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
大江大河水灾防治对策的研究 豆瓣
作者: 张玉环 / 李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 6
以连续的生命财产损失为统计指标衡量,水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水灾发生的频率、范围和损失程序均随时间而上升,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平均每年水灾都都造成数千人死亡、千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制约因素。
上述事实表明了我国水灾防治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水灾无能为力。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常见水灾的类型、季节、量级和可能危害范围已基本确定,洪水预报预测也越来越准确。这些方面的进展为水灾防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条件。而且,在与水灾的长期斗争中,我国水灾防治的技术体系不断扩展、完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在最近几十年间以较高的速度建设和发展。只是由于宏观环境条件的影响,经济管理和环节还比较薄弱。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发展经济机制应当成为今后加强和完善我国水灾防治体系的重点。
本书对我国水灾防治历史进程的全面回顾,为今后的有关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本书设计的四项水灾防治经济机制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选题参考。
2017年1月6日 已读
“所有的颠沛流离,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一个车站,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挣扎求生,每一个故事,都能打动人心。命运不会赔偿你,时代也不会记住你,这是一道无声的伤痕,就像把我们隔开的海峡那样深。
龙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