梅》研究會(籌)副會長兼秘書長吳敢教授聯袂輯校的《會評會校金瓶梅》,以《金瓶梅》第一奇書康熙乙亥本為底本,以《金瓶梅》綉像本與《金瓶梅》第一奇書其他版本為參校本,費時十年,遍訪海內外公私庋藏,抉擇爬梳,審慎甄別,衡其優劣,揚榷而陳,將所有帶有評點之《金瓶梅》版本,蒐集全備,逐字細校,集其大成,畢其功於一舉,是目前最可信用的《金瓶梅》說散本之定本。
該《會評會校金瓶梅》一九九四年初版,一九九八年二版,均由劉輝教授主持其事。茲因劉輝教授逝世,今由吳敢教授增輯廣訂,三版面世。
2021年8月6日 在读
出人意料地流畅易读,很多古人说法还残留在方言中。色情内容真是很稀少,就算全本发行也不会害什么人吧,更何况想看懂情色部分还是需要一点知识储备的。
小说 电子书
Warren Buffett's Ground Rules 豆瓣
作者: Jeremy C Miller HarperBusiness 2016 - 4
2021年8月6日 已读
巴菲特的策略远比我想象中的”提前买茅台长期持有“要复杂得多,果然还是要近距离自己研究而不是道听途说更能领悟真谛。BPL十余年间持续正回报也确实神奇。低估便宜股、重组预期股、控股后亲自动手,策略库里面的兵器琳琅满目。随着规模增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直到最终激流勇退,对大势的判断能力也是一流。个人利益和合伙人利益关系处理很坦荡,大概是借着超额收益提成部分赚的确实比较多了,心态很平和。只有一处小问题:BPL结束时推荐合伙人买一些muni债券,理由是未来十年DOW的涨幅不会超过GNP的涨幅预期(6%),难道之前十年不是这种情况么?当然这需要回看前十年的GNP和债券利率数据才有结论。
2021 kindle 投资 电子书 英文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图注本 精装收藏版) 豆瓣
作者: [英] 阿瑟·柯南·道尔 / 校注 刘臻 译者: 沈丁华 / 刘臻 注 新星出版社 2011 - 7
华语界首套注释版福尔摩斯全集,限量9999套!赠送藏书票、1890年伦敦全景地图、收藏证书等。
华语出版界第一本注释版福尔摩斯全集
多萝西·L.塞耶斯、威廉·S.巴林-古尔德、雷克斯·斯托特……荟萃百年间最著名的福学家和福学论点
最权威的译本,最丰富的背景,最真实的福学
拥有它,你就拥有了福尔摩斯的全部
九部单行本,一百五十万字,六十篇福尔摩斯正典故事,最完美的版本,最准确流畅的翻译
两千余条注释,国内第一福学名家无孔不入地解读福尔摩斯的一切谜团
六十篇注释笔记,脉络清晰,为每篇故事提供权威索引备注
四百余幅珍贵插图,均为小说首次发表时原版配图
五十余篇延伸阅读,带你领略福尔摩斯世界的方方面面
特别推荐:首次公开若干篇从未发表的柯南·道尔作品,包括第六十一篇福尔摩斯故事遗稿
随书赠送:
赠品1:精装福尔摩斯笔记本
赠品2:福尔摩斯名片
赠品3:福尔摩斯藏书票(一套十张)
赠品4:1890年伦敦全景地图
赠品5:福尔摩斯精装本收藏证书(编号制)
The Gene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Siddhartha Mukherjee Scribner 2016 - 5
From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a magnificent history of the gene and a response to the defining question of the future: What becomes of being human when we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our own genetic information?
The extraordinary Siddhartha Mukherjee has a written a biography of the gene as deft, brilliant, and illuminating as his extraordinarily successful biography of cancer. Weaving science, social history, and personal narrative to tell us the story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ual breakthroughs of modern times, Mukherjee animates the quest to understand human heredity and its surprising influence on our lives, personalities, identities, fates, and choices.
Throughout the narrative, the story of Mukherjee’s own family—with its tragic and bewildering history of mental illness—cuts like a bright, red line, reminding us of the many questions that hang over our ability to translate the science of genetics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real world. In superb prose and with an instinct for the dramatic scene, he describes the centuries of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tion—from Aristotle and Pythagoras to Mendel and Darwin, from Boveri and Morgan to Crick, Watson and Franklin, all the way through the revolutionary twenty-first century innovators who mapped the human genome.
As The New Yorker said of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It’s hard to think of many books for a general audience that have rendered any area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such intelligence, accessibility, and compassion…An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Riveting, revelatory, and magisterial history of a scientific idea coming to life, and an essential preparation for the moral complexity introduced by our ability to create or “write” the human genome, The Gene is a must-read for everyone concerned about the definition and future of humanity. This is the most crucial science of our time, intimately explained by a master.
鱼翅与花椒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豆瓣 Goodreads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8.2 (379 个评分) 作者: [英] 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7 其它标题: 鱼翅与花椒
扶霞是我的好友,也是我认识的所有外国人中,非常了解中国烹饪的一位。这本屡获殊荣的《鱼翅与花椒》无疑是很多外国人写中国食物的书籍里极为鲜活有趣和精准的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 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
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