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
改变 豆瓣
Change: 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
8.7 (15 个评分) 作者: (美)瓦茨拉维克 / (美)威克兰德 译者: 夏林清 / 郑村棋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 1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合平常理及遵从逻辑的思维方式.确实是一种解决之道,但有时中规中矩的做法反而导致 失败,而那些看似不合逻辑和非理性的行动,却出乎意料地使问题得以改善。这种矛盾悖论的现象.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主题。  本书三位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行为科学系临床教授,帕洛阿尔托心理研究院精简治疗中心的创始人和研究人员,他们共同发展了当今心理治疗领域深具影响力的精简治疗理论和模式。本书作者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人们面对难题时的“变”与“不变”的态度.以及问题是如何形成、为何会持续存在、如何又被突破解决的过程。他们依据群论和逻辑类型理论.提出了第二序改变的观点,强调解决问题本身,而非对问题的追本溯源。虽然书中引用的案例来自心理治疗.但其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和解决的理念却适合人类互动的各种社会情境,甚至是国际关系的范畴。  本书充满辩证的思想精髓,激荡出令人惊喜的真理与创造性,一直是美国大学心理系及其他人文与社会学科师生的重要研读著作。
成为作家 豆瓣
Becoming a Writer
7.0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多萝西娅·布兰德 译者: 刁克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1
什么人能成为作家?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会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本书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作者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论的误区,认为一个人能否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作者认为,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教诲谆谆,直面问题本质,带领读者踏上一条成为作家之路。
本书出版于1934年,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
对伪心理学说不 豆瓣 谷歌图书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9.4 (5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基思·斯坦诺维奇 译者: 窦东徽 / 刘肖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1
本书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8版。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本书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而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此外,由于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本书也不失为一本精彩有趣的科学哲学类读物。
2017年4月21日 已读
36#不如说是一本关于方法论的书,干货很多。辨别伪科学,为心理学正名,星座什么的去死吧
心理学 方法论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