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变量5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何帆 新星出版社 2023 - 1
100余人,200多小时电话录音,景德镇、中山、宾阳等10个城市,岑科、愿景、Artand等企业,新能源汽车、房地产、教培等行业。2022年,著名学者何帆继续着他的调研与观察。
他看到那些像野草一样的人,不去与树争高,而是放低身段,把根深深地扎进土里。
他看到那些在竞 争中落败的企业,就像被对手逼上岸的鱼,穷途末路,却被激发出进化的勇气,成了胜利者的祖先。
他看到那些像恐龙一样的行业,在巨震之后,凭借鸟的基因,在全新的环境中辨别出新的资源。
他看到民粹主义的幽灵,像1692年的女巫一样在西方的上空盘旋,全球化受挫,但中国的优势与未来仍清晰可辨。
他看到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活下去,并把经验和智慧传给自己的种子。
我们就像哥伦布那艘大船上的水手,一路艰险,即将抵达陆地。
翻开这本书,让我们同舟共济。
2025年2月19日 已读
第五本,还是快速看了,这个系列,从一位经济学教授的角度观察基层市场,沉淀内容,但如果能配上访谈记录,价值就更高了。
每年末,都会看得到的「时间的朋友」,尽管切片过多,干货过少,至少能保持对市场的热度、焦点的关注。
市场 社会 纪实 经济 观察
预测之书 豆瓣
作者: 罗振宇(编著) 新星出版社 2025 - 2
请先速览一组“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未来,中国东西部的发展将更加均衡,我们在择业、定居时将拥有更多选择;
·未来,许多药物将具备长效机制,用药频率从每天一次降至半年,甚至几年一次,大大简化治疗过程,我们的生命质量将显著提升;
·未来,一周四天工作制可能成为现实,工作将不再占据生活的中心,我们会拥有更多时间用于消费、休闲和学习;
·未来,我们的孩子将接受以“最大化个体价值”为核心的个性化教育,他们会深入了解自己,以最擅长的方式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甚至创造一个“只有我干才合理”的新职业;
……
本书汇集了49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预测者,包括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投资人、创业者、媒体人等。每一位预测者都提供了关于未来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
翻开这本书,查收更多其他领域的好消息。
变量7 豆瓣
作者: 何帆 新星出版社 2025 - 1
《变量7》记录了我们不肯服输的2024年。
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很多故事:
天鹅到家怎样规划从月嫂服务到养老服务的转型?
河北河间怎样从收废品发展出再制造产业集群?
天元智能为什么会用3D打印技术维修机器?
年轻人如何助力戏曲复兴?
极飞的自动驾驶如何另辟蹊径?
中国游戏怎样从“野孩子”变成了“好孩子”?
以蓝箭为代表的中国民营航天公司如何借助中国供应链取得成功?
企业出海,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人制造”?
……
你将看到对很多问题的探讨:
什么样的创新才是最终的赢家?是破旧立新还是修修补补?
哪种新技术最有可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角?
老龄化会带来哪些创新的可能?
全球化会回来吗?
怎样实现文化逆袭?
企业竞争的三个维度:价格、质量和内容,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了解时代精神?
中国企业出海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承担什么战略任务?
