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
受活 豆瓣
8.9 (11 个评分) 作者: 阎连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 - 1
《受活》起涌的纷争,长期如旷野间的风雨霜雪,初春时的光亮阴缺,说好的,到了天上;不好的,到了脚下。关于现实和现实主义,关于我们的陆会和乌托邦生存,关于现代和后现代,关于狂想和寓言,关于魔幻和想象,关于方言和结构,关于黑色幽默和历史疼痛,关于文学和阎连科的写作,究竟何样才是一个合适的评说……如此等等,这些意在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一部小说写完之后,作者对小说的注释都是没有意义的;二是文学争论的话题也是恒久不衰的。
2022年8月13日 已读
政治寓言。大跃进和抢粮食的历史看得非常心痛。后毛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毛时代的痛苦追忆。残疾和身体展演。后革命时代的身体:列宁遗体,绝术表演,苏北街头的一群残疾老狗。非常奇诡的想象力。/听过阎老师的讲述后,觉得很感动和亲切了。第一次读阎连科的两本书,也是进入当代文学的开始吧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
霸王别姬 豆瓣
9.1 (14 个评分) 作者: 李碧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 8
《霸王别姬》以梨园师兄弟程蝶衣和段小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纠葛为线索,讲述了一段哀艳悲烈的往事。文学虚构与国粹经典、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巧妙融合,曲折动人,华美诗意,读来极具张力,发人深省。
小说被陈凯歌改编为电影,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担纲主演,获得金球奖、金棕榈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等多项提名,得到高度的评价和赞誉。
2022年1月29日 已读
只看了头尾,和电影的结局很不同。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本小说是在电影剧本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本无所谓原著,电影才是原著
当代文学 离散 香港
孽子 豆瓣
9.2 (73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1
《孽子》是白先勇描绘同性恋者世界的一部长篇小说。
书中的“孽子”是一些脆弱的孩子,被遗弃在街头、被逐出家门、屡次从家中逃跑或是未被了解,他们聚集在半明半暗的隐秘处,沉湎于为钱而做的爱,屈服于为他们短暂命运设置信标的长者。而最终,他们毕竟还是要在彼此宿命的运数中那种粗暴的、剧烈的温柔里相互取暖。听到一则这隐秘王国的传说,他们都会目瞪口呆;这些孩子虽堕落和违反常情,但却又感情丰富且乐于牺牲;前辈的故事在他们身上往往会起一种集体身份认同的作用。这些失落而颈上未戴项圈的孩子,他们因一些从他们的失势中硬拉出来的不可思议的事而存活着。书中的“郭老”,一位性爱市场的享乐者,就在每一位“新人”来到时为他留住影像,他的“青春鸟集”是一本永恒的相簿,留存了在危险之中却又被神化的青春少年。
——尹玲《研悲情为金粉的歌剧:白先勇小说在欧洲》
2022年1月18日 已读
非常好看,印象最深的是主角们的善良,可见作者对这群孩子的温情。破碎和重建中的父子关系,全球化的语境,兽性和人伦之间的两难……笔触细腻,故事精彩,没有怨怼,倒是潇潇洒洒的一群人。/人活着真不容易。/比想象中好看很多
queer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台湾 当代文学
鬼的狂歡 豆瓣
作者: 邱妙津 聯合文學
本書創作主題反映了現代消費社會五光十色的精神廢墟,與被異化的人的一般處境。新世代小說家直接大膽的宣告;徹底逆反舊世代的影響,重新設定嶄新的書寫圖象。作者簡介
邱妙津
邱妙津,一九六九∼一九九五,台大心理系畢業,劉學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心理系臨床組。曾於張老師心理輔導中心擔任輔導員,後進入《新新聞》雜誌擔任記者。曾獲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中央日報小說獎,著有小說集《鬼的狂歡》、《寂寞群眾》、《鱷魚手記》等。
创业史 豆瓣
6.9 (11 个评分) 作者: 柳青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 1
《创业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郭士杰、郭振山等一批十分成功的形象。柳青在皇甫村踏踏实实地生活了14年,对农村中各种人物了如指掌,这给他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两个人物,已排进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的行列。梁生宝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社会主义农村中的英雄典型。在披荆斩棘带头创社会主义大业中,他有胆有识,既有宏伟的气魄,又有实干精神。他身上既有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传统美德的闪光,又有公而忘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时代精神的张扬。这是一个讲原则、重情感,使读者倍感亲切可爱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梁三老汉是书中写得最凝重最精彩的人物,是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典型。作者不是单线条地勾勒这一人物,而是深挖精凿,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他鲜明感人的多重性格。这是一个最有深度、最能显示作者艺术潜能的不可多得的中国老农的形象。
