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马达加斯加 (2005) Min reol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IMDb
Madagascar
7.5 (493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克·达尼尔 / 汤姆·麦格拉思 演员: 本·斯蒂勒 / 克里斯·洛克
其它标题: Madagascar / 荒失失奇兵(港)
在纽约的中央公园里,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的好朋友:狮子亚利克斯、斑马马蒂、长颈鹿麦尔曼以及胖河马格洛丽亚。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因此每天的生活都过得丰富多彩。直到有一天,一群流浪的企鹅令斑马马蒂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那就是逃出动物园,探寻自己的故乡,寻找新世界。于是,没有通知其他朋友,马蒂悄悄上路了。这下可急坏了朋友们,亚历克斯和其他几个朋友也逃出了中央公园,踏上了寻找马蒂的旅途。
2022年8月7日 看过
小时候应该看过。有些很有趣的设定,比如动物能懂人话,但是人不懂动物语言。比如为什么斑马一定要去the wild。但是有点太吵了……残忍的原住民寓言。
动物
野兽家园 (2009)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6.5 (73 个评分) 导演: 斯派克·琼斯 演员: 马克思·瑞考德兹 / 凯瑟琳·基纳
其它标题: 괴물들이 사는 나라 / かいじゅうたちのいるところ
本片主要是围绕着主人公马克斯的历险展开。马克斯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一次在跟妈妈吵架后,他赌气离家出走了。结果不料却中途迷了路,只能在一个神秘的森林里转来转去,森林的周围都被无边无际的海洋所包裹着,很多的惊险正在等待着他……
2022年7月12日 看过
Wildness is dangerous yet it also creates more possibilities。有一些尴尬的难以理解的情节,野兽不断地把事情搞砸,一点也不顺畅自然、合家欢,也一直担心野兽真的会吃掉max,然而这正是wildness所在吧。finally, exceeding language and turning to rumpus of joy. /Don’t go. I love you so, I’ll eat you up.
动物
阿丽思中国游记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2022年7月10日 已读
无聊,四不像,几乎难以卒读。确实难以摆脱政治述评, too obesessed with China. Yet the novel is surely more than nationalism and sarcam. Indeed, Shen's inclination for animals and children (why he has to use them to construct the whole story?), the exoticism within the story, and the bud of Biancheng and Xiangxi series are highly noteworthy. 另外看了《好管闲事的人》,故事无聊,手法粗糙,后面放弃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 动物 旅行 沈从文 近现代
野兽冒险乐园 (1973) 豆瓣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导演: 吉恩·戴奇 演员: Allen Swift (original version) / Peter Schickele (1988 version)
其它标题: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 野兽出没的地方
Explore the fascinating world of imagination in the company of master illustrator and storyteller Maurice Sendak. In this animated version of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Sendak's striking illustrations spring to life as the wild boy Max magically metamorphoses into the King of the Wild Rumpus right before viewers' eyes. Carole King lends a folksy, sometimes jazzy sound to Nutshell Library stories "Pierre," "One Was Johnny," and "Chicken Soup with Rice" as viewers learn about the alphabet, counting, and months of the year. Finally, Mickey's nighttime discovery In the Night Kitchen culminates in an impressively rendered ride through space. Sendak's original artwork is faithfully preserved in this animated presentation and Peter Schickele's narration, and original musical compositions add richness and depth to the stories.
尤利西斯 (1982) 豆瓣 维基数据 TMDB IMDb
Ulysse
8.6 (56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演员: Charles de Gaulle / 阿涅斯·瓦尔达
其它标题: Ulysse / Ulises
  在海边有一只山羊、一个小孩和一个男人。这是Varda于1954年拍的一张照片:山羊死了、小孩叫尤里西斯、男人则裸着身体。以这一张固定的图像为基础,电影发挥了它的想像力并探索真实。这段期间Varda正为国家摄影中心拍摄一个名为《一分钟一个影像》(Uneminute pour une image)的节目,以170个两分钟的短片去介绍著名的摄影师及其作品。
2022年7月10日 看过
童年被影像记录,如今却成为一种难以想象的虚构。童年的痛苦和忧虑。羊吃掉了另一只羊的影像,“eatingmagination”。记忆是意识流。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一张照片中的斯芬克斯之谜,精简巧妙
动物 新浪潮
驴子巴特萨 (1966)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Au hasard Balthazar
8.2 (149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布列松 演员: 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 Walter Green
其它标题: Au hasard Balthazar / 巴尔塔扎尔的遭遇
电影史上极其异类的电影.