……
翻开这本书,让自己赢到最后。
2025年7月4日 已读
持续关注的一本系列图书,任何商业模式一定要走到现场去,用眼睛看、耳朵听、体验制造过程。
其实,我们的上山、下山,都走的是同一条路。
商业 思考 社会 经济
金钱堡垒 (2025)
导演: 彭发 演员: 王千源 / 冯绍峰
其它标题: Money Bastion
雾港市经侦大队队长郑义(王千源 饰)在调查一宗涉及数百亿的股票诈骗案中,发现韩东川(冯绍峰 饰)以“Dr.Han”的名义,与好兄弟成立“大金牛投顾机构”,利用直播诱导投资,做局诈骗。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激烈较量,在警方反诈精英与“犯罪天才”之间展开。而随着调查深入,真相却愈加扑朔迷离。韩东川有何隐情?幕后黑手究竟是谁?重重迷局如何破解?在充满欲望的金钱堡垒之中,一切悬念将被解开……
2025年2月5日 看过
啥呀 啥呀 官商勾结、谁给谁站台 也过于明显了吧 有些可有可无的角色何必用呢 台词也尬的不行不行的 我也居然看完了 张俪的味道上头啦
犯罪 经济 网红 股市
江河水 豆瓣
作者: 杜卫东 2014 - 9
一纸调令,东江港公安局局长江河被任命为东江港港务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上任第二天,东江港客运站的裕泰号客轮即船沉江底,20名乘客不幸罹难。是阴谋还是事故?在善后工作中,疑云密布,险象丛生。之后,东江港的改革、抗洪与上市,事事艰难,件件不易,除了外部竞争激烈,更有内部明争暗斗。在大刀阔斧改革与发展之际,新与旧的对抗,建构与毁损的博弈;个人与集体,历史与当下,事业与家庭,价值坚守与人性沉沦……碰撞与选择无所不在。
作品采用复式结构:主线在江河大刀阔斧实行改革的人生历程中展开,副线乃一起与主线紧密纠结的文物走私大案。另外,令人肝肠寸断的情感线穿插其间,令作品刚猛而不失柔情。三线交错并行,一系列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2019年8月13日 已读
最近因为电视剧的播放才会被吸引来,就像当初的“人民的名义”一样。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很多不为人知的事件被抛出,虽然是大肆宣扬,但也看到了其中的另外含义。特别是改革开放成果如何保住,如何继续注入新的能量,还是需要思考的。
官场 小说 改革 政企分离 港口
人工智能关我什么事 豆瓣
作者: [中] 王文革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0 - 1
人工智能最近些年在国内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但是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并不了解。多数人觉得人工智能虽然热闹,但离自己还很遥远,对人工智能对自己职业、生活的影响更是浑然不觉。其实,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未来30年内,目前社会50%以上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人们应当如何看待和认识人工智能对于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本书从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及人工智能的起源开始讲述,阐述了人工智能的算法,以及在文字和艺术、医疗、教育、零售流通、无人驾驶、餐饮、安防、等领域的应用,最后介绍了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结合。
本书通过人工智能相关的故事和趣事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人工智能的知识,通过列举了人工智能对多个行业的影响,是一本较好的普及人工智能知识的读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人工智能专家何积丰教授倾情作序推荐)
2020年2月23日 已读
看AI如何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作者从文化、医疗、教育等基础层面深入解读和剖析未来的可能行为,预测未来的基本走向,本书算是对未来科技的一种预读吧。参考即可,作者也算是以为较接地气的科技工作者。
中国 互联网 人工智能 社会学 科技
变量4:大国的腾挪 豆瓣
作者: 何帆 2021
本书是“变量”系列图书的最新一本。著名学者何帆发愿要用30年的时间,通过这套书为中国经济立传。
在《变量:大国的腾挪》中,何帆继续他对中国经济的记录。他用双脚丈量了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走访了新疆尉犁、宁夏西海固、广东海陆丰等地,访谈了棉农、返乡青年、老年创业者、企业家和生产线上的工人,找到了能帮你更好地发展的生存策略:腾挪。
通过腾挪,你可以重新发现优势,改变约束条件,破解看起来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何帆会在这本书里告诉你:
乡村振兴,不是靠农民返乡,而是靠在远方和故乡之间形成互动;
县城崛起,将成为未来文化创新的前沿、体育竞技的基地和美好生活的样板;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一个社会的负债,也能变成优质的资产;
别人“唯快不破”,你可以“以静制动”。别人寻找“风口”,你可以穿越周期;
……
大国的腾挪机会最多,这个时代的腾挪机会最多。
没有人能够全方位地碾压你。
如果有个问题实在解决不了,那很可能是因为,你问的问题是错的。
一条路走不通,就试试换一条路。熬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翻开这本书,带走反败为胜的力量。
●“变量”同系列图书:
本土时代三部曲——
·《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
·《变量:推演中国经济基本盘》
·《变量: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
·《变量:大国的腾挪》
……
2022年1月17日 已读
实际上就是在寻找一种推动向上的力量。阅读完全书,那些专家们都有种无奈的感觉,绞尽脑汁地将自己的主意编撰成书,也是希望管理层能有朝一日看到,可惜了,都是我们这些无力的百姓在支撑这他们的版税。
中国 商业 思维 新经济 社会学
同业鸦片 豆瓣
作者: 顽石 中信出版社 2014 - 1
本书讲述了丘成桐从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成长为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困顿清苦的童年,艰苦卓绝的异国求学路,初入数学界的一鸣惊人,名声大噪后的风起云涌,对中国基础科学建设的拳拳之心……攀登科学高峰,拨开浮华迷雾,丘成桐直面盛誉、无惧挑战,讲述触动人心的传奇人生。
书中特别收录丘成桐原创诗词赋文,学贯中西、融通文理,尽显大家风范。他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正努力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并终将重塑世界科技的秩序。
穿过迷雾 豆瓣
任俊杰
作者: 任俊杰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6 - 10
