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隐士 (2015) 豆瓣
7.2 (20 个评分) 导演: 何世平 / 付鹏 演员: 比尔·波特 Bill Porter
其它标题: Hermits(美);共坐白云中
1989年,美国作家比尔·波特来到西安,深入终南山寻访隐士。当时,终南七十二峪,藏着中国仅存的200多位隐士。2001年,《空谷幽兰》中文版出版,在中国向往和潜心住山修行的僧侣道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5年后,比尔·波特重访终南山。
影片攝制组在3年内14次深入终南山寻访。全片仅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视频记录功能进行拍摄。坚持定焦镜头,坚持固定机位,拒绝推、拉、摇、移,拒绝人工照明。没有音乐,没有特技。叙事平淡,回避戏剧性。真实还原隐士的简单生活,朴素地表现其淡定的内心和静寂的气氛。
2020年12月8日 看过
20多年后作者对空谷幽兰的回访,71岁的老人悬崖峭壁间拄杖缓行,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登终南山。山依旧是那座山,但正如法师所言,比起前辈们,现在的道性差了很多。不知现在被旅游开发成什么样子了
中国电影 大陆 宗教 纪录片
先知之後 豆瓣
After the Prophet: The Epic Story of the Shia-Sunni Split in Islam
作者: 萊思麗.黑澤爾頓(Lesley Hazleton) 译者: 夏莫 八旗文化 2017 - 4
※TED百萬點閱作家─海澤爾頓─歷史書寫的顛峰之作。
※Amazon亞馬遜4.5顆星好評,高掛「伊斯蘭」分類暢銷榜7年。
穆罕默德突然逝世,誰能繼承他來領導新興的伊斯蘭世界?
近親、愛妻、大臣、新舊追隨者,各有盤算。
為信仰,為生存,也為名利權勢。
先知尚未入土,危機已然爆發。
繼任的哈里發接連遇刺,接班之爭淪為恐怖內戰。
「穆斯林不讓穆斯林流血」的神聖禁忌被打破,
連先知的子孫都慘遭毒手……
西元632年,在經歷了將近二十年艱辛的佈道與抗爭之後,穆罕默德終於率領新興的穆斯林信眾返回麥加,為阿拉伯社會帶來繁榮與和平。但誰也想不到,正當伊斯蘭如旭日東升之際,六十三歲的穆罕默德突然倒下。難以置信的是,九位妻子沒有為他留下一名男嗣,他生前亦無指定繼承人。誰將在先知之後領導大家?無人知曉。有血緣之親的堂弟?最忠實可靠的老臣?富貴瀟灑的女婿?即使暫時取得共識,繼任的哈里發――即「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也無法服眾。野心勃勃、老奸巨猾的總督暗地裡伺機而動,圖謀大位……
後宮遺孀較勁、部落首領鬥爭、新信仰與舊傳統的矛盾、貴族與平民的利益爭奪,星星野火悶燒不止。二十多年後,內戰終於爆發!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即穆罕默德的堂弟、養子、兼女婿,試圖力挽狂瀾卻無力回天,萬般無奈下與穆罕默德最寵愛的遺孀阿伊夏兵戎相見,為後續更血腥的屠殺寫下第一頁。先知的智慧與福音無法阻攔後人的貪欲與痴迷。
西元680年,在今日伊拉克的卡爾巴拉,胡笙──阿里之子、穆罕默德的外孫,亦即他在人世間的唯一男性血親──也壯烈赴義。為追念先知的血脈、敬仰阿里與胡笙高貴的情操,他們的支持者成為什葉派的先驅。「什葉」,在阿拉伯文裡,即阿里的追隨者。
《先知之後》共分三篇,分別以先知穆罕默德、阿里、胡笙為主角,旁及穆罕默德的近親、參與傳教事業的重要信徒,以及阿拉伯帝國興起之初的權臣與野心家。他們共同譜寫伊斯蘭歷史的早期篇章。
作者萊思麗.海澤爾頓著作等身,但《先知之後》可謂其顛峰代表作。她廣泛參考多元的史料,大量引用阿拉伯文學中的詩歌與民謠,細心揣摩關鍵歷史人物的性格、思維與困境,在呈現客觀史實之外,更帶領讀者深入體察人物的內心世界,探索他們的悲喜哀樂、野心與信心、親痛仇快的人性弱點,與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崇高美德。
在縱覽歷史浮沉與人物哀歌之外,本書讀者亦可以思考:究竟什麼是宗教?屬靈的世界是否永遠不可能獨立於塵世俗務而存在?什麼是政治?好人是否終究不可能在充滿權謀算計的政治中生存?
