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
被讨厌的勇气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豆瓣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8.1 (463 个评分) 作者: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译者: 渠海霞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 3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你是否常常对繁琐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
你是否认为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难见?
我们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
这一切的答案尽在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中!
★日本亚马逊2014年度销售冠军,连续300天雄踞销售榜首!
★蔡康永、张德芬 陈文茜、曾宝仪、勇气推荐!
★张沛超、胡慎之、动机在杭州 作序推荐!
★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
2018年5月12日 已读
47#强效治愈鸡汤。不执,关注当下,其实也就是禅意的生活。苏格拉底式的问答体,通俗易懂,很好读进去。
2018年5月12日 评论 世界很简单,人生亦如是 - 每个月都有几天很丧,讨厌现在的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个标准的矮挫穷,一无所有,一无所是。人际关系搞得一塌糊涂,眼看朋友一个个离去,也不知道如何挽留。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躲在家里看书,不愿出门,远离社交。即使走在路上,也不敢抬头正视前方,觉得周围人都盯着自己,低声细语地议论,那串笑声更是对自己明目张胆地的嘲讽。一想到这里,脸就瞬间涨得通红,心想他们真是可恶啊。有时候很羡慕那些讨好型人格的人,乐观开朗,朋友一大把,成天歌舞升平,杯酒言欢,纸醉金迷。没办法,只能怪自己天生性格孤僻,自卑,平庸。 如果你和我有一样的想法,那不妨看看这本书,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认识你自己。 这是两个日本人介绍心理学家阿德勒学说的书,它采用了对话体的风格,像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和朋友的对话一般,通过一个年轻人和智者的一问一答,互相辩论,得出了一系列颠覆三观的结论。对话本身通俗易懂,又引人深思。 如果不知道阿德勒是谁,没关系。虽然他作为心理学三大巨头巨头之一,但比起另外两位――弗洛伊德和荣格来说的确不怎么有名。荣格曾把弗洛伊德视为父亲般坚定追随,而阿德勒却背其道而驰,驳斥弗的观点。关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很早就有人提出了质疑,因为他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可证伪的,比如梦的解析,而科学是需要经得起验证的。 弗洛伊德主张原因论,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是过去所做过的事决定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我”是过去的“我”塑造的。性格形成以后就无法改变,童年时期受过的创伤会伴随并影响终身,这是标准的因果论。相信这套学说,我们就永远也摆脱不了不满的现状,永远懊恼。 而阿德勒主张目的论,你现在是什么样人,完全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过去的“我”和未来的“我”,对于当下这个“我”,丝毫不产生影响。我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只是因为我选择了这种不满的状态。比起这种不满的状态,我们更害怕改变带来的不安,我们缺少改变的勇气。 阿德勒说,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我们作为一个处于社会中的个体,不得不与他人建立联系。而引起我们痛苦的通常是这些外部的联系,父母,恋人,同事……也就是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我们当然不可能摆脱他人,除非一命呜呼。那么问题就成了如何让他人不再成为地狱,最好还能变成天堂。人与人彼此需要一个合适的距离,不宜太近也不宜太远。 第一步,课题分离,先把关系推开一点。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我们能改变和掌握的只有自己,至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处理,不要别人插手,也不要插手别人的事。你不喜欢我?关我屁事。我喜欢你,也关你屁事。总之随时牢记“关你屁事,关我屁事”八字方针。如果完全不想要的关系,那就彻底剪掉。如此一来,就把人与人之间乱麻般的死结轻松解开了,人际关系变得清晰简单。 推开是为了更好的接近。所以第二步就是重新建立关系,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就是接近的途径。