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购物凶猛 豆瓣
作者:
孙骁骥
东方出版社
2019
- 2
一个世纪以来,消费主义的大潮让人无法独善其身,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构建身份认同的渠道。本书紧扣“消费”这一线索,讲述了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变化。在20世纪历史光影的诡谲多变中,购物和消费主义如何把这个古老的国家改造成今天的模样,消费者的集体面孔又是如何被一次 次地篡改与重塑。本书重新梳理了这背后繁复纷乱的历史线头与社会群像。
作者认为,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还隐藏着一个小体量的历史,它真实而琐碎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藏于每个家庭的锅碗瓢盆里,潜伏于我们目光无法达及的晦暗幽深处。由这些历史细节编织而成的,是消费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进程。每个消费者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在购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并改变着这段历史。
作者认为,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还隐藏着一个小体量的历史,它真实而琐碎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藏于每个家庭的锅碗瓢盆里,潜伏于我们目光无法达及的晦暗幽深处。由这些历史细节编织而成的,是消费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进程。每个消费者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在购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并改变着这段历史。
大对决:即将爆发的中美货币战争 豆瓣
作者:
雷思海
2013
- 9
2015年前后,一场以美国、中国及欧元区国家为主角,波及所有欧美发达经济区与亚非拉新兴经济体,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金融大对决,将由美国发动。
本书作者指出,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精心布局一场重在针对中国的货币战争!此一役,就其规模和影响来说,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对决。这是美国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掠夺世界财富的第三次金融战,其最大的掠夺对象是中国。
在前两轮金融战中,西欧失去5年,俄罗斯失去6年,东南亚失去8年,日本失去15年。2015年前后,美国会击垮中国吗?中国会金融战败,并失去5年乃至10年吗?中国要如何破解美国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与资本大布局?如何迎战即将到来的金融大对决?
本书作者指出,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精心布局一场重在针对中国的货币战争!此一役,就其规模和影响来说,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对决。这是美国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掠夺世界财富的第三次金融战,其最大的掠夺对象是中国。
在前两轮金融战中,西欧失去5年,俄罗斯失去6年,东南亚失去8年,日本失去15年。2015年前后,美国会击垮中国吗?中国会金融战败,并失去5年乃至10年吗?中国要如何破解美国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与资本大布局?如何迎战即将到来的金融大对决?
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文晞
/
路瑞锁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2
- 2
《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内容简介:为什么中国房价这么贵?为什么30年前的“万元户”现在连“浮云”都不是?人民币升值对老百姓有影响吗?中国股市为何赚钱如此之难……金融,是个什么东东?它不只是经济新闻中的高频关键词,也不只是经济学家口中念念不忘的专业术语,而是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和我们手中的钱袋子息息相关的一个个生活细节。在《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中,作者以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文字,结合触手可及的生活现象,向我们介绍了浅显的金融知识。从钱的历史、纸币的发明、银行的产生、到通货膨胀及金融证券的创立等等,为读者剖析房价上涨、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金融现象背后的财富逻辑。深奥复杂的金融学在作者笔下变得妙趣横生,读完《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金融不再难懂。
美元大崩溃 豆瓣
作者:
[美] 彼得·D·希夫
译者:
陈召强
中信出版社
2008
- 4
美元崩溃,亚洲国家将首当其冲,初期所受的影响是最大的。但从长远看,亚洲市场将是美元崩溃的最大受益者。届时,人民币就有可能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而且中国也具备这种经济实力。
房地产泡沫、美元挤兑、通货膨胀,美国经济危机是否即将来临?
在美元彻底崩溃之后,哪种货币将替代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
全球经济遭受冲击似乎不可避免,在此之后,世界经济的蓝图又将如何?