名人推薦
審定╱導讀
林長寬(成大歷史系副教授)
推薦
公孫策(作家)
林婉美(作家、中東旅遊達人)
張 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主持人)
鄭慧慈(政大阿語系教授兼系主任)
謝哲青(作家、主持人)
如《舊約》全書般的詳細,如《甄嬛傳》般的可讀性。在宛如咀嚼小說的過程中,消化了伊斯蘭世界的歷史恩怨。――公孫策,《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大唐風: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等書作者
《先知之後》是非虛構歷史寫作登峰造極之作,戲劇張力十足的悲劇不僅情感充沛,而且具有深刻的政治意涵――亞瑪遜書評
精彩萬分!這是一個關於人性弱點、政治鬥爭、以及最深刻的信仰的故事。海澤爾頓一方面展現了學者的嚴謹性,一方面也顯示出她對書中主角――那些與我們並沒有不同且深深左右這個世界的穆斯林――的關愛。――《達拉斯晨報》
《先知之後》不僅清楚地說明了伊斯蘭大分裂的事實,更善用代代相傳的口述傳說,刻畫出卡爾巴拉事件背後慘痛的犧牲與偉大的情懷――《西雅圖時報》
帶著人溺己溺的同情心,海澤爾頓成功地述說了什葉與遜尼如何分裂的史詩故事。隨著作者文筆的遊走,西方讀者將對伊斯蘭早期深刻的大分裂的敬意將油然而生。――韋佛‧麥德隆(Wilferd Madelung),牛津大學阿拉伯語教授,《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作者
我很遺憾海澤爾頓沒早一點把這本書寫出來,讓唐納‧倫斯斐、保羅‧伍夫維茲等人魯莽地入侵伊拉克之前好好看一看,以致於他們對穆斯林的宗教背景一無所知。但其他讀者就能好整以暇地透過海澤爾頓書中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動活潑的文筆、扣人心弦的故事,瞭解什葉、遜尼大分裂的起源與影響――強納森‧魯班,《我的聖地》作者
小布希總統很可能根本不知道穆斯林分為什葉與遜尼兩派。但有了海澤爾頓這本令人欲罷不能的書,沒人可以再說不瞭解這個分裂的實情與意義了。――艾倫‧伍夫(Alan Wolfe),《自由主義的未來》作者
修仙 豆瓣
Making Transcendents: Ascetics and Social Memor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7.4 (7 个评分) 作者: 康儒博 译者: 顾漩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 - 3
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康氏认为,仙并未脱离社会,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绝世的,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它对修仙作为一种社会氛围的描摹非常新颖,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其他社会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创造性。该书先后获得美国宗教学会2010年度宗教研究杰出著作奖和美国亚洲学会2011年度列文森奖。
禅修入门 豆瓣
虚云
作者: 虚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10
本书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禅修方法,介绍了明清以来禅宗中最易入手的禅修方法,即如何参话头禅。这是全书的精华,特别是《参禅的先决条件》和《参禅法要》两篇是禅修的精髓所在,悉心领会,依之修习,就会对禅宗有个入处,从而深入堂奥,见性成佛。 第二部分是虚云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和江西云居山的禅七开示,是对参禅者的当面提点。依此修习,可以拨云见月,廓然开悟。 第三部分为佛法基础,阐释了戒定慧三学。其重点在三归五戒,学人严持戒律,方能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消除烦恼,佛果可期。 第四部分是《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虚云和尚是近千年来佛教界最伟大的禅师之一,其修行及开悟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种种神迹,令人惊叹。他一生历尽艰辛曲折,复兴了众多的禅宗祖师道场,门下弟子众多,延续并光大了禅宗的法脉。他的一生是实践佛法、传播佛法的一生,令人敬仰,也是后世修行者的榜样。