无条件地信赖对方,为对方做出贡献,肯定自己的价值。不再从社会,学校逃向家庭锁进房间,而是跳入国家,世界,宇宙等更大的共同体获取共同体感觉,这有点玄。 为了多交朋友,要不要讨好别人?要不要成为别人喜欢的人?其实没必要,那样很累,也很难。你可以成为八面玲珑的人,但没办法十面,二十面都玲珑。就算你拼尽全力,拥有了千百张面孔也没办法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并且,当你努力成为了别人想要的样子的时候,又该把真正的自己放在哪里?做人,该放下还得放下,该佛系还得佛系,做自己就好。 阿德勒既不主张表扬也不主张批评,因为无论是表扬和批评,都让双方处于一种上对下的纵向的关系中,表扬和批评的一方高高在上,被表扬和批评的一方唯唯诺诺,这实际是种不平等的关系。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横向平等的关系,把每个人都当做平等的人来看待,无论是上司还是小孩,只有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人对待,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 关于人生的意义。从出生,到上学,结婚,生子,死亡,人生看似是一条规划好了线。但,别忘了线也是由无数的点形成的。这些点,就是当下,我们唯一存在的瞬间。过去已经无法追回,未来又飘忽不定,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人生就是当下的结果,未来的轨迹,就是当下的走向。因此,不要太在意结果,因为过程就是结果,即便最后没能登上人生顶峰,至少欣赏了途中的风景。 其实道理都懂,然,知易行难。
个人管理 人生 励志 哲学 心灵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豆瓣
Think on These Things
8.3 (34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 叶文可 群言出版社 2004 - 10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展现其智慧的结晶,克氏常常在林间散步及树下静坐,从大自然里体悟人类问题的根本纠结所在。他常常以一首诗的方式或描述林间的小鸟飞翔,或描述印度河边洗衣的老妇人,带领你进入他的思想世界,既无诡辩也无知识累积的累赘。他常常强调真理自在人心及独立思考判断的重要性,他强调的是真理必须自己去追求,去领悟无法经由别人代替你去做。就好像身体的病痛必须自己去承担任何人都无法替你去承担去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这不只是一本好书还是直得珍藏的好书。
2018年4月30日 已读
弃。
心灵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豆瓣 Goodreads
7.0 (24 个评分) 作者: [日]松浦弥太郎 译者: 张富玲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 - 6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松浦弥太郎人生医药箱》是松浦弥太郎青年时代践行的幸福论,在这本书中,松浦弥太郎分享了他对人生中所有“不安”与“寂寞”的解决方案。
害怕孤独、失去、变老、疾病、贫穷、失败......人的种种烦恼常常来自内心的不安与寂寞。也曾经历这一切的松浦弥太郎,为读者写了19封信,对症下药开出人生处方,讲述如何与自己和解,是一本心灵励志类的教科书。
本书特别收录松浦弥太郎写给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
★日本生活美学大师、《100个基本》作者松浦弥太郎,治愈你所有烦恼的人生医药箱,重版再来!
★不讲大道理,只有小哲学!你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内心的“不安”与“寂寞”!
★写给读者的19封信,19个简单建议,助你放松心情,笑对人生;4个生活课题,效用强大,值得长期挑战。
★海量金句,常读常新;媒体热议,名人转载;影响无数读者的幸福论!
★浦睿飞行本,轻型纸,便携易读,时刻充电。
高敏感是种天赋 豆瓣
Highly Sensitive People in an Insensitive World
6.6 (48 个评分) 作者: [丹麦]伊尔斯·桑德 译者: 李红霞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8
为什么常觉得自己事情做不好、在人前丢脸?
大家都说我太敏感、玻璃心、想太多!这是我的问题吗?
敏感不是缺陷,而是神赐给你的最特别的礼物。
你是否常有下列这样的心情:
•不想给人添麻烦
•需要独处
•容易有罪恶感
•曾为他人眼中的小事深受打击
•面对大量信息时容易焦虑
• 讨厌到人多的地方
•觉得自己做不好事情
◎别让自己的五种感官受到过度刺激
◎受到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在世界
◎爱自己,保护自己
◎练习对自己仁慈
◎练习跟自己和解
◎勇敢做自己,并为此感到喜悦
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俘获全世界敏感族的心理课,狂销全球美、英、德、法、日、韩等18国语言版权!用19个方法面对自己、向外沟通,你就是你,勇敢享受与众不同的天生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