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
我也有一个梦想 豆瓣
9.0 (82 个评分) 作者: 林达 / 李晓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 8
本书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示了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理趟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2019年12月27日 已读
关于美国种族问题以及南北双方的对立,联邦与州的博弈。一个好的制度能随时反省,并通过不流血的方式自我完善。
历史 政治 民主 美国
批评官员的尺度 豆瓣 Goodreads
Make No Law: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8.8 (103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东尼·刘易斯 译者: 何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7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和律师的形象。
2019年8月28日 已读
自由是民主的基石。所以一个没有思想言论自由的社会,不可能是民主社会。“如果有检查言论的权利,那也应当是人民检查政府的言论,而不是政府检查人民的言论。”—麦迪逊
宪政 政治 民主 法学 社会学
U.S. constitutional history: 25 of the U.S. justice major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3 (59 个评分) 作者: 任东来 / 陈伟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4 - 1 其它标题: 美国宪政历程
本书的主体部分由三篇精彩的宪法论文与25个司法大案组成,一共28节。这三篇论文是《美国宪法的英国普通法渊源》、《保守的美国革命产生了长寿的联邦宪法》和《美国宪政法治捍卫者:最高法院的九尊护法神》。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三篇文章分别扼要论述了美国宪政中的英国因素、美国特征及平稳发展的原因。25个司法大案则主要包括:确立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1803)”、引发内战的“斯科特案(1857)”、结束种族隔离的“布朗案(1954)”、导致总统下台的“美国诉尼克松案(1974)”,以及裁决总统选票的“布什诉戈尔案(2000)”。每个案例自成一节,既有生动的史实叙述,也有引人深思的法理分析。25个案例异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缉思为本书作序。他在序中说:“本书并没有就法律谈法律,而是用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描述了法治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生根到开花的历程。联邦最高法院的25个故事所揭示的,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发展的一种观念,一种精神。美国宪政的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让读者去细细品味。”“要研究美国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要了解美国法律”。作者以对美国问题的敏锐眼光,积20年观察、研究之功力,将学术著作的准确性与通俗读物的可读性融为一体;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但能使历史学者了解美国历史的宪政之维,也能使法律学者明白任何一个重大案例都是历史的沉淀。
本书的附录部分除了收录《独立宣言》、《合众国宪法》、大法官任期表等一般内容外,还逐条罗列、并简介了写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网络资源和参考书。另外,书中的前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略论)和后记(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也同样精彩。
2019年1月19日 已读
