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
Projecting A Nation 豆瓣
作者: Jubin Hu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 7
This is the first major work on pre-1949 Chinese cinema in English. As such, it represent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existing discussions of both Chinese cinema and national cinema, and is an indispensible basic resource for scholars interested in Chinese film history. The book analyses the wide variety of conceptions of "Chinese national cinema" betwee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1949, and contrasts these to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cinema in Europe and China.
After years of exhausting primary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author has been able to bring to light sources hitherto not widely availab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questions and debates about the status and meaning of the "national" in "Chinese national cinema" are central to any consideration of cinema during this period, and addresses the issue of Chinese nationalism as part of a complex history of cinema within the early modern Chinese nation.
中国无声电影史 豆瓣
作者: 郦苏元 / 胡菊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6
这是一本专门研究中国无声电影的专著,它对中国无声电影的发展作了历史性的描述。作者提出无声电影在中国经历了五个阶段,它孕育于二十年代之前,繁荣发展于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前半期,其后逐渐为有声片所取代。书中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和历史特点,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全书史料翔实,分析具体,观点明确,评价客观。 书中插有珍贵图片百幅,供参考、欣赏。
【目录】
第一章 史前时期 (1896一1904) (1)
第一节 电影传入与影片放映 (2)
第二节 外国人在华拍摄影片 (9)
第二章 萌芽时期 (1905一1921) (13)
第一节 丰泰照相馆的拍片试验 (13)
第二节 亚细亚影戏公司 (16)
第三节 兴办制片业的尝试 (23)
一 “新民”、“华美”和“幻仙” (23)
二 “商务”活动影片部 (28)
三 独立影片公司的出现 (32)
第四节 早期影片创作 (36)
一 发展概况 (36)
二 最早的戏曲片 (37)
三 早期纪录片 (40)
四 《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 (45)
五 “亚细亚”与“商务”的短片创作 (50)
六 《黑籍冤魂》及其叙事特点 (58)
七 梅兰芳的早期戏曲片 (62)
八 三部长故事片的摄制 (66)
1 《阎瑞生》 (67)
2 《海誓》 (71)
3 《红粉骷髅》 (75)
第三章 探索时期 (1922—1926) (79)
第一节 蓬勃发展的制片业 (80)
一 发展概况 (8O)
二 明星影片公司的成立 (82)
三 “大中华”、“百合”及其合并 (86)
四 天一影片公司 (87)
五 长城画片公司和神州影片公司 (9O)
六 其他影片公司 (93)
七 港台地区的制片业 (96)
八 外国资本的侵入 (100)
第二节 发行放映业的兴起 (102)
一 外国人垄断下的影院业 (103)
二 民族发行放映业的起步 (104)
第三节 电影创作的新生面 (108)
一 新闻纪录片 (109)
二 滑稽短片与《劳工之爱情》 (114)
三 关注现实的社会片 (121)
1 《孤儿救祖记》 (122)
2 郑正秋、张石川的前期创作 (128)
3 侯曜的“问题剧” (141)
4 《人心》及其他社会片 (145)
四 追求幸福的爱情片 (147)
1 颂扬纯真的爱情 (148)
2 谴责感情之不专 (151)
3 抨击社会的罪恶 (154)
4 洪深及其早期爱情片 (157)
5 《玉洁冰清》和欧阳予倩 (160)
五 劝人向善的伦理片 (163)

1 对传统美德的赞颂 (163)
2 《儿孙福》与史东山 (165)
3 《忠孝节义》与旧道德 (168)
六 主张非战的战争片 (169)
1 反映非战思想 (170)
2 宣扬爱国主义 (173)
七 回叙过去的稗史片 (175)
第四节 早期电影理论的生成 (178)
一 顾肯夫、郑正秋论电影 (180)
二 徐卓呆的《影戏学》 (181)
三 《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 (184)
四 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 (187)
五 《电影艺术》及其他 (189)
第四章 发展时期 (1927—1931) (192)
第一节 规模经营的制片业 (193)
一 此消彼长之制片公司 (193)
二 联华公司的崛起 (198)
1 制片与发行的一体化 (198)
2 “复兴国片”的宗旨 (202)
3 特殊的后台背景 (204)
4 一鸣惊人的制片成绩 (204)
第二节 繁荣发展的发行放映业 (205)
一 影院及发行机构概况 (205)
二 影院业与制片业之关系 (207)
三 “六合”与“天一”之争 (208)
第三节 以商业片为主体的电影创作 (209)
一 古装片 (210)
1 摄制古装片的起因 (211)
2 古装片的四种类型 (214)
3 古装片创作之总结 (220)
二 武侠片与神怪片 (222)
1 《王氏四侠》等武侠片 (223)
2 “明星”首拍武侠神怪片 (225)
3 武侠神怪片兴起的原因 (229)
4 其他公司的武侠神怪片 (233)
5 孙瑜的两部武侠片 (240)
6 武侠神怪片的衰落 (241)
7 武侠神怪片创作之总结 (242)
