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一个上海知青的223封家书 豆瓣
作者: 陆融 译者: 沈志明 注释 2009 - 4
本书收录的是当年一名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后,在1970年5月至1979年1月期间写给家人的223封书信。这也是他在这一期间写给家人的所有书信。如今,整整30年过去了,这批家书保存得如此完好、齐全,实属罕见。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年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生活、劳动、学习情况,十年知青岁月的心路历程,并以一个普通青年的视角,断断续续地触及了一些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话题。作者的经历在知青这一群体中是有较强代表性的,他的家书对于了解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了解和认识知青这一特殊的群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 Child Is Born 豆瓣
作者: Lennart Nilsson M.D. Delta 2004 - 10
This completely revised edition of the beloved international classic is now entirely in color, with historic, never-before-seen photos in every chapter and an entirely new text.
2012年11月22日 已读
2011
宝贝别怕 豆瓣
作者: DNA / 瘦驼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 6
“完美”宝宝能设计吗?“B超”会不会“超”坏胎儿?宝宝应该吃牛奶还是钙片?幼儿老要哭是因为生病吗?
从宝宝还在孕育期间到宝宝出生后最脆弱的几年内,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呵护他们,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科学松鼠会四位资深作者DNA、云无心、瘦驼、李清晨正是能够对应不同时期提供育儿指导的专业人士。他们分别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依托,从幼儿食物营养、生殖、孕期护理、幼儿病患四个角度出发,为新爸爸新妈妈们提供最贴心、最科学的呵护宝贝的知识。
Germs, Genes, & Civilization 豆瓣
作者: David P. Clark FT Press 2010 - 5
In Germs, Genes and Civilization, Dr. David Clark tells the story of the microbe-driven epidemics that have repeatedly molded our human destinies. You'll discover how your genes have been shaped through millennia spent battling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You'll learn how epidemics have transformed human history, over and over again, from ancient Egypt to Mexico, the Romans to Attila the Hun. You'll learn how the Black Death epidemic ended the Middle Ages, making possible the Renaissance, western democracy,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Clark demonstrates how epidemics have repeatedly shaped not just our health and genetics, but also our history, culture, and politics. You'll even learn how they may influence religion and ethics, including the ways they may help trigger cultural cycles of puritanism and promiscuity. Perhaps most fascinating of all, Clark reveals the latest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insights into the interplay between microbes, humans, and society - and previews what just might come next.
我们台湾这些年 豆瓣 Goodreads
我们台湾这些年
7.2 (200 个评分) 作者: 廖信忠 重庆出版集团 2009 - 11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过去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30年来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30年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Emotional Intelligence For Dummies 豆瓣
作者: Steven J. Stein For Dummies 2009 - 8
Being aware of and in control of your emotions is one of the keys to success in life -- both professionally and personally. Emotional Intelligence For Dummies will show you how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emotions rather than letting your emotions control you! Discover how developing you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an further you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in the workplace and at home. Emotional awareness is also a critical skill for career success, and Dr. Stein provides practical exercises for developing this skill and achieving you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goals. He also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an