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豆瓣
作者: [日]小尾郊一 译者: 邵毅平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 11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中心》作者小尾郊一是日本著名汉学家。以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为研究中心,广泛探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各个方面和文人生活,肯定了这一时期文学中所表现的人的自我意识与审美意识的觉醒,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容与技巧的进步。书中探本溯源,对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作了系统详实的论述,并将此与日本文学等作了比较。
2021年6月13日 已读
太棒的研究了,扎实厚重,非一日之功。此书不仅在具体话题上有帮助,也确立了我心中理想的研究范本。应该励志写这样好的作品。值得做完整笔记的书。翻译得真流畅。非常值得学习的论述特点:在概括文学史流变时,从来不忽略里面的特例,不做绝对性的断语,也能做漂亮的分析。
中国古典文学 日本汉学 海外中国研究 自然 风景
苏格兰旅游回忆 豆瓣
作者: [英] 多萝西·华兹华斯 译者: 倪庆饩 2011 - 7
多萝西·华兹华斯的日记体裁游记《苏格兰旅游回忆》记录了她在苏格兰东南部的低地和西南部高地的663英里的旅程,包括她的冒险经历、她的视野以及旅行中见到的还没有被人工破坏的浪漫风景。《苏格兰旅游回忆》不仅具有传记方面的价值,而且完全可以在英国散文史上占有独立的地位。早期的一些作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她没有其它的目的,只是为了捕捉生活中一闪而逝的瞬间。她对自然的描绘充满想象力,她的语言经过精确的选择,散文优美得像诗歌一样。
“自然”之辩 豆瓣
Dialectics of Spontaneity: The Aesthetics and Ethics of Su Shi (1037-1101) in Poetry
作者: 杨治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10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自然流露”“道法自然”显然是高明的文学境界。但人真的能完全契入自然吗?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刻地质疑了这一传统批评方式。杨治宜认为,人对“自然”的追寻犹如西西弗斯无休止的劳动,永远不能达到目的,但恰恰在这种永恒的徒劳中,凸显出人的价值。苏轼文学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种对于自然的“自我否定”式的追寻中。
本书讨论了苏轼文学创作背后的佛、道等思想资源,又以苏轼对牡丹和名石的吟咏来阐发对自然美的争辩,最后落在他晚年和陶诗及丹学上。把苏轼几经贬谪的命运与各种带有象征性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苏轼的审美、创作以及他在有限的肉身与无限的自由之间的挣扎。作者借鉴了东西方各种思想视野,不仅丰富了苏轼文学研究,还将中国文学置于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之中。
地球脉动2 (地球脉动 第二季) (2016) 豆瓣 TMDB
Planet Earth Season 2 所属 电视剧集: 地球脉动2
9.7 (209 个评分) 导演: 伊丽莎白·怀特 / 贾斯汀·安德森 演员: 大卫·爱登堡
曾经惊艳世人的纪录片《地球脉动》,再次由来自BBC的制作团队倾力奉献出最新的第二季。在这一季里,观众们将继续见证地球各个角落动物、植物平凡而精彩的生命瞬间。本季总共六集,分为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和城市,树懒、巨蜥、狐猴、海鬣蜥、帽带企鹅、雪豹、金雕、蜘蛛猴、美洲豹……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创造的万千生物以其各自的习性自幼生活在生身土地之上。他们顺应着严苛的自然环境,顽强追逐着明日的朝阳。然而人类肆无忌惮的活动则侵蚀着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它们渺小而伟大,通过BBC的镜头,生命的光辉得以放大,闪耀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