三 妇女、爱情、婚姻题材影片 (244)
1 郑正秋的中期妇女题材影片创作 (245)
2 洪深的三部新颖之作 (249)
3 欧阳予情、程步高、张石川在妇女题材上的新开拓 (252)
4 中小公司的妇女题材影片 (254)
5 具有浓厚知识分子情调的爱情片 (257)
四 “联华”初期的电影创作 (260)
1 《故都春梦》、《野草闲花》 (260)
2 《恋爱与义务》、《一剪梅》、《桃花泣血记》 (264)
3 蔡楚生及其《南国之春》 (267)
4 原大中华百合公司的出品 (268)
5 但杜宇的《东方夜谭》 (270)

五 侦探片 (271)
六 以北伐为背景的纪录片和故事片 (273)
第四节 有声片时代的到来 (274)
一 外国有声片的放映 (275)
二 关于有声片的讨论 (277)
三 中国有声片的试制 (279)
第五章 成熟时期 (1932一1934) (283)
第一节 逆境中求发展的制片业 (284)
一 艺华公司的诞生及发展 (285)
二 面临经济困难的明星公司 (288)
三 危机四伏的联华公司 (292)
四 灵活经营的天一公司 (295)
五 香港的电影事业 (297)
六 其他公司的情况 (298)
七 无声片创作仍居主导地位 (300)
第二节 异彩纷呈的电影创作 (301)
一 左翼电影运动及创作 (302)
1 左翼电影运动的历程 (302)
2 左翼电影创作 (307)
二 “联华”以都市题材为主的电影创作 (324)
1 蔡楚生的电影创作 (324)
2 孙瑜的电影创作 (329)
3 费穆的《城市之夜》 (336)
4 吴永刚的《神女》 (339)
5 吴村、史东山、袁丛美的作品 (342)
三 “月明”、“天一”的进步电影创作 (344)
四 妇女、爱情题材影片 (345)
1 纯洁爱情的颂歌 (346)
2 妇女地位的探讨 (349)
3 全方位的考察 (350)
五 伦理片 (355)
六 喜剧片 (358)
七 战事纪录片和动画片 (361)
第三节 电影评论和理论之争 (362)
第六章 衰落时期 (1935一1936) (372)
第一节 调整中的制片业 (373)
一 权力更替的“联华” (373)
二 革新中的“明星” (374)
第二节 以“联华”为主的电影创作 (376)
一 《大路》及其他抗日题材影片 (376)
二 《新女性》及其他妇女题材影片 (379)
三 《天伦》及其他伦理片 (381)
四 儿童片《迷途的羔羊》 (383)
五 喜剧片 (385)
中国电影史 豆瓣
7.2 (12 个评分) 作者: 李少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7
由李少白主编的《中国电影史》史论结合,尚变求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把握评述的公正性,是目前对中国电影史研究最为完整和规范的一本教材。把中国电影史看作是一部由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等多维体系组成的综合史,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流变,分时期、分阶段地对中国电影史中的电影作品、电影现象进行细致人微的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 《中国电影史》内容充实,观点明确,适用于普通高校本专科影视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美育课的通用教材。
公民凯恩 (1941) IMDb T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豆瓣
Citizen Kane
8.8 (716 个评分) 导演: 奥逊·威尔斯 演员: 奥逊·威尔斯 / 约瑟夫·科顿
其它标题: Citizen Kane / 大国民(港/台)
美国报业大亨凯恩(奥森•韦尔斯)在桑拿都庄园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死去后,一位青年记者受媒体的委托调查这四个字的含义,遂即,他走访了凯恩生前的同事好友,从报社董事长伯恩斯坦的口中,了解到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如何制造舆论使美国卷入1897年的战争中的往事,从利兰的讲述中,凯恩与美国总统的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与第二任妻子(歌手)苏珊的复杂关系及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等等也被他一一所知。
听过大量的讲述后,该记者又去图书馆查阅了有关凯恩的详尽资料,凯恩更多的一面,青年时代的经历及与母亲的关系也被他知晓,然而,“玫瑰花蕾”四字的含义,他仍不得而知。
2021年4月20日 看过
技术和故事皆佳,rosebud是拼图中永远未被人了解的一块,也意味着所有人都不曾真正了解Kane的情感。Kane轻易地失去一切,因为他从未得到他最珍爱的东西——逝去的童年,安全的爱恋。他一直强调自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却一辈子都活在他人围绕的枷锁中,并因此困住了苏珊。结尾处的几个镜头冲击最强烈,镜子中无数的Kane镜像,正如他一生都未摆脱的镜像阶段;在烈火中逐渐显露的rosebud谜底,片刻后就化成黑烟,与Kane一同消失了;而烟雾之后是铁笼,是“禁止跨越”的木牌,Kane一生都未允许他人走进他的心灵,正如他也从没试图走入他人的心灵。人的一生真是短暂。
电影史 经典
电影史话 (2011) 豆瓣 TMDB
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电影史话
9.2 (92 个评分) 导演: 马克·卡曾斯 演员: 维姆·文德斯 / 斯坦利·多南
每集一小时,一共15集,长达900分钟的关于电影艺术的纪录片,制作于于2011年。这部纪录片由英国电影评论家、被称为“电影贩毒者”的马克·卡曾斯,根据自己撰写的同名著作拍摄而成,摄制期长达5年,跨越六大洲,展现了近120年的世界电影史及近千部电影作品。影片用电影化的方式讲述了电影史,探索电影人的创作如何被特定历史事件影响,而电影人之间又是怎样互相启发的。
前两集,主要是讲早起电影的诞生和发展,还有好莱坞的崛起。讲的很全面,还采访了一些电影工作者,如斯坦利·多南,罗伯特·唐尼,格斯·范·桑特,简·坎皮恩,克莱尔·丹尼斯。片中大量穿插不少经典老片的片段进行讲解,同时还有现代世界的一些取景。前两集里出现了《卡萨布兰卡》,《长屋绅士录》,《虎胆忠魂》,《我略知她一二》,《出租车司机》,《月球旅行记》,《2001太空漫游》,《西部往事》,《随心所欲》,《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路上的灵魂》,《公民凯恩》,《巴格达窃贼》,《乱世佳人》,《雨中曲》,《马耳他之鹰》,《摄影师》,《将军号》,《寻子遇仙记》,《城市之光》,《日落大道》,《大独裁者》,《热情似火》,《北方的纳努克》,《黑房子》,《圣女贞德蒙难记》,《狗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