be applied to raising children and teenagers and realizing personal happiness. Full of lively anecdotes and practical advic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For Dummies is the ideal book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get smart about their feelings and reach the next level at work and at home. Manage your emotions - identify your feelings, determine what beliefs cause negative emotions, and stop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s Discover the power of empathy - read other people's emotions through facial cues and body language and show them you understand their feelings Thrive at work - find a job that's right for you, overcome hassles and fears, and develop your leadership skills Build and sustain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 discover how to take your partner's emotional temperature and manage emotions to grow closer Raise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 keep your cool with your child, coax shy children out of their shells, and get your child to be less aggressive and defiant
2012年7月17日 已读
最重要的概念是Empathy,懂得换位思考,体察他人情绪的人,能够有效与别人相处。
2011 傻瓜书 情商 电子书
爸爸爱喜禾 豆瓣
8.0 (23 个评分) 作者: 蔡春猪 新星出版社 2011 - 7
当蔡春猪把《给儿子的一封信》贴到博客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数十万次,被感动转发及评论数万条。而小蔡以“爸爸爱喜禾”为名的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在儿子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小蔡在微博中以自强不残、爱开玩笑的喜禾爸爸形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细节场景,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悲剧的漩涡,展现出来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本书正文分为两部分,“英雄句短•父亲篇”收录了小蔡在得知儿子患自闭症后的感受,特别是他从无法接受现实到勇敢承担的内心转变过程;“一个父亲的猜想•喜禾篇”以关键词的形式模拟儿子喜禾的语言看亲人、看家庭、看世界,角度独特,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折射出特殊家庭的特殊关系。
本书由刘仪伟作序、蔡明题跋,崔永元特别给喜禾写了一封信,周国平感动推荐。
小人物日记 豆瓣
7.5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格罗史密斯 / 威登·格罗史密斯 译者: 孙仲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3
查尔斯·普特尔是个公司小职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却也过得心满意足:在郊区安了新家;老板对他很照顾;妻子也与他情投意合;还有两个关系“老不赖”的街坊朋友。踌躇满志之下老普开始写日记,当然都是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太阳底下无新事。偶尔有机会参加一个上等人的聚会,虽弄得鸡飞狗跳、洋相出尽,可老普也并不以为意,他生活的目标是成为个体面的绅士,当然他最终达到了,努力没有白费。
自从日记出版后,老普成了英国的名人,他的名字pooter进入了日常英语,还派生了pooterish一词,用来指某一类在郊区生活的古板守旧的中产人士;该日记也被认为是部维多利亚全盛期郊区生活的“编年史”。当然,老普是被虚构出来的一个“典型”,他的刻板老套、乏味虚荣、容易满足、没有幽默感等,既让人发笑,也令人同情。英国讽刺艺术的精妙于此中毕现。钱钟书将此书“叹为奇作”,“惊其设想之巧”,认为“世间真实情事皆不能出其范围”。
2011年10月7日 已读
看完了,小人物的劣根性和可笑,在我身上能发现许多
2011 小说 英国 藏书
激荡三十年(下) 豆瓣
9.0 (56 个评分) 作者: 吴晓波 中信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 1
下卷记载1993-2008年间的企业变革。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2007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其中有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吴仁宝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长孔、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书中用编年体的写法,将1993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有政府的决策,有高层领导的指示,有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界人士台前幕后的种种作为。许多事实经过作者生动的描写,使人们能从宏观上看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和民企在突围中的奋斗,无论成功与失败,都真实地映衬出中国腾飞中沉重的翅膀。作者在企业史的写作中,摒弃了从文件到概念的模式,以鲜活灵动的典型形象,以人物为主体,以事件为血肉,勾画出这一时期中国企业界的脉动,具有一种史诗般的力量。
作者在书中说:“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全部记忆。”
罗丝安娜 豆瓣
Roseanna
6.6 (7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马伊·舍瓦尔 / 佩尔·瓦勒 译者: 廖晓泰 新星出版社 2007 - 2
瑞典奥司特高兰省的伯伦运河,平时负载着来来往往的观光游轮、交通船,充份扮演着沟通地域、人类感情的角色。然而某个夏日晴朗的午后,沿岸的防波堤附近竟然浮出了一具裸体的女尸,霎时平静的河流变成了犯罪谋杀的共犯!
