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坟 豆瓣
9.5 (69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坟》收作者1907年至1925年所作论文二十三篇。1927年3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1929年3月第二次印刷时曾经作者校订。1930年4月第三次印刷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四版次。作者说:将这些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西,集合了做成一书样子的缘由,说起来是很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首先就因为偶尔看见了几篇将近二十年前所做的所谓文章。这是我做的么?我想。看下去,似乎也确是我做的。那是寄给《河南》②的稿子;因为那编辑先生有一种怪脾气,文章要长,愈长,稿费便愈多。所以如《摩罗诗力说》那样,简直是生凑。倘在这几年,大概不至于那么做了。又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这是受了当时的《民报》③的影响;现在为排印的方便起见,改了一点,其余的便都由他。这样生涩的东西,倘是别人的,我恐怕不免要劝他“割爱”,但自己却总还想将这存留下来,而且也并不“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④,愈老就愈进步。其中所说的几个诗人,至今没有人再提起,也是使我不忍抛弃旧稿的一个小原因。他们的名,先前是怎样地使我激昂呵,民国告成以后,我便将他们忘却了,而不料现在他们竟又时时在我的眼前出现。
其次,自然因为还有人要看,但尤其是因为又有人憎恶着我的文章。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天下不舒服的人们多着,而有些人们却一心一意在造专给自己舒服的世界。这是不能如此便宜的,也给他们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眼前,使他有时小不舒服,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满。苍蝇的飞鸣,是不知道人们在憎恶他的;我却明知道,然而只要能飞鸣就偏要飞鸣。我的可恶有时自己也觉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鱼肝油,以望延长我的生命,倒不尽是为了我的爱人,大大半乃是为了我的敌人,给他们说得体面一点,就是敌人罢,要在他的好世界上多留一些缺陷。君子之徒⑤曰:你何以不骂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呢⑥?斯亦卑怯也已!但我是不想上这些诱杀手段的当的。木皮道人⑦说得好, “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我就要专指斥那些自称“无枪阶级”而其实是拿着软刀子的妖魔。即如上面所引的君子之徒的话,也就是一把软刀子。假如遭了笔祸了,你以为他就尊你为烈士了么?不,那时另有一番风凉话。倘不信,可看他们怎样评论那死于三一八惨杀的青年⑧。
其次,自然因为还有人要看,但尤其是因为又有人憎恶着我的文章。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天下不舒服的人们多着,而有些人们却一心一意在造专给自己舒服的世界。这是不能如此便宜的,也给他们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眼前,使他有时小不舒服,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满。苍蝇的飞鸣,是不知道人们在憎恶他的;我却明知道,然而只要能飞鸣就偏要飞鸣。我的可恶有时自己也觉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鱼肝油,以望延长我的生命,倒不尽是为了我的爱人,大大半乃是为了我的敌人,给他们说得体面一点,就是敌人罢,要在他的好世界上多留一些缺陷。君子之徒⑤曰:你何以不骂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呢⑥?斯亦卑怯也已!但我是不想上这些诱杀手段的当的。木皮道人⑦说得好, “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我就要专指斥那些自称“无枪阶级”而其实是拿着软刀子的妖魔。即如上面所引的君子之徒的话,也就是一把软刀子。假如遭了笔祸了,你以为他就尊你为烈士了么?不,那时另有一番风凉话。倘不信,可看他们怎样评论那死于三一八惨杀的青年⑧。
我认得人类的寂寞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废名 著
/
陈建军 编订
新星出版社
2018
- 3
废名是在现代文坛上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精神的诗人、学者。其作品风格特异,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高峰。
《我认得人类的寂寞:废名诗集》由著名学者陈建军先生编订,以废名生前自编的诗集《镜》稿为主体,“集外”收入散轶诗作凡66首、译诗1首,附录收入作者谈自己的新诗创作文章10篇。版本权威,注释详尽,展现了废名诗歌的原貌,是读者了解废名诗学观的佳作。
敏感而明亮的眼睛 简单而准确的笔墨
有少女般天真的美 有禅家的见道之言
周作人、朱光潜、汪曾祺、痖弦一致喜爱的诗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胡适档案所藏废名书信 增补11首诗 国内首次出版
废名君是诗人,虽然是做着小说——周作人
废名先生的诗不容易懂,但是懂得之后,你也许要惊叹它真好……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家与道人的风味——朱光潜
废名的诗即使以今天最前卫的眼光来披阅,仍是第一流的,仍是最现代的——痖弦
《我认得人类的寂寞:废名诗集》由著名学者陈建军先生编订,以废名生前自编的诗集《镜》稿为主体,“集外”收入散轶诗作凡66首、译诗1首,附录收入作者谈自己的新诗创作文章10篇。版本权威,注释详尽,展现了废名诗歌的原貌,是读者了解废名诗学观的佳作。
敏感而明亮的眼睛 简单而准确的笔墨