1#今年迟到的打卡,不过好书可以读得慢,永远不算迟。作者通过25个影响深远的司法大案,串联起美国人民两百年来的光荣与梦想,民主与自由的历史。每个鲜活的故事都曾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拐点。它是一本有关美国司法的书,却又不仅仅有关司法,因为三权分立的制度使其免不了涉及行政和国会。它也是一部最高法院的发展史,联邦最高法院最初从一个连办公楼也没有的小机构,如何一越成为与国会、政府平分秋色的重要角色。同时它也是美国社会思想变迁的一部历史,黑人从三分之二的人权争取到全部人权,媒体对自由边界的试探,突破,公民捍卫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权力怎样被关进笼子……九位大法官就像是一群舵手,驾驶这这艘巨轮摇摇晃晃行驶在自由的航道上。
历史 宪法 政治 政治学 民主
反对选举 豆瓣
Contra las elecciones: Cómo salvar la democracia
8.6 (17 个评分) 作者: [比利时] 达维德·范雷布鲁克 译者: 甘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7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他们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只有在选举的期间,才是自由的
☆☆一旦选举结束,他们就是奴隶
代议制民主已身陷困境,这一点越来越显而易见。如今,西方国家的投票率越来越低,政党成员越来越少,政客们越来越倾向于根据选举日期来调整策略,结果就是,西方社会患上了达维德•范雷布鲁克所称的“民主疲劳综合征”。该如何医治这一疾病呢?范雷布鲁克在本书中给出了分析和答案。
独裁者手册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Dictator's Handbook: 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 Politics
8.9 (147 个评分) 作者: [美] 布鲁诺·德·梅斯奎塔 / [美] 阿拉斯泰尔·史密斯 译者: 骆伟阳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5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国家推行善政却在另一个国家施行最残暴的独裁?在这里,与其说制度是答案还不如说是问题本身。为什么比利时的制度越来越民主,而同一时期,同一领导人的刚果,却越来越独裁?难道是因为利奥波德二世只爱本国人或者有种族歧视?但后来刚果自己“选”出来的领导人并没有做得更好,仍然是一个糟糕的独裁者。
在《独裁者手册》这本书里,梅斯奎塔和史密斯研究多年,得出了一个能够相当完美地解释这一政治现象的理论,即:不管是国家、公司还是国际组织,其政治格局不能简单地以“民主”和“独裁”来划分,而必须用民意选民、实际选民、胜利联盟的数字多少来描写。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很多,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国家。反过来,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非常少,那么不管这个国家有没有选举,都是事实上的非民主国家。据此,很容易明白:在刚果,利奥波德二世只需要让少数人高兴就足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在比利时,他必须让很多人满意才行。
不得不提,对任何想理解政治的真正运作方式的人来说,《独裁者手册》都是一本必读的书,无论是政治领域的政治还是商业界的政治,无论是在独裁国家还是在民主国家。
2018年3月24日 已读
29#自从有政治起,这个世界从来就没好过。最后一章看得热泪盈眶,目前能做的也只有大喊“自由民主万岁”了!
2018年3月26日 评论 独裁者的判决书 - 与其说这是本教人怎样做独裁者的手册,不如说是给独裁者的死亡判决书。 关于权力来源的问题,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写到,“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而如果那群人以为他疯了,并打他一顿,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不平等的权力存在。 可见,除了上帝,权力绝不可能来源于一个人本身,无论他多么英明勇敢,没有他人的支持,终是孤掌难鸣。 权力,是由少数有共同利益的人聚合形成并拥有的。江湖有帮派,政治有党派,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无论是什么美好词语修饰的党派,总是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本联盟,本阶级的利益。 开篇作者对政治游戏的本质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理论――选择人理论。无论独裁者或民选总统,终究都是被选择出来的,选举人不同罢了。 因此选举人背后的逻辑也是政治的逻辑。 作者把选举人分为三种:名义选择人集团、实际选择人集团和致胜联盟。 