女尸身上没有任何的饰物,从腰到臀部有一道红而明显的刮痕,手脚相当小巧,没有涂指甲油,眉毛浓黑,有张宽阔的嘴唇……
没人认得出她,没有人登报找她,瑞典失踪人口登记簿找不到她的特征,她似乎注定要被这世界放弃——然而,她遇上了马丁·贝克。
马丁·贝克及坚强的团队以全球五大洲为搜索范围,证实了她的存在;更发挥胆大心细的心理策略,计诱了无情的神秘陌生人。
全书呈现警察办案抽丝剥茧的细腻与身先士卒的剽悍,是喜爱推理小说的读者不可错失的作品。
激荡三十年(上) 豆瓣 Goodreads
8.9 (79 个评分) 作者: 吴晓波 中信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 1
上卷记载1978-1992年间的企业变革。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豆瓣
China After Mao
8.9 (29 个评分) 作者: 刘香成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 2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意识形态不再铁板一块;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 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摄影师通过8年的拍摄所显示的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距今已将近30年,当时画面中的人们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转地将中国推向现代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书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1987年由香港Asia2000出版社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 Photo图片社修订再版。本书是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编辑制作首个中文版——《中国:1976—1983》。因部分读者反映《中国:1976—1983》定价较高,我们又重新制作了小开本的普及版《毛以后的 中国1976-1983》,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添加了几幅照片。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认识的准确,会有一种辛辣钻到人心里,但又被幽默和寻常化解了,看他拍开会照片,中国人会有一种菀尔一笑的亲切。”
——柴静
“我多么珍视他对人民和土地的脉脉深情。他的作品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
——黄永玉,画家、作家、诗人
“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陈丹青,自由艺术家
“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镜》(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刘香成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忠诚,给予我们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国,而是真正艺术家的敏锐、感人和真实的刻画。”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
“刘抓住了多重矛盾的幽默与讽刺,这些矛盾使得中国的现代化有趣而难以捉摸。这个集子使得刘足以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比肩。”
——夏伟(Orville Schell),美国亚洲协会中国部负责人
“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当代艺术评论家
“这样一个摄影师,和用他的相机所解读的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的稀缺和重要……因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以为,他成为了迄今为止对中国一个时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彻底的记录者,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
——连清川,FT中文网
2011年8月27日 已读
文革刚刚结束的那段时间,似乎是很多人回忆中的黄金岁月。旧的意识形态主导刚刚结束,新的权贵阶层还没有完全成型,整个社会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这片土地拖着旧的影子,急遽变化中。
2011 中国 历史 摄影集 藏书
市场演进的故事 豆瓣
Reinventing the Bazaar: A Natural History of Markets
作者: [美] 约翰·麦克米兰 译者: 余江 中信出版社 2006 - 1
从eBay到股票市场,再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约翰·麦克米兰引领我们进行一次市场之旅,领略以往我们并未留意的风光。从印度的骆驼贸易到每天2 000万美元荷兰鲜花市场,再到抗艾滋病药物的全球贸易等等,麦克米伦用这些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市场——小的和大的,简单的和复杂的,成功的和失败的,使我们将有机会看到,“是什么让市场发挥作用?它们有多么重要?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增进它们的作用?以及我们如何把它们应用到其他领域?”。他进一步把这些市场放到一起,来说明这些市场是如何整合起来形成全球经济的。
市场总是引发相互冲突的观点。批评家指责它们是剥削和贫困的根源。极端支持者则赞美它们是自由和繁荣的源泉。麦克米兰超越了意识形态,清楚地阐明了为什么市场既不是魔幻的也不是邪恶的,而是虽不完美但很重要的工具。它们可能会时常经历失败,但是它们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能够提升我们生活水平的最佳途径。
2011年8月27日 已读
真正深入浅出的一本书,娓娓道来,十分有趣,又不乏洞见。在上海图书馆借阅后意犹未尽,遍寻网上书店不可得,最后是孔夫子网上找到的。这么好的书,居然没有重印,真是可惜了。
2011 市场经济 经济 藏书
消逝的风情 豆瓣
作者: 胡湧 上海锦绣文章 2010 - 6
《消逝的风情》内容简介:晓雾飘逸在山峦之间,溪泉恣意于苔石之上,雪峰直插苍穹,芳草青青无际,山水之灵,花草之性,全真全裸,没有些许作态,更无须任何包装,气象万千,却无情无思,大美无言,处处神来之笔。三十年魂牵梦萦于山水之间,三十年同吃同眠在四十余个民族家中;雪域圣地,多少次忘归于藏族牧民那些简单朴素的黑牦牛毛帐篷中,又多少次忘情在那些超凡入圣的雪山间;独龙江上,一次次攀爬在竹溜索下,茅草屋里,一夜夜围着火塘席地而眠。
2011年8月27日 已读
很美的乡土风情,很多已为现代化城市化浪潮所吞没,生于80年代初的我,还可从中回味儿时快乐时光,我的下一代,恐怕很难产生共鸣了。
2011 上图 乡村 传统 摄影
如彗星划过夜空 豆瓣 Goodreads
9.0 (69 个评分) 作者: 林达 / 李晓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3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依旧是以书信形式来表达内容。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记述发生在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
2011年8月27日 已读
着力介绍了美国制宪和开国之初宪政形态形成、发展最终固化的过程,Founding fathers对人性的洞察,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妥协平衡的把握实在让人钦佩。
2011 历史 宪政 林达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