美联储以房地产市场为幌子,已然“创造”了不折不扣的通货膨胀。美联储打开了货币这个潘多拉魔盒,以维持看似较低的抵押利率,从而以房地产泡沫取代股市泡沫。
随着美元购买力的下降,物价将大幅上涨,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而利率的提高进一步加剧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的崩溃。此外,国外涌入的美元又会推波助澜,使得利率和物价进一步走高。这是一个螺旋式的自我恶化过程,其最终结果就是导致美国经济的崩溃。
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货币角度来看,美国都是一个不可靠的空中楼阁,虽然外表极为华丽,但却毫无根基,而且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坍塌。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元发生严重贬值;国内制造业让步于非出口的服务业。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而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1971年,金本位的废除彻底解放了控制货币供给的美联储,因为金本位是他印制钞票的唯一障碍。自此之后,流通领域的美元变得越来越多。美联储最终变成为一个制造通胀的引擎。通货膨胀是货币失当引发的结果,也是导致经济崩溃的根源。
美国迟早要出现货币崩溃和经济崩溃。这可能是突发性的:美元突然失去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或者出现美元挤兑;也可能是渐进式的。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渐进式的,美元和美国经济崩溃都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全球经济。但这只是暂时性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世界经济的蓝图将清晰地呈现出来:全球购买力最终转移到生产性国家。
时下的美国将面临一场经济风暴,这源自联邦、个人和公司债务的不断膨胀;储蓄的严重不足;美元的贬值;以及国内制造业的衰退。
美元的问题一旦暴露,其他所有管理失当的法定货币问题也会一一呈现。那些严重依赖美元的国家,这时就会不知所措,因为彼此交换一文不值的法定货币毫无意义,美元的崩溃将暴露所有法定货币的弱点,从而导致黄金需求的大幅增加。黄金时代已经来临。美元彻底崩溃之后,其他货币很难填补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空缺。然而,以黄金为支撑的人民币却可以与其它货币区分开来。届时,人民币就有可能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而且中国也具备这种经济实力。美元崩溃,亚洲国家将首当其冲,初期所受的影响是最大的。但从长远看,亚洲市场将是美元崩溃的最大受益者。
本书详细阐述了导致美国经济崩溃的原因所在,并讨论了如何做好自我保护以及在之后的经济重建中如何获益的各种措施,提出了详细的“三步走”计划,帮助投资者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并从中获利。
房地产泡沫、美元挤兑、通货膨胀,美国经济危机是否即将来临?
在美元彻底崩溃之后,哪种货币将替代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
全球经济遭受冲击似乎不可避免,在此之后,世界经济的蓝图又将如何?
美联储以房地产市场为幌子,已然“创造”了不折不扣的通货膨胀。美联储打开了货币这个潘多拉魔盒,以维持看似较低的抵押利率,从而以房地产泡沫取代股市泡沫。
随着美元购买力的下降,物价将大幅上涨,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而利率的提高进一步加剧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的崩溃。此外,国外涌入的美元又会推波助澜,使得利率和物价进一步走高。这是一个螺旋式的自我恶化过程,其最终结果就是导致美国经济的崩溃。
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货币角度来看,美国都是一个不可靠的空中楼阁,虽然外表极为华丽,但却毫无根基,而且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坍塌。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元发生严重贬值;国内制造业让步于非出口的服务业。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而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1971年,金本位的废除彻底解放了控制货币供给的美联储,因为金本位是他印制钞票的唯一障碍。自此之后,流通领域的美元变得越来越多。美联储最终变成为一个制造通胀的引擎。通货膨胀是货币失当引发的结果,也是导致经济崩溃的根源。
