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
武侠丛谈 豆瓣
作者: 钱基博 海豚出版社 2011 - 1
本书收录《技击余闻补》二十六则,《武侠丛谈》七则等,内容虽多偏于武侠,但足以展示钱基博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技击余闻 豆瓣
作者: 林纾 2010
<技击余闻>是林琴南的笔记体作品,书中所记大都是闽中拳师的轶闻琐事。林琴南自幼娴习拳击剑术,精于此道,所以写得颇有神采。
《技击余闻》初版本不详,今见商务印书馆1913年6月版。这是一本关于“技击”(武林、武艺、武术)专题的古文笔记小说集。它所叙范围颇广,有7篇涉及京陕齐鲁中原武林琐闻。甚至还有西方“技击”传闻“转载”,《巴黎力人》叙巴黎大力士力大无比,《巴黎技师》言巴黎杂技奇妙异常。但此书,主要是写江浙闽粤沿海及台湾的武林故事,称得上“闽海武林写真”。
弘扬传统武术技艺是40余篇故事的共同主题。林纾从各个侧面,多种角度描述“技击”之高超。外功、内功、硬功、轻功、气功,拳术、剑术、枪术、点穴之术……技击者形神兼备,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福州闽江江右剑师赵孔修之师李先生擅长拳术,村中恶少外号“十八罗汉”在比试中,“皆为李拳所中”,被打得坐于榻上。恶少口服心不服,挑唆和尚与李比试。和尚“着双铁屐迎李”,腿功甚好,踢李之肩上,但李捷疾,没踢到,而李“已仰握其颈。颈碎,僧立死”。这场拳足格斗,惊心动魄。(《铁屐和尚》)《鹿鹿》、《侏儒》、《瘿叟》等篇写点穴之术,《李梅》、《欧三》写枪比剑快,能精确命中目标。这些技击高超者有共同特点,一是力气过人,二是勇气过人。
林纾读本 豆瓣
作者: 吴仁华 2016 - 3
全书按林纾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人格魅力、爱国情怀、艺术境界五个方面,选取林纾的精品文章70余篇,对之进行导读、注释。书后还附有民国以来各名家对林纾的品评。 林纾(字琴南)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也是一位有思想的文化巨人。林纾的文学创作,或关心祖国前途、忧虑民族命运,或抨击黑暗政治、抉摘社会弊病,或思念亲友情谊,或同情人们疾苦,或讨论古代文论画论,或模山范水以抒情,都表现出积极的意义。林纾翻译的西方小说作品,其数量之多,影响之大,更是首屈一指。了解林纾,也是了解近代中国文化史和近代福建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书编写的目的在于将林纾的品格与人格情操等全面集中地展示于世人面前,让现在的人们深入了解林纾其人,了解林纾的真正面目,了解一代文化巨人的文化建树与杰出贡献,并纠正以往对林纾的不实和偏颇之看法。
林纾评传 豆瓣
作者: 张俊才 2007 - 4
本书客观评价近代历史名人林纾在五四文化论争中的观点、作用,提出:他在“新旧思潮之激战”中所表达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挚爱,他所彰显的必须坚守本民族 的文化身份的信念,他所阐述的具有一定合理性因素的“保守”观点,对于纠正“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偏颇,都是大有裨益的。
由于林纾在五四新旧思潮对峙时代,作为旧学及传统文化的坚守者,既是西方文学、文化的介绍者,又在新旧文化论争中保守一方的代表,他集诸多矛盾于一身,兼有译著、译文、古文理论、古文创作等多类多种作品,后人对其评价可谓毁誉参半,今人对之多有关注。
林纾译著经典(全4册) 豆瓣
作者: 林纾 译 译者: 林纾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 - 1
《林纾译著经典1-4(珍藏版)(套装共4册)》内容简介:第一册选《巴黎茶花女遗事》、《吟边燕语》,《现身说法》,《拊掌录》;第二册选《迦茵小传》、《离恨天》、《不如归》;第三册选《黑奴吁天录》与《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第四册为《块肉余生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