全片的主角竟是一头驴。透过驴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这个世界。驴在不同人的手中被虐待、被贩卖,最终被杀,透露出来的却是同样的主题。
2022年7月9日 看过
驴子负重、挨打,中枪流血,冷眼旁观人类的暴虐、罪行和无奈。最终他离开人群,走入羊群,坐下,疲惫地睡倒,闭上双眼,不再见证。羊群离去,fin。/断断续续地拖了好久才看完x中间有很多零星的感想,最后却已经消散,看与被看者一同消失死亡。/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倾听,彼此的叫声,似有深意,实则unknowable/开头是巴萨特的出生和洗礼,结尾是它的死亡,刻意展现驴子的视角,以之为虚假的主角
动物
变形记 豆瓣
Metamorphoses
9.3 (9 个评分) 作者: 奥维德 / 杨周翰 译者: 杨周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变形记》一般公认是奥维德最好的作品。全诗共十五卷,包括较长的故事约五十个,短故事或略一提到的故事约有二百。故事中的人物可以依次分为神话中的神和男女英雄,和所谓的历史人物这三类。全诗的结构可细分为以下各个段落:序诗、引子(天地的开创、四大时代、洪水的传说)、神的故事(卷一至卷六)、男女英雄的故事(卷六至卷十一)、“历史”人物的事迹(卷十一至卷十五)、尾声。这样一个安排多少是按时间次序作出,但是有许多故事的发生时间本来很难定,因此作者又按故事的性质予以安排,例如卷一至二的故事主要围绕神的恋爱为中心,卷三、四是以酒神巴克科斯和忒拜城为中心,卷五、六以神的复仇为中心,卷六至九以雅典英雄为中心,卷九至十一以男女英雄的恋爱为中心等。
2022年5月16日 在读 真好看啊,几年前为了研究读过部分,但是很痛苦,也可见当时迷茫的精神状态。如今没有那么功利急躁,但又目的明确有想要发现的问题,读起来就很享受了
动物 变形
诗经动物释诂 豆瓣
作者: 高明乾 / 佟玉华 中華書局 2005 - 9
本書具有如下特點︰
一、本書是文理滲透、學科交叉的一項研究成果。三位作者分別從事于生物學和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運用《詩經》學、訓詁學和現代動物學相結合的方法考證了《詩經》中的動物名稱,給每種動物又加注了拉丁名,傳承古今,溝通中外,不僅可以弘揚民族文化,也有助于我國古代文化走向世界。
二、本書對《詩經》中動物的訓釋,具有全面可靠、古今結合的特點。書中注釋了《詩經》中所出現的112種動物名稱, 與之相關的動物名稱也在該條目的附錄中進行解釋,如“馬”條附錄中解釋了“駒”、“驪”、“騏”、“騅”等二十多種馬的其他名稱。(訓詁精要)欄目選取古注中可靠的訓詁資料,(分類地位) 和(動物今釋) 中運用現代動物學知識進行解釋,古今結合,相得益彰。
三、除對每種動物進行文字解釋外,還配有動物形態圖,圖文並茂。高明乾先生精心繪制的形態圖,在忠實實物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一定能給讀者帶來藝術的享受。
2022年5月2日 已读
隨便翻翻,不太學術,還行吧
动物 工具书
驭鼠怪人 (200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Willard
导演: 格伦·摩根 演员: 克里斯平·格洛弗 / 劳拉·哈灵
其它标题: 윌러드 / Willard
维拉德(克利斯丁·格拉夫 Crispin Glover 饰)是一个性格十分内向腼腆的青年。在公司里,他的反应迟钝和笨手笨脚惹出了许多的麻烦,致使他遭到老板和同事们的无情嘲笑排挤,终日生活在压抑和委屈之中。维拉德唯一的两个朋友是本和苏格拉底,它们是两只拥有着高超智商的老鼠。
不幸的是,维拉德的同事在偶然之中发现了苏格拉底的存在,苏格拉底被当成普通的老鼠被踩死了。这巨大的悲剧给维拉德和本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一人一鼠在绝望之中决定联手向人类复仇,他们率领着终日生活在阴影里的鼠族大军,拉开了一场充满了惨叫和鲜血的,跨越了人类和鼠类两个种族之间的荣誉之战。
狼的文化史 豆瓣
Le Loup: Une histoire culturelle
作者: Michel Pastoureau 译者: 白紫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 - 4
在欧洲文化界关于动物世界的想象中,总有几种动物比其他的咖位更加重要一些,久而久之因习成俗,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动物中心圈”。狼不仅位列其中,而且地位还斐然超群。 自从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始,狼的形象就在各种重要场合层出不穷,从哺育了罗马奠基者罗慕路斯和雷穆斯的母狼、北欧神话中摧毁神宫引发“诸神黄昏”浩劫的芬尼尔巨狼,到带来无尽杀戮的狼、变化多端的狼妖以及神秘的狼人。在主流的动物圈中,狼所扮演的也通常都是些专门树立负面形象的角色。然而,20世纪的文学、童书与卡通影视终于成功地将以往“大坏狼”的形象转变成了不再具有威胁,甚至相当讨喜的角色。我们现在只有在某些古老的地名、寓言以及绘卷传说中才能重新体会到这种凶兽祸乱千年的嗜血与残暴本色。