美国迟早要出现货币崩溃和经济崩溃。这可能是突发性的:美元突然失去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或者出现美元挤兑;也可能是渐进式的。不管是突发性的还是渐进式的,美元和美国经济崩溃都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全球经济。但这只是暂时性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世界经济的蓝图将清晰地呈现出来:全球购买力最终转移到生产性国家。
时下的美国将面临一场经济风暴,这源自联邦、个人和公司债务的不断膨胀;储蓄的严重不足;美元的贬值;以及国内制造业的衰退。
美元的问题一旦暴露,其他所有管理失当的法定货币问题也会一一呈现。那些严重依赖美元的国家,这时就会不知所措,因为彼此交换一文不值的法定货币毫无意义,美元的崩溃将暴露所有法定货币的弱点,从而导致黄金需求的大幅增加。黄金时代已经来临。美元彻底崩溃之后,其他货币很难填补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空缺。然而,以黄金为支撑的人民币却可以与其它货币区分开来。届时,人民币就有可能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而且中国也具备这种经济实力。美元崩溃,亚洲国家将首当其冲,初期所受的影响是最大的。但从长远看,亚洲市场将是美元崩溃的最大受益者。
本书详细阐述了导致美国经济崩溃的原因所在,并讨论了如何做好自我保护以及在之后的经济重建中如何获益的各种措施,提出了详细的“三步走”计划,帮助投资者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并从中获利。
绝境与生机 豆瓣
作者:
(美)斯蒂芬·韦恩斯
译者:
张兴旺
/
郑佩芸
2006
- 10
《绝境与生机:市场动荡风险和机遇》将股市恐慌作为了一个专题,对100多年来股市恐慌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恐慌的种类和历史演变、恐慌造成的后果以及恐慌带来的机遇等做了颇为充分的研究,从而从一个侧面,对股市的非理性运作和投资人可能获得最佳利润的方法进行了阐释。欧美主流财经报刊,均对《绝境与生机:市场动荡风险和机遇》做出了积极的评价。“暴跌和恐慌,是繁荣的丑陋姐妹。”斯蒂芬·韦恩斯如是说。环顾证券交易100多年的历史,少有人对股市恐慌做过全面系统的总结与分析,而今天,在全球化、金融衍生工具以及现代信息传媒的推波助澜之下,新时代的市场恐慌症则更具传染性和破坏力。斯蒂芬·韦恩斯撰著的《绝境与生机——市场动荡、风险和机遇》则弥补了这一空白。《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推崇《绝境与生机:市场动荡风险和机遇》“值得信赖”,该书将使“我们在面临下一次恐慌时成竹在胸”。《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评论道:“《绝境与生机:市场动荡风险和机遇》包含丰富的见解和建议。这些见解和建议经常被专业人士所忽视,而这些专业人士的策略所获得的回报,与猴子投掷飞镖时的率性而为没有两样……《绝境与生机:市场动荡风险和机遇》的魅力在于其对一直由股市恐慌所驱使的交易策略提供了理性的反驳。”《星期口泰晤士报》(zhe Sunday Times)则认为,《绝境与生机:市场动荡风险和机遇》有益于市场的长期投资者。此外,《亚洲华尔街日报》(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亦指出,《绝境与生机》一书是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必备读本”。
赢得输家的游戏 豆瓣
作者:
查尔斯·D.埃利斯
译者:
王茜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 6
负责的投资者不仅理解而且会亲自执行他们的投资策略。如果股民们都能遵循这个常识性的投资方法,投资绩效将会得到大大的改善。自主的投资者能避开大量与自身利益冲突、降低投资回报的华尔街负面干预。见多识广的投资者不会盲目从众而遭受损失,还能避开像伯纳德?麦道夫这种江湖郎中的骗局。作为睿智的指导者,查尔斯建议我们通过认识自己和投资方案来取得成功。
“认识你自己”,这句镂刻在特尔斐神庙上的名言,提醒人们,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译者注
亲身实践
明智的投资者会自食其力。自称无知于是把财产交给专业人士管理的策略也会失败。除非一个人懂得足够多,足以评估投资顾问的能力,否则怎么选对顾问呢?讽刺的是,个人投资者不断索取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投资服务商的技能,最终放弃了自己做投资决策的权利。
学习始于阅读。查尔斯?埃利斯的《赢得输家的游戏》为我们指明了一个伟大的起点。伯顿-马尔基尔(Burton Malkiel)的《漫步华尔街》、约翰-博格尔的《博格尔长赢投资之道》和我的《非传统的成功》都试图帮助个人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投资模式。这些书都提出了简明易懂的方法,浓缩起来和两三页的诗歌一样简短。但是,为什么这些书都写了几百页呢?书中只有很少的文字在描述结论,大部分都是在激励个人投资者建立一个明智的投资模式,坚定其贯彻该投资模式的决心。《赢得输家的游戏》是最能让读者信服的书之一。