这是一本较为个性化的,
对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进行归类整理,
并进行了个人解读的书籍。
无论你是一个证券投资者,
还是公司经营者,
抑或是生意的所有者,
当你拿起本书时,
都能够很快找到你所需要的内容。
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豆瓣
6.0 (5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乔根·兰德斯 译者: 秦雪征 / 谭静 译林出版社 2013 - 9
在未来四十年中,人口数量将会达到多少?
地球是否能承受得了这么多人的生存需求?
下一代人是否愿意为这一代人的养老与债务买单?
气候与环境会不会一直恶化下去?
西方式的民主能否解决人类面对的巨大问题?
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将如何过渡给中国?
乔根·兰德斯,《增长的极限》作者之一,聚合了全球顶尖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与未来学研究者,就经济、能源、自然资源、气候、食品、城市化、养老金等问题,对未来四十年进行了趋势预测。好消息是,在能源效率方面我们将看到深刻的进步,我们会更多地关注人类福祉而不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但变化也许并不会如我们期望的一样发生:最贫穷的20亿人口仍然生活在穷困当中,失去控制的全球变暖也是可能出现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兰德斯将我们导向一条通往未来的现实之路,讨论我们可以为自己以及子孙们的更美好的未来做些什么。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Abhijit V. Banerjee / Esther Duflo PublicAffairs 2019 - 11
Two prize-winning economists show how economics, when done right, can help us solve the thorniest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of our day.
Figuring out how to deal with today's critical economic problems is perhaps the great challenge of our time. Much greater than space travel or perhaps even the next revolutionary medical breakthrough, what is at stake is the whole idea of the good life as we have known it.
Immigration and inequality,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disruption, slowing growth and accelerating climate change--these are sources of great anxiety across the world, from New Delhi and Dakar to Paris and Washington, DC. The resource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are there--what we lack are ideas that will help us jump the wall of disagreement and distrust that divides us. If we succeed, history will remember our era with gratitude; if we fail, the potential losses are incalculable.
In this revolutionary book, renowned MIT economists Abhijit V. Banerjee and Esther Duflo take on this challenge, building on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economics explained with lucidity and grace. Original, provocative, and urgent,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 makes a persuasive case for an intelligent interventionism and a society built on compassion and respect. It is an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one that shines a light to help us appreciate and understand our precariously balanced world.
贫穷的本质 豆瓣 博客來 谷歌图书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7.5 (38 个评分) 作者: [印]阿比吉特·班纳吉 / [法]埃斯特·迪弗洛 译者: 景芳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9 其它标题: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修訂版)
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
他们是最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
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本书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2021年2月18日 想读 文摘: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小得多。
人生 心理 新经济 社会学 社科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豆瓣
中国の歴史
7.2 (6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本一夫 / (日) 平势隆郎 译者: 吴菲 / 周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2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著作,是近年来中国历史方面的重磅力作。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历史佳作。
丛书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国内学者许宏、罗运环、王子今、黎虎、阎步克、邓小南、姚大力、李伯重、步平为中文版作序推荐。