有少女般天真的美 有禅家的见道之言
周作人、朱光潜、汪曾祺、痖弦一致喜爱的诗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胡适档案所藏废名书信 增补11首诗 国内首次出版
废名君是诗人,虽然是做着小说——周作人
废名先生的诗不容易懂,但是懂得之后,你也许要惊叹它真好……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家与道人的风味——朱光潜
废名的诗即使以今天最前卫的眼光来披阅,仍是第一流的,仍是最现代的——痖弦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豆瓣
9.8 (11 个评分)
作者:
兰陵笑笑生
三聯書店(香港)
1990
齐烟、王汝梅会校。
----------------------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小說。作者署名為明代蘭陵笑笑生。
小說從《水滸傳》中引出,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勾引潘金蓮,殺武大郎,最後被武松所殺的情節展開,略加改動,描寫了西門慶從發跡到淫亂而死的故事。《金瓶梅》的書名從小說中西門慶的三個妾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也有人認為,實際上有更深一層涵義,即「金」代表錢財,「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
本書由山東齊魯書社約請專家學者,據崇禎本存世的幾種主要版本(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為底本)全面校勘而成,共二十卷,一百回,附插圖二百幀。正文用四號宋體字排版,字大清晰;另照原書行款排出眉批和夾註;每回有校記。作版本研究或文學欣賞均相宜。
----------------------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小說。作者署名為明代蘭陵笑笑生。
小說從《水滸傳》中引出,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勾引潘金蓮,殺武大郎,最後被武松所殺的情節展開,略加改動,描寫了西門慶從發跡到淫亂而死的故事。《金瓶梅》的書名從小說中西門慶的三個妾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也有人認為,實際上有更深一層涵義,即「金」代表錢財,「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
本書由山東齊魯書社約請專家學者,據崇禎本存世的幾種主要版本(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為底本)全面校勘而成,共二十卷,一百回,附插圖二百幀。正文用四號宋體字排版,字大清晰;另照原書行款排出眉批和夾註;每回有校記。作版本研究或文學欣賞均相宜。
一个一个人 豆瓣 Goodreads
8.2 (14 个评分)
作者:
申赋渔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7
■最具个人特色的纪传体断代史;1979-2012的中国微叙事
《一个一个人》是一部纪实散文集,时间跨度三十年,从七十年代末到今天,记录了作者一路走来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所属年代的烙印。他们出现在作者的各个人生阶段:乡村生活、求学经历、打工生活、记者生涯。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农民、工人、电视台记者、商人、诗人。小人物的生活正是大时代的碎片,一幅幅肖像构成了一个长卷——中国社会的画卷。
■装帧设计
本书由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装帧设计。书名及腰封文字由古琴演奏家成公亮题写。他的琴声曾被德国《法兰克福评论》称赞为,“从大自然中偷听来的音响和动静”。
设计灵感源于“破损斑驳的旧书”,喻指光阴的流逝。这本书的内容、外观皆为时间所打磨。时间碾过微渺的凡人,只留下一些终会被遗忘的故事。书中小人物被遗弃、被损害的命运,与封面设计的破旧感互为衬托。尽管如此,书和人都保留着自己的性格,以及在岁月之中,对善良和真挚的一些坚持。
在这本书里,你还会看见过去三十年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时代气息的物品,比如小人书、“大前门”烟盒、磁带的歌纸、照相馆简陋布景的黑白照,作者的相片也从黑白逐渐过渡到彩色,伴随着服饰的变化,最终是人的变化。整本书最初是泛黄的纸张,最后是明亮的纸页,暗示着岁月的积淀。朱赢椿通过设计,将时间感、书籍之美、哀而不伤的尊严融合在一起。
《一个一个人》是一部纪实散文集,时间跨度三十年,从七十年代末到今天,记录了作者一路走来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所属年代的烙印。他们出现在作者的各个人生阶段:乡村生活、求学经历、打工生活、记者生涯。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农民、工人、电视台记者、商人、诗人。小人物的生活正是大时代的碎片,一幅幅肖像构成了一个长卷——中国社会的画卷。
■装帧设计
本书由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装帧设计。书名及腰封文字由古琴演奏家成公亮题写。他的琴声曾被德国《法兰克福评论》称赞为,“从大自然中偷听来的音响和动静”。
设计灵感源于“破损斑驳的旧书”,喻指光阴的流逝。这本书的内容、外观皆为时间所打磨。时间碾过微渺的凡人,只留下一些终会被遗忘的故事。书中小人物被遗弃、被损害的命运,与封面设计的破旧感互为衬托。尽管如此,书和人都保留着自己的性格,以及在岁月之中,对善良和真挚的一些坚持。
在这本书里,你还会看见过去三十年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时代气息的物品,比如小人书、“大前门”烟盒、磁带的歌纸、照相馆简陋布景的黑白照,作者的相片也从黑白逐渐过渡到彩色,伴随着服饰的变化,最终是人的变化。整本书最初是泛黄的纸张,最后是明亮的纸页,暗示着岁月的积淀。朱赢椿通过设计,将时间感、书籍之美、哀而不伤的尊严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