自主管理投资组合的观念让很多投资者感到畏缩。事实上,正确的解决方法是要找到一种基本的、简单的方法来应对在个人投资周期内的市场下跌。正如查尔斯发现,我们需要“注意我们不能委托给他人的部分——为自己考虑,为自己行动”,毕竟,“我们就是这样做出其他决定的,如和谁结婚,在哪里生活,是否要学会一种乐器,去哪里运动,打什么领带,点什么菜……”要把管理投资组合列入自己的职责清单。
极少有理财经理会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督促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负责。在利益至上的华尔街,客户的利益被置于理财经理的自身利益之后。让经纪商(佣金)、基金经理(基金规模)和金融顾问(高额费用)获益的投资组合,恰恰会让投资者受害。如果利益和责任相冲突,理财经理只会损人利己。
理解你的投资
投资界 存在两种投资者——能做出高质量积极管理决策的一小撮精英分子和既无资源又没接受过战胜市场所需训练的大部分人。要想成为精英中的一员,需要全身心投入,理解和利用市场机会。能做到这点的人凤毛麟角。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想象自己拥有积极管理(击败市场)的技能,从而追求代价高昂的策略,最终却走向失败。
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应该加入“消极管理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成员们并不会在今天异常高效的市场中寻找边边角角的机会,而是明智地接受市场的一切。关于投资指数基金的跟踪市场策略,查尔斯举了一个十分有力的例子,说明了指数基金简单、透明、低成本、税收优惠、高收益等特点。
《赢得输家的游戏》里提到了共同基金长期表现不佳。例如,第17章提到,在过去的十年内,指数基金的收益率高于80%的共同基金。令人震惊的是,投资者遭受的损失实际上比查尔斯说的还要大。首先,书中的绩效数据必然没有统计到大量破产的基金,也就是生存者误差(survivor bias)现象(查尔斯在第14章做了很好的解析)。这部分基金投资者经历的痛苦并没有在进取型基金的分析中显现出来。其次,这些绩效数据还没有计算税收。和税务低效的共同基金相比,税收优惠的指数基金拥有相当的优势。最后,在购买共同基金后,大量投资者为经纪商支付认购费用(前端收费或后端收费),原因在于经纪商通过多重基金份额类别的复杂系统进行收费,而对不同等级的投资者收费方式也不同,这些也没有在标准绩效数据中表现出来。根据生存者误差、税收、费用等因素调整后,再进行指数基金和积极管理基金的比较,指数基金就具有不可逾越的优势。
当投资者认识到指数基金的优越性后,下一步就是选定一家投资管理机构。华尔街在其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连一些基本产品,例如被动投资工具也不放过,往往收取过高的年费以及前端或后端认购费用。幸好,先锋基金(Vanguard)和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CREF)在非营利的基础上操作,以最低廉的价格为投资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事实上,不以盈利为目的,使得这两所机构能够消除利益驱动和托管职责的冲突,从而能够专注服务于投资者的利益。(我是教师退休基金会的董事、约翰?博格尔建立了先锋基金,查尔斯也是先锋基金的董事。)
尽管查尔斯-埃利斯为指数基金的优越性举出了有力的例证,但投资者的反应并不理想。在财经演员们喧闹的建议声中(全美广播公司的吉姆-克莱默(Jim Cramer)就是例子)和每月热销基金的促销广告中(追求利润的大型基金公司的舆论控制),倡导理智投资实践的理性声音很少受到关注。因此,到2007年年底,指数基金只占5%多一点的比例,其他近95%的资金都流入毁灭财富的进取型基金经理手中。在理性世界里,这个比例应该反过来才对。
“认识你自己”,这句镂刻在特尔斐神庙上的名言,提醒人们,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译者注
亲身实践
明智的投资者会自食其力。自称无知于是把财产交给专业人士管理的策略也会失败。除非一个人懂得足够多,足以评估投资顾问的能力,否则怎么选对顾问呢?讽刺的是,个人投资者不断索取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投资服务商的技能,最终放弃了自己做投资决策的权利。
学习始于阅读。查尔斯?埃利斯的《赢得输家的游戏》为我们指明了一个伟大的起点。伯顿-马尔基尔(Burton Malkiel)的《漫步华尔街》、约翰-博格尔的《博格尔长赢投资之道》和我的《非传统的成功》都试图帮助个人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投资模式。这些书都提出了简明易懂的方法,浓缩起来和两三页的诗歌一样简短。但是,为什么这些书都写了几百页呢?书中只有很少的文字在描述结论,大部分都是在激励个人投资者建立一个明智的投资模式,坚定其贯彻该投资模式的决心。《赢得输家的游戏》是最能让读者信服的书之一。
自主管理投资组合的观念让很多投资者感到畏缩。事实上,正确的解决方法是要找到一种基本的、简单的方法来应对在个人投资周期内的市场下跌。正如查尔斯发现,我们需要“注意我们不能委托给他人的部分——为自己考虑,为自己行动”,毕竟,“我们就是这样做出其他决定的,如和谁结婚,在哪里生活,是否要学会一种乐器,去哪里运动,打什么领带,点什么菜……”要把管理投资组合列入自己的职责清单。