2021年6月25日 已读
第二部没写完,还是很可惜的。写出了农业社和互助组的各种矛盾,引人入胜,虽然不免脸谱化。除了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人物的成长性有限,的确有夸大阶级对立之嫌。把富农中农都写成破坏分子,难道社会主义农业完全靠贫农吗?精神力量的确很强,也是宣传作品中的精品。但是仍然比较单薄,因为作者的价值观和立场太透明,遮蔽了对人物的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姚士杰保留粮食的做法,今天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作者却一定要反复解释他的动机,说他完全是出于搞破坏的目的,这样就把人物行为和心理给简化了。相比之下,《红与黑》中的市长和其竞争对手,虽然是“坏人”,却还保持着复杂性,杀死于连出于爱情、嫉妒、权力的盛气凌人……类似的复杂性,在本书中看不到。当然,如果说这是史诗,那么就是历史观的差异吧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 红色经典
柳青 (2021) 豆瓣
6.9 (7 个评分) 导演: 田波 演员: 成泰燊 / 丹琳
其它标题: LIUQING
影片真实再现了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农村合作化运动。青年作家柳青辞掉北京优渥的干部待遇,他决心亲自参与实践,创作一部反映社会主义人民集体创业的史诗巨著。柳青举家落户在皇甫村的一所破庙里,他深入农村建设一线,扎根人民十四年,历经各种运动, 面对农业合作社建设的各种困境,他铁肩担道义,和农民一起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农村的新局面,在各种困境中创作出《创业史》第一部,一经发表,轰动全国。就在他雄心勃勃展开第二部创作时,一场更大的风暴席卷而来,面对人生的磨难,他不忘初心,最终用一生书写了一段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史。
2021年6月14日 看过
还挺感动的,创作过程如此艰难,很高兴贡献了一张票。可能快两年没去过电影院了吧,之前过得太紧张了。有限度地拍了wg的画面。看着梁生宝这些人活生生地出现,看见农民脏兮兮的毛巾,还是很好的。第一次看见了渭河平原,稻田里原来有陵寝的石像,非常魔幻。这些东西难以通过阅读全部想象出来。当然女性的角色难以令人满意,但这可能就是真相吧。
传记 农村 历史 当代文学
批评的准备 豆瓣
作者: 张定浩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5 - 1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涉及近年来颇有影响的二十余位当代中国作家及其作品,分为四辑。这批文章有一些很短,另一些稍长一点,但它们相互交叉,先后引发类似的问题,与其称之为文学批评,不如视之为一种批评的准备,一种尝试用最笨拙的方式审视文学现场的努力。
“苏格拉底认为,假想一个人具有一种他实际上并不具有的美德,这是接近疯狂的行为。这样一种假想显然比与之相反的对一项绝对恶行的疯狂迷恋还要危险。因为对绝对恶行的疯狂迷恋还有治愈办法,而前者则会让一个人或一个时代一天天变坏,也就一天天不公正。 ”
——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我的姑姑三毛 豆瓣
作者: 陈天慈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三毛家族唯一认可的三毛传。
三毛一手带大的侄女天慈,深情讲述家人眼中不为人知的三毛。
贾平凹、饶雪漫、陈圣暖心作序。齐秦、孟庭苇、马思纯、鲁豫、《滚滚红尘》导演严浩、周兴哲、猫力寄语推荐。
三毛逝世三十周年纪念发行,收录从未公开的秘密趣事、珍贵照片。
·
为三毛拍下 最后一张肖像的摄影师肖全说:“三毛*大的精神是决定自己的人生。”
·
导演严浩说:“人们都叫她小太阳 ,但其实她很孤独。”
·
外人眼中的三毛,大多有着这样的形象。
但在孩童天真烂漫的眼中,这位传奇的女子,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一面?
22篇回忆性质的散文,回忆幼时和姑姑一起生活的日子。
额尔古纳河右岸 Goodreads 豆瓣
8.6 (86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5 - 12
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这一弱小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2020年8月21日 已读
非常迷人,小说的有点在于节制,没有过多的煽情和价值判断;但瑕疵也正在于一些不够节制的地方,比如开头第一句就有点俗,刻意突出沧桑感,有点倚老卖老;再比如最后部分密集的死亡,太密集了就有点失去力量了;给物品讲故事也显得有点刻意突出“原始”,不自然。总之非常好看一年前看过一点就劝退了,这次读感到惊喜。原始的力量蓬勃,人们对命运不加反抗,即使预知也只是接受,也只有如此,神力才会降临吧。所有的悲伤和死亡,终究都会被新的生命和时光带走。跟着讲述者走完了一生,小说中这种时间感把握得非常好。回环结构。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个人心灵,依莲娜的死好像王国维啊……读过后还长久地沉浸于这首悲歌之中,生命的力量与悲凉全系于此。
宗教 小说 当代文学 茅盾文学奖 迟子建
迷舟 豆瓣
作者: 格非 作家出版社 1989
这部小说集收入实验派代表作家格非的九篇小说。其中有《迷舟》、《大年》、《风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