名义选择人就是领导人的潜在支持者,如满18周岁有投票权的公民,但他们的一张选票对领导人的影响微乎其微;实际选择人则指那些其对领导人的支持确实有重要影响的人,如人大代表,参众议员;而致胜联盟只包括那些领导人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持者,也即是离权力核心最近的那几号人物,他们对领导人的位置有最大发言权,并对最高权力随时虎视眈眈,对领导人的威胁最大。明白了这个,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则玩转政治了。 作者为独裁者提供了五条建议。 『法则1:让你的致胜联盟越小越好。一个小规模的致胜联盟使领导人只需依赖极少数人就能保持权位。越少的不可或缺者相当于领导人拥有更多控制权,对支出的自由裁量权也越大。 法则2:让你的名义选择人集团越大越好。保持一个很大的选择人集团你就能很容易地替换掉致胜联盟里的捣蛋分子,无论是有影响者还是不可或缺者。毕竟,一个很大的选择人集团提供了充足的替代支持者,让不可或缺者时刻谨记必须保持忠诚、规规矩矩,不然就会被别人取代。 法则3:掌控收入的分配。对一个统治者来说,与其拥有一张让人民可以喂饱自己的更大的饼,永远不如他能够决定谁吃这张饼。 法则4:支付给你的核心支持者刚好足够确保他们忠诚的钱。记住,你的支持者宁愿成为你而不是仰赖你。你的巨大优势在于你知道钱在哪里而他们不知道。给你的联盟足够的钱,以免他们到处寻找取代你的人,但一分钱都不要多给。 法则5:不要从你的支持者的口袋里挪钱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法则4的反面就是不要对你的支持者太抠门。如果你以损害致胜联盟的利益为代价而善待人民,很快你的“朋友们”就会伺机找你的麻烦。有利于普通老百姓的政策不仅未必能让核心支持者产生忠诚,而且太贵。饥饿的人民不可能有精力推翻你。』 选择人理论无论对独裁政府还是民主政府统统实用,不同在于,一个独裁政府用此理论实行上述规则奴役人民,而一个民主政府的制度却利用上述规则造福人民,能够给人民带来最大利益。 原因在于独裁政府的三个选择集团的规模悬殊极大,国家被少数几个致胜联盟的人操控。而民主政府三个集团的规模则较为接近,致胜联盟的人数远为庞大,领导人无法用金钱回报所有成员,只能通过公共利益来回报。 作者反对对独裁国家的经济援助,包括人道救援,因为这些援助只会被独裁者拦截私吞,很少落到人民手中。这只会助长独裁者奴役的实力,削弱当地变革的力量。 独裁政府也会有社会福利,如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听上去很不错。然而这只是因为他需要有基本知识和身体健康的劳动力不断为他创造财富。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依靠石油,矿石作为收入的独裁者则不需要为人民投入这么多,他只需要一无所知的奴隶,因此这种国家的人民生存境遇也最差。 独裁者不需要精英分子,他们只会增添麻烦。因此虽然独裁国家有初级义务教育,但大学教育往往很差,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大学无一不在民主国家。 民主是一种和平互利的制度,作为民主灯塔的美国政府向世界各地输出民主,也是为了自身利益。然而滑稽的是,民主政府和独裁政府合作的成本才是最小的,他只需要给少数几个独裁者利益就能获得对自己政府有利的政策,而不必理会当地广大人民的意志。推动他国的民主会扩大其致胜联盟规模,导致获得有利政策的成本上升。这不能不说是种诡吊的矛盾。 在独裁政府的高压暴力下,人民追求民主的代价太高,成功率太低。作者告诉我们,变革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机遇,新领导人上台初期新旧阶层的断裂尚未完全愈合,这是变革的一个突破口。其次,自然灾害下,政府的不作为也可以点燃群众起义的导火索。代价最小最平和的当属从经济变革,以自由经济上的成功推动民主化的到来。 是的,迟早会到来。
政治 政治哲学 民主 社会 社会学
观念的水位 豆瓣 Goodreads
8.2 (205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1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本书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国值得被反复和清晰地传递。”
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度的降临并不是“自动”的,观念的变化是必要环节,而本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
联邦党人文集 豆瓣
The Federalist Papers
9.1 (17 个评分) 作者: 汉密尔顿 / 杰伊 译者: 程逢如 / 在汉 商务印书馆 1980
对目前联邦政府的无能有了无可置疑的经验以后,要请你们为美利坚合众国慎重考虑一部新的宪法。这个问题本身就能说明它的重要性;因为它的后果涉及联邦的生存、联邦各组成部分的安全与福利,以及一个在许多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引人注意的帝国的命运。时常有人指出,似乎有下面的重要问题留待我国人民用他们的行为和范例来求得解决: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如果这句话不无道理,那末我们也许可以理所当然地把我们所面临的紧要关头当做是应该作出这项决定的时刻;由此看来,假使我们选错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那就应当认为是全人类的不幸。