极少有理财经理会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督促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负责。在利益至上的华尔街,客户的利益被置于理财经理的自身利益之后。让经纪商(佣金)、基金经理(基金规模)和金融顾问(高额费用)获益的投资组合,恰恰会让投资者受害。如果利益和责任相冲突,理财经理只会损人利己。
理解你的投资
投资界 存在两种投资者——能做出高质量积极管理决策的一小撮精英分子和既无资源又没接受过战胜市场所需训练的大部分人。要想成为精英中的一员,需要全身心投入,理解和利用市场机会。能做到这点的人凤毛麟角。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想象自己拥有积极管理(击败市场)的技能,从而追求代价高昂的策略,最终却走向失败。
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应该加入“消极管理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成员们并不会在今天异常高效的市场中寻找边边角角的机会,而是明智地接受市场的一切。关于投资指数基金的跟踪市场策略,查尔斯举了一个十分有力的例子,说明了指数基金简单、透明、低成本、税收优惠、高收益等特点。
《赢得输家的游戏》里提到了共同基金长期表现不佳。例如,第17章提到,在过去的十年内,指数基金的收益率高于80%的共同基金。令人震惊的是,投资者遭受的损失实际上比查尔斯说的还要大。首先,书中的绩效数据必然没有统计到大量破产的基金,也就是生存者误差(survivor bias)现象(查尔斯在第14章做了很好的解析)。这部分基金投资者经历的痛苦并没有在进取型基金的分析中显现出来。其次,这些绩效数据还没有计算税收。和税务低效的共同基金相比,税收优惠的指数基金拥有相当的优势。最后,在购买共同基金后,大量投资者为经纪商支付认购费用(前端收费或后端收费),原因在于经纪商通过多重基金份额类别的复杂系统进行收费,而对不同等级的投资者收费方式也不同,这些也没有在标准绩效数据中表现出来。根据生存者误差、税收、费用等因素调整后,再进行指数基金和积极管理基金的比较,指数基金就具有不可逾越的优势。
当投资者认识到指数基金的优越性后,下一步就是选定一家投资管理机构。华尔街在其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连一些基本产品,例如被动投资工具也不放过,往往收取过高的年费以及前端或后端认购费用。幸好,先锋基金(Vanguard)和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CREF)在非营利的基础上操作,以最低廉的价格为投资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事实上,不以盈利为目的,使得这两所机构能够消除利益驱动和托管职责的冲突,从而能够专注服务于投资者的利益。(我是教师退休基金会的董事、约翰?博格尔建立了先锋基金,查尔斯也是先锋基金的董事。)
尽管查尔斯-埃利斯为指数基金的优越性举出了有力的例证,但投资者的反应并不理想。在财经演员们喧闹的建议声中(全美广播公司的吉姆-克莱默(Jim Cramer)就是例子)和每月热销基金的促销广告中(追求利润的大型基金公司的舆论控制),倡导理智投资实践的理性声音很少受到关注。因此,到2007年年底,指数基金只占5%多一点的比例,其他近95%的资金都流入毁灭财富的进取型基金经理手中。在理性世界里,这个比例应该反过来才对。
战胜华尔街 豆瓣
作者:
[美]彼得·林奇
/
约翰·罗瑟查尔德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 8
彼得•林奇,全球最佳选股者、美国证券界超级巨星、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
继《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后,《战胜华尔街》是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一本林奇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
•林奇本人是如何具体实践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具体选股,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从而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
林奇用自己一生的选股经历,手把手教读者如何正确选股,如何避免选股陷阱,如何选出涨幅最大又最安全的大牛股。
•最重要和最精彩的部分——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的投资自传。
从 0.18亿到1亿美元的初期,从1亿到10亿美元的中期,从10亿到140亿美元的晚期,阐明了林奇连续13 年战胜市场的三个主要原因:
•林奇比别人更加吃苦。
•林奇比别人更加重视调研。
•林奇比别人更加灵活。
•最实用的部分——21个选股经典案例。
涉及零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萧条行业、金融业、周期性行业等。这不仅是林奇选股的具体操作,更是分行业选股的要点指南。
•归纳总结出25条投资黄金法则。
