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
论摄影 豆瓣
On Photography
8.9 (8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苏珊·桑塔格 译者: 黄灿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5
《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尽管有志于摄影者,应人手一册。它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作家和文化人。
桑塔格深入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
对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在于桑塔格得出什么结论,而在于她的论述过程和解剖方法。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庄严的文体著称,但她的挖苦和讽刺在这本著作中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论摄影》出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本版配以60余幅世界摄影史上的珍贵照片,推出极具艺术品位与收藏价值的“插图珍藏本”,使《论摄影》真正成为图文并茂的文化经典。
2017年12月13日 已读
131#很难啃,就不推荐了。“拍照就是参与另一个人的必死性,脆弱性,可变性。所有照片恰恰都是通过切下这一刻并把它冻结,来见证时间的无情流逝”。“生命不是关于一些意味深长的细节,被一道闪光照亮,永远地凝固。而照片是”。虽说翻译并不好,内容深奥晦涩,但每读一段文字,仍然能感受灵魂的一次次震颤。前面论述摄影的入侵性中,把镜头比喻成男性生殖器,从偷拍得到快感,也就意味着“强奸”。最后一章从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切入,分析了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影像所具有的独特性。“在中国,一个影像只要对看它的人民有益就是真实的”,很有意思。
学术 摄影 文化 文艺 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