2018年12月17日 已读
96#泛读而已,能耐心读下来的定力也不差了。建国后的年谱让人唏嘘,特别是云门事变一节。
修行 哲学 宗教
漫画禅宗思想(全2册) 豆瓣
作者: 蔡志忠 2013 - 5
公案故事+连环漫画=最轻松有趣的禅学书
凝练而活泼的漫画人物+禅学警语=最直接的顿悟
禅宗讲求机锋公案与顿悟的原则,虽然充满活泼朝气,但也因修行的艰难,使常人不易理解。这本《漫画禅宗思想》,收录〈禅说〉、〈六祖坛经〉与〈金刚经〉,将禅学最入门的几部经书化为连环漫画,使读者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读懂禅学,直指禅门最菁华的概念。
看蔡志忠以漫画故事解读禅宗公案,是轻松且快意的,每则故事的末尾则会附上他钻研禅学多年得来的短短警语,对于体悟禅学极有帮助。
放下「自我」,朝修心的路途而去,走入「无我」而悟道,达到禅学清净自在的境界,其实很简单。
正念的奇迹 豆瓣
8.5 (13 个评分) 作者: [法] 一行禅师 译者: 丘丽君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 1
目录:
序言一 这本书本身就是奇迹
序言二 一行禅师:以慈悲之眼观照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第二章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第三章 正念日
第四章 鹅卵石
第五章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五蕴
第六章 你庭前的杏树
第七章 三个绝妙的答案
第八章 32个正念的练习
附录 佛经选读
2018年3月6日 已读
23#正念即内观,抛除杂念,关注当下此刻内心的所欲所求,所感所悟,所做所为,以达到波澜不惊,如同一块落入井底的卵石。修行从关注呼吸开始,感受空气从鼻尖流入肺里再进到细胞,缓缓呼出,微笑。
一行禅师 佛学 佛教 修行 宗教
上帝的错觉 豆瓣
The God Delusion
作者: [英]理查德·道金斯 译者: 陈蓉霞 海南出版社 2017 - 9
我们究竟该信仰宗教还是做一个理智的无神论者?
理查德·道金斯继《自私的基因》之后轰动西方世界的巨著,他以科学人文观剖析了宗教的由来及对人类思想的禁锢和欺骗,道金斯因本书颠覆性的观念被西方宗教人士称为撒旦的化身。本书的价值在于引导我们理性认识宗教。
非常特别的阅读感受,有时甚至会忍俊不禁…… 你无需看过他的所有作品,就能为道金斯公示宗教所能造成的罪恶的胆量感到自豪。——科克斯书评
道金斯写了一本令人惊讶的不宽容的书,充满着对宗教和信仰者的质疑。他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宗教世界,无疑会遇到很多麻烦,但他有权表达自己的思想。——《出版周刊》
终于,当今最好的非小说作家之一把他对宗教的想法聚集成一本优雅的书。——史蒂文.平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语言本能》《心智探奇》作者
嘹亮的真理号角,让人有透气的感觉。——马特·雷德利,《神奇基因》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作者
道金斯为人类的同情心和情感赋予了正确的价值,这使得他对宗教的批判如此有力。——菲利普·普尔曼,《黑暗物质三部曲》作者
这是一本勇敢且重要的著作。——德斯蒙德·莫利斯,《裸猿》和《人类动物园》作者
理查德·道金斯是我们这个时代优秀的预言家……本书延续了他一贯的发人深省的传统。——克雷格·文特,人类基因解码专家
《上帝的错觉》敏锐、富有同情心,而且很真实……如果这本书没有改变这个世界,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深陷其中。——佩恩与特勒《识破谎言》节目主持人
对宗教信仰的彻底审视——它是人类进化史上的思想寄生虫吗?