生产(第3辑) 豆瓣
作者: 汪民安 2006 - 1
人和动物的关系,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的一大好奇心就是探讨人同动物的差异何在。正是在和动物的对照中,人才确立自身的独特性,黑格尔一科夫传统和尼采传统是对这个问题的两种对立的回答。晚近的大陆学家海德格尔,巴塔耶,德勒兹,福科,德里达和阿甘本在这两个传统的启示下,对人和动物的关系作了更加激进的表达。本辑力图呈现这些哲学家对人和动物关系所作的批判性思考。
白蛇:缘起 (2019) 维基数据 豆瓣 IMDb Bangumi TMDB
白蛇:缘起
7.1 (1022 个评分) 导演: 黄家康 / 赵霁 演员: 张喆 / 杨天翔
其它标题: White Snake / 白蛇: 縁起
幽暗洞中,白蛇(张喆 配音)苦苦修炼却不得其法,小青见此情景,将发髻上的碧玉簪子取下,令白蛇攥在手中。那一刻,五百年前的记忆瞬间苏醒。五百年前,晚唐君主昏聩庸碌,掌握邪术的国师只手遮天,命令天下百姓捕蛇修法。为了拯救族群,白蛇冒险行刺,结果却遭遇挫败,还失去了记忆。当她再度醒来,发现自己被一个专门捕蛇的村落所救下,而那个胆小却善良的青年许宣(杨天翔 配音)则吸引了白蛇的注意。与此同时,国师派出爪牙四处追寻白蛇的下落,而蛇族更误解白蛇叛逃人类,接二连三派出杀手。
五百年后的一段姻缘,早在这乱世之间便已缔结……
敞开 豆瓣
L' aperto: L'uomo e l'animale
7.8 (13 个评分) 作者: [意]吉奥乔·阿甘本 译者: 蓝江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2
人类历史的终结是一个事件,一个已经被从圣保罗到本雅明的弥赛亚主义、从黑格尔到科耶夫的辩证学家所预言和宣告的事件。谁是即将来临(或业已降临)的走向终结的历史的主人公?人是什么?人如何登上舞台?然后人是如何在众多动物中成为主人和保持其首要地位的?
在《敞开》中,吉奥乔•阿甘本认为,人一直被看成自然的有生命力的身体和超自然的、社会的或神圣的因素的神秘结合体,我们反过来必须将人理解为把人性与动物性从实践上和政治上分开的结果。
从古希腊人和弥赛亚思想家,经由18世纪现代科学分类学和人类学的起源,再到20世纪人文主义的黄昏,阿甘本追溯了整个思想线索。他发现人的特殊地位是由西方思想中的“人类学机制”生产出来并加以巩固的。在古代和现代的版本中,人类学机制通过在人与动物之间制造一种绝对差异,让整个机制得以运转:一方面,让人凌驾在动物与环境之上;另一方面,相对于海德格尔所说的人类特质向一个世界的敞开而言,动物性从根本上被排斥在外。在阿甘本的考察中,他聚焦于人与动物之间的这个区分之槛,这个状态既不是动物生命,也不是人的生命。这就是“赤裸生命”的状态。这个人类学机制一旦停止,就会为即将来临的哲学和政治铺平道路,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 豆瓣
作者: [南非] J.M.库切 译者: 北塔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 - 4
编辑手记:
写法怪异的作家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像库切这样每部作品都要变换叙述套路。跟他以前的小说相比,2O03年完成的《伊丽莎白·斯特洛:八堂课》则完全是另一种实验文本,看上去很像一部思辨录,可是人物关系和人物本身的话语层次又极为丰富。这部别出心裁的复调小说早晚会成为文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当然那是派给学者们的差事,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倒是不妨跟着库切的人物去体验那种悲凉心境——当主人公与世人周旋之际,你差不多也能发现当下生
活的精神陷陕。
库切这回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近七旬的女作家,名叫伊丽莎白的澳大利亚太,东西不多却很有影响,这有点像库切本人。也许,你和以把伊丽莎白视为库切的部分替身,确实有许多因素给人这种暗示,包括早年的欧洲经历,作为作家在英语世界中的边缘身份,以及对西方基督教主流文化所持相似的批判态度,等等。但是千万别把她当做库切本人,别说性别不同,年龄也差一截,关键是作者和地塑造的人物总归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比起故事之中的她,库切具有巴赫金所说的作者的“外在立场”,这使得他对世界的观察比她更透彻,看法上也更有分寸。库切的策略是让伊丽莎白会替他嚷嚷,让她去面对驳诘、冷落和各种尴尬场面,借着女作家那份偏执劲儿,库切是无顾忌地将自己对理性的批判引向较为极端的方向。这一来抛头露面的伊丽莎白让地玩残了,既然被推到“看”与“被看”的双重境地,那么她既是一个火力点也成了被攻击的标靶,她得为自己寻找立足的思想空间,甚至不得不从记忆的帷幕后边揭开最隐秘的人生经验——比如用性的仪式来抚慰垂死的菲利普老头那些事儿。如此“博爱”之举大大超越了理性的禁忌,会不会成为心中的一个窟窿?连她自己都不禁嘀咕掉进这窟窿里是不是走向堕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