林奇用一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凝结出来的投资真谛,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于心,从而在股市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既是一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的选股回忆录,又是一本难得的选股实践教程和案例集锦。
继《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后,《战胜华尔街》是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一本林奇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
•林奇本人是如何具体实践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具体选股,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从而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
林奇用自己一生的选股经历,手把手教读者如何正确选股,如何避免选股陷阱,如何选出涨幅最大又最安全的大牛股。
•最重要和最精彩的部分——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的投资自传。
从 0.18亿到1亿美元的初期,从1亿到10亿美元的中期,从10亿到140亿美元的晚期,阐明了林奇连续13 年战胜市场的三个主要原因:
•林奇比别人更加吃苦。
•林奇比别人更加重视调研。
•林奇比别人更加灵活。
•最实用的部分——21个选股经典案例。
涉及零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萧条行业、金融业、周期性行业等。这不仅是林奇选股的具体操作,更是分行业选股的要点指南。
•归纳总结出25条投资黄金法则。
林奇用一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凝结出来的投资真谛,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于心,从而在股市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既是一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的选股回忆录,又是一本难得的选股实践教程和案例集锦。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豆瓣
One up on the street: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
作者:
[美] 彼得·林奇
/
约翰·罗瑟查尔德
译者:
刘建位
/
徐晓杰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 1
作者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娓娓道出了股票投资的诸多技巧,向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提供了简单易学的投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是作者多年的经验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尤为有益。作者首先告诉投资者的就是这样一条投资规则:不要相信投资专家的建议!作者认为投资者只要对股票认真做一些研究,其成绩不会比专家差。作者认为业余投资者有很多先天的优势,如果他们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在投资时就会比专家做得还出色。
股票作手回忆录 豆瓣 Goodreads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9.0 (10 个评分)
作者:
爱德温.李费佛(美)
译者:
真如
海南出版社
2008
- 6
本书以记述本世纪初期的股票和期货投机人Jesse Livermore生平事迹的经典作品。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金融专业人士和交易员都阅读过这本书,从中学习金融操作所应秉持的态度,反应及感受。
作者以拉利·李文斯顿的假名,描写Livermore操作生涯的成败起落,以及他如何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垄断、轧空和面对市场崩盘及繁荣的经验。
建议所有股票投资人详读这本历史传记,您会发现,您从事金融商品操作多年的经验,可能不如一窥本书所获为甚。
作者以拉利·李文斯顿的假名,描写Livermore操作生涯的成败起落,以及他如何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垄断、轧空和面对市场崩盘及繁荣的经验。
建议所有股票投资人详读这本历史传记,您会发现,您从事金融商品操作多年的经验,可能不如一窥本书所获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