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当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幸福安宁的无神论者!
作者因本书颠覆性的观念被西方宗教群体称为撒旦的化身
关于道德善恶和宗教信仰的科学人文思考
畅销世界的经典科普作品
雄踞《纽约时报》畅销榜一年
动摇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无神论者的公开宣言书
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无神论者——道金斯——以严谨而机敏的方式重新审视了上帝,他驳斥了宗教的主要论点,并论证了宗教所宣扬的至高无上的力量的不可能性。他以历史和当代的证据,展示了宗教是如何促成战争、煽动歧视,甚至虐待儿童的。他认为对宗教的狂热信仰不但是错误的,更可能是致命的。道金斯因本书颠覆性的观念被西方宗教群体称为撒旦的化身。他还提供了关于无神论令人振奋的深刻理解:无神论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无神论比任何信仰都可以更清楚、更真实地欣赏与接触神奇的宇宙。在《上帝的错觉》一书中,理查德·道金斯表达了对某些同行的愤慨:他们试图用科学来证明他们的宗教信念,同时又回避了最困难的部分——一个足以创造和运行宇宙、精巧而复杂的第一推动力的存在。道金斯认为,这样的存在必然极端复杂,以至于它的存在都成问题,以及它如何交流,还有,它到底在哪里?道金斯时常被指责为一个暴徒,但他只是把任何科学理论必须经受的审查运用于神学理论,这种严谨的科学论证即使是宗教徒也能欣赏到它的美妙,它让人思考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变得理智而客观。
故道白云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法] 一行禅师 译者: 何蕙仪 线装书局 2007 - 6
生命只可在目前的一刻找到,但我们很少会真心投入此刻。相反地,我们喜欢追逐过去或憧憬未来。我们常以为自己就是自己,而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甚少与自己真正接触。我们的心只忙于追逐昨天的回忆和明天的梦想。唯一去与生命的重新接触,就是回到目前这一刻。只有你重回这一刻,你才会觉醒过来。而就只有在这时,你才可以找回真我。重步佛陀“故道”,领悟如“白云”的禅意。透过佛陀八十年不同寻常的经历,由一个牧童傅悉底与佛陀的一段因缘引述出了佛陀的事迹和言教。清晰而直白的禅理故事构成了这本与众不同的佛陀传记。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豆瓣
Autobiography of a Yogi (Complete edition)
作者: [美] 帕拉宏撒•尤迦南达 译者: 王博 新世界出版社·阳光博客 2012 - 2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乔布斯天天在看的书)》为克利亚瑜伽大师尤迦南达修习克利亚瑜伽的经过及其对瑜伽思想的感悟,首次于1946年出版。在《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乔布斯天天在看的书)》当中,作者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一连串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故事,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前往西方国家传播 克利亚瑜伽的经历,写出了文学史上罕见的一位开悟圣人生平的体验及内在的感情世界。
该书与市场上的其它版本有两点区别:一是唯一经过尤迦南达基金会授权的译本,而是为60周年全文译本,共30万字的完整版本,并由尤迦南达基金会审校和修订。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豆瓣 Goodreads
9.4 (14 个评分) 作者: [不丹]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译者: 陈冠中 / 杨忆祖 新星出版社 2010 - 10
本书为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对佛教的义理、历史和各种传承有一个精确的综观。
本书澄清了许多佛教误区,比如很多人以为佛教的目标是要消除自我,然而佛教真正教导的是,我们没有什么需要除掉的——根本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们认为自我存在的幻觉,我们相信并紧抓着这种幻觉,以为它是真的。