这个想法会在爱国心的动机之外又增加关怀人类的动机,以提高所有思虑周到的善良人士对这事件的关切心情。 如果我们的选择取决于对我们真正利益的明智估计,而不受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事实的迷惑和影响,那就万分幸运了。但这件事情与其说是可以认真预期,还不如说是只能热切希望而已。提供给我们审议的那个计划,要影响太多的私人利益,要改革太多的地方机构,因此在讨论中必然会涉及与计划的是非曲直无关的各种事物,并且激起对寻求真理不利的观点、情感和偏见。
在新宪法必然会碰到的最大障碍中,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下列情况:每一州都有某一类的人,他们的明显利益在于反对一切变化,因为那些变化有可能减少他们在州政府中所任职位的权力、待遇和地位;另外还有一类人,他们出于不正常的野心,或者希望趁国家混乱的机会扩大自己的权力,或者认为,对他们来说在国家分为几个部分邦联政府的情况下,要比联合在一起有更多向上爬的机会。
然而,对于有这种性格的人,我并不打算详述我的意见。我清楚知道,不分青红皂白,随便将哪一路人的反对(仅仅因为他们所处地位会使他们可疑)都归结于利益或野心,不是实事求是的。天公地道,我们必须承认,即使那样的人也会为正当目的所驱使。无庸置疑,对于已经表示或今后可能表示的反对,大多数的出发点即使不值得敬佩,至少也无可厚非,这是先入为主的嫉妒和恐惧所造成的正常的思想错误。使判断产生错误偏向的原因的确很多,并且也很有力量,以致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聪明而善良的人们,在对待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上既有站在正确的一边,也有站在错误的一边。这一情况如果处理得当,可以给那些在任何争论中非常自以为是的人提供一个遇事实行节制的教训。在这方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理由,是从以下考虑得来的:我们往往不能肯定,那些拥护真理的人在原理上受到的影响是否比他们的对立面更为纯洁。野心、贪婪、私仇、党派的对立,以及其他许多比这些更不值得称赞的动机,不仅容易对反对问题正确一面的人起作用,也容易对支持问题正确一面的人起作用。假使连这些实行节制的动机都不存在,那么再也没有比各种政党一向具有的不能容忍的精神更不明智了。因为在政治上,如同在宗教上一样,要想用火与剑迫使人们改宗,是同样荒谬的。两者的异端,很少能用迫害来消除。
然而,无论这些意见被认为是多么确凿有理,我们已有充分征兆可以预测,在这次讨论中,将会发生和以前讨论一切重大国家问题时相同的情况。忿怒和恶意的激情会象洪流似的奔放。从对立党派的行为判断,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会共同希望表明自己意见的正确性,而且用慷慨激昂的高声演说和尖酸苛薄的谩骂来增加皈依者的人数。明智而热情地支持政府的权能和效率,会被诬蔑为出于爱好专制权力,反对自由原则。对人民权利的威胁过于谨慎的防范——这通常是理智上的过错,而不是感情上的过错——却被说成只是托词和诡计,是牺牲公益沽名钓誉的陈腐钓饵。一方面,人们会忘记,妒忌通常伴随着爱情,自由的崇高热情容易受到狭隘的怀疑精神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同样会忘记,政府的力量是保障自由不可缺少的东西;要想正确而精明地判断,它们的利益是不可分的;危险的野心多半为热心于人民权利的漂亮外衣所掩盖,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历史会教导我们,前者比后者更加必然地导致专制道路;在推翻共和国特许权的那些人当中,大多数是以讨好人民开始发迹的,他们以蛊惑家开始,以专制者告终。
同胞们,在以上的论述中,我已注意到使你们对来自任何方面的用没有事实根据的印象来影响你们在极为迫切的福利问题上作出决定的一切企图,加以提防。毫无疑问,你们同时可以从我在以上论述的总的看法中发现,它们对新宪法并无敌意。是的,同胞们,我承认我对新宪法慎重考虑以后,明确认为你们接受它是有好处的。我相信,这是你们争取自由、尊严和幸福的最可靠的方法。我不必故作有所保留。当我已经决定以后,我不会用审慎的姿态来讨好你们。我向你们坦率承认我的信仰,而且直率地向你们申述这些信仰所根据的理由。我的意图是善良的,我不屑于含糊其辞,可是对这个题目我不想多作表白。我的动机必须保留在我自己的内心里。我的论点将对所有的人公开,并由所有的人来判断。至少这些论点是按照无损于真理本意的精神提出的。
我打算在一系列的论文中讨论下列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联邦对你们政治繁荣的裨益,目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为了维持一个至少需要同所建议的政府同样坚强有力的政府;新宪法与共和政体真正原则的一致,新宪法与你们的州宪是相类似的,以及,通过新宪法对维持那种政府、对自由和财产的进一步保证。
