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史
台海‧冷戰‧蔣介石 豆瓣
作者: 林孝庭 聯經 2015 - 6
在冷戰時期國家機密檔案中尋找消失的台灣史!
台灣做過這些事?怎麼可能?
檔案解密之前不能談論、無從得知、
陌生而令人驚訝、震撼,一段千真萬確的台灣史。
台海冷戰史的十大謎團:
‧亞洲冷戰是從新疆青海與西藏開始的。
‧韓戰究竟是救了蔣介石還是綁住蔣介石?
‧國共之外第三勢力的謊言與真實。
‧建立在猜疑、意外和妥協上的台美軍事同盟協定。
‧美國曾經真心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嗎?
‧兩蔣父子都打過兩岸密使牌?毛澤東還透過密使提前告知台北他要炮轟金門?
‧西藏獨立問題是台美邦交上的巨大裂縫。
‧台灣、印度祕密建交功敗垂成祕辛。
‧寮國內戰、越南戰爭、支援印尼叛軍──向東南亞輸出反共武力。
‧台灣瞞著美國發展過幾次核子武器?
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
揭開塵封半世紀的台、美國家機密檔案
重現動盪威權時代裡被消失的台灣史
讓我們恍然大悟,為何台灣會走到今日這步境地?
從兩岸祕密特使到自製核武祕辛
橫跨東南亞與印度的祕密行動
《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8-1988》
是四十年冷戰的檔案解密
看台灣如何在美蘇強權夾縫中尋求自主性
作者林孝庭在本書裡,利用美國政府及台灣方面的解密檔案,包括蔣介石日記、國防部史政檔案、蔣經國總統文物忠勤檔案、美國中央情報局解密檔案、美國國務院檔案、美國國務院機密檔案台灣卷、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司檔案、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檔案、美國陸軍參謀長陸軍情報檔案、美國空軍技術應用中心檔案、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韓國特種檔案、英國戰爭部檔案、英國外交部檔案等……,試圖重新建立1948至1988年間,台灣、中國、蘇聯與美國之間的歷史關係,重新描繪出台灣在冷戰年代中的特殊定位。
林孝庭指出,冷戰時期美、中、台三邊的互動關係,遠比過去所認知的要來得更加詭譎複雜。冷戰時期的國共與兩岸關係,也絕非敵我意識分明,毫無往來。在西藏問題之類的重大議題上,台北與北京所持的立場,遠比台北與華府等西方國家陣營之間的態度,要來得更加接近;而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也屢屢在重大事件發生時,保持著祕密聯繫管道。
同時,冷戰時期的兩岸密使往來,還牽連著當時國民黨內部微妙的權力競爭關係。讀者在將清楚觀察到,美國如何在高度現實利害考量下,以最嚴厲的立場與手段,來對待其在亞洲、乃至全球冷戰場域中最堅強的盟邦──台灣。
困守与反攻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林孝庭 九州出版社 2017 - 5
本书为作者过去十年来,从美国、英国与台湾各地的学术与史政档案机构所收集的档案中爬梳而来,包括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务院与历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档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台北“国史馆”、“国防部”史政局等地的大量解密史料,对冷战时期的两岸关系、台美关系与国民党的海外秘密活动,进行有系统的建构、分析与论述。内容包括:冷战边缘─美国与冷战初期的中国边疆、蒋介石与朝鲜战争关系探源、冷战初期蒋介石的“敌后工作”与“第三势力”、台海危机与两岸密使、冷战高峰时期的西藏问题、东南亚冷战场上的蒋介石、冷战与台湾研发核武争议。
凯南日记 豆瓣
The Kennan Diaries
作者: [美] 乔治·凯南 / [美] 弗兰克·科斯蒂廖拉(编) 译者: 曹明玉 中信出版社 2016 - 11
他是20世纪知名外交思想家,是美国深受关注的战略家
他塑造了冷战时代,又不遗余力要打破美苏僵局
1953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刚刚退休的凯南迈下美国国务院大楼的台阶。在此之前,他的职业生涯跌宕起伏:早年间前往东欧,二战时坚守柏林,随后又辗转苏联。1946年,凯南发出著名 的“长电报”,深入分析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一年后,他在《外交》杂志上发文,提出“遏制政策”,该政策随即成为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主要战略。1952年,出任驻苏大使。之后的五十年里,他不遗余力要缓和冷战僵局,成为20世纪最知名的外交思想家,撰写了20本著作,两次荣获普利策奖,两次成为国家图书奖的获奖者。
而在这些年间,凯南一直把他对政治、外交和生活的体悟记在日记里。本书从凯南8800多页日记中精选内容,真实再现了众多重大事件的幕后故事。作为美国最受关注的外交官和外交政策战略家,作为一个极具天赋的作者、一个困惑于婚姻和爱情的丈夫,一个被俄罗斯的魅力征服却又为苏联感到恐惧的外交官,凯南在日记中展现了深刻的政治、道德见解和哲学反思,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识,去质问美国外交政策中那些不可侵犯的想当然的观念,他追问国家战略和人生的答案,学习与艰难的现实妥协,展现了深刻的政治、道德见解和哲学反思。
无奈的选择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沈志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 1 其它标题: 无奈的选择
中苏同盟关系是对2世纪中国历史进程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苏同盟的形成、发展及最终走向破裂,台上台下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剧.如要理解2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解读中苏同盟关系是一把重要的锁钥.本书围绕着中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分裂所展开的历史叙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