比如“空性”不是某种坚实存在的物体,也不是空无所有或虚空。空性的意思是,虽然事物并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质,但也不是天生就不具有那些特质,这使得事物具有成为任何东西的可能性。而“轮回”是执著在幻觉上,“涅槃”则是执著在幻觉的消失上。涅槃就像是幻觉之后的幻觉,如同电影结束之后,你还瞪着空白的银幕——你仍然没看到实相。
本书有助读者提升对生命的信心,也是一部用来印证修行的可靠之书。
工作的意义 豆瓣
Every Good Endeavor
7.4 (5 个评分) 作者: 提摩太·凯勒 译者: 潘乔 / 李怡棉 橡树图书/上海三联书店 2016 - 10
你为何想要工作?为何工作如此艰辛?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满足?本书将帮助你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凯勒凭借扎实的神学功底以及丰富的牧会经验向读者阐明,基督教的工作观如何,圣经中的智慧何以帮助我们理解并应对工作中那些最棘手的难题,以及如何将信仰与工作结合起来。读者会发现,基督教的工作观,即服侍他人而非服侍自己,是拥有美好职业生涯的关键。
黑客帝国与哲学 豆瓣
The Matrix and Philosophy: Welcome to the Desert of the Real
6.9 (7 个评分) 作者: 威廉·欧文 / 丹尼尔巴维克 译者: 张向玲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 9
《黑客帝国与哲学》作者威廉·欧文,《黑客帝国》是最具哲学意味的电影,它快节奏的情节的每一步都围绕着一个哲学难题。如果我们所知的世界不过是一场梦,这个梦是真实的吗?如果我们可以选择吞下红色药丸,走出我们的世界,进入一个更真实但不那么舒适的世界,那么不这样做会是一个道德上的失败吗?为什么人的确有超出智能电子机械的价值?精神与肉体可以彼此分离而存在吗?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豆瓣 Goodreads
佛,到底讲了些什么?
8.3 (35 个评分) 作者: 林欣浩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 - 7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用轻松易懂的写法,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历史。六道轮回是否存在?罗汉和菩萨谁的级别更高?坏人到庙里捐钱能否获得福报?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所有和佛学相关的疑问,这里都有解答。所有对佛教模糊的概念,这里都会进行清晰地分辨。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地看懂。
2017年10月25日 已读
111#读到最后莫名感动,“如果你想让我受苦,你就无法阻止我去爱”!这是我们对未知恐惧仅有的一点安慰。本书不仅仅讲佛教史,而是串讲了一遍中国思想史,以及儒释道相互之间的兼收并蓄。文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上一本西哲学史也非常棒!期待下一本
2017年10月26日 评论 儒释道的朋克时代 - 本想摘抄点干货,结果发现整本书都是干货。那还是简单写写感想吧。 1.佛教和基督教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佛教起初偏向哲学思辨,逻辑推理,佛理深奥,而到后来的禅宗,净土宗愈发转向了宗教。基督教则起初宗教色彩浓重,到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蓬勃发展,统治了漫长的时期。 关于佛教和基督教,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讲了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自称是基督的男主说他曾在印度追随释迦牟尼,获得佛陀指点后又回到耶路撒冷创立了基督教,以至于后来基督教里有很多佛教的影子。作为观众,我当时对这套说辞深信不疑。但现在看来似乎不太可信了,如果他真的得到佛陀真传,那他创立的基督教最初不也应该偏向哲学思辨吗?为何却背道而驰? 我不信教,但坦率地说,世界三大教里我对佛教的好感更多。这与环境也有关,身在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自然对佛教的了解更多,也更偏爱,但最重要的是佛教宽容与平和的精神让我感到亲近。西欧不同宗教之间常常发生战争,如罗马时期穆斯林与基督教的对抗,除此之外,同一宗教内部的不同教派之间也能爆发战争,如新教与天主教引发的欧洲三十年战争。