在这次讨论过程中,我将要尽力给可能出现、并且可能引起你们注意的所有反对意见提出满意的答复。
也许有人认为,论证联邦的裨益是多余的,这个论点无疑地已为各州大部分人民铭记在心,可以设想,不致有人反对。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听到在反对新宪法的私人圈子里的私下议论说:对任何一般性制度来说,十三个州的范围过于广阔,我们必须依靠把整体分为不同部分的独立邦联:这种说法很可能会逐渐传开,直到有足够的赞成者,同意公开承认为止。对于能够高瞻远瞩的人来说,再也没有比这一点更为明显了:要末接受新宪法,要末分裂联邦。因此首先分析联邦的裨益以及由于联邦分裂各州会暴露出来的必然弊病和可能的危险,是有用的。因此这点将成为我下一篇论文的题目。
2018年2月10日 已读
17#竟然啃了一个星期。边读边感慨,这可是200多年前写的啊,我们那时还在玩泥巴,今天仍在玩泥巴。
2018年2月10日 评论 伟哉斯文 - 联邦党人,顾名思义,就是美国联邦制的拥护者,也即是美国建国的国父们。 这本文集里堆放着他们当年修建美利坚这座大厦所用到的材料,它活生生地向我们展现了美国建国的所有基石――它最核心的理念。 这些基石经过两百多年的激荡冲刷,至今仍坚固无比,上面镌刻着的那些文字丝毫未改,只在末尾增加了几句小小的脚注。 全书分为85篇小文章,它们发表在当时的纽约邮报供所有美国公民审阅,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并且如何建立这个国家。 前面很大篇幅都论证讲联邦制的好处,解释为什么我们要联邦而不要邦联,为什么需要一个有力的中央政府。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最初是由大西洋沿岸的十三个独立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州权极大,各自为政,邦联议会有名无实。而这在当时引起了许多问题。 首先是国内各州之间的关税壁垒阻碍了经济发展,州之间有发生战争的危险。其次,英国荷兰凭借武力对美国海外贸易的限制,损害了美国利益。 同时,在本土与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矛盾日益尖锐。 总之,邦联制已经不能保障一个安全自由的美国,因此需要一个有力的中央政府组建军队,发展海外贸易。 而抵制联邦制的人们担心州权受到侵害,联邦中央集权,大权独揽。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后部分主要叙述的。 妥协,是美国联邦宪法最核心的精神,也是它的伟大所在。它具体表现在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妥协。 例如中央拥有强大的常备军,这让地方深感不安,于是允许地方拥有武装民兵,确保地方随时有反抗中央的专权虐政的力量。 主动把枪交给别人,以确保在自己发疯的时候阻止自己做恶。伟哉!人类史上第一个把自己想象成猛兽,并套住自己獠牙的政府。 参众议院是大州与小州妥协的结果,避免出现以大欺小的局面。 制约与平衡,是美利坚机器运行的齿轮。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直接继承于孟德斯鸠。 国会,政府,法院,当这三个齿轮完美契合,国家才能运行。没有一致的同意,任何一个部分都无法自由运转,擅自强行运转的结果只能是整个机器的崩溃。 如果说今天的美国是自由,民主的灯塔,那你绝想不到,最初的那批国父其实是一群精英主义者,他们对民主始终抱有最大的警惕和怀疑的,他们害怕民主所能导致的多数人的暴政。 因此尽管书中处处援引希腊罗马,他们却偏爱更为保守的代议制民主。 自由与民主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上却有内在逻辑,一言以蔽之,自由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自由的必然产物,没有自由绝谈不上民主。 美利坚向我们表明,民主不是一个求仁得仁的过程,更不是谁的恩赐,而是一套完善制度自然结出的果。 最后,我们或许可以说,美利坚的国父们向世界展示了人类智慧所能创造出的政治制度最美好的形式。 当我们向往这样的制度时,总有人说这不适合我们的国情。 是的,我们人种有别,文化有别,地理有别,但我以为人性是相通的,我们不该以任何借口拒绝那些被公认了的普世价值观。 今天回家车上,旁边一重大的同学看我在读这个,问我是学法律的吗?我笑着回答说,不是,看着玩儿的。 这本书的确是学法律的人必读的,但即使不学法律,它同样值得我们去拜读和反思,体会它其中蕴含的自由之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宪法 政治 政治哲学 民主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民主的细节 豆瓣 Goodreads
8.2 (392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6
这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