本着“非我教类必须下地狱”的精神,迫害异教徒的暴行在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 在中国,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教之间基本没爆发过战争,虽然有过几次灭佛运动,这些比起西欧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包容妥协,相互借鉴融合。佛教自身演变出的教派之间更是没有产生矛盾,佛教认为修行的途径有无数种,采取适合自己的一种就好,所以无论你信哪一派都没有问题,完全不存在“异教”一说。 2.想谈谈儒释道各自在中国掀起的“朋克”运动,因为这三家最后都发展到一个形而上学,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的地步,反对一切成规旧俗,于是常常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道教说,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以说出来,说出来就不是道了。因此有魏晋时期的清谈玄学,有竹林七贤喝完五石散裸奔,遇到不喜欢的人翻白眼……这都是道教朋克运动的一部分。 佛教发展到禅宗,认为心与佛没有距离,即心即佛,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顿悟立地成佛,既然一切都是空,那就不必苦苦拜佛颂经参悟佛法奥义,这些也都是“执”。于是又出现狂禅这一股朋克运动,不少高僧骂祖唾佛,喝酒吃肉,寻欢作乐,对人当头棒喝――对方一说话,就对他大喊一声,或者一棍伺候,企图用这种非理性的方式使对方在惊吓中顿悟。于是常常出现两人互相大喝的景象,你一句我一句地大喊,悟了没有?没悟再继续喊下去,这画面想想也是滑稽。 最后,明清时期,儒教发展到心学一派,其同样认为心是一切的主宰,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吃饭睡觉的日常生活即是修行,凡事不必遵循圣训,甚至要砸烂三纲五常,寻求人的解放。那时已经出现自由主义的火苗,不过这星星之火很快就被浇灭了。三家殊途同归得出一致的结论,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掀起了朋克的反叛运动,实在太有趣了。 3.作者在最后对宗教的解释非常妙,我们在对未来有信心的时候倾向于唯物论,在对未来没有把握甚至充满恐惧,忐忑不安的时候往往诉诸宗教,普通人都在机械论和宗教信仰左右之间徘徊,人生得意享受生活的时候偏左一点,在面临病痛死亡感到人生无常时又滑向右边。宗教可以给我们安慰,但并非唯一的安慰,其实我们也不必都信教,就算要信,世界上那么多宗教,我们怎么知道哪个是真理?万一错信了邪教死后更惨呢。 作者说唯物的无神论同样可以给我们安慰,这个安慰就是“爱”的能力,我们可以不必过于担心地狱的存在,担心死后的去处。因为如果真的有地狱存在,我们真的要经受痛苦和折磨,那我们就一定有感受痛苦的自我意识(灵魂),只要有自我意识存在那么我们就有能力去爱,我们可以在脑海里吟唱最喜欢的音乐,背诵最喜欢的诗词,回忆最喜欢的电影,想念最爱的人……回顾自己匆匆的一生,我可以去爱地狱里的人,那么我便感受不到痛苦了。 一个有趣有爱的人,经受得住人生所有的风暴。想到还有那么多书没读,那么多电影没看,就又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中国 佛学 哲学 宗教 思想
春夏秋冬又一春 (2003) 豆瓣 TMDB
봄 여름 가을 겨울 그리고 봄
8.2 (432 个评分) 导演: 金基德 演员: 吴永洙 / 金基德
其它标题: 봄 여름 가을 겨울 그리고 봄 / 春夏秋冬
春天,贪玩的童僧拿着石头,绑在鱼、青蛙和蛇身上,捉弄着小生灵们。老僧(吴永洙饰)发现后,用同样的手法惩罚他,告诫他不可胡来。
夏天,十七岁的少僧(徐在京饰)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闷不已。有一天,一名患病少女(何丽珍饰)在母亲陪同下,来到寺庙拜佛求平安,并留下疗养。少年开 始忍受不住异性相吸所带来的诱惑……
秋天,青年(金永敏饰)在外面杀人后重返寺庙,请求谅解。老僧命其刻写心经,去掉罪孽,同时,追捕逃犯的警察也赶到寺庙……
冬天,服完刑期的中年男子(金基德饰)回到山中寺庙,重新开始修行苦练。一名妇女突然探访寺庙,并留下了一个男婴,希望能被收留。
之后,又一个春天到来。
2017年10月10日 看过
太哲学了,像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人性本恶,一不小心就会背上沉重的石头寻求救赎。
人生 伦理 佛教 剧情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